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通过在不同温度下的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葡萄籽原花青素在大孔树脂HZ818上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分别采用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式对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数据进行拟合,采用Largergren拟一级动力学模型、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动力学模型对吸附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在HZ818树脂上的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等温吸附数据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焓变大于0,吉布斯自由能变小于0,HZ818树脂对原花青素的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吸附动力学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过程受主要包括颗粒内扩散在内的多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朱鹏远  郑翔 《辽宁化工》2015,(2):111-113,127
以市售的阴离子树脂(牌号D296)为碳源,经过离子交换金属钴,进一步经过真空干燥,在N2气流中800 oC煅烧,获得石墨化的多孔碳球材料。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测表明,碳小球主要由石墨化的碳纳米纤维组成。该材料对水中的1,2-二氯苯吸附研究表明,具有更快的吸附速度和更大的吸附容量,平衡吸附量可达到35 mg/g。  相似文献   

3.
金属Mn离子(Ⅱ)在烟草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浓度下的吸附速率曲线和吸附等温线,研究了Mn^2 在烟草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烟草对Mn^2 的吸附速率快,吸附热效应高;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由lagergren一级动力学模式较好地描述,且吸咐主要属内扩散控制,吸咐等温模型符合Langmuir等温吸咐机理。  相似文献   

4.
脱硫渣吸附剂对Cu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钢铁冶炼厂干法烟气脱硫产生的脱硫渣为吸附主原料制备了除铜吸附材料。探讨了吸附剂样品对含铜废水中Cu2+吸附效果;用3种动力学经验方程和两种热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和热力学表征。结果表明:Cu2+的最佳吸附条件是pH值为8~9,吸附时间为1.5 h以内。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拟合结果表明,吸附的动力学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速率方程,而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线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吸附剂样品对废液中Cu2+吸附的热力学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脱硫渣吸附剂对Cu2+的吸附并不是单层吸附,同时存在物理和化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17,(11):2134-2137
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D314树脂吸附钼离子的机理,在实验条件下分别用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和朗格缪尔(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分析了D314树脂对钼离子的吸附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相关性较高,可拟合钼离子的吸附过程。ΔH0表明离子交换过程为吸热过程,热力学函数ΔG0表明D314树脂吸附钼离子过程能够自发进行,ΔS0表明钼离子吸附是熵增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R~2在0.99以上能够很好拟合D314树脂吸附钼离子的过程,颗粒扩散为钼离子吸附过程的主要控速步骤。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11):2134-2137
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D314树脂吸附钼离子的机理,在实验条件下分别用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和朗格缪尔(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分析了D314树脂对钼离子的吸附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相关性较高,可拟合钼离子的吸附过程。ΔH>0表明离子交换过程为吸热过程,热力学函数ΔG<0表明D314树脂吸附钼离子过程能够自发进行,ΔS>0表明钼离子吸附是熵增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R2在0.99以上能够很好拟合D314树脂吸附钼离子的过程,颗粒扩散为钼离子吸附过程的主要控速步骤。  相似文献   

