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介绍了我国煤矿排水泵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结合设计、使用情况,比较分析了卧式多级排水泵、干式电动机下泵式潜水泵和湿式电动机上泵式潜水泵等结构形式的优点和缺点。在现有泵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和创新措施,并得到比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所研制的透平式涡轮气动潜水泵的结构、使用特点、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并给出了该泵与国内外同类型泵性能参数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侯锋 《机械管理开发》2020,35(6):17-18,85
针对井用潜水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运行效率低、设备振动大、磨损严重的问题,以后倾斜式叶轮和空间导叶组成的潜水泵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潜水泵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潜水泵的工业性试验研究,并以效率为目标函数优化设计了潜水泵的叶轮和导叶,验证了本次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后续提升潜水泵的效率、降低其维修成本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矿用潜水泵的扬程、减小矿用潜水泵的体形大小,采用了变频调速的高速潜水泵设计结构。阐述了该泵的主要特点,探讨了变频高速湿式电机、高速滑动轴承、冷却循环管路、轴向力平衡装置、半开式叶轮、前置诱导轮等部件的结构设计和主要技术,分析了开发该泵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深海漂浮式风力机平台稳定性是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其系泊在风、浪及海流等动态载荷周期性作用下引发蠕变后会加速腐蚀,从而导致系泊失效。为了研究系泊失效后风力机所受载荷对平台动态响应的影响,参考Barge平台的NREL 5 MW风力机建立了漂浮式风力机整机模型,通过对AQWA的二次开发实现了与FAST间的实时数据交换,开展了漂浮式风力机的风波耦合数值仿真。结论表明:系泊失效后漂浮式风力机平台响应增大、风力机的结构安全性降低。其中,迎风侧系泊失效对平台影响最为明显,尤其是横荡和艏摇方向受到的影响更大,失效后的最大响应幅值分别为失效前的6.3倍和9.7倍。  相似文献   

6.
根据生产试验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总结出潜水泵结构特点材料选用.从而引出不锈钢潜水泵在设计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潜水泵常见故障机理、故障连锁反应以及故障统计分析,描述目前行业对提高潜水泵运行可靠性的需求以及用户在检修维保潜水泵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将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引入漂浮式风力机控制领域以提高漂浮式风力机的稳定性。以NREL 5MW风力机及ITI Barge平台为研究对象,提出在漂浮式风力机机舱和塔架中配置2个参数不同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并基于多岛遗传算法,算出MTMD系统最优参数。通过对3种典型工况下、有无配置MTMD的漂浮式风力机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了最优MTMD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多岛遗传算法能够有效优化MTMD参数;MTMD控制优于单一TMD控制;经参数优化后,MTMD对漂浮式风力机振动的控制效果更好,塔顶纵向位移和平台横摇角标准差抑制率分别提升了80.4%和83.8%;MTMD对漂浮式风力机不同部位的控制效果不同,控制效果最好的为塔顶纵向位移、塔根横向弯矩及平台横摇角;不同环境工况下,MTMD对漂浮式风力机都有着明显的控制效果,其中纵向载荷和位移的标准差抑制率分别为10.3%~12.1%和76.1%~78.3%,横向载荷和位移的标准差抑制率分别为75%~77.7%和8.9%~10.8%。  相似文献   

9.
正一、应用背景潜水泵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检修灵活、维护方便、不产生环境散热等方面的优点,在农田水利排灌、工业企业和城乡给水排水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社会进步及经济规模的扩大,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使用潜水泵的功率、流量和扬程都提出大型化的迫切要求,世界各国潜水泵的研发单位和生产企业都为大型化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合肥恒大江  相似文献   

10.
以DTU 10 MW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建立OO-Star半潜式平台漂浮式风力机模型,基于叶素动量理论和辐射/绕射理论分别求解风载荷与波浪载荷,模拟不同环境载荷方向下漂浮式风力机动态响应,对比分析不同环境载荷入射角度对其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湍流风入射角度对漂浮式风力机纵荡、纵摇及艏摇运动响应影响较大,而波浪入射角度...  相似文献   

11.
张晓坤 《通用机械》2005,(11):65-66
为实现潜水泵自动开起和关闭,以达到潜水泵无人自动监控排水,保护潜水泵安全工作的目的。设计制作了潜水泵自动液位开关,并介绍其原理和结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潜水泵电性能检测系统,介绍其整体的硬件结构、原理以及关键技术,阐述PLC在该系统中的作用和PLC的软件结构。  相似文献   

13.
大型化后的漂浮式风力机非线性运动特征显著增强,为此以DTU 10 MW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建立NAUTILUS半潜式平台漂浮式风力机模型,在机舱内部配置调谐质量阻尼器(TMD),通过多岛遗传算法优化TMD参数,研究无TMD控制、TMD控制(未优化)及优化TMD控制下漂浮式风力机运动响应特性,并基于混沌理论,采用相空间重构...  相似文献   

14.
在外部环境载荷作用下,海上风电漂浮式平台姿态始终动态变化,倾斜失稳会危及整个机组安全.为此,提出一种海上风电三浮筒式漂浮式平台稳定性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姿态传感器感知漂浮式平台实时姿态角变化,借助动、静坐标变换技术将姿态角的变化转换为各浮筒高度变化.然后,迸一步设计出压舱水动态调节策略,实时分配各浮筒内部压舱水水量,从而改变平台质量分布以保持平台稳定.在此基础上,面向未来海上风电漂浮式平台专用控制器发展需要,设计了一套基于嵌入式微控制器的平台稳定性控制系统.最后,开发了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试验模型,并进行了漂浮式平台稳定性控制试验研究.结果 表明,提出的稳定性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抑制漂浮式平台的动态变化,保持平台稳定.  相似文献   

