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红外光谱对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涂料的紫外固化过程进行定量分析;测试了不同配方和固化条件下涂膜的摆杆硬度、柔韧性和抗冲击性;考察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粘结剂附着力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固化过程中C=C双键发生聚合,其转化率反映了涂膜的固化程度;增大光强、减少稀释剂用量和延长固化时间均有利于提高双键转化率和摆杆硬度;随着光引发剂浓度的增加,双键转化率先增后减;增大二官能PUA比例能够提高涂膜柔韧性和抗冲击性;KH570能够改善涂膜附着力,加入量越大改善效果越明显,且静置对附着力有很大影响;其作用机制是KH570分子中的双键与丙烯酸双键发生聚合,羟基与基底间形成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两种不同结构的含双键二元醇三羟甲基丙烷单烯丙基醚(TMPME)与2-(3-(((2,2-二(羟甲基)丁氧基)酰胺基)甲基)-3,5,5-三甲基环己基氨基甲酰氧)丙烯酸乙酯(BTEA)作为扩链剂在分子侧链上引入可UV固化的双键,分别制备出双键含量相同的可UV固化的水性聚氨酯TMPME-PU和BTEA-PU。红外光谱(FT-IR)测试分析证实了TMPME-PU和BTEA-PU的结构。实验发现,具有较长支链BTEA-PU的双键活动性高,固化后双键转化率可达89%。与TMPME-PU相比,BTEA-PU固化膜具有较高的交联密度,更好的耐水和耐溶剂性。UV固化使两种乳胶膜由软、韧性的弹性体变成了硬、韧性的塑性体,且BTEA-PU固化膜具有良好的韧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新型含醚键和萘环结构双马来酰亚胺(BMPN)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Kissinger和Coats-Redfern方法所得BMPN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17.7 kJ/mol和93.0 kJ/mol,反应级数都接近于1。利用Coats-Redfern方法所得其体系的αgel为47%~50%。原位FT-IR法研究结果表明BMPN体系的固化模式也是马来酰亚胺环中的C=C双键开键交联。  相似文献   

4.
基于PEDA的UV固化水性聚氨酯乳液及涂膜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双键含量可调的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其涂膜性能。方法通过直接酯化法制备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PEDA),并以其为功能性扩链剂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酯二元醇(POL-756T)、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原料制备一系列从侧基引入C=C双键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分别研究不同含量的PEDA及DMPA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 PEDA含量的增加会使其涂膜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热稳定性随之增强;DMPA含量的增加会使乳液的稳定性增强,颜色更加透明,粒径变小,但耐水性会降低。结论当PEDA质量分数为6.1%,DMPA为8.3%时,UV固化水性聚氨酯乳液具有良好的外观、稳定的性能,且涂膜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红外光谱对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涂料的紫外固化过程进行定量分析;测试了不同配方和固化条件下涂膜的摆杆硬度、柔韧性和抗冲击性;考察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粘结剂附着力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固化过程中C=C双键发生聚合,其转化率反映了涂膜的固化程度;增大光强、减少稀释剂用量和延长固化时间均有利于提高双键转化率和摆杆硬度;随着光引发剂浓度的增加,双键转化率先增后减;增大二官能PUA比例能够提高涂膜柔韧性和抗冲击性;KH570能够改善涂膜附着力,加入量越大改善效果越明显,且静置对附着力有很大影响;其作用机制是KH570分子中的双键与丙烯酸双键发生聚合,羟基与基底间形成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丙烯酸羟乙酯(HEA)改性脲-异丁醛-甲醛树脂(UIFR),通过两步法合成了一种含碳碳双键可紫外光(UV)固化的脲-异丁醛-甲醛树脂(UVUIF)。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适宜的反应条件为:第一步反应温度70℃,催化剂用量0.10wt%;第二步反应温度60℃。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合成的UVUIF结构中已引入了光敏性的碳碳双键。经UV辐射固化后,固化膜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硬度和附着力。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同时具有光固化基团(双键)和热固化基团(环氧)的高折光紫外光-热双重固化树脂,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表征了树脂结构。配制了一系列紫外光-热双重固化体系,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固化过程特征吸收峰的变化;测试了紫外光-热双重固化膜的凝胶率、吸水率、体积收缩率、折光率和表面水接触角。结果表明,高折光紫外光-热双重固化树脂固化后凝胶率可以达到96.4%以上,吸水率在0.87%以下,体积收缩率在6.87%以下,水接触角在60°左右,为亲水性表面。在相同稀释剂条件下,与双酚A环氧丙烯酸单酯光-热固化膜相比,其折光率由1.3014提高到1.5723。  相似文献   

