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世界石油工业》2010,(6):60-64
2010年5月3~6日,一年一度的世界海洋石油技术会议(OTC)在“世界油都”休斯敦顺利召开。OTC会议由12家世界著名的工业组织和协会(包括AAPG、SPE、IADC等)组成董事会于1969年开始举行,旨在促进近海油气资源的勘探、钻井、采油及环保技术发展,每年定期在休斯敦举行技术会议及新技术新装备展览会。这是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石油行业盛会之一,至今已经举办了41届。  相似文献   

2.
《世界石油工业》2014,(4):64-69
2014年5月5~8日,第45届海洋石油技术会议(OTC)在“世界油都”休斯敦顺利召开。OTC会议于1969年开始举办,是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石油行业盛会之一,由12家世界著名的工业组织和协会(包括AAPG、SPE、IADC等)组成董事会,旨在促进近海油气资源的勘探、钻井、采油及环保技术发展,每年定期举行技术会议及新技术、新装备展览会。从2004年开始,每届会议推选出若干项值得推广、有经济效益、令人瞩目的新技术亮点——授予“聚焦新技术奖”,目前已经连续评选了11年。  相似文献   

3.
《世界石油工业》2011,(5):66-69
2011年5月2~5日,海洋石油技术会议(OTC)在“世界油都”休斯敦顺利召开。OTC会议由12家世界著名的工业组织和协会(包括AAPG、SPE、IADC等)组成董事会,旨在促进近海油气资源的勘探、钻井、采油及环保技术发展。OTC会议每年定期在休斯敦举行技术会议及新技术新装备展览会,是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石油行业盛会之一,至今已经举办了42届。从2004年开始,每届OTC会议推选出若干项值得推广、有经济效益、令人瞩目的新技术亮点——授予“聚焦新技术奖”,目前已经连续评选了8年。  相似文献   

4.
海洋石油技术会议(OTC) 2012年4月30日~5月2日,海洋石油技术会议(OTC)在“世界油都”休斯敦顺利召开。OTC会议由12家世界著名的工业组织和协会(包括AAPG、SPE、1ADC等)组成董事会于1969年开始举行,旨在促进近海油气资源的勘探、钻井、采油及环保技术发展,每年定期举行技术会议及新技术新装备展览会。这是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石油行业盛会之一,至今已经举办了43届。从2004年开始,每届会议推选出若干项值得推广、有经济效益、令人瞩目的新技术亮点——授予“聚焦新技术奖”。  相似文献   

5.
第一届国际石油技术大会(IPTC)于2005年11月21日至23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该届会议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欧洲地球科学家和工程师协会(EAGE)、勘探和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和石油工程师学会(SPE)这四家当前油气行业最权威的学术和技术机构主办,是一次国际石油技术综合性会议。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科技与人”,旨在从科技与人力资源两个角度,探讨当前油气工业和世界能源供需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会议包括了勘探、油藏、钻井、生产、天然气中游和人力资源等内容。大会吸引了来自油公司、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和资源国政府的一千多名与会者。  相似文献   

6.
在正于美国休斯敦举行的海洋油气技术大会(OTC)上,参展商纷纷展出各种最新研发的深海油气勘探设备和相关技术",朝深海进军"成为海洋勘探和开采领域的新趋势。一年一度的海洋油气技术大会是世界海洋勘探和开发领域最大规模的行业交流活动,这届博览会从4月30日开始至5月3日结束,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  相似文献   

7.
《石油与装备》2009,(3):11-11
欧洲离岸石油、天然气国际展览会目前被视为除北美以外“少数必须参加”的展览会之一,是南美地区以外最大的上游石油和天然气展,。英国由于北海有丰富的原油蕴藏,七十年代起,阿伯丁迅速发展成为开发英国北海油田的最大基地,负责开采的许多大型石油公司都是以阿伯丁作为转运母港与总部所在地,因此该城又有“欧洲的石油之都”(Oil Capital of Europe)的美誉。本次会议是由美国石油工业技术协会组织的(此协会组织美国全球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展览会OTC)保证全世界权威的石油、天然气专家在这个展会上出席,了解全球石油领域技术及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8.
《石油知识》2014,(2):14-17
<正>1海洋深水沉积体系识别描述及有利储层预测技术有效规避勘探风险面对丰富的深海油气资源,世界众多国家和公司投入巨资进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但如何有效规避勘探风险,是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研究面临的重要挑战。美国多家大学及机构通过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自主研制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技术实力较强的国家。发展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制造业,是适应世界海上油气田扩大勘探开发的需要,是扩大出口销路,以灵活经营来满足国外客户的需求。中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是寻找大的油气田,尤其是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南沙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等。为此,对海上浮式生产储存装置不仅有数量增多的需求,更有种类多样化、规格多样化的需求。要适用于边际油田和小油田、适用于南海深水区生产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原油与液化天然气的需要。因而要全方位自主研制,突出新的特色,在世界上树立起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油勘探》2013,(6):F0003-F0003
《中国石油勘探》(原《勘探家》)(双月刊),由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刊登内容:油气勘探战略、石油地质理论进展、新的勘探技术(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油气勘探管理、成功与失败的典型实例分析、跨国油气勘探、油气勘探某一问题的见解与争鸣等,欢迎油气勘探领域的管理决策领导、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全球油气勘探成果显著,根据美国IHS能源集团对世界油气钻探活动的系统监测,全球(北美地区的勘探发现统计仅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勘探前沿地区)共钻获422个油气发现,比上年增加了82个,增幅24%。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范围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都正在从幕后步入前台,为了厘清有关概念、明确勘探思路、指导勘探决策,对致密油气和页岩油气等的勘探开发历程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结果认为:①目前工业开采中广义的致密储层油气主要包括致密砂岩油气、页岩油气、煤层气,其有效开采依赖于共同的主体技术--水平井和压裂;②美国的非常规油气开发从致密砂岩油气起步向煤层气、页岩气延伸,因气价下跌而促进了页岩油的开采;③近年来页岩气、页岩油成为美国油气产量增速最快的类型,从而使其成为天然气、石油产量增速最快的国家;④据最新资源评价结果测算,页岩油、页岩气分别占世界油、气资源总量的10%、32%;⑤近年世界流行的致密油( tight liquids)概念,其主体是页岩油,包括天然气液(NGLs,Natural Gas Liquids)和轻质黑油(Light Oil),生产实践表明,目前仅能开发致密储层油中的相对轻质者,因而可称其为轻质致密油(LTO,Light Tight Oil)。  相似文献   

