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贾润苗 《河南中医》2009,(5):419-419
《灵枢·经脉篇》日:“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别篇》为:“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以止也。”说明经脉是人体生命活动之通道,疾病活动之处方,具有决定死生之作用,其根本“不可不通”。  相似文献   

2.
外科病与经络的关系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人民医院(22430)朱鸿操经络学说是中医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与阴阳、五行、卫气营血学说并行,运用于临床辨证论治之中。《灵枢·经别》篇说:“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灵枢·本脏》篇...  相似文献   

3.
韩德鑫  杨育林  曹毅 《光明中医》2010,25(11):2095-2096
<正>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灵枢·经别》中就指出:"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针灸及其他  相似文献   

4.
<正> “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灵枢·经别篇》)说明经络在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和防治疾病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历代著名的中医学家都无不重视经络学说的研究。明·马元台说得好:“十二经之脉,学医之第一要义,不可不究……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并非言过其实。笔者只列举在学习经络理论并逐步用来指导临床过程中的部分经  相似文献   

5.
经络是脏象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门学科较系统的论述始自《黄帝内经》。几千年来无论在中医理论研究,还是在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中,都起着指导作用,所以《灵柩·经脉篇》谓:“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汉书艺文志》谓:“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  相似文献   

6.
经筋疗法治疗经筋病前景广泛,概述如下。 1经筋病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内、关节,即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其分布范围与十二经脉大体一致。“诸筋者,皆属于节。”经筋起着约束骨骼、活动关节、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及维持正常的体位姿势的作用。经筋病最早见于《灵枢·经筋》篇,可概括为:“其病当所过者肢痛及转筋”或“其病当所过者肢痛转筋”。  相似文献   

7.
陈芳  周荣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9):161-161
耳穴是耳廓皮肤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沟通的部位。诸多中医典籍皆有论述,如《杂病源流犀烛》言:“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灵枢》日:“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医学真经》说:“十二经脉,上终于耳,其阴阳诸经,适有交并”。《丹溪心法》说:“盖十二经络,上络于耳”、“耳为诸宗脉客所附”,《类经国翼》说:“手足三阴三阳之脉皆入耳中”。  相似文献   

8.
遍诊法探析     
遍诊法是指切按全身动脉、以诊察分析疾病的方法,为《黄帝内经》时期盛行的诊法之一。《灵枢·经别》云:“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因此,经脉的变化可反映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内经》在当时天、地、人三才思想的影响下,将人体动脉分为上、中、下三部,每部又分天、地、人三候,合为九候。如此三部九候之脉几乎遍于全身,故以“遍诊”为名,又称三部九候诊脉法。遍诊法主要载于《内经》,由于受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以及该诊法应用颇为麻  相似文献   

9.
经络系统虽然它的本质尚未阐明,但是,其学说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我们临床的实践,是祖国医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它贯穿在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则等方面,《灵柩·经别》篇中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在,人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说明经脉与人的生存保健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离开了经络学说理论的指导,就无从着手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中医养生,极重补肺。清代名医江笔花有句名言:“肺气之衰旺,关乎寿命之短长。”《黄帝内经》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注重肺部养生,实为却病延年之关键。 人的衰老为何与肺相关呢?中医学认为,肺为人体十二经脉之始,主气司呼吸,宣发气机以行清浊之气交换。如果肺气虚衰,功能下降,必然导致气机宣降失常,影响呼吸,不仅使人气短喘促,而且  相似文献   

11.
针灸教学释疑一则──十二经脉“是动”“所生病”之我见阎庆军(湖北中医学院,武汉430061)主题词中医名词,经络辨证"是动"、"所生病"源自《灵枢·经脉》篇,意指十二经脉疾病中的两类病候。然而,为什么出现"一脉辄变为二病",这在目前的针灸教学中一直是...  相似文献   

12.
经络学说的探讨与针灸疗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络学说是我们祖先的一种伟大创造。几千年来,在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中,一直起着指导的作用。不论是中医的内、外、妇、儿、伤、推拿、针灸等科,或者是运用什么治疗方法,一旦没有经络学说的指导,在实践中就会迷失方向,缺乏理论的根据;在千变万化的病例面前,必然不知所措。所以灵樞经别篇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明朝马元台先生也说:“不识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据此可见,经络学说乃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丢开了它,中医学就会显得残缺而不全,失去纲领;反之,经  相似文献   

