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不同的方法对纳米CaCO3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表面处理剂对CaCO3/PVC纳米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到了力学性能最佳时的制备条件:表面处理剂选用钛酸酯偶联剂,其用量4%(质量分数),纳米CaCO3用量15%(质量分数)。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对冲击强度而言,主要影响因素为表面处理剂用量;扫描电镜显示,钛酸酯偶联剂处理可使纳米CaCO3颗粒在PVC基体中达到良好分散,并提高其界面结合强度;流变性能研究表明,经钛酸酯处理的纳米CaCO3填充PVC具有更低的平衡转矩。  相似文献   

2.
徐守芳 《河南化工》2007,24(12):27-30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和PMMA接枝方法改性纳米碳酸钙,并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改性纳米CaCO3增韧PVC(CaCO3/PVC)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对比于未处理纳米CaCO,和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纳米CaCO3,PMMA接枝聚合改性纳米CaCO3与基体的相容性最好,增韧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合成了系列表面改性剂ADDP ,并将其用于改性纳米CaCO3。研究了表面改性后纳米CaCO3 的性质及其随ADDP分子结构和用量的变化规律。最后 ,将改性纳米CaCO3 充填改性软质PVC。  相似文献   

4.
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等对纳米CaCO3进行表面处理,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经过三种偶联剂处理后的纳米CaCO3能显著提高PP的缺口冲击韧性,其中NDZ-201钛酸酯偶联剂的处理效果最佳,当纳米CaCO3质量分数为7%时,对PP的改性效果最好,缺口冲击韧性提高了38%,弯曲模量提高了33%.  相似文献   

5.
纳米CaCO3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软PVC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合成了系列表面改性剂ADDP,并将其用于改性纳米CaCO3。研究了表面改性后纳米CaCO3的性质及其随ADDP分子结构和用量的变化规律。最后,将改性纳米CaCO3充填改性软质PVC。  相似文献   

