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绝经期功能性出血是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简称,发病的原因是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衰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反馈机制失调,造成雌孕激素比例失常,进而导致月经紊乱和子宫非正常性出血。为了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临床治疗以止血、调整月经及诱发绝经为原则,主要以诊断性刮宫和性激素治疗为主。为了寻找临床更加合理、方便的用药治疗方法,作者自2009年5月至2012年1月采用米非司酮与黄体酮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出血,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性刮宫术后患者月经量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性刮宫术后患者6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观察组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月经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 55%高于对照组70. 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性刮宫术后患者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月经量,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性刮宫术后患者月经量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2例。两组均先行诊断性刮宫术,术后5d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米非司酮治疗。用药3个月后,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月经量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94%(57/62)较对照组75.81%(47/62)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性刮宫术后患者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月经量,并降低子宫内膜厚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与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患有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诊断性刮宫术(简称诊刮)后3d给予妈富隆治疗,对照组在诊刮术后3d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完全止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观察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的疗效好,既可调整月经周期、减少月经量又可避孕,同时还可适当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因雌激素缺乏所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给药简单方便,患者配合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临床总结。方法 将我院 196 6~ 2 0 0 1年住院治疗功血患者 16 1例。按其发病年龄及其相应的治疗原则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 ,一组为青春期功血 12例 ,平均年龄 14 9± 1 5岁 ,血红蛋白平均5 2± 1 6克。二组为育龄期及更年期功血 149例 ,平均发病年龄 39 9± 7 1岁 ,血红蛋白平均 9 3± 2 5克。结果 青春期功血治疗首先纠正贫血及大剂量雌激素助子宫内膜修复止血 ,继之使用人工周期或克罗米酚促排卵。随诊 9例 ,7例已分娩 ,另2例月经正常。更年期功血治疗原则是使用孕激素助子宫内膜剥脱 ,40岁以后发病且症状重者 ,药物治疗不满意可考虑切除子宫。结论 青春期功血治疗以止血和恢复月经周期为原则 ,育龄期和更年期患者治疗前应注意排除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断性刮宫在更年期功血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宫血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西医治疗原则为止血、调整周期、促进排卵,而止血和调整周期的主要药物是性激素。性激素止血有一定的副作用,使用方法繁琐,部分病人难以接受,使其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我们用云南白药厂生产的宫血宁胶囊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刮宫+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刮宫+炔诺酮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对3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采用先刮宫后服炔诺酮治疗,炔诺酮剂量序贯递减由5mg 3次/日至日维持量2.5mg-5mg,维持3-6个周期,结果:29例达到止血效果,1例因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无效改手术,子宫大小在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16例3-6个月恢复月经周期,11例半年内停经,2例半年后又复发。结论:刮宫+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诊断性刮宫术后加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子宫出血患者经诊断性刮宫术后随机分成两组,即安宫黄体酮组和妈富隆组。停药后尚未出血时B超检查宫腔波厚度,记录出血天数,出血量,药物反应,每例患者服药3个周期。2周期后复查肝功能。结果患者点滴出血的发生率及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妈富隆组明显优于安宫黄体酮组。结论诊断性刮宫术后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不易诱发其他激素依赖性疾病,是一种较好的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药物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青春期宫血患者67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3组,第1组31例,单纯雌激素治疗;第2组13例,单纯孕激素;第3组23例,雌激素加孕激素。分析3组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止血效果第1组显效20例,有效11例,治愈率80%。第2组显效9例,有效4例,治愈率77%。第3组显效20例,有效3例,治愈率85%。结论:治疗青春期功血要根据出血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以达到迅速止血、调整周期、促进排卵、建立正常月经周期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绝经过渡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下降所导致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无排卵型功血[1],严重影响妇女生理、心理健康。围绝经期功血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但出血时间长,有时量多,影响患者生活和身心健康,故出现该病需要及时治疗。常规止血药虽有一定止血的疗效,但效果欠佳,本文旨在探讨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采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所致的常见病,多发生在45~55岁,常导致不同程度贫血、休克,治疗原则是止血,调整月经或诱导闭经及改善全身状况。既往常用的方法是刮宫、性激素治疗及子宫内膜切除,效果不佳者则行子宫切除。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对34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在阴道B超定期监测子宫内膜厚度情况下,给予诊断性刮宫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年龄45~54岁,平均48·4岁;病程3个月~半年,既往无心血管、血液及糖尿病史。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  相似文献   

12.
