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魔芋块茎中粗蛋白含量5—10%,氨基酸16种总含量6.5—8%,必需氨基酸有7种。切片加工的精粉,氨基酸种类不变,但含量只有块茎中的2/5。块茎含有40—45%左右的淀粉,此外还含有单糖、多糖和粗纤维,其中粗纤维含量约4—4.5%左右。魔芋精粉中含有葡甘露聚糖48—65%左右。其含量越高,质量也越好,经济价值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2.
珠芽是弥勒魔芋的一种重要营养繁殖器官。以弥勒魔芋为材料,通过形态学观察以及解剖学研究,揭示了弥勒魔芋珠芽形成过程中的一系列特征。结果显示:弥勒魔芋珠芽生长于植株叶柄分叉以及裂叶分叉处,由主干茎或主干叶柄表皮下的薄壁细胞重新获得分裂能力后分化而来。珠芽的发育过程可分为珠芽原基启动形成期,珠芽膨大期和珠芽成熟期。珠芽的生长终止于植株衰老倒伏。研究表明,弥勒魔芋的珠芽生长位点明显区别于其他常见植物,珠芽繁殖是魔芋适应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以魔芋膳食纤维、海藻酸钠、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魔芋仿生椰果罐头。通过试验确定了魔芋仿生椰果罐头的最佳配方和工艺参数:魔芋膳食纤维3%、海藻酸钠03%、木薯淀粉08%、糖酸比35。在此条件下生产出的魔芋仿生椰果质地均匀、表面光洁、口感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魔芋精粉中提取了一种神经酰胺类物质(Ceramide,Cer)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醇(95%)为溶剂从魔芋精粉中提取神经酰胺类物质,进而用硅胶柱层析分离2次,再经二次重结晶纯化,得到白色粉末状物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红外光谱(IR)对提取化合物进行了检测分析,并与C2-Cer(Sigma公司购买,纯度为98%)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分析表明从魔芋粉中提取的化合物为神经酰胺类物质。以不同浓度的C2-Cer作标准工作曲线,测定魔芋粉中神经酰胺类物质含量为0.026%(g/g)。结论:魔芋粉中含有神经酰胺类物质,并且含量较高,进一步揭示了魔芋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栽培的魔芋主要是两个种:花魔芋和白魔芋。花魔芋是我国南方山区分布最广、栽培最多、产量高的一个种。白魔芋主要分布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河谷地带,品质优良,用其加工成的金江芋角一直是传统的出口物资。由  相似文献   

6.
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Amorphophallus)植物的泛称,种类很多,主要产于东半球热带、亚热带。魔芋属中的一些种类块茎富含人类需要的魔芋多糖(KGM),在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用途广泛。中国魔芋资源丰富,含魔芋多糖多的种类主要有花魔芋(A.rivieri)和白魔芋(A.albus)两种,常年产魔芋精粉(主要含魔芋多糖)约7000吨,四川省的产量占50%以上。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魔芋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魔芋种芋的三级繁育体系、根状茎两年速成法和(试管芋)二年速成良种繁育技术,为魔芋产业发展中成果的转化应用起到了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魔芋组培良种繁育技术体系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来魔芋组培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建设研究中的多项成果,主要魔芋组培原原种工厂化生产技术、种芋包衣技术、质量监控技术和大田栽培配套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方面的进展,为魔芋产业发展中成果的转化应用起到了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魔芋中色素的含量与分布,采用目测和显微镜对4个种类的魔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红魔芋、黄魔芋中的色素最多,花魔芋次之,白魔芋最少。色素体呈环状,大小为10~25μm,主要分布在叶片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薄壁细胞中。  相似文献   

