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与视觉电生理的关系。方法:将39例78眼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测。结果: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各证型组的P100潜时延长,与正常人组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OPs波的改变基本随单纯期→增殖期的发展而减弱,增殖期趋向于熄灭,其中以血瘀气滞证偏多。结论:DR中医证型对P-VEP的潜时、波幅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F-ERG的b波波幅有一定影响,面中医证型各组间的b波无明显差异,血瘀气滞证对OPS波波幅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生脉散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尿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以高血糖为基本病理生理改变的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根据中医辨病、辨证理论,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症范畴,又可将糖尿病分为阴虚热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湿浊中阻、气滞血瘀、肝郁气滞等6个证型。临床以气阴两虚型为多见。生脉散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16例32眼高度近视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立体视觉的改变,从客观角度研究该手术的有效性。[方法]收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近3年收治并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能按时随访的高度近视16例32眼,术前及术后1个月均行P-VEP、立体视觉检查,比较观测P100的波幅、潜时及波形和远近立体视觉。[结果]术前波幅(3.201±0.899)μV,潜时(126.116±4.096)ms,术后波幅(6.355±1.327)μV,潜时(114.516±7.085)ms。与术前相比,术后P100的波幅上升、潜时缩短、远近立体视觉的增加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证型与ACE基因多态性分布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186例,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及阴阳两虚型,并采用PCR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结果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阴虚热盛型与气阴两虚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阴虚热盛型与阴阳两虚型以及气阴两虚型与阴阳两虚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证型与ACE基因多态性有关联。ACE基因多态性可作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化瘀明目复方配合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气阴两虚型)患者84例(129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64眼)给予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42例(65眼)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化瘀明目复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视力、视网膜出血斑面积、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 化瘀明目复方联合注射用血栓通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的疗效比单用注射用血栓通离子导入疗法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证型与ACE基因多态性分布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186例,中医辩证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及阴阳两虚型。并采用PCR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结果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阴虚热盛型与气阴两虚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阴虚热盛型与阴阳两虚型以及气阴两虚型与阴阳两虚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证型与ACE基因多态性有关联。ACE基因多态性可作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医辩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实际临床中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运用情况,以"以方(药)测证"和"以方(药)说理"的"药—证"关系理论及方法,来逆向探寻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证候分类。[方法]采用中医个体化诊疗平台(中医药临床信息采集系统)收集2型糖尿病住院病历信息,以"病-症-证-治-药-效"模型将其构建数据仓库,采用无尺度网络分析的方法对其治疗药物加以分类,从中找出主要治则,一方面为糖尿病的中药治疗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从中推导糖尿病的中医证候分类。[结果]共有3 247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历信息(起自2004年6月—2006年12月)被纳入研究,从中显现出三大网络结构,其中每个网络中常用的60种中药,其中心分别为:1)"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中药,如生地、麦冬、玄参、赤芍、知母等,其中寒凉类药物为主;2)"益气养阴"中药,以生地、太子参、白术、茯苓、白芍、麦冬为主;3)"活血、行气、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中药。这三大网络结构提示,三阶段糖尿病证型分别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三大证候,同时还兼夹了瘀血、痰湿、水饮等证候因素。[结论]实际临床中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实质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三大证候,并可兼夹瘀血、痰湿等邪气,为当前国内最为广泛的3型辨证理论体系提供重要的临床证据,同时,本研究结果中的药物,也将成为临床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128例,分别进行辨证分型,归入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型,并测量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的功能(Homa-IS),分析中医证型与Homa-IR、Homa-IS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辨证分型与病程相关,呈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发展趋势.