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5年—2014年循证健康教育在国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揭示循证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特点、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为检索数据来源,检索2005年—2014年收录的有关循证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并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64篇有效文献,2010年以后增幅明显,文献多来源于各级医院、附属医院,发表于87种期刊,文献合作度为2.54,基金项目资助文献占14.6%,文献内容以实验研究及经验介绍为主,平均参考文献数量为6.38篇。[结论]我国发表关于循证健康教育应用的相关文献总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刊文质量及关于该应用的理论探讨将是今后研究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国内有关跨文化护理理论文献的相关情况,揭示跨文化护理理论在我国应用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检索2000-2016年我国跨文化护理理论的相关文献。利用Excel表格对发表的作者单位、机构来源、研究内容、基金支持等情况运用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3篇,年平均发表(4.88±2.30)篇,其中34.94%的文章发表在统计源期刊上。东部和西部地区文献发表量较多。文献类型以应用型文献为主。文章大多属于方法介绍类,对于量性和质性研究设计应用较少。结论国内对于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应用较少,但总体文献数量和质量呈上升趋势;地区分布和研究内容分布不平衡,临床单位发表文献较多;研究方法单一,量性和质性研究应用水平有待提高。总体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江昱  祝亚男   《护理与康复》2020,19(4):38-42
目的对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200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发表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文献,利用NoteExpress去重,Excel建立数据库,对其每年发文量、发文地区、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合作率、被引次数、基金项目资助情况、研究热点、中医护理技术分布和主要并发症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69篇,其中期刊论文327篇、学位论文42篇。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0年至2010年增长缓慢,2011年至2018年增长较快;文献第一作者分布于21个省、4个直辖市、3个自治区;作者机构类型以综合性医院(42.82%)、中医院(27.64%)和医学院校(19.78%)为主;文献发表于159种期刊,平均发文量2.32篇;文献合作率60.16%,合作度2.12;文献平均被引次数2.62次;研究热点集中在乳腺癌术后和化疗两个时期,中医护理技术以单项技术按摩为主,主要针对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恶心呕吐、疼痛、术肢功能障碍以及睡眠障碍等并发症。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相关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地域分布广泛,但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跨理论模型在国内护理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2006年—2016年发表在国内所有医药卫生期刊中关于跨理论模型的文献,并对其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88篇,分别发表于国内80种期刊上,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的文献发表量居多,发文机构以医院为主导;基金论文占文献总量的32.4%;文献类型以实验性与类实验性研究为主(78.7%),研究对象以慢性病病人居多(74.5%),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跨理论模型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面(67.0%)。[结论]近年来跨理论模型在我国护理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但研究深度有待提高;提示应重视多学科团队合作,实现干预形式的多样化,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跨理论模型与多种健康促进理论的整合应用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国集束化护理应用于PICC置管及维护的发展现状,揭示其文献计量特征和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6月30日公开发表于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库的集束化护理应用于PICC置管及维护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对文题、作者、发表年份、发文地区、所在机构、所属期刊、基金资助情况、被引频次、研究类型、研究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56篇文献,其中期刊论文152篇、硕士学位论文4篇,年度文献量总体呈增长态势;第一作者来自我国26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所在机构类型中省市级医院占比最大(53.21%),其次为大学附属医院(35.90%);被引频次较低,合著率为55.77%;19篇(12.18%)文献受基金资助;研究设计以实验性研究及类实验性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主要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及维护中的疗效观察。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PICC置管及维护的相关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但其文献质量亟待提高,今后应关注循证证据的收集与积累及集束化方案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奥马哈系统的应用现状,为该系统的本土化推广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各中文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12月31日的奥马哈系统文献,分别从年度分析、基金资助、期刊分布、发文机构、研究对象、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应用场所和主导人群等方面对127篇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奥马哈系统文献近年增长明显,分布于49种期刊,基金支持的55篇,发文机构中医院占58.62%;文献研究方法以类实验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为主;研究主题以应用效果分析为主,占63.78%;其中关于奥马哈系统在我国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领域中实践研究的报道116篇,应用场所集中于医院和家庭访视中,实践主体为临床护士。结论我国奥马哈系统的应用已受学界关注,其应用和推广的范围需进一步界定,应用效果分析为本土化研究的热点。医学院校-医院-社区的协同,多学科的合作,缜密的研究设计,奥马哈系统标准化语言数据库建立、高校教育和在职同质化培训是助推该系统良性运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磁性医院护理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磁性医院护理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0篇文献,分别发表在35种期刊上;文献主要来源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81.67%的研究成果来自医院;研究主要内容集中在学习磁性医院经验及其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基金资助的文献占25.00%,文献合作度为2.3。[结论]我国磁性医院护理相关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还需增加更多实证研究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磁性医院护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王煜  吴继萍 《上海护理》2020,20(8):43-46
