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超声显像对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输尿管症(下称巨输尿管症)的病理生理学改变与声像图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16例(20例)经静脉肾盂造影、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巨输尿管症的超声显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6例(20侧)巨输尿管症输尿管内径最小2.0cm,最大4.7cm。超声显像诊断符合率95%(19/20)。根据16例(20例)巨输尿管症的病变累计范围和声像图不同,大致将其声像图表现分为三种类型:(1)圆柱型8例(10侧),输尿管全程均呈圆柱状显著扩张,其中6例(8侧)伴有迂曲;(2)纺锤型6例(8侧),以输尿管下段扩张为主,功能性狭窄段输尿管外形呈纺锤状;(3)鼠尾型2例(2侧),输尿管中下段扩张,张力输低的输尿管末端呈鼠尾状。结论 巨输尿管症的声像图表现与其病理生理学改变关系较密切,超声显像及该病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断和处理,提高对巨输尿管症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年8月~2002年7月对10例巨输尿管症的诊治情况.其中左侧6例,右侧3例,双侧1例.均经B超、IVU及RGP检查确诊.所有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输尿管裁剪后膀胱再植术9例,患侧肾、输尿管切除术1例.结果经随访1~5年,7例病人8侧输尿管积水明显减轻,2例无变化.结论B超、IVU及RGP检查是诊断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首选方法,手术是目前治疗此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输尿管症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单侧先天性巨输尿管症29例,双侧6例;15例行膀胱输尿管吻合术,20例行输尿管末端折叠后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术后随访1~5a,1例有尿频症状,轻度尿路感染2例,其余患儿临床症状消失,超声检查示输尿管无扩张,肾盂积水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结论对先天性巨输尿管症合并尿液引流功能严重损害者,或观察期间肾功能恶化、有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肾盂与输尿管扩张进行性加重者应及时手术治疗;对临床症状轻、输尿管和肾盂轻中度扩张、无明显泌尿系感染及肾功能正常者,应严密临床观察,待1岁以后再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又称原发性巨输尿管或先天性输尿管末段功能性梗阻,临床上不多见,易误漏诊。我院1987-09~2003-09共收治23例,对其诊断和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先天性巨输尿管为先天性输尿管末端功能性梗阻,以输尿管扩张、迂曲为主要表现,临床较少见[1-2]。以腰痛、血尿、尿路感染及继发结石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其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易被漏误诊。本组回顾分析18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的超声表现,旨在探讨超声对先天性巨输尿管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03年3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巨输尿管患者18例,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4~55岁,平均(26±6)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榆尿管症(CM)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C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肾造瘘4例,1年后行输尿管膀胱再植3例,术后5年无异常,另1例4个月后行肾、输尿管切除。肾、输尿管切除术4例。输尿管定期扩张、双J管置入6例,随访5~9年,肾功能均正常。保守观察6例,随访11~19年,病变无进行性加重。输尿管裁剪修整,膀胱再植16例,10例随访3~17年无异常,吻合口狭窄及膀胱输尿管返流各2例,再次术后随访6年无异常,2例术后3年行惠肾及输尿管切除。结论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解除梗阻、保留和恢复肾功能;最佳治疗方法是进行输尿管裁剪修整、膀胱再植术。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系输尿管发育畸形,为少见疾病。笔者遇到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80年 10月~ 1995年 12月对 11例严重输尿管病变行回肠输尿管重建术 ,使病人恢复了生理功能 ,经随访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1例 ,男 9例 ,女 2例 ,年龄 6~ 48岁 ,平均 39.8岁。其中先天性巨输尿管症 2例 ,广泛输尿管周围炎 3例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 2例 ,独肾、输尿管肿瘤 1例 ,左侧多发性输尿管乳头瘤 1例 ,输尿管结石ESWL后尿外渗致广泛输尿管纤维化 1例 ,左侧乳糜尿行硝酸银灌注致广泛肾盂输尿管纤维化 1例 ,2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症及 1例广泛输尿管周围炎同时双侧手术。2 术前准备2 .1 参加术前…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巨输尿管临床上较少见,其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漏诊,手术治疗方法亦较多。本院1994年2月至2005年8月共收治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12例,现作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是指输尿管较严重的扩张以致不能产生有效的输尿管蠕动,又称为原发性巨输尿管或先天性输尿管末段功能梗阻,临床少见,作者于1992年2月~1998年3月共收治9例,占同期先天性畸形9/887(约1%),无特殊临床症状,多因并发尿路感染、血尿、脓尿或结石经进一步检查确诊,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9~37岁,左侧5例,右侧2例,双侧2例,就诊原因:腰痛6例,血尿3例,脓尿6例,排尿困难1例,腹部肿块1例;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B超检查时发现;其中2例初步诊断为双侧输尿管结石。全组病例行B超检直…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1月,来自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偏僻的山村贫困女孩范丽婷因先天性输尿管闭锁、巨输尿管症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医生们为她切除了已丧失功能、重达2公斤的巨大输尿管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黏膜下隧道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黏膜下隧道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16例输尿管出口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9例.其中8例为单纯先天性输尿管末端梗阻,5例为先天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2例行子宫全切术后发现患侧输尿管末端梗阻,1例为开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再发狭窄.结果 1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5~180 min,平均125 min.出血量30~90 mL.平均50mL.术后住院时间4~16 d,平均7.6 d.术后1例发生尿漏,经保守治疗后愈合.随访6~24个月,腰痛症状减轻或消失,无狭窄、尿液反流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黏膜下隧道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一例巨输尿管症B超随访十年读片报告宗淑贤,张燕,张军,杜建我科对一例先天性巨输尿管患者经B超随访观察10年,为临床提供了准确的客观依据。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51岁。因左侧腰酸,胀痛十数年,加重4天。于1984年3月入院。无明显血尿史,无膀胱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14.