结论:Homa-IR及Homa-IS与辨证分型相关,随病程发展,Homa-IR、Homa-IS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VEP在儿童弱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早期治疗弱视,恢复正常的双眼视觉。方法对本市幼儿园中、小班3~5岁儿童进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对100名单眼弱视及弱视对侧健眼和100名正常儿童进行检测,并将各组测得的P-100波幅、峰潜时值平均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弱视眼的P-100波幅明显下降,峰潜时延长(P〈0.001)不同视力其P-VEP波幅下降不同,与弱视程度有密切关系,与正常儿童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弱视对侧健眼的P-VEP波幅、峰潜时与正常儿童相比也有差异性(P〈0.001)。结论弱视是一种视觉功能性障碍,P-VEP检测它是双眼视觉的神经功能受到损害所致,证实了弱视对侧健眼“隐性弱视”和“亚临床性弱视”的观点,因此认为P-VEP可以作为儿童弱视早期诊断中的一项客观的重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探讨糖尿病中医分型与疗效、预后的关系,笔者将本院糖尿病专科门诊的82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根据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共82例,中医辨证分型按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新药(中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标准及中医虚证参考标准[1],分为①阴虚热盛型26例,②气阴两虚型24例,③气血亏虚型21例,④阴阳两虚型11例。82例中男性36例,女性46例;年龄31~72岁,平均52岁;病史最长26年,最短1个…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闪光ERG、OPs和图形VEP的联合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糖尿病患者早期F-ERG、OPs和P-VEP的改变情况。方法本实验分三组①观察A组单纯型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DR)患者22例(44只眼);②观察B组无DR的糖尿病患者42例(84只眼);③对照组正常受检查32例(64只眼)。所有 受检者均常规检测瞬态F-ERG、OPs和P-VEP,记录各项检测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①观察A组用F-ERG、OPs和P- VEP检测均发现有显著差异(P<0.05);②观察B组用F-ERG检测未发现有显著差异(P>0.05),用OPs检测发现第1、2子波波 幅明显降低(P<0.05),各子波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用P-VEP检测发现P100潜伏期延长(P<0.05)、波幅降低(P< 0.05)。结论用OPs和P-VEP联合检测,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时视网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兔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后不同时期减压的视功能动态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在损伤后不同时期视神经管减压后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了解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时机与疗效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家兔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及不同时间减压的模型,随机分为A、B、C、D、E共五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损伤48 h减压组、1周减压组、2周减压组以及损伤不减压组。采用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测A组视功能,B、C、D组在损伤前、后1 h,减压前1 h、减压后2周以及E组相应时间的视功能变化。结果:①每只健康家兔P-VEP检查均引出典型NPN曲线,视神经挤压伤后1 h NPN波形低阔扁平,P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自身损伤前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减压前后各组自身对照:B组减压前后的P波潜伏期和波幅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D组波幅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减压后2周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③减压后2周B、C、D组两两比较,三组之间潜伏期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B组与C、D组波幅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C、D组之间波幅有显著性差异(P<0.05)。B、C与E组之间潜伏期和波幅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D、E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与A组的潜伏期和波幅无显著差异(P>0.05),C、D、E组与A组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神经元继发性损伤是视功能进行性下降的重要原因,视神经减压术有利于减轻视神经间接损伤,损伤后较早期(48 h以内)减压可阻止轴突继发性损伤,避免视功能进一步下降,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视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心气虚与非心气虚证间左心形态及功能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胸痹(冠心病)心气虚与非心气虚患者左心形态及功能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1998~1999年就诊的18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由中医师按病例记载的临床证候分为心气虚组和非心气虚组,再比较两组患者超声测量的数据特点。[结果]心气虚组与非心气虚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肌缺血程度仍在正常值范围,心气虚组的射血分数为(61.0±15.1)%,非心气虚组为(66.62±12.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754,P<0.01);心肌缺血程度两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秩和检验Uc=53.99,P<0.0005)。超声测量左室腔和左心房大小、左室心肌厚度、左室每搏量、心输出量、心肌缺血范围,结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气虚并非等同于临床上的心功能不全,超声测量虽在正常范围内,但射血分数表现为正常低值者,对胸痹(冠心病)的病程进展的判断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脐血干细胞对大鼠外伤性视神经病变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F-VEP)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左眼制成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模型,A组不治疗,B,C和D组分别予以玻璃体腔内注射神经营养因子、人脐血干细胞、人脐血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混合液.记录多个时间点F...  相似文献   