目的探索我国围手术期营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围手术期营养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2000年1月—2018年12月收录的围手术期营养相关文献进行检索,采用Excel和VOSviewer软件对文献的发表年份、作者、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基金资助情况、关键词等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围手术期营养相关文献1 295篇,其中护理期刊284篇;文献发表数量从2011年开始明显增加,至2014年达高峰,发表169篇;文献发表作者共2 578名,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578个机构,机构合作率为6.89%,作者合作率为63.17%;1 295篇文献发表在国内120种期刊,其中有79篇文献获得基金资助;文献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肠内外营养、快速康复外科等。结论我国围手术期营养研究文献数量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学科分布以临床医学为主,护理学相对较少。我国护理学者应该加强在围手术期营养护理领域的相关探索,为围手术期患者营养护理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国护理工时测量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1月22日收录的关于护理工时测量的相关文献,将其导入到NoteExpress 2.0文献管理软件并由双人进行筛选,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由双人提取数据并应用Excel 2016版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护理工时测量相关文献256篇,2014—2016年发文量达到第一个高峰;有79篇文献获得基金资助;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区;研究类型以横断面调查为主,其次为实验性研究。护理工时测量的项目清单主要由研究者自行制订,不同研究间护理项目数量和种类差别较大。护理工时测量方法以观察法为主,不同研究间同一护理项目护理工时数差异较大。结论以护理工时测量为基础的人力资源配置已经有较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研究结果之间异质性较大,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实际指导意义欠佳,未来建议构建标准化的护理工时数据库,以指导护理管理者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0.
2000-2015年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护理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近16年来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和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15年收录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VIP)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护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从文献的年份分布、期刊分布、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初步分析本领域的科研现状.结果 共纳入文献667篇,分布在217种期刊上,其中,刊文5篇及以上的期刊31种;山东、江苏、广东3个省发表文献量较多;中医药大学或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发文章数量领先;56.97%的文献属于经验性论文,41.98%属实验研究类论文,其中22.64%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受科研基金资助论文25篇;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药灌肠护理,包括灌肠法的改良、灌肠液温度、肛管插入深度等.结论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相关问题已引起临床护理工作者和科研者的重视,尤其是中医院校及其附属医院,但是尚未形成优势研究力量;经验性总结较多而临床研究较少,文章整体质量不高,且研究内容缺乏新颖性,需加强相关的高质量护理科研论文产出,探索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最终形成适用于临床的规范化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4年7月~2013年10月我国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变化情况,为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二手资料调查法面向67所医院手术室开展护理人力资源配置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在手术床位增加不明显的情况下,三级医院手术室护士及辅助人员总量明显增加(P0.01);护士/手术床的比例明显增加(P0.01);但护士/辅助人员、手术床/辅助人员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二级医院手术室各类人力资源配置数据较9年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我国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护理工作范畴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手术室辅助人员的使用需要进一步推广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目的 通过对部分军队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况的调研,依据卫生资源配置的有关理论,通过专家调查、护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情况分析及护理项目的分级研究,提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微观配置结构比例标准。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部分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利用情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研究。结果 不同等级的医院、不同的科室工作量和工作效率并不完全相同,忙闲不均,各级护理人员在多数操作项目中没有层次差别,因而人力资源的能级浪费与不适宜服务并存。