7.
鸡毛吸附水中机油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H2O2预处理的鸡毛作为吸附剂对水中机油污染物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研究.在25~55℃范围内,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动力学研究表明,室温下鸡毛吸附机油速度快,吸附15min就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可以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计算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标准吉布斯自由能△Go-24.59~26.63kJ·mol-1,标准焓变△Ho 为-45.74kJ·mol-1,标准熵变△So为-65.35J·(mol·K)-1.结果表明,吸附是一个可自发的、放热和熵减少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安莲英  张春霞  黄献奖 《化工学报》2016,67(4):1378-1385
杂多酸盐无机离子吸附剂对于碱金属离子具有良好吸附性能,可望用于铷的分离提取。以海藻酸钙(CaALG)为载体,对铷有良好选择性的磷钨酸铵(AWP)为活性成分,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球形复合吸附剂AWP-CaALG并优化了物料配比、CaCl2浓度、陈化时间及干燥温度等制备条件,通过SEM、XRD、IR分析对制备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测得吸附剂对Rb+吸附容量达43 mg·g-1。实验考察了溶液中铷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分别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R2>0.9962)。计算铷吸附过程焓变(ΔH)、熵变(ΔS)分别为-14.18 kJ·mol-1和-0.0367 kJ·mol-1·K-1,不同温度下ΔG均为负值,说明该吸附过程可自发进行,低温利于吸附,升温利于解吸。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受化学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9.
郝汉  冯建国  马超  范腾飞  吴学民 《化工学报》2013,64(10):3838-3850
通过振荡吸附实验研究了三种阴离子聚合物分散剂Morwet D-425、GYD-1252和LG-3在农药吡虫啉颗粒表面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对比分析了三种分散剂吸附性能的差异。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前者拟合程度较高。由ΔG<0、ΔH<0、ΔS>0可知该吸附为自发、放热、熵增过程,高温不利于吸附进行,|ΔH|<40 kJ·mol-1表明该吸附为物理吸附。通过对比可知Morwet D-425吸附稳定性最高,受温度影响最小;LG-3吸附稳定性最低,受温度影响最大;GYD-1252吸附稳定性介于两者之间。吸附动力学曲线最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包括颗粒外传质扩散和表面吸附两个步骤,不包括颗粒内微孔扩散。吸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orwet D-425、GYD-1252、LG-3.通过XPS测定不同温度下分散剂吸附层厚度可知Morwet D-425在吡虫啉颗粒表面的吸附致密,吸附层厚度较低但随温度升高变化很小;GYD-1252和LG-3在吡虫啉颗粒表面吸附疏松,低温下吸附层厚度较高但随温度升高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选用NDA-88、NDA-99、NDA-150、XAD-4几种吸附树脂对间硝基酚的静态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硝基酚在NDA-88、NDA-99复合功能树脂上的吸附效果较好。研究了NDA-88树脂对水溶液中间硝基酚的静态吸附等温线,并计算了吸附热力学函数,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表明为物理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A series of functional hyper-cross-linked resin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incorporating anhydride, sulfoacid and menthanone groups into post-cross-linked polymer. They were evaluated for adsorption of 2-amino-4-methylbenzothiazole (2A4MBT) from aqueous solution. The five resins were efficient for adsorption of 2A4MBT from aqueous solution. The adsorption process includes both physical adsorption and irreversible chemical adsorption. The absolute value of adsorption enthalpy had an order of PRLMR (3.24 kJ mol?1) < IDLMR (7.96 kJ mol?1) < TMAMR (9.72 kJ mol?1) < PAMR (?13.1 kJ mol?1) < SAMR (21.8 kJ mol?1). Phthalic anhydride-modified resin could be regenerated by 10% HCl/methanol solution after adsorption equilibrium.  相似文献   

12.
黄腐酸对铜(Ⅱ)的吸附行为及吸附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少丽  贺燕  杨亚婷 《应用化工》2010,39(2):244-246,250
采用振荡吸附法研究黄腐酸对铜(Ⅱ)的吸附行为,分别考察了时间、pH值、温度等对黄腐酸吸附Cu(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pH=6.5~10.5,吸附量较大,且基本稳定,不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pH=7,黄腐酸对Cu(Ⅱ)的吸附量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从吸附等温线可看出,黄腐酸对铜(Ⅱ)的吸附符合Freund lich吸附等温模型;吸附为吸热过程,吸附热△H为36.247 5 kJ/mol,吸附过程主要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3.
王京平  陈建  费正皓  王兴隆  孙玉凤  陶为华  徐融 《化学世界》2011,52(10):580-583,598
比较了超高交联吸附树脂ZH-01与大孔吸附树脂AmberliteXAD-4对苯甲酸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行为,并探讨了温度和起始浓度对平衡时间和吸附速率的影响.从静态平衡吸附行为及其热力学性质讨论吸附机理,动态吸附进一步验证聚苯乙烯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苯甲酸的吸附能力比AmberliteXAD-4强.结果表明:在288~3...  相似文献   