1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血儿茶酚胺与中医证候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患儿血儿茶酚胺水平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 ,测定 80例ADHD患儿和 32例正常儿童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的浓度。【结果】ADHD患儿血浆NE、E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中医辨证肾虚肝亢组NE、E水平与心脾两虚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血浆NE、E水平之改变可能与ADHD患儿活动过多、冲动任性等临床症状的形成有关 ,而中医辨证肾虚肝亢证是否有交感神经兴奋的神经生化基础 ,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肺气虚和脾气虚患者呼吸功能的差别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气虚和脾气虚患者呼吸功能的差别。[方法]将42例COPD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肺气虚型和脾气虚型两组,分别检测肺通气功能(FVC、FEV1、FEV1/FVC、MVV)、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和口腔阻断压(p0.1),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COP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通气功能(FVC、FEV1、FEV1/FVC、MVV)明显下降(P<0.01),其中脾气虚组比肺气虚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COPD肺气虚组MIP下降(P<0.05),而MEP无明显变化(P>0.05);脾气虚组MIP、MEP均下降(P<0.05);COPD患者无论肺气虚组,还是脾气虚组,其p0.1均升高(P<0.05)。[结论]COPD脾气虚患者与肺气虚患者比较,肺通气功能下降更为明显,更易发生呼吸肌疲劳,但是两者的呼吸驱动均增强,表明无论是在通气功能、还是在呼吸肌疲劳方面,从肺气虚到脾气虚是病情逐渐加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影响。方法选择4~12岁弱视患儿共38例(69眼),在配镜矫正屈光不正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联合电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分别进行P-VEP及矫正视力的检查;实验组患儿电梅花针1次叩刺治疗前后分别进行P-VEP检查。结果 P-VEP:实验组电梅花针叩刺即刻效应,P100波峰潜时明显缩短,P<0.05,而振幅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1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P100波峰潜时明显缩短,P<0.05,而振幅无显著性差异。视力:实验组36眼经治疗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者32眼(88.9%);对照组33眼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者24眼(72.7%)。根据弱视患儿年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与疗效的分析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电梅花针叩刺治疗可使弱视儿童P-VEP的P100波峰潜时缩短,该治疗可明显提高患儿视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与胃肠动力及激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医辨证分型与胃肠动力及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动力障碍型消化不良患者30例,其中肝郁气滞型16例,脾胃虚弱型14例,并选择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胃排空、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胃电图(EGG)和胃动素的检查,分型统计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FD两型的胃排空、MMCⅢ相收缩波幅及协调收缩、空腹胃电主功率均较正常组下降,其中脾胃虚弱组各指标又低于肝郁气滞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同时,肝郁气滞组表现为Ⅱ组延长,I相、Ⅲ相不延长;脾胃虚弱组表现为I相延长,Ⅱ相、Ⅲ相缩短。结论:胃排空、MMC、EGG以及胃动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分型可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VEP在蝶鞍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蝶鞍区肿瘤患者作P-VEP检测,记录60、15min黑白方格刺激的P-VEP中N75、P100、N135振幅及潜时,结果:15minP100异常占95%,其中振幅降低占50%,潜时延长7.5%,潜时振幅均异常占37.5%。15minP100波形异常70%,其中消失波22.5%,W波或U波占47.5%,正常波占30%。结论:蝶鞍区肿瘤的P-  相似文献   

20.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视觉生理变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变化的生理意义. 方法 采用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ERG)和视觉诱发电位(P-VEP). 结果 脾虚湿困型AMD的F-EKG改变较肝肾亏损型AMD显著,渗出型AMD的F-ERG改变较萎缩型AMD显著:脾虚湿因型及肝肾亏损型患者p-VEP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但异常率与中医证型无关;经过中医辨证治疗.患者F-EKG的明适应振幅有所提高,P-VEP的振幅有所提高,潜伏时有所缩短. 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在阻止病情发展,防止痛变反复,提高视力上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