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土壤样品中总α测量采用厚源法,仪器通过刻度后,对样品进行测量。通过对土壤样品成分的分析,选择两种刻度源——241Am源和编号为GBW04127的铀钍天然系矿石标准物质分别对低本底α、β测量仪进行刻度,用9个国家标准物质模拟土壤样品,通过数据对比可知:对于用混合源作为验证源来说,用GBW04127作为刻度源比用241Am测量结果更为准确,误差由20%~40%降至20%以内;对于其它标准样品,误差并没有得到改善,多数反而增大。因其成分组成与真实的土壤有较大差距,土壤中不单一含有U、Th或K成分,混合源与真实的土壤放射性成分更接近,更能代表土壤样品。因此,土壤样品中总α测量刻度源可以考虑使用编号为GBW04127的铀钍天然系矿石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2.
γ能谱技术鉴定放射性核素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别测量未知放射性核素在核保障中是十分必要的.论文介绍了用γ能谱法鉴别测量放射性核素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定量测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鉴定分析了铝块样品中未知放射性核紊种类及其量.经一定时间间隔后,再次测量该样品的结果与理论推算值一致,验证了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分析样品为特殊放射性遗留物,其成分复杂。取样分有机相样品和水相样品两类:有机相样品为褐色黏稠液体;水相样品呈浅红色,其中含有不溶性有机物。为了对样品的放射性有机物中Pu和总α的活度进行较为准确的测量,国内采用α能谱法的测量中忽略了诸多误差因素,如自吸收和样品溶液对样品源的腐蚀,所以,测量误差很大。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环境放射性测量,由于放射性含量低,核素成份复杂,环境介质成份,密度变化很大,很难得到准确的数据。为了减少分析的系统误差,环境放射性分析中往往采用环境放射性标准物质和参考物质。1973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1975NBS(美国国家标准局)开始发布环境放射性标准物质和参考物质。我国也开展了与环境放射性参考物质有关的工作。1982年中国计量科学院组织NBS河泥标准放射性参考物质的比对。1984年七所组织核工部环境样品γ能谱测量和比对。国防科工委放射性计量一级站获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本实验室对环境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分析和测量技术,本实验室参加了IAEA 2008年世界开放实验室国际比对磷石膏和水体样品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分析测定活动.本工作主要针对水体样品中总α/β放射性活度的测量进行讨论.按照比对要求,应用比较测量法,以UO2(NO3)2和KCl分别作为总α和总β分析的亚基准物和基准物,采用MPC 9604超低本底α/β计数器分别测定了IAEA提供的Sample03、Sample04和Sample05三个水体样品中总α/β放射性活度.反馈结果表明,三个样品总α和总β的测量结果全部在IAEA给出的参考值范围之内,接受率为100%.此外,本工作还对测量中可能引起误差的几个主要因素诸如α/β计数器灵敏度的确定、基准物质的选择、测控曲线的绘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测量结果表明,当选用UO2(NO3)2取代U3O8基准物作为总α分析的亚基准物时,由于本实验室所使用的UO2(NO2)1中238U与234U尚未达到久期平衡,故其总α放射性远小于国标GB 5750-85的推荐值,但通过α谱仪对238U和234U准确定量后,不影响总α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
对一个含铀放射性废水样品进行了总α分析和γ能谱分析,并就γ能谱法测量含铀放射性废水的可行性进行验证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在含铀放射性废水样品总放射性应急监测中,能有效提高监测效率;选择与待测样品中γ核素相适应的监测设备,能有效缩短测量时间,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一种用于环境放射性测量的参考样品。将采集到的土壤进行烘干、粉碎、过筛,7天连续不间断地混匀,瓶内和瓶间取样,采用高纯锗γ谱仪测量其中的226Ra、232Th含量,利用t检验和F检验方法对其进行均匀性检验。结果表明,受检的这批样品在取样量(100 g)范围内是均匀的。对样品进行比对,通过Z比分数评定结果;对比对数据采用Grubbs准则剔除异常数据后进行定值。结果表明,研制的环境放射性参考样品可广泛应用于环境放射性分析测量。  相似文献   