14.
2,4-二氯苯酚在超高交联树脂上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林  王京平  唐树和  孔祥燕  杨文  陈香 《广东化工》2009,36(6):17-19,251
比较了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吸附树脂与大孔吸附树脂Amberlite对2,4-二氯苯酚的静态和动态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288-318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陡,JP-1和XAD-4对2,4--二氯苯酚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Freundlieh吸附等温方程。吸附为吸热过程,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并计算了2,4-二氯苯酚在JP-1、XAD.4树脂上的吸附焓变、自由能变、吸附熵变,对吸附行为进行了合理豹解释。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吸附Zn(Ⅱ)的热力学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研究了水溶液中活性炭吸附Zn^2+的热力学特性及其机理,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在稀溶液中吸附Zn^2+符合Langmuir模型;活性炭吸附Zn^2+时可能主要是以水合Zn(H2O)^2=n形式被吸附的;活性炭表面存在含氧官能团的吸附活性中心;由于吸附水合Zn^2+与炭表面含氧官能团之间相互作用,导致水分子的脱附及H^+的产生,使其热力学函数ΔS^0增加。  相似文献   

16.
D392树脂对灵芝多糖色素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温度,不同树脂用量下进行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D392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色素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符合Langmuir模型,它对色素的吸附可能是多分子层的,表现为吸热的化学吸附过程.此外,静态吸附速率曲线符合Lagergern一级速率方程,吸附速率受颗粒内扩散和膜扩散的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7.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TP5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凝胶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TP5的吸附行为,研究了间歇反应中TP5水溶液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热力学研究表明,TP5在所用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 ir吸附等温方程。在283.15~303.15 K之间,TP5的质量浓度在10 g/L时,离子交换树脂对TP5的吸附过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受液膜扩散控制,第二阶段主要吸附过程受颗粒扩散的控制。利用TP5在不同条件下的动态吸附性能实验,考察了pH值、温度、溶液初始浓度、搅拌转速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两相阻力模型描述了TP5在离子交换介质中的动态吸附性能,通过计算得到了TP5在吸附剂颗粒中的颗粒扩散系数,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小肽在吸附过程中的传质现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b-环糊精(b-CD)改性制备了阴离子b-环糊精/Fe3O4磁性微球(b-CDM),并研究了b-CDM对Cu2+吸附的热力学、动力学及循环使用性能,借助数学拟合的方法得到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探讨其吸附机理。研究表明,b-CDM对Cu2+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Langmuir与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均适用于b-CDM对Cu2+的吸附研究,b-CDM对Cu2+的吸附经历颗粒外部扩散-孔隙扩散-吸附反应3个阶段,该吸附过程既存在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在吸附温度298、308、318 K下得到的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0.0906、0.1161、0.1674 g·mmol-1·min-1,吸附表观活化能为24.12 kJ·mol-1,且随着介质中Cu2+平衡吸附量的增大,b-CDM对Cu2+的吸附驱动力由焓变转变为熵变。b-CDM重复利用8次后,对Cu2+的除去率由首次使用时的95.20%下降至88.21%。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直接真空吸附钛酸四丁酯后水解法制备了以活性炭为载体的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以间二氯苯为探针分子研究了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不同,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有很大的变化,对催化剂多次反复使用,其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超高交联树脂NDA-150对2-氨基吡啶的静态吸附行为,并根据吸附等温线讨论其吸附热力学性质。计算了2-氨基吡啶在NDA-150树脂上的吸附焓变、自由能变、吸附熵变,并对吸附行为作了合理的解释。分别采用Linea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Langmiur方程对吸附行为进行描述,并计算了平衡常数之间的相对误差(RE,%)、相对偏差(RD,%)和标志变异系数(CV,%)。结果表明,吸附为放热过程,在283~303 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NDA-150对2-氨基吡啶的平衡吸附数据更符合Langmiur等温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