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电影虽是应广告新策略而生,但发展边界远远超出了广告.文章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阐述微电影的落脚点在于电影艺术的审美性,辨析“广告式微电影”和“电影式微电影”、“名人微电影”和“平民微电影”两组划分背后的文化符指.在方法论上,注重特定语境的阐述与界定、超越工具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桎梏、提倡多角度的文化研究等都给微电影研究以启示.专业化与草根性的丧失、“微表达”与艺术性体现、规避审查制度的利弊、宣传与价值失范问题等四组悖论的探讨也有助于加深微电影在文化领域的研究深度.  相似文献   

2.
正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微电影,不过是广告行业创立的一种概念——看起来像故事片,却总是有意无意传达某个产品或者品牌的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电影植入广告的微缩版。事实也确实如此,从香奈儿的《巴黎—上海狂想曲》、普拉达的《一年之际》,再到迪奥的《蓝色上海女神》、爱马仕的《随时》,确实也有越来越多的品牌搭上了微电影热潮这班车。微电影改变了电影的生态,也较大程度地改变了广告业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作为网络时代的电影艺术新形态,微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传播的艺术时空.但在微电影急剧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作品在价值观建构上还存在问题,影响到微电影受众的观影体验和思想观念,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因此,需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微电影的创作和传播,以推动微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具有微时长、微周期、微投入、微传播特征的微电影,是以解构和碎片化为乐的互联网与电影互动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电影探索,并以其显而易见的优势逐渐成为时下新的文化潮流。微电影独特的影像制作模式、创作准则、影像修辞手法、传播媒介、观影方式、受众群体等改写了传统的“电影”概念,对电影语言的创新、电影艺术的发展以及电影关学观念的改变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微电影还以其“微言大义”切入当下社会的“微现实”,关注被主流叙事所放逐、被宏大历史所忽视或过滤的问题,成为一种作者式影像的民间书写。  相似文献   

5.
从喜欢服装设计到学习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从影视人物造型师到高定服装店创始人,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2013届毕业生于文君多年来坚守梦想,在专业领域内小有所成。每天很充实于文君是山东威海人,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也对设计很感兴趣。高中时,她的梦想是去北京学服装设计。为此,高考前她独自前往北京服装学院进修了一年。其间,她提前接触了服装设计的部分专业课程,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后现代叙事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基于新媒体传播平台的新电影艺术形态,微电影开创着影视作品的新叙事模式。此文将从微电影的题材选择、内涵表达和叙事结构等方面,对微电影解构理性、躲避崇高、零度叙事、合流大众文化等极具后现代主义色彩的独特叙事机制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过分碎片化、商业化、浅薄化的叙事缺陷,从而为微电影的本体创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今天异军突起的微电影冲破了电影等媒介文化的阻碍,成为了媒介文化的新宠,它的特征有:模糊的身份、多彩的内容以及贴心的服务等.微电影兴起的原因在于:自己较强的陌生化、商家的鼎力支持以及网络这个广阔的舞台.微电影是一种创意产业,繁荣着文化产业;它带有一定原创性,提升着人们的认识能力;要创造精品的微电影,使它与其它媒介文化共同担负起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微电影是电影艺术、网络媒体与现代商业跨界联姻的产品.在表现特点与传播机制上,微电影充分整合和利用了现代传媒的众多优长.然而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与广告商业的合作也可能成为遏止它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若要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微电影应当回归并严守自身的艺术本性,在受众、载体、商业价值与艺术教育的良性互动中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最初草根阶层制作的网络短片,到传统电影入主网络发行,再汇聚成集结传统影视公司、新媒体传播平台与赞助商三方力量打造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化的影视作品,"微电影"这种新的电影产业形态试图借助资源整合,实现多方共赢,并将为中国电影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电影产业也许将借此走向新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品牌对企业经营、消费者消费等有积极作用,通过广告宣传,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深化品牌认识和增强品牌联想。微电影是近年出现的一种电影新类型。微电影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传播形式,它的发展对于品牌的传播有着积极作用。但目前微电影广告存在不足,影响了品牌传播效果,微电影广告应该更加注重品牌传播。  相似文献   

11.
从电影到音乐剧再到电影,《发胶明星梦》主题始终未变,只要有信念就能自由生活,体型、种族和性别,都无法阻挡梦想的实现。该片故事背景设置在1962年,可以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代。观众们随着音乐感受到美国60年代的自由风潮。电影《发胶明星梦》能体现出美国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独特。  相似文献   