15.
温薪 《机械制造》2005,43(2):62-62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煤矿的隔爆式潜水泵全自动开停装置前不久研制成功。该装置利用防爆潜水泵设备的单连按钮,实现了矿井潜水泵的自动开停,填补了该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针对镁空气电池投放海面时无法进行电解液更换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自动更换电解液的海用漂浮式镁空气电池。电池设计为6腔串联环形结构,海水腔与空气腔间隔布置,同时海水腔底部设有阀门装置,控制着电解液的进出;电解液更换机构采用摆锤吸收海洋中的波浪能,不消耗电池内部化学能;利用棘轮棘爪,使机构能够保持单向运动。设计了试验验证机构的工作性能并测试了漂浮式镁空气电池的性能参数。结果表明,该漂浮式镁空气电池电解液更换正常,机构运行良好,电池供电基本稳定。漂浮式镁空气电池环保无污染,比能量高,遇海水即可激活,可为海上应急、海上仪器设备等提供海上电源。  相似文献   

17.
普通海况下驳船式平台漂浮式风电场平台动态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漂浮式风力机的稳定是其正常工作的基础.在深海环境中,载荷复杂且不稳定,受其影响漂浮式风力机将产生复杂的激励运动.建立基于ITI Energy Barge平台的NREL5 MW漂浮式风力机整机模型,提出Barge平台漂浮式风电场.通过高级程序语言编程求解气动载荷,运用水动力学软件AQWA,采用辐射/绕射理论并结合有限元方法,对海风、波浪载荷作用下漂浮式风电场平台的动态响应进行数值仿真.频域分析结果如下:Barge平台在纵荡、垂荡和纵摇方向的响应主要集中在低频区域,其中,纵荡、垂荡响应随波浪频率增加逐渐减小,而纵摇响应先增加后减小.时域分析结果如下:漂浮式风电场平台运动轨迹关于风浪入射方向对称.较之于Barge平台,与固定悬链线相连的第一列平台垂荡运动响应稍大,但波动幅度差别可忽略不计;其纵摇和机舱稳定性均得以增强;横摇、艏摇运动幅值很小.研究表明所提漂浮式风电场平台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将调谐质量阻尼器(TMD)配置于漂浮式风力机机舱或塔架可提高其整体稳定性,但加剧了塔基疲劳载荷.为此,在平台内部配置TMD进行减振控制,以ITI Barge平台为研究对象,建立漂浮式风力机动力学模型,研究塔顶前后和侧向位移随TMD质量、阻尼及安装位置的变化规律,采用多岛遗传算法求得最优TMD参数,对比分析风波载荷作用下无TMD控制、机舱TMD控制及平台TMD控制对漂浮式风力机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塔顶前后和侧向位移随平台TMD参数变化较为显著,当位于相同位置处TMD质量和阻尼较大时,塔顶前后和侧向位移明显减小;平台TMD质量和阻尼不变时,塔顶前后和侧向位移随TMD位置升高逐渐减小.风波载荷作用下,TMD对漂浮式风力机动态响应控制效果较为明显,但各部位控制效果不同,塔顶侧向位移、平台横摇角及塔基横摇弯矩控制效果最为显著.此外,较之机舱TMD控制,平台TMD控制时漂浮式风力机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9.
将调谐质量阻尼器(TMD)配置于漂浮式风力机机舱或塔架可提高其整体稳定性,但加剧了塔基疲劳载荷.为此,在平台内部配置TMD进行减振控制,以ITI Barge平台为研究对象,建立漂浮式风力机动力学模型,研究塔顶前后和侧向位移随TMD质量、阻尼及安装位置的变化规律,采用多岛遗传算法求得最优TMD参数,对比分析风波载荷作用下无TMD控制、机舱TMD控制及平台TMD控制对漂浮式风力机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塔顶前后和侧向位移随平台TMD参数变化较为显著,当位于相同位置处TMD质量和阻尼较大时,塔顶前后和侧向位移明显减小;平台TMD质量和阻尼不变时,塔顶前后和侧向位移随TMD位置升高逐渐减小.风波载荷作用下,TMD对漂浮式风力机动态响应控制效果较为明显,但各部位控制效果不同,塔顶侧向位移、平台横摇角及塔基横摇弯矩控制效果最为显著.此外,较之机舱TMD控制,平台TMD控制时漂浮式风力机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20.
将调谐质量阻尼器(TMD)配置于漂浮式风力机机舱或塔架可提高其整体稳定性,但加剧了塔基疲劳载荷.为此,在平台内部配置TMD进行减振控制,以ITI Barge平台为研究对象,建立漂浮式风力机动力学模型,研究塔顶前后和侧向位移随TMD质量、阻尼及安装位置的变化规律,采用多岛遗传算法求得最优TMD参数,对比分析风波载荷作用下无TMD控制、机舱TMD控制及平台TMD控制对漂浮式风力机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塔顶前后和侧向位移随平台TMD参数变化较为显著,当位于相同位置处TMD质量和阻尼较大时,塔顶前后和侧向位移明显减小;平台TMD质量和阻尼不变时,塔顶前后和侧向位移随TMD位置升高逐渐减小.风波载荷作用下,TMD对漂浮式风力机动态响应控制效果较为明显,但各部位控制效果不同,塔顶侧向位移、平台横摇角及塔基横摇弯矩控制效果最为显著.此外,较之机舱TMD控制,平台TMD控制时漂浮式风力机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