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结  刘涛  韦涛  朱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5,(15):2810-2812
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化妆品微生物污染情况,为加强卫生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按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第四部分微生物检验方法,对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检测的304件化妆品,总合格率为96.7%。护肤类和特殊用途类化妆品合格率较低,分别为95.6%和94.4%。国产化妆品的合格率为95.9%,抽检化妆品的合格率为96.4%,均以菌落总数超标为主。结论 广西2011-2013年化妆品的卫生状况较好,但仍有部分化妆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建议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加强化妆品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2.
5 867份化妆品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化妆品生产企业产品卫生质量。方法:按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微生物学部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5867份化妆品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98.67%;护肤膏霜类化妆品比其它几类化妆品合格率低;超标样品以细菌总数超标为主并检出5株绿脓杆菌;利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超标样品进行分析,检出日沟维肠杆菌.河生肠杆菌生物1型等常见的畜禽致病菌及人畜共患病菌。结论:近年来广东省化妆品卫生质量良好,但在微生物指标超标的产品中仍检出人畜共患病菌。  相似文献   

3.
化妆品微生物二次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污染情况,污染来源和途径。[方法]从商场购买176份化妆品,经检验合格发放给志愿者(个人和美容院)使用,于使用的15 d及30 d回收,检测微生物污染情况。[结果]化妆品使用15 d和30 d后合格率分别为61.1%和29.9%(P<0.05)。使用30 d后个人使用的化妆品的合格率仅为17.9%,美容院使用的为36.6%(P<0.05)。霜状及液体状化妆品比膏状的污染严重,个人使用的沾取式包装化妆品比美容院使用者污染严重。[结论]化妆品随使用时间的增长,污染也越严重;化妆品的二次污染与个人使用习惯、化妆品的性状和包装方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各类市售化妆品的卫生状况,为化妆品类商品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商场、超市化妆品柜台和美容院随机抽取化妆品,依据GB 7917-87《化妆品卫生化学检验方法》和GB 7918-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并根据GB 7916-87《化妆品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计抽检样品82份,合格率为89.02%;其中商场、超市化妆品柜台抽检合格率为87.72%,美容院为92.00%。汞超标和细菌总数超标是影响样品合格率的两个主要因素。发用类化妆品的合格率最低,为80.00%,特殊用途类为90.06%,护肤类为93.33%。[结论]克拉玛依市化妆品市场总体情况较好,今后应加强克拉玛依市发用类化妆品的监督检测,提高该类产品的市场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汕头市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加强对化妆品原材料和化妆品生产企业进行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样品来自汕头市2008—2013年卫生监督抽检及生产企业送检的护肤类、发用类、洁面类、淋浴类、香水类化妆品,按照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2008—2013年共检测各类化妆品样品1 891份,合格1 871份,总合格率为98.9%;2008—2013年各年合格率分别为97.0%、98.7%、99.0%、99.1%、99.4%和99.7%,各年度合格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 891份样品中,检出细菌总数超标18份,合格1 873份,合格率为99.0%,检出霉菌和酵母菌超标2份,合格1 889份,合格率为99.9%,未检出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护肤类化妆品合格率为98.4%,洁面类化妆品合格率为98.3%,发用类、淋浴类、香水类化妆品的合格率均为100.0%,不同种类化妆品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汕头市化妆品卫生质量良好,但仍有部分化妆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建议加强对化妆品原材料和化妆品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进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云南省1996年-2005年化妆品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对来自云南省1996年-2005年卫生监督抽检及生产企业抽检的共计1495件化妆品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合格率达92.4%,主要不合格指标是细菌总数及霉菌和酵母菌,合格率分别是96.2%和92.5%;粪大肠菌群和两项致病菌合格率均为100%。结论:1996年至2005年微生物总合格率有上升的趋势(χ^2=19.4869,P〈0.01),但仍然存在微生物污染。  相似文献   

7.
广西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西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状况. 方法按照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结果 6年共检测化妆晶1 851份,检出超标样品46份,超标率为2.49%,带菌样品89份,带菌率为4.81%.其中企业委托送检的1 517份样品中超标样品为14份,超标率为0.92%,带菌样品61份,带菌率为4.02%.监督抽检样品334份,超标样品32份,超标率为9.58%,带菌样品28份,带菌率为8.38%. 结论各年度超标率和带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监督抽检样品的超标率和带菌率高于委托送检样品的超标率和带菌率,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相似文献   

8.
