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首发缺血性卒中后抑郁(PSD)中医证型与情绪表现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将318例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检查,分为PSD组和非PSD组并统计PSD的发病率。对PSD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型辨识及抑郁情绪表现特点分析,对中医证型与情绪表现特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首发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3.08%,经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卒中后辨证为风火上扰证、风痰瘀阻证患者更易伴发PSD。对HAMD各项情绪评分与中医证候经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后,风火上扰证与焦虑/躯体化、绝望感存在相关性,风痰瘀阻证与认识障碍、睡眠障碍、阻滞存在相关性。结论:首发缺血性卒中后抑郁发病率高,与卒中后中医证型、情绪表现特点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PSD)与中风病患者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对353例卒中患者进行一般资料、中医体质、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等评分。把患者分为卒中后抑郁组与非卒中后抑郁组。对卒中后抑郁与中医体质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SD患者中,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因素,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与PSD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中风病患者中气郁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更易伴发P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进展性卒中与中风病患者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对299例卒中患者采用斯堪地那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估患者病情是否发生进展,中医体质判定。把患者分为进展性卒中组与非进展性卒中组。对2组患者卒中进展与否与中医体质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展性卒中,患者中经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特禀质因素,痰湿质,血瘀质,阳虚质与进展性卒中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中风病患者中痰湿质、血瘀质、阳虚体质更易发生卒中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医体质判定标准调查297例ICVD患者的中医体质,并进行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脑动脉有无狭窄与患者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脑动脉狭窄程度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 (1)297例患者中痰湿质91例(30.64%),其次为气虚质48例(16.16%),血瘀质48例(16.16%),阴虚质35例(11.78%),湿热质31例(10.44%),平和质26例(8.75%),阳虚质15例(5.05%),气郁质3例(1.01%)。(2)297例患者中238例存在脑动脉狭窄病变,无狭窄病例59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OR=0.197,95%CI 0.081-0.482,P=0.000),阳虚质(OR=0.179,95%CI 0.058-0.551,P=0.003)是脑动脉狭窄的保护因素,痰湿质(OR=2.789,95%CI 1.193-6.521,P=0.018),血瘀质(OR=6.048,95%CI1.372-26.666,P=0.017)是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3)按脑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中,重-闭塞两组,结果显示,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相比,血瘀质在脑动脉狭窄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体质与脑动脉狭窄密切相关,痰湿质、血瘀质是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血瘀质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的中医体质分布和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调查LAA的中医体质与Hcy的关系。方法选取LAA患者100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中医体质分类。结果观察组中医体质调查中病理体质以瘀血质为最多,其次为痰湿质、阴虚质。痰湿质、瘀血质、阴虚质导致LAA危险性明显高于平和质。观察组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cy是LAA的危险因素;未发现LAA患者的中医体质和Hcy有关。结论痰湿质、瘀血质、阴虚质、Hcy是导致LAA的危险因素;LAA的Hcy浓度增高;未发现LAA患者的中医体质和Hcy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关系,为临床防治围绝经期失眠症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以20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为观察组,200例无临床症状者围绝经期女性为对照组。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入选病例进行中医体质分类,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对围绝经期失眠症发病有影响的中医体质类型,运用对应分析探讨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体质构成比不同,平和质、痰湿质、血瘀质和气郁质在2组间的分布差别显著(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影响围绝经期失眠症发病的体质有平和质、痰湿质、血瘀质和气郁质;对应分析提示,痰湿质与痰热扰心证存在对应关系,气郁质与肝郁化火证存在对应关系,阳虚质与心肾不交证存在对应关系,气虚质与心脾两虚证存在对应关系。结论围绝经期失眠症与中医体质类型有密切的关系,痰湿质、血瘀质和气郁质是围绝经期失眠症的易感体质,平和质是保护体质;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类型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对纳入的9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进行脑微出血分级以及中医体质分型,中医体质调查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实施,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脑微出血各级的相关性。结果:脑微出血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以痰湿质、瘀血质、气虚质为多,分别占比18.9%、18.9%、7.8%。其中,痰湿质和瘀血质在脑微出血各级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微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高血压、瘀血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微出血与年龄、高血压密切相关。结论:脑微出血患者的中医体质以痰湿质和瘀血质为主,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和瘀血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及与体质的相关性,为基于中医体质干预脑梗死后抑郁提供参考。方法:纳入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和脑梗死后无抑郁患者各126例,所有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脑梗后抑郁的中医体质分布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病程、梗死部位等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睡眠障碍、吸烟、病程、梗死部位、NIHSS评分、BI评分、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气郁质、气虚质与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长、NHISS评分高、额叶梗死是脑梗死后抑郁的危险因素;BI和主观支持是抑郁的保护因素;气郁质、气虚质是抑郁的重要致病体质。