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栀子带芽茎段为试材,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丛生芽增殖与生根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栀子带芽茎段愈伤组织快速诱导和分化最佳培养基是MS+KT 1 mg/L+NAA 0.05 mg/L;栀子带芽茎段丛生芽增殖和生根最佳培养基是MS+KT 2.0 mg/L+NAA 0.05 mg/L。  相似文献   

2.
以活血莲幼芽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速繁殖.结果表明,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 + 6-BA 0.5 mg/L + NAA 0.2 mg/L;丛生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 + 6-BA 1.5 mg/L + NAA 0.05 mg/L;增殖培养基为MS + 6-BA 0.5 mg/L + NAA 0.05 mg/L,增殖倍数可达8~10;生根培养基为1/2MS + IBA 0.5 mg/L,生根率95%,根长2~3 cm.生根苗移栽到泥炭土+少许珍珠岩的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3.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文心兰花梗茎段芽再生丛生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基本培养基为1/2 MS;最佳诱导培养基为1/2 MS+6-BA 5.0 mg/L+NAA 0.5 mg/L+蔗糖20 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 MS+6-BA 3.0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05 mg/L+NAA 0.3 mg/L+香蕉泥100 g/L+蔗糖20 g/L。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粗肋草‘Red Valentine’带侧芽的根茎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时间、不同种类外源激素对其根茎侧芽萌发诱导、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灭菌时间为18 min,污染率为20.0%。MS+6-BA 2.0 mg/L+IBA 0.2 mg/L为最佳侧芽萌发诱导培养基,MS+TDZ 0.5 mg/L+2,4-D 2.0 mg/L为最优愈伤诱导培养基,1/2MS+TDZ 0.5 mg/L为最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最佳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1 mg/L或MS+KT 4.0 mg/L+NAA 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本研究通过对粗肋草‘Red Valentine’进行离体培养,初步得出了适合外植体各时期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粗肋草试管苗的商业化、工厂化及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欧李"大磨盘"的茎尖为外植体,1/2MS和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生长激素对启动培养的影响,不同培养基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初步建立了欧李"大磨盘"丛生芽的诱导及生根技术。适宜"大磨盘"的启动培养的生长素为IBA,其最佳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01mg/L+IBA0.2mg/L,最佳分化培养基是MS+6-BA0.5mg/L+NAA0.01mg/L+IBA0.2mg/L,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0.5mg/L+NAA0.1mg/L。  相似文献   

6.
仙人掌果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仙人掌果的植株顶端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在添加NAA 0.5mg/L+6-BA 5.0mg/L的MS培养基中诱导产生丛生芽,在此培养基上继代培养,丛生芽数不断增加。在添加NAA 0.2mg/L+IBA 1.0mg/L的MS培养基上可正常长根。  相似文献   

7.
以睡菜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接种到附加不同浓度激素配比(6-BA/NAA)的MS培养基,诱导睡菜愈伤组织、芽及根的生长。研究发现,外植体在1.0mg/L 6-BA+0.1mg/L NAA+MS的培养基上培养10d,可观察到浅绿色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接到4.0mg/L 6-BA+0.3mg/L NAA+MS培养基上2周左右可生成芽。对带芽的愈伤组织再进行诱导生根进而形成完整再生植株,最适根诱导培养基为0.3mg/L 6-BA+1.0mg/L NAA+MS培养基。该实验采用植物离体快繁技术成功建立了睡菜再生体系,为睡菜种苗规模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粗肋草‘Red Valentine’带侧芽的根茎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类型、不同外源激素及浓度、不同转接周期对其愈伤组织及丛生芽诱导的影响,进而优化如意愈伤组织和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 TDZ+2.0 mg/L 2,4-D和1/2MS+0.5 mg/L TDZ+2.5 mg/L 2,4-D;最佳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1/2 MS+0.4 mg/L TDZ,最佳转接周期为30 d;最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5.0 mg/L6-BA+0.2 mg/L NAA和1/2 MS+0.5 mg/L TDZ,最佳转接周期为30 d。优化培养基后愈伤组织及丛生芽诱导效率更高。本研究通过设计优化试验,筛选出了愈伤组织诱导及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粗肋草属植物的快速繁殖及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以太子参‘柘参1号’叶片、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试验,结果表明:带腋芽的茎段能够诱导出丛生芽,且诱导率较高,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 6-BA 1.0 mg/L + NAA 0.2 mg/L +蔗糖30 g/L;增殖培养基为MS + 6-BA 1.0 mg/L + NAA 0.2 mg/L +蔗糖30 g/L;生根培养基为MS + NAA 0.2 mg/L +蔗糖30 g/L。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丹参快速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快速繁殖过程中不同生长调节剂的影响.实验表明:MS 6-BA 2.0mg/L NAA 0.05 mg/L是诱导初代培养的芽产生大量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其诱导生芽率为100%;最佳的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01 mg/L,其增殖倍数为15倍;MS 6-BA 0.5~2.0 mg/L是诱导大量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其诱导生芽率为100%,最佳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其增殖倍数为24倍;诱导生根较好的培养基为1/2MS IBA 0.1 mg/L,生根率为98%,移栽成活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