13.
<灵枢·经脉篇>日:"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别篇>为:"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以止也."说明经脉是人体生命活动之通道,疾病活动之处方,具有决定死生之作用,其根本"不可不通".  相似文献   

14.
经络学是中医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康复等各个方面,被历代医家推崇和重视,被认为是中医学的入门捷径和造诣高低的标准及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途径。《内经·灵·枢》:"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土之所止也。"《黄帝内经·素问》:"静脉者,所以初百病,决生死者也……。"《扁鹊心书》:"学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症之根源,究阴阳之转变……经络为治病之要道"。经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主体部分的十二经脉中,有六条通过下肢,而膝部位为其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一、经筋即经脉之筋,十二经筋即十二经脉之筋马莳说:“各经皆有筋”(见张志聪、马莳《黄帝内经灵枢合注》)。经筋是十二经脉的连属部分,是经络学说的内容之一。古人以十二经筋总括全身之筋,把人体的筋肉组织隶属于十二经脉。因此,十二经筋的名称,在人体的分布、循行与十二经脉基本上一致。但是,经筋没有十二经脉那样冠以脏腑之名,而直接称之  相似文献   

16.
“皮部”(即十二皮部)理论是中医经络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皮部”是指经络系统在皮肤的分布。皮肤是人体最大的组织,与内脏有密切的联系,根据祖国医学的观点,皮肤和内脏一样,都是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的。《素问》有“皮部以十二经脉为纪”和“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的记载,说明了皮肤和十二经脉的关系。皮部理论在中医临床的应用较为广泛。观察皮肤色泽的变化进行辨证的方法中医叫做“皮部色诊”;观察皮肤上的丘疹(主要在背部),检查皮下的硬结以及皮肤的异常感觉和导电量的变化也是作为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治疗外感表证使病邪通过皮部而汗解的方法,中医称为“发汗解表法”,这些都是皮部理论在临床的应用。此外,在针灸临床上经常应用的还有按“分经辨证”的“外病内治”法和按脏  相似文献   

17.
中医是以“治病必求于本”、“以平为期”的治疗理念执行着“辨证论治”的诊疗方式,从《黄帝内经》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思想的表述可以看出,中医所治者为得病之“人”,而非病人所患之“病”。中医诊疗模式关注是人体的生理状态,采取因势利导、恢复生理的治疗方式,而非现代医学单纯祛除病因的对抗性治疗.  相似文献   

18.
试论《伤寒论》中的常变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楠 《国医论坛》2005,20(5):1-2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经典著作,被誉为“医门之规绳,治病之宗本”。《伤寒论》之所以历经1800多年而不衰,并为后世众多医家所推崇,其原因之一,就是该书全面贯穿应用了常与变的思维方式。本文仅就《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常变观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刺井浅议     
袁军  李梅 《河北中医》2003,25(5):374-374
井穴是五输穴之一 ,位于人体四肢末端 ,是脏腑经脉之气所出之地 ,临床应用相当广泛 ,兹就其临床所用略陈管见。1 井位四末 ,类同根结之“根” ,标本之“本”《灵枢·根结》记载 :足六经之根在四肢末端井穴。窦汉卿《标幽赋》则进一步指出 ,十二经脉的“四根” ,即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灵枢·卫气》论述十二经之标与本 ,也以“四肢为本”。从上可以看出 ,根者、本者其位在末 ,皆十二经脉之气始生始发之地 ,为经气之所出。根结、标本理论说明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 ,更强调四肢为经气的根与本。因此 ,在临床上针刺五输之井穴 ,功…  相似文献   

20.
《内经》之色诊,一般多指面部望色而言。望面色对临床实践及理论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这在中医诊断学中反映得尤为突出。一、色诊究原理《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指出色泽是人体脏腑气血之外荣。因“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柩·邪气脏腑病形》篇),故各脏腑的精气均通过经络而上荣于面。因神以脏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