13.
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第68届年会暨’98国际展览会于1998年9月13~18日在美国南部城市新奥尔良举行。大会规模空前,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世界各国1421个单位,注册人数多达9000余人,超过历届年会的出席人数(第67届年会为8000人,1221个单位)。应大会组委会的邀请,中国国土资源部、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石油总公司和新星石油公司分别组团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和长春、成都、西安等地质院校,以及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单位也都派员参加了会议。SEG年会及大型展览会是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勘探地球物理界…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油气消费需求量的快速增长,我国已经和正在积极开拓海外油气市场,开展国际合作是油气工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为此,基于多年来的国外考察、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成果,对世界油气工业发展形势、油气地质条件、成藏条件、油气分布特征等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认为:世界油气勘探开发总体处于中期阶段(与我国勘探程度相近),未来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探领域广阔。中国的石油公司积极参加世界油气勘探开发是我国油气资源战略发展的需要,是百年大计。最后提出了中国的石油公司海外油气业务发展战略:加大古生代盆地的勘探力度,加强主要盆地内地层-岩性型及中小型构造型油气藏勘探,加快海域油气勘探等,当前的重点区域是中亚-俄罗斯地区、中东地区、非洲地区、亚太地区及北极地区等,同时也应积极准备非常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石油报》1999年6月26日报导,世界著名地球物理地质学家,Oz·Yilmaz博士在主持召开以“地震资料综合深化分析与世界油气工业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议期间,就如何节约油气生产成本问题发表了见解。他说:地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节省油气勘探过程中的成本费用有着巨大的作用。地震勘探是目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油气杂志》近日报道,美国合成油公司与澳大利亚Linc能源公司签约,在澳大利亚Queensland合作开发煤制油(CTL)项目。该合作项目将组合合成油公司的天然气制合成油(GTL)技术和Linc能源公司的地下煤气化(UCG)经验,该合同是Line能源公司进行中的Chinchilla项目的组成部分,该项目包括一体化发电装置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海洋技术会议(OTC)理事会组织评选推出了OTC新技术奖。旨在给(2007年5月与会的数万名人员展示)参展商最新技术的机会。该奖项的评选标准为: (1)新——必须是近2年推出的; (2)经验证的——必须经过验证,通过全面应用或成功的样机测试; (3)广泛性——必须引起工业界的广泛兴趣与关注; (4)重大影响——其效益必须远远超过现有技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复杂地区电磁法勘探远参采集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连续电磁剖面法(CEMP)在西部复杂山区的油气勘探应用效果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地震勘探困难区,油气电磁法勘探技术已成为首选的非地震勘探技术之一。在复杂区开展电磁法勘探工作,主要得力于电磁法采集系统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特别是便携式采集系统的出现和GPS卫星同步控制技术的应用。该文主要介绍无线网络式CEMP远参采集系统,远参采集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科技攻关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承造 《石油学报》2020,41(12):1445-1464
石油和天然气是全球和中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石油工业的生存发展是由油气资源、市场、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要素决定的,其中,技术进步是最活跃和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中国已成为全球油气生产消费大国,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的发展也高度依赖石油科技的进步。中国石油工业已形成了先进完整的理论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体系,支撑了油气产量持续稳产和增产。未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石油工业必将面对重大挑战与新的技术需求,大力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发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支撑油气产业发展,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在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技术需求包括:①满足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油气需求和保障油气供应安全,这当中必须加大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同时进一步扩大全球及"一带一路"油气投资与生产;②实现中国石油长期稳产2×108t/a以上;③实现中国天然气产量上升至3 000×108m3/a并长期稳产;④发展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先进技术与装备;⑤形成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中国石油工业上游未来的科技攻关方向和研发重点包括:①先进的石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②大气田勘探与复杂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③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④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装备;⑤"一带一路"油气勘探开发技术;⑥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塞拉尼斯公司于2012年6月14日宣布,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明湖(ClearLake)的乙酰基产品联合装置内建设大型甲醇生产装置,该公司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乙酰基产品制造商之一,它计划利用其现有的基础设施,通过丰富而廉价的美国天然气供应,用于生产甲醇而创造发展机遇。该公司表示,其唯一现有的甲醇装置是位于特阿拉伯朱拜勒的IbnSina合资企业,塞拉尼斯从该合资企业中所占的份额是200k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