8.
在铀矿航空γ能谱测量和地面放射性普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铀矿异常进行地表揭露和钻探工程验证,发现了芒和特铀矿床。铀矿床类型为湖沼相砂岩型沉积矿床,含铀矿岩石为古近系粉砂岩,铀矿化具有放射性强度较弱、铀含量较高和矿化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深入分析铀矿放射性强度弱的原因,采用放射性测量结合化学样品分析的方法,能够提高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用γ能谱法测定岩芯中K、U和Th,判别岩样岩性的分析方法。运用逆矩阵法,通过测量标准物质,得到了相应的刻度系数,并据此建立了判别岩样岩性的一些常见岩石和矿物的K、U、Th峰计数率范围。实验中通过对泥岩样品的测量,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并得出泥岩中岩石的颜色越浅,灰质成分含量越高,其放射性强度就越低。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未知样品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analysis, EDXRFA)方法开展无标样分析,通过测量Ti、Fe、Ni、Cu、Zn、Sr、Sn、Pb单元素标样,得到Rh靶材原级谱中Kα峰的相干与非相干散射峰强度比值R,并建立R与对应单元素标样有效原子序数的关系,得到Zeff-R的拟合曲线。求解未知样品基体时,测量未知样,得到其R,将R代入Zeff-R拟合曲线得到未知样有效原子序数,再通过基本参数法迭代计算其质量衰减系数。利用Ti、Fe、Ni、Cu、Zn、Sr、Sn、Pb单元素标样刻度仪器获取Gi参数,求解未知样品基体时用于相应元素的基本参数迭代。为验证算法可靠性,采用本算法分析15个国家土壤标准样品,结果表明,Ti、Fe、Ni、Cu、Zn元素的计算含量与标准含量接近,部分低含量元素受到散射本底等因素影响,含量误差较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用于现场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利用辐照进行天然宝石改色,能显著提升宝石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但经反应堆辐照后的宝石含有人工放射性核素,会对相关人员产生照射。本文利用γ能谱分析方法对辐照宝石进行了直接放射性测量。采用实验和蒙特卡罗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辐照宝石的几何结构、密度对其γ能谱测量准确性的影响,得到探测效率与能量、样品质量的修正公式,从而实现了无需磨制过程的辐照宝石放射性的γ能谱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12.
建立谱漂模型,构造了一种可以利用全谱数据对谱漂参数进行估计的方法。以Na I(Tl)晶体闪烁探测器γ能谱仪测量放射性矿物样品得到的仪器谱为例,在保证谱漂规律的前提下,使用一定的谱漂参数对实测谱线进行变换,对谱漂估计算法进行了理论验证;同时在对能谱仪实际应用中出现的谱线漂移进行谱漂校正,并得到了良好的校正效果。提出的谱漂校正方法无需寻峰,能够充分利用全谱数据,易于实现自动化稳谱操作,在野外及原位光谱测量分析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地震运动作用在结构物基础上的反应分析,常规采用确定论方法来求解,如时程法、反应谱方法等.在理论上处理是十分方便的,但往往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为此还需要采用非确定论方法作为补充分析,如应用随机振动中的功率谱密度统计方法作为一种补充分析方法,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采用随机过程中穿越阈值次数的概率统计问题作为出发点,求得地震...  相似文献   

14.
使用低本底高纯锗(HPGe)探测器测量放射源152Eu的γ能谱,识别能谱中出现的所有峰,分辨出干扰峰,并对和峰的特性进行分析,结合计数率随距离变化曲线以及通过分辨率比较和峰与特征峰的差异,为和峰的辨别提供判据。在和峰效应引起的全能峰计数率减少的情况下,修正各全能峰计数率,计算放射源中152Eu杂质含量,结果显示,与修正前差异较明显,表明在能谱分析尤其是考查全能峰强度数据时,需要进行符合相加修正。  相似文献   

15.
不确定度分析是活化法测量中子能谱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SAND-Ⅱ活化中子解谱过程,给出了一种基于先验谱、活化率和截面协方差的中子能谱测量不确定度蒙特卡罗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线性变换的截面协方差抽样方法;然后,利用MCNP计算了误差,使用迭代方法估计了先验谱不确定度;最后,结合活化率的测量不确定度,利用蒙特卡罗抽样算法计算了中子能谱的不确定度。利用锎源自发裂变谱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与传统方法相比,不确定度分析结果更为准确。对西安脉冲堆某次中子能谱测量结果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更具保守性。  相似文献   

16.
在小尺度参考辐射(MRR)场γ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约定真值(CAK)的确定方法中,散射γ能谱由于受放射性统计涨落与测量时电子学噪声的干扰及存在的数据冗余问题而不能准确地表征MRR的特征信息,影响了CAK预测模型的构建效率与预测精度。本文采用了小波分析与主元分析(PCA)方法依次对散射γ能谱进行降噪处理和计量特征提取。所提取的计量特征用于替代原始能谱数据并构建了CAK的预测模型,其构建效率与预测精度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绘出了用红、黄和白炽等普通灯泡以及荧光灯做的陶粉样品的光晒退实验结果;分析了光晒退与光强和光谱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热分析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对TiD1.92粉末的解析行为进行了研究。计算的TiD1.92粉末有3类解析峰,均与TiD1.92解析中发生相变导致的氘扩散速率变化有关。球形颗粒模型的解析与平板颗粒模型的解析因其相变和扩散机制不同导致β→α相变解析峰表现出一定的差异。TiD1.92粉末的热分析结果与平板颗粒模型的计算结果完全一致,其中δ相和β相钛氘化物的解析由表面反应控制,β→α相变阶段的解析由氘在α相的扩散控制,实验获得氘在钛表面的解析活化能为152.8kJ/mol以及氘在α相中的扩散活化能为68.6kJ/mol。  相似文献   

19.
利用同轴P型高纯锗探测器,对X荧光分析的~(238)Pu低能光子源进行γ能谱分析,并对~(233)Pa、~(224)Ra、~(212)Pb、~(212)Bi及~(208)Tl的特征γ射线进行分析,确定上述核素的来源。其中,~(233)Pa是生产~(238)Pu的原料237 Np的衰变产物,~(224)Ra、~(212)Pb、~(212)Bi及~(208)Tl均为生产~(238)Pu的副产物~(236)Pu的衰变子核。能量为350、440、844、1 014、1 130、1 266、1 368、1 454keV的γ射线是α粒子轰击源封装材料引起原子核库伦激发或γ射线照射周边环境引起核激发产生。进行效率刻度后,使用γ能谱法计算各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并根据放射性平衡计算各放射性核素的质量。通过对~(238)Pu源γ能谱的分析,建立计算放射性同位素活度与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报导了关于圆柱体源的γ谱分析的不同密度源的自吸收校正函数模型。该模型统一反映了γ射线能量、装样密度对自吸收校正函数的影响,从而为γ谱分析的测量效率的刻度找到了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