6.
本文合成了系列表面改性剂ADDP并将其用于改性纳米CaCO3。研究了表面改性后纳米CaCO3性质的变化,以及ADDP分子结构和用量对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最后,将改性纳米CaCO3用于填充软质PVC。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维CaSO4晶须、二维滑石粉、三维重质CaCO3和零维纳米CaCO3对复合改性聚氯乙烯(PVC)的力学性能影响,分析了改变多维无机材料的比例对改性PVC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无机材料复合改性PVC相比,一维CaSO4晶须、二维滑石粉、三维重质CaCO3复合改性PVC的综合性能最好,加工性能最佳;一维CaSO4晶须和零维纳米CaCO3添加量为10份时复合改性PVC的冲击性能达到最大值;一维CaSO4晶须、三维重质CaCO3、二维滑石粉按照4/2/1的质量比复合改性PVC时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及其对PVC的增韧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宏志 《河南化工》2006,23(2):26-28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并对改性后的粉体进行表征.钛酸酯偶联剂湿法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最佳条件为: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3%,改性时间为1 h,溶液固含量为20%,改性温度为80 ℃.TEM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粉体在环己酮中达到纳米级的分散,IR和TG分析表明,钛酸酯偶联剂主要以化学键的形式包覆在碳酸钙粉体表面,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吸油值显著下降,PVC/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明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能使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19.3 kJ/m2,增韧增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供水管用改性聚丙烯/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改性聚丙烯(PP)为基体、纳米CaCO3为填料,采用直接分散法及两步混炼工艺制备了供水管用改性PP/纳米CaCO3复合材料。阐述了纳米CaCO3的表面处理、钛酸酯偶联剂含量、纳米CaCO3含量及不同混合工艺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改性PP/纳米CaCO3复合材料及其供水管材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分析讨论,确定了改性PP/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配方及其成型工艺参数,并与国内外相关产品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用自制的大分子钛酸酯对纳米Si3N4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改性纳米Si3N4/丙烯酸酯橡胶(AcM)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耐热老化性能、耐油性和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改性纳米Si3N4后,ACM的力学性能、耐热老化性能、耐油性能有一定程度提高,储能模量明显增大,损耗因子降低,当添加量为1.0份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改性纳米Si3N4对ACM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经过表面改性的纳米CaCO3添加量对PVC/米CaCO3复合材料聚合工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aCO3经过处理后,表面包覆了一薄层的有机物。纳米CaCO3在3%-7%的添加范围内,可以缩短聚合反应时间。纳米PVC与普通PVC比较,冲击强度可提高到9.38kJ/m^2,断裂伸长率在拉伸强度略有降低的前提下增大到60.2%。纳米CaCO3的添加量为7%时,可以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纳米CaCO3/PVC复合树脂。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纳米CaCO3表面改性剂AP-01,将此改性剂改性的纳米CaCO3用于硬质聚氯乙烯(PVC)抗冲改性.观察PVC/改性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纳米CaCO3以海岛结构分散于PVC基体中.改性纳米CaCO3加入量在10%时,复合材料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8.2 kJ/m2,而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几乎没有改变.对比普通硬脂酸改性纳米CaCO3增韧PVC,其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3.
新型偶联剂改性碳酸钙及其在PVC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新型两亲性钛酸酯偶联剂AEOT,用于改性超细CaCO3,系统研究了改性CaCO3在PVC型材中的应用,分析了改性CaCO3用量对PVC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新型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的CaCO3可显著改善PVC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螯合-配位型硼酸酯偶联剂(OL- BAP)的性能、偶联作用机理及结构特点,研究OL-BAP用量对PVC/CaCO3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OL-BAP改性CaCO3对PVC/CaCO3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铝酸酯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进行比较,得出OL-BAP的最佳用量为CaCO3的1%。OL-BAP是继铝酸酯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之后的又一类性能优异的水解稳定性良好的新型偶联剂。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以及偶联剂和有机物(山梨醇、油酸、钛酸酯、聚乙二醇6000)复合对纳米二氧化钛(TiO_2)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偶联剂和复合改性剂对纳米TiO_2抗紫外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二次粒径分析、沉降试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同步热分析等对改性前后的纳米TiO_2进行表征。结果表明,KH570+聚乙二醇6000复合改性的纳米TiO_2二次粒径最小,平均粒径为0.047μm;沉降试验中其上清液在350 nm处的吸光度达最高为1.067 76;吸油值最大达86.19 cm~3/g,呈现良好的分散性和疏水性。另外,KH570+聚乙二醇6000改性的纳米TiO_2具有相对最强的紫外吸收能力,而且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相对最小。将改性后的纳米TiO_2添加到PVC基体中,制得PVC/TiO_2薄膜,该薄膜经120 h加速老化后,发现由KH570+聚乙二醇6000改性纳米TiO_2制得的PVC薄膜的光透过率相对最低,拉伸性能最高,体现了其相对优越的抗紫外性能以及KH570+聚乙二醇6000相对优异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重质CaCO3的表面改性及在PVC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重质CaCO3表面改性的方法——表面化学改性和机械力化学改性,比较了常用的表面改性剂——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还介绍了重质CaCO3在PVC制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浩  康明  梁倩倩  孙蓉  陈超  董艳伟 《硅酸盐学报》2012,40(12):1739-1743
采用微波共沉淀法制备了CaCO3:Eu3+红色荧光粉,然后分别用硬脂酸和钛酸酯偶联剂(TC-114)对其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前后荧光粉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变化。激光粒度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经硬脂酸改性后的荧光粉粒径有所增加,而经钛酸酯偶联剂改性后的荧光粉粒径有所减小,改性前后结构未发生变化。红外光谱与热重分析表明,硬脂酸和钛酸酯偶联剂与荧光粉表面羟基发生了化学键合。荧光光谱测试表明,经硬脂酸改性的CaCO3:Eu3+红色荧光粉荧光强度增强,而经钛酸酯偶联剂改性后其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可能是由改性剂自身结构以及改性前后荧光粉表面的羟基数量和猝灭中心数量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氧指数(LOI)、剩炭率、烟密度等级(SDR)、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参数的测定,研究了氢氧化物和金属配合物复合阻燃体系对软质PVC阻燃、消烟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材料流变性能的测定对比研究了纳米级CaCO3和微米级CaCO3对阻燃型软质PVC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物和金属配合物复合阻燃体系在提高软质PVC阻燃、消烟性能的同时会恶化材料的力学性能;纳米CaCO3能明显提高阻燃型软质PVC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对材料具有明显的增韧、增强作用,同时对材料的流变性能及阻燃、消烟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陆宏志 《广东化工》2006,33(1):25-27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并对改性粉体进行了表征;钛酸酯偶联剂湿法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最佳条件为: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3%,改性时间为1h,粉体浓度为20%,改性温度为80℃;改性后纳米碳酸钙粉体的吸油值为25.40g DOP/100g CaCO3,活化度为1,表明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已经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  相似文献   

20.
磷酸酯改性CaCO3在PVC塑料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列磷酸酯改性纳米CaCO3,从粒径的分布、DOP糊粘度、吸油量 ,白度等方面研究了改性CaCO3 的表面性质。研究结果表明 :改性后的CaCO3 表面疏水亲油 ,DOP糊粘度、吸油量以及在DOP中的平均团聚粒径均减小。将改性后的CaCO3 填充于软PVC塑料体系当中研究其材料的各项性能 ,发现采用磷酸酯改性CaCO3 可以显著地提高软PVC/CaCO3 塑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和材料的撕裂强度。而且 ,发现用磷酸酯改性CaCO3 填充的软PVC塑料的白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