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调查医生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和评价,为推进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院临床科室医生共12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上转患者与医院下转患者数量比例为2.5:1,52.3%的医生未收到过转诊通知,86.5%的医生认为分级诊疗制度不健全。结论未落实社区首诊制,缺乏转诊标准和规范,医疗机构间利益冲突,缺乏沟通交流和协作等,是分级诊疗制度不健全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政策宣传,建立分诊机构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转诊平台、程序、标准等,以促进分级诊疗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内儿科运行情况和分级诊疗效果。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2015年-2017年63所医院儿科床位数、儿科医护人数、儿科服务量等数据;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分析2016年-2018年联盟牵头医院患者转诊和转运情况,两所托管医院和两所技术协作医院儿科运行情况。结果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儿科整体服务能力提升,但一级医院增速较迟缓;联盟牵头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高,但下转患者较困难;两所托管医院门诊就诊量和收入等大幅度增长。结论湖北省儿科联盟通过多种举措推进分级诊疗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下转患者困难、人财物投入较大等不足。对此,联盟将制定医保差异化报销政策,积极推广标准化诊疗常规。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0月1日,在青海省四级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经过2014年一年的实施和不断完善,成效已逐步显现。青海省通过4项转诊机制,有力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第一是分级诊疗程序。城乡居民参保患者需住(转)院的,在统筹地区内的转诊程序是:首诊应选择在一级定点医疗机构诊治,如病情需要转院的,先转到二级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如需继续上转的患者,再转到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第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昆山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对分级诊疗现状的认知,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昆山市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分级诊疗认知程度、分级诊疗赞同情况、分级诊疗可行情况、分级诊疗解决就医难、转诊人数及转诊便利性等分级诊疗基本认知方面,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认知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分级诊疗实施对诸如医院提供预约专家、专家下社区指导、开展业务讲座、社区人员收入降低、人才流失等,社区机构与医院调查对象认知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医院和社区机构对分级诊疗总体认知基本一致,而在一些涉及人员因素的具体指标中,医院与社区调查对象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要进一步夯实分级诊疗落地的具体措施,以便协调平衡推进分级诊疗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了解上海市闸北区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现状,为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在2015年9—10月,采取偶遇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闸北区各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进行为期2个月的现场调查,调查对象为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55份,有效回收率为95.0%。结果 :调查的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率仅为40.4%;影响居民由社区转诊到医院主要影响因素为"有绿色通道"、"增加流程,转诊手续繁琐";影响社区居民由医院转诊到社区的主要原因为"病情稳定,后续康复不需要在大医院"、"对社区硬件环境设备不满意";调查对象中接受过社区转诊服务的居民仅仅占14.4%,由社区转诊到综合医院的重复检查率为78.9%。结论 :上海市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率和实际转诊率较低,转诊后重复检查率较高。建议进一步提高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构建医疗联合体,建立信息共享云平台,协同制定统一转诊标准。  相似文献   

6.
三级医院取消普通门诊,实质就是分级诊疗的问题。目前,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是世界上通行的一种就医模式,已经被验证是可靠而高效率的管理办法。但在我国,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却做得非常不理想。为什么那么多患者抵触分级诊疗,而直奔大医院看病呢?答案可能是百姓对当下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长期不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云南某三甲医院846例转诊病例情况,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要求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云南省T医院2016-2019年846例转诊患者信息,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分析数据.结果:该院的上转患者远多于下转患者,转诊执行力不足,缺乏下转动力,转诊平台不完善,医保政策对转诊导向较弱.结论:推进医联体建设,强化下转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对分级诊疗背景下三级医院定位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模式,提出了三级医院为主导的区域门诊协作服务网络,通过院际转诊和会诊、转诊一站式综合服务区和院内会诊、信息平台的建设,形成新的协作网络,从而提高三级医院应对挑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市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一年来,三级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较上一年减少11.9%,大医院"看专家难"问题得到缓解,一些普通病常见病已逐步分流到基层机构。下一步,北京市的医药分开综合改革还将持续推进,在取消药品加成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医疗耗材加成,同时,在分级诊疗方面,大医院将预留20%专家号,优先供社区医院转诊所需。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增1200余万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分析重庆市三级医院下转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推进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 以三级医院下转病例为调查对象,以下转率、转诊疾病类型及下转机构、医保报销为切入点,实证分析下转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肾脏、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下转率较高,紧密合作医院下转人次数较多,而医院内部管理、考评激励机制缺乏、医疗保险等因素制约了转诊。结论 加强转诊管理,同步转诊配套建设;探索考评激励机制,激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加强紧密合作医院间的转诊合作;推进医保对双向转诊的引导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慢性病在中国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水平的重大疾病。2017年4月8日,北京市全面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全面取消了药品加成。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慢性病不同受益人群治疗费用的机构流向的分析,为慢性病及分级诊疗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北京市24家医院、5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利用卫生费用核算体系(SHA2011)核算2016—2017年北京市医院和社区中心慢性病患者治疗费用总量和受益人群的机构流向。结果:2017年,慢性病门诊费用由三级医院流向社区中心和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住院费用比重增加。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机构流向与整体情况一致。15~59岁和60岁以上慢性病人群的门诊费用流向基层的比例升高。多数疾病别慢性病治疗费用流向三级医院的比例下降。结论: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后,社区中心承担了更多的慢性病门诊服务,分级诊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促进。  相似文献   