1996~ 2 0 0 0年对太原市 2 3家大中型宾馆、酒店一次性使用化妆品采取现场随机抽查的方法进行了微生物污染的调查。洗发液、护发素、沐浴液、润肤露、牙膏、香皂的合格率分别为 76 0 4 %、 10 0 0 0 %、77 0 1%、 92 86 %、 96 39%、 98 70 %。各年度一次性使用化妆品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 =33 5 4 38,P <0 0 0 5。反映出各类一次性化妆品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 ,对人群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2002~2003年广东省部分化妆品厂送检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研究,以促进企业微生物污染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方法:按《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细菌和真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6.0%和7.2%,细菌以芽胞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葡萄球菌属为主,分别占细菌总数的28.6%、24.1%和18.5%,并检出了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主要有木霉属、曲霉属、根霉属、脉胞菌属、短梗霉属、假丝酵母属、红酵母属等。结论:送检化妆品受到不同程度微生物的污染,可能引起皮肤感染,需要进一步加强生产和环境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贵阳市化妆品的卫生质量与卫生安全,以保障公众健康。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微生物学检验法,对贵阳市抽检和送检的229份化妆品进行微生物学检验。结果检测的229份化妆品中,菌落总数超标14份,超标率6.11%,超标范围集中在1000~5000cfu/g(ml);霉菌和酵母菌超标11份,超标率4.80%,超标范围集中在100~500cfu/g(ml)和1001~10000cfu/g(ml);大肠杆菌群、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检出。结论大部分化妆品生产厂家较重视产品的卫生质量,微生物合格率在90%以上,但仍有部分产品微生物标准不合格,因此加强化妆品的监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反映江苏化妆品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按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微生物检验方法。结果:3年共做化妆品1478份,检出带菌样品17份,检出率为1.15%,超标样品12份,超标率为0.81%。其中企业送检的1413份样品中检出13份带菌样品,检出率为0.92%;9份超标样品,超标率为0.64%。监督样品65份检出4份带菌样品,检出率为6.15%;3份超标样品,超标率为4.62%。结论:3年之间检出率和超标率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监督样品检出率和超标率高于送检样品检出率和超标率,两者之间检出率和超标率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建议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化妆品卫生微生物污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1993年广东省生产、销售的部分化妆品微生物检测结果,580份样品的细菌,超标率为4.83%,各类化妆品中以粉类,护肤类,发用类和浴液类污染较严重,456份样品的真菌计数检测表明,含量大于100CFU/ml(g)的占3。29%。笔者认为,以100CFU/ml(g)作为化妆品真菌的限量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深圳市售生禽畜类食品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从深圳市各监测点(农贸市场或超级市场)随机抽取生禽畜类食品179份,按照国家标准对铅、镉、无机砷、铬进行检测。结果在生畜类食品中存在铅、镉、无机砷、铬四种重金属污染,超标率为46.88%;在生禽类食品中只检出铅超标,超标率为1.74%;在生畜类食品中各种重金属超标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铬、铅、镉、无机砷。结论目前深圳市场上销售的生禽畜类食品重金属污染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生畜类食品,铅、镉超标率高于全国污染监测水平;同时在四种重金属污染中,以铬污染最为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刘奋  戴京晶  梁伟  丘汾  李可 《职业与健康》2007,23(21):1967-1968
目的了解深圳市市售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现状,评估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的安全状况。方法对深圳市销售的化妆品中的防腐剂进行定量测定,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是化妆品中最常用的防腐剂,在洗面奶、护肤产品、眼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都是对羟基苯甲酸酯类(57.52%),在洗发水和沐浴露中,卡松的使用频率最高,分别占58.62%和56.67%,防腐剂复配使用情况比较普遍。市售化妆品中的防腐剂总合格率为88.97%,卡松超标情况严重,占总超标率的86.67%。结论该市市售化妆品中防腐剂存在超标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化妆品中污染的微生物对常用防腐剂抵抗性,为化妆品的防腐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利用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方法测定化妆品中分离菌株(泛菌属,日沟维肠杆菌,浅黄假单胞菌,科氏葡萄球菌,木霉菌,拟青霉菌,毛霉菌,青霉菌等)对常用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波金酯类)、1,2-溴-2-硝基-1,3-丙二醇(布罗波尔)、咪唑烷基脲、凯松的抵抗性.结果 部分分离菌株对常用防腐剂的抵抗性较高,日沟维肠杆菌对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的MIC为10 mg/ml,拟青霉对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MIC为10 mg/ml,分别为以上防腐剂限用剂量的2.5倍;泛菌属、浅黄假单胞菌和木霉菌对咪唑烷基脲的MIC远高出其他标准菌株.结论 部分分离菌株对常用防腐剂的抵抗性较高,提示在化妆品中污染的微生物可能对常用防腐剂产生了耐受性,而且可能是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的原因之一,在防腐剂的选用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市食品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军  曹丽玲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17-2719