结论 对护理项目进行分级研究,从而配置护理人员内部结构,将护理人员按照完成的护理项目合理组合,形成最佳的能力结构和职称结构,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新生儿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科护理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西部护理联盟制订的“西部地区新生儿科能力建设现状及需求调查表”,对广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新生儿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培训需求进行调查。 结果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床护比,综合医院为1∶0.73~ 1∶0.83,妇幼保健院为1∶0.56~1∶0.81,中医医院为1∶0.50~1∶0.59。新生儿科护士中、高级职称构成比,三级医疗机构为13.76%~22.02%,二级医疗机构为6.25%~22.22%。新生儿科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比例,仅二级乙等妇幼保健院为7.41%,其他医疗机构为22.22%~65.38%。调查对象中共有新生儿专科护士169名(6.71%)。新生儿科近3年承担课题均数为0.43项,发表论文均数为4.04篇。护士培训需求方面,三级医疗机构与二级医疗机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需求较高的内容为:危重症护理能力、急救能力、护理新理念。 结论 广西新生儿科护理人力资源建设取得一定成绩,护士学历有了较大提高,但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较低,整体中、高级职称构成比偏低,护理科研水平有待提升,护士培训需求较高。建议加强广西新生儿科护理队伍建设,满足护士培训需求,注重专科护士培养,以促进广西新生儿护理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四川省综合医院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关键人咨询法、问卷调查法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目前四川省综合医院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总体水平较低,护士的工作负荷较重;各州市之间的护理人员配置差异较大,资源分布不均;近年来注册护士数量的快速增长;不同层级综合医院、不同科室之间护理人员配置差异较大;临床实际床护比远远低于医院的整体床护比。结论:四川省综合医院应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护理内涵建设,保证临床护理人员配置比例,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医医院护理工作量及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上海市部分中医医院病房护理工作量,制定中医医院普通病房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方法对上海2所三级甲等和3所二级甲等医院的肛肠科、肾内科、心内科和骨科等进行工作量的测定,了解中医医院护理人员总体配置、学历、职称结构等方面的现状。结果上海市三级医院的理论床护比为1:0.45,二级医院理论的床护比为1:0.43。结论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应适当增加护士人数,优化人才配置结构,提高中医医院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及分析江西省护理人力资源状况,为合理配置和开发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我省卫生厅信息科提供的数据,对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资料收集。结果江西省2007年每千人口有注册护士0.97人,医护比为1:0.82,床护比为1:0.45。学历情况: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占39.98%~66.58%,大专以上学历占33.42%~60.02%;基层医院以中专为主体,占66.58%,等级越高的医院本科学历人员越多。职称情况:三级甲等医院高、中、初级职称之比为1:4.6:5.4,三级乙等医院则为1:15.8:21.3,二级甲等医院则为1:42.9:50.4。年龄情况:25~45岁为主体,占55.58%~66.99%。结论江西省千人口护理人员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医护比例结构有待改善,高学历高学位人才紧缺,聘用制护士的准入管理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描述我国二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国内地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48名二级医院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临床科室床护比为1:0.32,重症医学科床护比为1:1.99;护士年龄以20~30岁为主,学历以大专为主;采用责任制护理的科室占70.99%,每名护士平均负责10.35名患者,仅24.65%的科室配有护工;一年内护士离职率为4.00%,主要原因为转向其他医院或行业;有32.17%的科室实行绩效考核。结论:二级医院护士配置不足,护士年轻化严重,学历、职称普遍偏低,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建议增加二级医院护理人力配置,提高护士学历水平,加强后勤支持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护理人力配置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问题越来越受到我国护理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护理人力现状及我国现有的护理人力配置方面的研究,结合国外有关方面的研究,提出我国今后护理人力资源研究方向:(1)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的研究;(2)护理人力配置与护理质量的相关性研究;(3)护理人力的配置方法;(4)护理工作界定和任职要求;(5)护理分级标准的客观依据及收费标准。希望我国护理人力资源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以促进我国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使我国的护理人力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使我国在有限的护理资源条件下提供最高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配置人力,最大限度地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3年5月在儿外科设置机动护士岗位,明确任职条件、职责和相关待遇,制定选拔、培训、考核和调配制度。结果6人被聘任为机动护士,1年内机动护士被调配12次,调配所需时间从开展机动护士前(30.00±8.49)h下降至(8.33±7.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P<0.05);开展后护士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均较开展前提高,护理不良事件较开展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建立机动护士选拔培养和使用制度,是一项充分挖掘和使用人力资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我国医院护理服务受限的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在"中国护理人力资源研究"的基础上对调查资料进行二次分析。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使用巴塞尔护理服务受限程度量表修改版进行测量,调查我国不同特征医院的护理服务受限情况。结果:我国医院护理服务受限的平均得分为(3.20±2.41)分,未报告护理服务受限的护士仅占8.9%,报告3件及其以上护理服务受限的护士比例高达55.3%。地区医院、二级医院和内科病房的护理服务受限更为明显。护士人力配置越低(床护比越高),辅助性护理工作负荷越重,护士工作超时越多,护士服务受限越严重。结论:我国医院护理服务受限明显,尤以基础护理服务受限较突出。增加护理人力、减轻护士辅助性护理工作负荷强度,可以减少护士超时工作发生的频率,改善医院护理服务受限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