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江萍 《广东建材》2009,25(5):238-240
针对本次焊接试验大部分板件为厚钢板,从焊接材料、焊接工艺方面进行设计,以期减小焊接残余应力和焊后对板件的性能影响,并对焊后板件进行了试验检测。分析结果付合相应要求,对今后类似厚板焊接提供了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钢结构》2018,(12)
采用分割法对国产Q460C、Q690D和Q960D 3种高强度钢沿焊接H形截面纵向分布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测量,以研究钢材强度、板件宽厚比、板件厚度、焊缝类型和焊接工艺等因素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板件厚度选用10 mm和20 mm,板件边缘采用火焰切割,焊缝类型为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K型熔透焊缝)和角焊缝,焊接方式为CO_2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试验结果表明:在所介绍的焊接工艺下,板件的残余应力值与钢材名义屈服强度无直接关系;翼缘焊缝区域的最大残余拉应力值与板件宽厚比无关;翼缘和腹板的残余压应力值分别随着板件宽厚比和板厚的增大而减小;翼缘和腹板的残余压应力值随着与焊缝区域距离的增大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部分转变为残余拉应力;焊缝类型和焊接工艺通过影响热源输入点的位置和深度而影响残余应力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工程应用前景广阔的HRB500高强钢筋,对其闪光对焊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维氏硬度、金相显微组织及疲劳强度进行试验研究与分析,主要结论为:HRB500高强钢筋闪光对焊焊接性能良好,闪光对焊前后其强度和冷弯力学性能变化不大,焊件拉伸断口形貌具有明显延性断裂特征,且断口远离焊缝位置;闪光对焊使焊接接头区域产生贝氏体,从母材向焊缝区域过渡,维氏硬度先增大后又有所降低,焊缝位置的维氏硬度与钢筋母材相当;由S-N曲线模型和升降法得到母材与焊件的疲劳强度及其发展规律,焊件的疲劳寿命更为离散,且普遍低于母材的疲劳寿命;对应200万次疲劳荷载作用时,焊件的疲劳强度较母材降低的更明显;对应107次疲劳荷载作用时,两者疲劳强度相当,仅约为其母材抗拉屈服强度的36%;焊件疲劳破坏大多发生于焊缝位置,且具有明显的疲劳破坏特征。  相似文献   

4.
宋金讴 《建筑工人》2003,(10):44-44
在建筑工程的钢筋制作中,钢筋接头多采用闪光对焊工艺焊接,因为它具有工序少、速度快、质量好、成本低等优点。我们采用竖向钢筋专用对焊机,在施工现场对竖向钢筋也采用闪光对焊工艺进行焊接,整个过程只图1竖向钢筋专用对焊机需2~3min,效果良好。竖向钢筋专用对焊机(图1)的焊接钳口为立式,并可上下500mm、前后700mm、左右120°活动。机下装有4个小轮,可按施焊位置移动对焊机和钳口。变压器采用普通对焊机变压器,因此,竖向钢筋焊接参数和工艺与水平钢筋对焊相同,焊工容易掌握,质量有保证。机架上设有带回形环的三角辅助架,可减轻劳动强度,并…  相似文献   

5.
陈葵 《工程机械》2000,31(6):38-38
我厂生产的ZL50C装载机耳座总成是一个不对称焊接构件,如图1所示。 该构件焊后因受单向焊接应力的作用,变形非常严重,最大变形量的平面度偏差在10 mm以上,大大超过允许误差范围。对焊后变形的矫正难度很大,既费工又费时,极大地影响了生产进度。故急需找到减小该构件焊接变形的有效方法。 常用的防止和减小焊件变形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刚性固定法,即在焊接时采用工装将焊件刚性固定,阻止其变形;另一种是反变形法,即在焊接前将焊件预先变形以抵消焊接过程的变形。但是,对耳座总成来说,这两种方法都不便采用,因…  相似文献   

6.
《钢结构》2017,(3)
以BS700对焊槽钢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加工成型后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焊槽钢结构中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以纵向残余拉应力为主,会严重影响对焊槽钢结构的稳定性和疲劳性能;两条焊缝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虽然均处于拉应力区域,第2条焊缝焊趾处的纵向残余应力峰值更高;在等截面边长结构中的截面边长变化和非等截面边长结构中的长宽比变化主要对对焊槽钢结构中的横向残余应力分布产生影响,对结构中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影响不大;槽钢壁厚的变化会显著影响结构中的横向、纵向焊接残余应力值,在槽钢尺寸设计过程中,应选取适当壁厚的槽钢,以减小焊接残余应力对对焊槽钢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寿全 《工程机械》2000,31(5):40-40,44
由于装载机机架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因此机架的焊接工艺设计不仅要有效地控制工件的变形,而且还要解决一部分部件用装焊方法代替机械加工的问题。1 机架焊接结构及工艺性分析 机架由左右侧板组件、中间连板组件、底板组件、前进板、前横架和支承板等组成,如图1所示。(1)左右侧板组件分别由内外侧板、连板、后端板和轴套组焊而成。焊接后三轴孔和后端板的位置尺寸必须达到技术要求,以保证机架组装后各部尺寸的加工余量。 (2)各中间连板组件、底板组件可分解为若干小部件进行组焊,减少机架总装配焊接工作量。 (3)支承板面…  相似文献   

8.
汕头某厂房外墙采用钢筋混凝土遮阳导流板结构.根据导流板形式各异的特点,提出采用单块板按自然层在各层预制,模具在自然层间传递使用的方法.重点介绍了模具制作,导流板预制、吊装等施工工艺.指出选用单面模结合混凝土表面压光的施工方法进行预制;导流板吊装时首先进行试吊装;每次拆装模具后,对平板进行平整度检查和外围几何尺寸复核;遮阳导流板柱焊接过程中,为防止焊渣溅落,利用3mm厚薄板根据斜柱角度切口围于焊接位置下方进行收渣.  相似文献   

9.
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钢桥面板顶板-纵肋双面焊焊接节点模型,对双面焊焊接残余应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其残余应力分布图,并分析双面焊焊接残余应力随板件厚度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双面焊横向残余应力在焊缝侧顶板表面的外侧焊缝焊趾处达到最大值250 MPa;纵向残余应力在焊缝侧顶板表面的内侧焊缝焊根处达到最大值445 MPa,...  相似文献   

10.
某 2× 30 0MW机组电厂的锅炉炉底大包垂直桁架共 2片 ,Q345钢材 ,单片重达 6 6 6t,最大板厚 6 0mm ,均为全散件供货 ,现场组装。 2号炉炉底大包共有 8条安装焊缝 ,端板和侧板厚均为5 0mm ,焊缝坡口形式如图 1所示。每条焊缝长 1730mm。在焊接及热处理后第 4天 ,发现后侧垂直桁架右端炉前方向侧板在距焊缝15~ 2 5mm范围内的母材有阶梯状延迟裂纹。图 1 坡口形式示意   (1)屋状撕裂产生的机理 经分析 ,母材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存在和分布形态是产生缺陷的根本原因 ,而焊接过程中形成的沿母材厚度方向 (z向 )的拉伸应力是必要条件。(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