12.
新医改以来,分级诊疗、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等新政层出不穷,研究这些政策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效应,对后续医改政策设计与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肇庆市于2016年实现了省内的异地联网结算。本文采集了肇庆市A区异地联网结算政策实施前(2015年)和实施后(2017年)城乡居民医保结算数据,对城乡居民异地就医人次和费用,以及前往异地三级医院住院就医人次和费用作频数统计、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异地联网即时结算政策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异地三级医院的就医人次,对就医地分级诊疗造成负面影响。建议调整异地就医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完善异地就医转诊制度,调整三级医院诊疗服务范围和服务量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适宜我国区域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混合预付支付模式,并论证其效果。方法:借鉴国内外医疗集团支付模式,设计以"按疾病测算+集团打包预付+单病种付费+绩效管理"为核心的集团总额预付制,并通过准实验的政策干预对照试验,利用差分模型,论证该支付方式在控费和改善服务协作方面的效果。结果:从4个乡镇中筛选符合病种纳入标准的住院报销样本共38 980条,以及两级住院病历共194份,发现相对对照组,实验组每人每5个月平均住院率下降0.08%,三级医院住院服务风险比下降0.16%,服务连续性上升了33.80%。集团总额预付制有助于降低住院结构、促进医疗协作,但实际效果因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未能很好执行受到一定影响。结论:建议未来医联体改革应以激励医疗协作、改善服务质量为目标,以分级诊疗和信息共享为基础,在循证基础上配合实施适宜的混合预付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苏、沪、粤三省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标准知晓、培训、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落实医疗服务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对苏、沪、粤三省市医疗机构94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35名医务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结果二、三级医院、不同科室在标准的知晓率、培训率、执行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三级医院标准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标准、指南不易区分”“错把红头文件当标准”,且二级医院选择率高于三级医院(P<0.001)。标准适用性有待加强。结论苏、沪、粤三省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标准知晓、培训、执行情况较好。未来应继续加强标准宣贯、培训、监督和考核,努力提升标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总额预付实施前后北京市二三级医院运行状况的变化,探讨总额预付对不同级别的医院影响的差异,从而评价总额预付的实施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使用"北京市卫生工作统计资料汇编"2007—2014年的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总额预付有效控制了二三级医院的药占比且对三级医院的次均费用控制效果优于二级医院,但是难以控制三级医院的服务量;固定效应模型显示总额预付能控制二级医院的业务收入,但是对三级医院业务收入没有影响。结论:总额预付取得一定效果,但是难以控制三级医院院均业务收入,应该切实推行分级诊疗并精细化测算总额预付基金数额。  相似文献   

16.
Using hospital discharge records, and United States DRG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ata, we studied hospital utilization by cardiovascular patients, associated hospital expenditures, and the per capita cost of trea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Alberta, Canada between 1971 and 1986. Expressed in constant 1984 Canadian dollars, the estimated total hospital cost increased from $84 million in 1971 to $131 million in 1986; during this period the Province of Alberta spent about $51 Canadian per resident each year for cardiovascular hospital services. It was noted that rural residents consumed a higher volume of resources per capita than their urban counterparts. A patient origin-destin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an increasing dependence of rural patients on urban hospitals for secondary or tertiary care, underscoring the effects of medical technology on referral pattern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定标准,评价住院病案首页的数据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方法从某省卫生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中心提取2019年所有三级公立医院病案首页数据,从编码错误和非编码错误两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取某省80家三级公立医院2019年病案首页2246799份,全省病案首页质控编码错误病案数为395139,占总病案的17.59%,全省病案首页质控非编码错误病案数为881590,占总病案的39.24%。结论病案首页的数据质量对于反映医院综合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加强数据质控,确保上报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数据客观和真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和分析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度上海市五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手术患者的病历10 000份,对病历内的手术安全核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所调查的10 000份住院患者病历中,共存有手术安全核查表9 997份。每家医院的手术安全核查表都有涂改的现象,总体的涂改率为1.69%。五家医院手术安全核查表均存在填写不完整的问题,平均完整率为97.54%。结论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基本情况令人满意,但仍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实施对于门急诊患者就医流向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市卫计委信息中心收集的2016年1月—2017年10月的各级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人次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Interrupted Time Series,ITS)方法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其影响。结果:2017年4—10月,三级医院平均每家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同比下降12.11%;二级医院平均每家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同比下降2.1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每家机构门急诊人次同比上升11.49%。结论: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通过医事服务费的调整和基层用药目录与三级医院对接等主要措施,使得门急诊患者就诊流向发生明显变化,长期下去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基层是否有动力接收病人,以及能否接住病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