儿童巨输尿管症的磁共振尿路造影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诊断儿童巨输尿管症的价值。方法:10例巨输尿管症患儿术前作IVU、BUS和MRU检查,MRU应用重T2加权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照分析MRU影像与手术结果,比较MRU与IVU、BUS在巨输尿管症诊断中的作用。结果:MRU影像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对巨输尿管症的诊断正确率100%。病变累及单侧的7例,双侧的3例,患侧输尿管全段迂曲,管腔显著扩张。结论:MRU是诊断儿童巨输尿管症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巨输尿管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4年1-8月,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巨输尿管症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为(153.5±3.56)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6.5±0.76)d,无继发漏尿、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巨输尿管症安全可行,而手术室护士的精心护理和熟练操作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巨输尿管是由于输尿管缺乏神经节而引起的多种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 ,X线检查可见输尿管极度扩张、直径增加、延长纡曲及肾盂、肾盏积水 ,临床较少见 ,易误诊[1] 。本文收集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收治的 2 0例巨输尿管病例 ,占同期静脉肾盂造影病例的 0 6 % (2 0 / 310 0 ) ,临床全部误诊。现就 2 0例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15例 ;年龄 18~ 4 6岁 ,以 30~ 4 0岁多见。单侧 13例 (6 5 % ) ,双侧 7例 (35 % )。并发巨结肠症 5例。病程 1~ 10年不等。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7.
小儿先天性巨输尿管又称原发性巨输尿管症 ,临床上少见。作者自1986年至今共收治8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7例 ,女1例。年龄9个月~13岁。左侧3例 ,右侧5例。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5例 ,表现为尿路感染的症状 ,发热 ,脓尿2例 ,腹痛1例。2、辅助检查全组病例均行B超检查 ,结果肾盂积水2例 ;肾盂 ,输尿管扩张4例 ;腹腔囊性肿物1例 ;腹膜后囊肿1例。8例均行静脉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 ,结果患侧肾脏及输尿管不显影者4例 ;患侧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3例 ;患侧肾盂积水1例。3例行膀胱镜检 ,均显示膀胱内三角区与颈…  相似文献   

18.
肖荆  吕文成  张道新  朱熹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189-2190
肾、输尿管重复畸形在泌尿系统先天畸形中较常见,巨输尿管症则相对少见,而重复肾、重复巨输尿管畸形则罕见。本院近期收治1例双侧肾、输尿管重复畸形伴巨输尿管,实施重复肾和巨输尿管切除,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例1男,2岁。因发现左上腹部包块伴发热10天入院。查体:左上腹可扪及一约鸭蛋大小包块,质中等,表面光滑,移动度差,轻压痛。B超示左侧多囊肾。术前准备后行剖腹探查发现左肾盂轻度积水,输尿管明显增粗、扭曲,直径约2cm,扭曲范围上至左肾盂,下接膀胱,考虑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予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痊愈出院。术后病理证实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例2男,19个月。因发现右下腹条索状包块3天入院。查体:右侧腹及中腹部可及约8cm×3cm条索状包块,质硬,无压痛,活动。B超示右侧腹部约8.2cm×5.1cm多房性液性暗区,提示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径路腹腔镜下行膀胱外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2005年9月—2007年3月用腹膜外腹腔镜下膀胱外黏膜下隧道式抗返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Lich-Gregoir改良术)治疗10例输尿管出口梗阻患者(男性4例,女性6例)。5例为单纯先天性输尿管末端狭窄;2例为巨输尿管症;3例为重复肾输尿管末端狭窄,其中2例为双侧性。结果:10例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单侧手术时间(107±22)min,出血量(49±16)mL,住院时间(5.8±1.1)d,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随访3~12个月,B超、静脉肾盂造影和(或)磁共振尿路成像显示肾积水或输尿管扩张有不同程度好转,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示无一例发生膀胱输尿管返流。结论:腹膜外径路腹腔镜下行膀胱外黏膜下隧道式抗返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方法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抗返流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