8.
以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和三氯氧磷制备第一代超支化聚磷酸酯,再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及丙烯酸羟乙酯(HEA)的加成产物(IPDI-HEA)对超支化聚磷酸酯的羟基进行改性,通过控制改性程度,制备了—CC—双键含量不同的可UV固化超支化聚磷酸酯HPUA-1,研究了影响UV固化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固化后的HPUA附着力为0级,冲击强度50kg·cm,柔韧性为1mm,固化膜硬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随—CC—双键改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紫外光固化导电胶作为新型电子连接材料,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导电胶中基体胶的固化性能是影响导电胶使用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利用实时红外分析研究环氧树脂基体胶的固化过程和固化过程的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基体胶的固化是通过体系中-C=C-双键的互联来实现,随固化反应的进行,双键的相对浓度降低。光引发剂的添加量影响体系的固化速度和固化程度,光引发剂的添加量存在阈值Cmax。  相似文献   

10.
使用3种方法合成了具有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齐聚物,包括:聚乙二醇(PEG)与丙烯酸反应,聚乙二醇与丙烯酰氯反应,聚乙二醇钠与丙烯酰氯反应,并在此基础上对3种合成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了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齐聚物的红外激光固化反应,利用红外分析测定双键转化率,发现随着齐聚物分子量增大,激光固化后的双键转化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1.
金养智 《影像技术》2009,21(5):8-14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紫外光固化低聚物的进展,以及它们的性能、特点和主要生产厂家。内容包括:1.双重固化低聚物、2.水性固化低聚物、3.超支化低聚物、4.自引发功能低聚物、5.脂肪族和脂肪环族环氧丙烯酸酯、6.低粘度低聚物、7.含磷阻燃性低聚物、8.光固化聚丁二烯低聚物、9.固化物粉末涂料用低聚物、10.杂化低聚物、11.氨基甲酸丙烯酸酯的非NCO合成。  相似文献   

12.
金养智 《影像技术》2009,21(6):8-13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紫外光固化低聚物的进展,以及它们的性能、特点和主要生产厂家。内容包括:1.双重固化低聚物;2.水性固化低聚物;3.超支化低聚物;4.自引发功能低聚物;5.脂肪族和脂肪环族环氧丙烯酸酯;6.低粘度低聚物;7.含磷阻燃性低聚物;8.光固化聚丁二烯低聚物;9.固化物粉末涂料用低聚物;10.杂化低聚物;11.氨基甲酸丙烯酸酯的非NCO合成。  相似文献   

13.
紫外光固化低聚物的进展(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养智 《影像技术》2009,21(4):3-10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紫外光固化低聚物的进展,以及它们的性能、特点和主要生产厂家。内容包括:1.双重固化低聚物;2.水性固化低聚物;3.超支化低聚物;4.自引发功能低聚物;5.脂肪族和脂肪环族环氧丙烯酸酯;6.低粘度低聚物;7.含磷阻燃性低聚物;8.光固化聚丁二烯低聚物;9.固化物粉末涂料用低聚物;10.杂化低聚物;11.氨基甲酸丙烯酸酯的非NCO合成。  相似文献   

14.
呋喃树脂固化体系及其固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宇  蔺向阳  杜震  况方舟 《材料导报》2014,28(19):79-83
呋喃树脂是重要的粘合剂之一,呋喃树脂的使用性能除了和呋喃树脂本身的性能有关外,还与呋喃树脂固化剂体系有很大的关系。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呋喃树脂固化剂体系的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了各种固化剂的优缺点,并对它们的固化性能作了对比。从这些对比中可以得出结论,在生产实践中,固化剂的使用必须根据生产条件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以期发挥出各固化剂自身的优点,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同时,还介绍了酸催化下呋喃树脂的固化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呋喃树脂固化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水下施工固化防腐蚀涂料开发的意义 ,涂料在水下施工的特点 ,涂料各组成对其性能的影响及选用原则 ,并介绍了一些配方。  相似文献   