12.
以微信、微博、微小说、微电影等为代表的"微事物"引领着大众走入了一个"无微不至"的时代。本文从微电影的"微界定"、"微表达"、"微反思"与"微情怀"视域进行分析,指出其拆解了传统大银幕电影营造的集体白日梦,在新媒体时代形成新的注意力经济。探究微时代下的微电影创作中的艺术追求,将对微电影健康持久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商业微电影营销,除了其本身给力之外、还包括了许多的外延营销,实际上是一门传播学。而要做好一部品牌微电影,切忌急功近利,正如不会一夜暴富那样,微电影带来的口碑效应同样是有限的。 无数的历史经验证明,世界经济越是走到了彷徨的拐点,以电影为代表的娱乐产业就会愈加繁荣。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阿凡达》、《加勒比海盗》等大片屡创佳绩的事实再次证明,人类需要娱乐来作为“疗伤”的良药,而电影艺术相对于其他娱乐,真的很便宜。  相似文献   

14.
于2015年国庆档上映的电影《港囧》讲述了男主人公徐来同家人及老婆到香港旅游,计划与大学初恋杨伊偷偷会面,完成遗留在青春岁月的梦想。但无奈被小舅子蔡拉拉识破并一路跟随,从而引发了一场欢乐香港游的囧途的故事。本文试从梦想与现实的角度,一方面来看电影主人公徐来的"囧港"之旅,更重要的是通过《港囧》浅析当代社会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15.
于洋的梦想     
正因为要出版一个作品集,想请于洋老师给我作序。忐忑叩开房门说明来意,不料老人家欣然应允,并闲聊开来,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当下中国梦这个话题。"这个提法太好了。一个民族有梦想就能长足发展,一个人有梦想就能找到目标和动力。我自己都觉得还有梦想,梦想着为中国电影再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催生的教学模式、学校形态改变,是本世纪教育的最大变革;未来影视教育的目标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转变为促进全民媒介素养学习。微电影(Micro film),时间在几十秒到30分钟左右不等,是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short film);历史悠久,近年来井喷式崛起,主要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播放和超链接转发;微投入,微平台,微时长。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影视教育改革中的微电影教育研究:一、依托新媒体:微电影满足人的文化生物本性;二、个性化时代:遵循吸引力法则,师生双主体共建;三、价值观导向:为公众利益服务,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微电影广告诞生于宝马汽车的电影短片与广告的跨界创举,飞速发展于微博客服务普及的时代。微电影广告建立了自己的叙事法则,凭借精准的理念融入,服务于品牌形象建设,日渐成为消费时代的强大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18.
<铁皮笛>是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影片.它以平实的电影语言记述了一个贫民家庭的遭遇,以及他们不断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挣扎、徘徊的心路历程.它使我们透过社会现象的外表,接触到了生活的本质,进而达到电影艺术表现形式和价值取向的升华.  相似文献   

19.
微电影广告叙事系统构建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冠以微电影名义的广告作品大量涌现,但“微电影广告”这一概念的核心特征尚未达成明晰严谨的共识。对“微电影广告”这一概念的误解与滥用使得业界实践中所谓的“微电影广告”鱼龙混杂,许多作品缺乏科学有效的叙事策略,阻碍了微电影广告产业的健康发展。深入剖析“微电影广告”这一概念中“微”“电影”及“广告”这三个关键词对其叙事系统提出的创作要求,才能科学地总结出微电影广告领域可行有效的叙事策略,推动微电影广告作品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登场人物:何泰然年龄:22岁毕业院校:上海市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专业:电视与网络广告设计专业创业项目:文化传播公司经营项目:电视节目制作、多媒体设计(互动、FLASH、网页等)、展览展示活动策划等创业年限:6个月电影《自娱自乐》相信许多人都看过,该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一群农村青年在自娱自乐中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诙谐幽默的剧情配上演员们夸张的表演,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有不少观众认为这是一部很好的“励志”电影。无独有偶,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与电影的主人公一样,在自娱自乐中,不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且还开创了一番事业。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何泰然。采访是在何泰然的工作室开始的。别看他还是个毛头小伙子,但言谈之间却透着一种自信和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