<正>围绝经期是女性一生中的特殊时期,子宫异常出血是围绝经期妇女的常见症状[1]。诊断性刮宫(简称诊刮)是围绝经期妇女异常子宫出血常用的辅助诊断和治疗的方法[2-3],做好诊断性刮宫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减轻患者对手术焦虑、恐惧情绪、平安顺利地完成手术,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围绝经期诊刮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妇科门诊  相似文献   

13.
问题请你对下列问题选择答案。 1.青春期功能性子官出血可以由于: a.精神情绪;b.甲状腺或肾上腺功能不正常;c.多囊卵巢综合征;d.肥胖。 2.怎样确定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 a.通过病史;b.血红蛋白;c.通过除外器质性病变;d.基础体温。 3.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因为: a.雌激素过高;b.孕激素过高;c.雌激素过低;d.孕激素过低。 4.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原则是: a.止血;b.恢复卵巢功能;c.促进排卵;d.纠正贫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合并小剂量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6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年龄45~52岁,均经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后,排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者。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1例患者。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50~12.5mg,1次/日,治疗组另配伍甲基睾丸素2.5mg,1次/日,连服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服药期间成闭经状态,血红蛋白均不同程度的升高。治疗组绝经率优于米非司酮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米非司酮合并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较单用米非司酮效果好,且患者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6 868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的诊断性刮宫的结果分析,探讨其出血的病因及年龄特征,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1999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行诊断性刮宫的6 868例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资料中,出血原因依次为功能性子宫出血4 702例,炎性病变1 322例、非典型增生404例、复杂性增生220例、恶性肿瘤22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炎性病变和非典型增生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但复杂性增生和恶性肿瘤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65~74岁年龄组恶性肿瘤发生率为59.1%.结论 对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一旦发现阴道异常出血,应立即到医院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必要时应行分段诊刮取子宫内膜作病理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中老年妇女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在诊断性刮宫术后予以米非司酮联合曼月乐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来本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选择60例,采用奇偶法分为参照组(n=30)和联合组(n=30)。参照组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曼月乐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与血红蛋白含量;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血红蛋白含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诊断性刮宫术后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曼月乐进行治疗,可显著优化子宫内膜厚度与血红蛋白含量指标,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诊断性刮宫术后加用去氧孕烯炔雌醇和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3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并伴有不同程度内膜增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和米非司酮3个月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尿常规,肝功能及血糖、血脂,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和雄激素(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贫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后血E2、P平均水平均较用药前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SH、LH、PRL、T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及米非司酮对于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小、经济、复发率低,是两种比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结合型雌激素针剂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洵 《新医学》2003,34(4):244-244
1引言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多因卵巢无正常排卵而引起,患者月经紊乱、出血过多、出血时间长,导致严重贫血及各种症状,影响青春期少女的身体发育。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使用雌激素止血,调整月经周期,改善患者体质,诱发排卵。但因各人的雌激素耐受量不同、性激素用量不易掌握,往往造成反复性出血,致使病情恶化。为探索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有效方法,自2001年3月~2002年3月,我院对20例青春期功血门诊患者应用结合型雌激素(premarin,主要成分雌酮硫酸钠,还包括孕烯雌酮、马萘雌酮等,商品名倍美力针剂,每支25mg,美国惠氏白宫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静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序贯联合黄体酮对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激素水平、贫血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月接受治疗的74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37例。联合组患者采用戊酸雌二醇序贯联合黄体酮进行治疗,常规组单用戊酸雌二醇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差异,记录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雌二醇)、贫血情况(血小板、血红蛋白)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统计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雌二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且联合组小于常规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序贯联合黄体酮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贫血情况,调整机体内分泌环境,减少子宫内膜厚度,对其预后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春期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01/2008-01我院妇科60例青春期子宫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青春期子宫出血患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共40例占66.7%,血液系统疾病16例占26.7%,生殖道器质性病变1例占1.7%,其他疾病3例占5.0%。60例均经超声检查,8例行诊断性刮宫检查,1例发现器质性变。功血患者经性激素治疗均达止血效果。结论:青春期子宫出血的病因以功血为多,但需排除其他疾病。超声结合诊断性刮宫是有力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