16.
丁镠  杨继萍  陈功  李红  苏航 《复合材料学报》2017,34(10):2150-2155
将自制咪唑衍生物EGE-2MI作为双氰胺-环氧树脂体系的促进剂,研究了其固化过程及室温储存性能。采用DSC法研究了该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确定了其最佳固化工艺参数;通过DSC测试室温存放不同时间后该环氧树脂体系的热焓值变化来确定其室温存储期;并测试了其中温固化产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EGE-2MI质量比为0.6%~1.8%(环氧树脂为100%)的双氰胺-环氧树脂体系可以满足115~125℃固化,在室温下可以存放35天以上,EGE-2MI质量分数为1.8%时,该环氧树脂体系的活化能为87.23kJ/mol;固化后产物的铝-铝搭接剪切强度达到21.3 MPa,浇注体的室温拉伸强度在40 MPa以上。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Kamal模型和Kissinger模型研究了E-51/胺基酰亚胺潜伏性固化体系的等温和非等温固化动力学,讨论了该体系的固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由这两种动力学模型得到的固化动力学参数基本相近,E-51/胺基酰亚胺体系固化反应起始阶段的活化能较高,约为124 kJ/mol~131 kJ/mol。该体系的固化反应包含n级反应和自催化反应。胺基酰亚胺热分解反应是E-51/胺基酰亚胺体系固化反应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8.
徐艺  贺强 《材料导报》2018,32(Z1):529-531, 538
采用非等温DSC法对高温固化胶膜(METLBOND 1515-4)的固化反应热行为以及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Kissinger和Ozawa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各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90.2kJ/mol、92.7kJ/mol。通过Crane模型计算出固化反应级数,得出了适于该树脂体系固化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体系中只有一种反应,该胶膜的反应级数为0.95。此外,基于得到的动力学参数,结合体系固化反应特点,预测了其固化时间,从而确定了胶膜固化工艺。本文为该环氧胶膜的固化、性能测试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由线型酚醛树脂/溴化环氧(A80)制备的板材不仅具有高的耐热性,而且在耐高温变色性、介电性能方面也有明显的改善,从而满足环氧覆铜板高性能化的要求,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环氧树脂固化剂.采用动态DSC方法研究了促进剂种类、促进剂用量对A80/Novolac、A80/线型双酚A酚醛(BPAN)和A80/线型双酚F酚醛(BPFN)体系固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固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BPFN、BPAN和Novolac作为溴化环氧A80的固化剂,在不加促进剂时,固化反应温度较高(超过200℃),而且反应速率很慢;促进剂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DMP-30)、六次甲基四胺(HMTA)和2-甲基咪唑(2-MZ)对三种线型酚醛/A80环氧体系的固化均有促进作用,随温度升高凝胶时间对数线性下降,随促进剂用量增大凝胶时间对数-温度曲线向低温方向平移;以2-MZ(0.1phr)作为促进剂,三种线型酚醛固化A80体系的固化反应放热峰的峰顶温度均为155 ℃左右,其中A80/BPFN体系的固化温度范围较宽,约55℃.  相似文献   

20.
李静  吕伟  史太川  谭海湖  杨玲 《包装工程》2024,45(9):129-134
目的 UV油墨固化程度是印品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开发新型UV油墨固化程度评价方法,用以准确、直观地判断墨层固化程度,指导印刷工艺条件优化。方法 通过调控墨层的UV固化光能量,制备系列不同固化程度的胶印印品,以间歇红外法测定墨层的双键转化率定量分析固化交联反应的程度,进一步以墨层在不同溶剂下的摩擦次数建立墨层固化等级的评价方法。结果 不同UV固化能量下的样品,具有不同的双键转换率,依据不同比例的乙醇与水混合溶剂下的印品耐磨次数可以判定出印品的固化程度。结论 采用溶剂负载摩擦法主观经验判定依赖性低,可实现对UV油墨印品的整体油墨固化程度进行判定,具有良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