目的了解2005--2007年石家庄地区食品污染现状。方法结合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达的污染物检测任务,采用GB/T5009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和卫生部下发的卫监发文件对相关食品进行污染物检测。结果蔬菜、茶叶中农药残留严重,阳性检出率为甲拌磷2%,对硫磷2%,甲胺磷18%,氧化乐果8%;一些猪肾中镉含量高达51mg/kg,均值超出国家标准的4.66倍;如果拟照鱼的铅含量标准,贝类、淡水鱼虾、海鱼、虾蟹80%超标;蔬菜中3份果实类铅最高值为0.30mg/kg,均高出标准;大米有3份铅含量超出国家标准;茶叶中铅虽然均不超标,但分布面积广,阳性检出率高达99%;2007年,农药残留检出从品种到阳性率都大大下降了,猪肾中镉在2007年的最高检出为0.14mg/kg。结论石家庄地区的食品中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较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陕西省肉类食品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评价其健康风险。方法 根据陕西省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方案进行样品采集和检测,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2-2012)规定的限量为标准对其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并评估居民经食用肉类所致重金属暴露量,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对770份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其中有6份Cd含量超标、1份Cr含量超标、15份Pb含量超标、1份As含量超标、3份Hg含量超标(镍没有国家限量标准,不做判断);比较5种肉类食品中6种重金属含量,畜禽肾脏中的镉含量较高,为0.148 mg/kg,肝脏中铅含量偏高,为0.079 6mg/kg,水产品中的砷、汞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甲壳类中铬和镍含量明显较其他类偏高;居民经食用肉类所致重金属的摄入量镉最高,亦在安全级别;铬的平均和偏高健康危害年风险值均大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年。结论 陕西省少数肉类样品存在超标情况,其余均可安全食用,但对于含重金属较高的甲壳类应避免长期大量食用。铬的个人年风险值高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有必要开展食品中铬形态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Yassin MM  Amr SS  Al-Najar HM 《Public health》2006,120(12):1177-1187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contamination level of total and faecal coliforms in water wells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human health in Gaza Governorate, Gaza Strip. METHODS: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Palestinian Ministry of Health on contamination of total and faecal coliforms in water wells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 and on the incidence of water-related diseases in Gaza Governorate. An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with 150 residents of Gaza. RESULTS: The contamination level of total and faecal coliforms exceeded that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limit for water wells and networks. However, the contamination percentages in networks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wells. Giardiasis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faecal coliform contamination in water networks (r=0.7) compared with diarrhoeal diseases and hepatitis A (r=0.3 and 0.1, respectively). Diarrhoeal diseases were the highest self-reported diseases among interviewees in Gaza city. Such diseases were more prevalent among people using municipal water than people using desalinated water and water filtered at home for drinking (OR=1.6). Intermittent water supply and sewage flooding seemed to contribute largely to self-reported diseases. People in Gaza Strip have good knowledge on drinking water contamination, and this is reflected in good practice. CONCLUSIONS: Water quality has deteriorated in Gaza Strip. This may contribute to the prevalence of water-related diseases. Self-reported diseases among interviewees in Gaza City were associated with source of drinking water, intermittent water supply, sewage flooding and age of water, and wastewater networks.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深圳市食品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浩  李慧  黄薇  王舟  吴丽明 《职业与健康》2005,21(9):1334-1336
目的 了解目前深圳市食品污染状况,为制定食品安全指数提供依据。方法 严格按照详细的采样实施方案,在该市7个食品污染物监测区域共14个监测点,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4类829件食品,进行重金属、有机氯、有机磷、黄曲霉毒素B1等化学污染物和沙门菌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物指标的测定。结果 共获得6282个有效监测数据,其中11件食品中的铅,13件食品中的镉以及9件食品中的砷超出国家标准;六六六、DDT、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检出率分别为1.45%、1.72%、53.8%,9种食源性肠道致病菌平均检出率为2.7%,其余食品受污染的水平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和CAC标准。结论 深圳市果蔬类食品是农药污染的高危食品,肉及肉制品是肠道致病菌污染的主要食品,部分农副产品重金属超标,今后需重点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