10.
花魔芋和白魔芋精粉中均含有 18种水解氨基酸和 18种游离氨基酸 ,前者水解氨基酸的总量为 2 .4 4 % ,其中必须氨基酸质量分数为 0 .6 2 % ,游离氨基酸总量为 1.10 % ,其中游离必须氨基酸质量分数为 0 .33% ;后者水解氨基酸总量为 2 .0 1% ,其中必须水解氨基酸质量分数为 0 .5 6 % ,游离氨基酸总量为 0 .4 1% ,其中必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为 0 .13%。提示白魔芋和花魔芋精粉中氨基酸含量略有差异 ,但此差异不大 ,其品质 ,营养价值及特性等主要取决于魔芋精粉中主要成分葡甘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魔芋组织培养与细胞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魔芋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较快,其细胞工程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对魔芋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取材、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激素应用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魔芋离体形态建成的几种模式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新进展。有关魔芋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和突变体的筛选的研究工作已经展开,其遗传转化体系也逐渐完善,外源基因如抗病基因、抗除草剂基因等现已转化成功。最后还对魔芋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刺槐林和农田魔芋健株根区、根表及根外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养分含量比较,探索刺槐林魔芋健康高产的土壤微生态机制。结果表明:(1)刺槐林魔芋根外和根表土壤细菌数量分别较农田增加11.8%和588.9%,根区土壤真菌数量较农田显著减少74.4%。(2)刺槐林魔芋根区、根表及根外土壤中的有益优势微生物数量及其比例远高于农田魔芋,有害微生物数量远低于农田魔芋;在刺槐林魔芋根区、根表及根外土壤中,3种优势细菌为放射型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及摩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sselii),其中,根表土壤中放射型根瘤菌及苏云金芽孢杆菌数量分别为农田的25.7倍及13.0倍;2种优势真菌为黒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和疣孢青霉(Penicillium verruculosum),1种优势放线菌为绿淀粉酶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idodiastaticus),其中刺槐林魔芋根表和根外土壤中黒附球菌数量分别较农田高159.2%和120.3%;大量存在于刺槐林下魔芋根外土壤中的疣孢青霉、以及根区、根表、根外土壤中的绿淀粉酶链霉菌在农田魔芋相应部位均未检出。(3)刺槐林下魔芋根外、根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较农田显著增加167.6%、39.6%,但速效P、K含量较农田分别显著降低85.6%~91.3%、12.4%~13.0%。研究认为,刺槐林魔芋健康高产与其根区、根表及根外土壤中特有的有益优势微生物数量多、有害微生物数量少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魔芋葡甘聚糖对柑桔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国内外对柑桔的保鲜研究进展很快,已有许多方法可供生产上选用,其中以化学保鲜法应用最为普遍。但是目前所用的化学保鲜剂很多都有一定的毒性,因此,筛选天然无毒的保鲜剂成了十分迫切的课题。去年,我们在原有化学药品保鲜研究的基础上,对魔芋葡甘聚糖保鲜柑桔的效果进行了试验,并获得了初步的结果。魔芋葡甘聚糖是从天南星科的魔芋(Amorphophallumrivieri)中提取的一种多糖,无毒、无臭、无  相似文献   

14.
魔芋试管苗及种芋工厂化生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魔芋试管苗及种芋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试管苗采用土壤、蛭石 -珍珠岩和液体培养均可获得 2~ 2 0 g的种芋 ;种芋栽培以蛭石 -珍珠岩或透气性良好的土壤作基质最好 ,煤灰中有害物质对魔芋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AFLP技术对13份魔芋种质资源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10对引物中筛选出2对引物扩增基因组DNA,共获得112条带,其中64条为多态性标记,每个引物平均提供56个标记信息。UPMG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魔芋资源的遗传多态性比较丰富,西盟魔芋和珠芽魔芋的关系比较近,白魔芋和花魔芋的关系比较近。  相似文献   

16.
白魔芋和花魔芋葡甘露聚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白魔芋和花魔芋的块茎中分离纯化出两种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简称KGM),分别名为白魔芋葡甘露聚糖(aKGM)和花魔芋葡甘露聚糖(rKGM)。通过超离心、玻璃纤维纸电泳和凝胶过沪证明aKGM和rKGM都是均一的多糖。这两种多糖都由甘露糖(M)和葡萄糖(G)组成,其克分子比G/M:aKGM为1:1.69,rKGM为1:1.60,分子量前者为8.09×10~5,后者为7.37×10~5。酶水解实验和红外光谱分析说明aKGM和rKGM都是由甘露糖和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杂多糖;有O-乙酰基的特征吸收峰,说明在某些糖残基上可能有乙酰基团。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云南省魔芋栽培现状,为魔芋葡甘露聚糖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采集不同栽培地的花魔芋球茎,利用醇沉法设计正交实验提取魔芋球茎中葡甘露聚糖,优化提取方法并比较其含量差异.结果发现,四个因素对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提取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因素A浸提温度对提取率影响最大,在魔芋葡甘露聚糖提取过程中,88℃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魔芋的组织培养和工厂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国内魔芋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为魔芋试管苗、试管芋、脱毒种芋的工厂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魔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花魔芋(AmorphophaluskonjacK.Koch)的干燥块茎,亦名磨芋、、头、由跋、雷星等。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广大地区。魔芋属全世界有115种以上。印度、斯里兰卡、东亚、南亚、东南亚及非洲的部分国家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20.
胡建斌  柳俊 《植物学报》2008,25(1):14-19
本文对近20年来魔芋生物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分析。组织培养是当前魔芋生物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魔芋离体植株再生以器官发生途径为主, 包括不定芽和拟球茎两种途径, 后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利用组织培养进行有用突变体的筛选和种质资源的保存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以抗病和品质改良为目的的转基因技术取得了较快发展, 如抗病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等已实现成功转化。此外, 本文还分析了魔芋生物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