结论:气郁质、气虚质是脑梗死后抑郁的重要致病体质,病程长、NHISS评分高、额叶梗死是脑梗死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可以基于体质防治抑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证候要素、体质类型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对52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确定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中医体质类型,并对中医证候要素及中医体质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证候要素主要为气虚(63.5%)、血瘀(51.9%)、痰湿(50%)和内火(30.8%)。体质主要为气虚质(57.7%)、痰湿质(34.6%)和血瘀质(28.8%)。体质与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气虚质与气虚、痰湿、内火显著正相关;痰湿质与痰湿、气虚显著正相关;血瘀质与血瘀、痰湿显著正相关。结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证候要素以气虚、血瘀、痰湿、内火为主;气虚质、痰湿质和血瘀质是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主要体质;中医证候要素与中医体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候与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43例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门诊感染后咳嗽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并根据相关中医诊断标准及中医体质判定标准对所有患者的证候类型及中医体质进行判定分类统计,并探讨不同中医证候与体质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143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中医证候表现以风寒袭肺证最多(26.57%),其次为气阴两虚证(22.38%)、风燥犯肺证(17.48%)、痰湿阻肺证(13.29%)、肝火犯肺证(10.49%)、风热犯肺证(9.79%);143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体质类型判定总频次为238次(含兼夹体质),其中频次最高的前5种体质依次为气虚质(24.37%)、阴虚质(23.11%)、痰湿质(14.29%)、阳虚质(10.09%)、气郁质(9.25%);感染后咳嗽患者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及湿热质与中医证候类型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气虚质、阴虚质及湿热质以气阴两虚证表现最多(P0.05),痰湿质以痰湿阻肺证表现最多(P0.05),阳虚质以风寒袭肺证表现最多(P0.05),气郁质以肝火犯肺证表现最多(P0.05)。结论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表现为风寒袭肺证、气阴两虚证、风燥犯肺证等,而体质类型主要表现为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等,其中气虚质、阴虚质及湿热质与气阴两虚证相关性最密切,痰湿质与痰湿阻肺证相关性最密切,阳虚质与风寒袭肺证相关性最密切,气郁质与肝火犯肺证相关性最密切。  相似文献   

11.
《广西中医药》2017,(6):1-6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中医体质分布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152例、正常对照组62例,比较其中医体质分布、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运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分析MCI常见中医体质及其相关的Hcy异常升高在MCI发病中的影响。结果:(1)两组间平和质、偏颇体质及其体质类型构成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2)两组间的血清Hcy水平及Hcy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Hcy水平正常者的体质构成比没有差异(P0.05);两组Hcy异常升高者的体质构成比存在差异(P0.05);(4)logistics回归分析:阳虚质、痰湿质、瘀血质三种体质发生MCI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体质,此三种体质及Hcy异常升高与罹患MCI有相关性(P0.05),平和质和气虚质与发生MCI呈负相关。结论:平和质、气虚质可能是MCI的保护体质;MCI患者的Hcy水平及Hcy异常升高率均比正常人群高;MCI人群中痰湿质、瘀血质、阳虚质三种体质的Hcy异常升高率高于其他体质人群,为MCI易感体质;痰湿质、瘀血质、阳虚质以及Hcy异常升高是导致MC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北京市平谷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北京市平谷区500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断,并观察性别、不良生活习惯与患者体质类型的关系。结果 500例患者中单一体质者253例(50.6%),复合体质者247例(49.4%)。单一体质者,以痰湿质为最多(35.2%),其次为气虚质(19.0%)、阳虚质(15.8%)、湿热质(11.1%)、阴虚质(5.9%)、血瘀质(5.5%)、平和质(3.9%)、气郁质(3.2%)及特禀质(0.4%);复合体质者,以痰湿质为最多(62.3%),其次为血瘀质(41.7%)、气虚质(40.0%)、阳虚质(32.3%)、气郁质(27.9%)、湿热质(25.5%)、阴虚质(17.8%)及特禀质(3.2%)。不同性别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体质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饮食肥甘厚味、吸烟、饮酒的生活习惯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体质分布均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与中医体质失衡关系密切。了解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对"未病先防""病后防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哺乳期乳腺炎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哺乳期乳腺炎的防治提供中医体质学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调查方法,对我院产后康复科于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36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病例组)及儿童保健科门诊选取的136例健康哺乳期产妇(对照组)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中医体质与哺乳期乳腺炎的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哺乳期乳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272例哺乳期产妇中医体质由高至低顺序前五位为:平和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及气虚质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湿热质及气郁质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湿热质及气郁质是导致哺乳期乳腺炎的中医体质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湿热质及气郁质为哺乳期乳腺炎产妇的多见中医体质类型,早期针对性的调整这两种体质对于预防和治疗哺乳期乳腺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型流感患者中医证候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甲型流感确诊病例151例,分别进行中医四诊资料的中医证候学调查和中医体质类型问卷调查,进而作出中医证候分析和中医体质类型判定。以各证候为因变量,9种中医体质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51例患者中卫分证136例(占90.1%),气分证91例(占60.3%),无营分证、血分证。在气分证中,阳明证52例(占34.4%),肺热证30例(占19.9%),少阳证40例(占26.5%),胸膈证10例(占6.6)%,湿阻证28例(占18.5%)。体质类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回归分析显示,甲型流感气分证与平和质、特禀质呈负相关,与阴虚质呈正相关;阳明证与阴虚质呈正相关;少阳证与气郁质呈正相关;肺热证与痰湿质呈正相关;湿阻证与痰湿质呈正相关,与特禀质呈负相关;卫气合病证与阴虚质呈正相关,与特禀质呈负相关;单卫分证与平和质、特禀质呈正相关,与阴虚质呈负相关(P0.05)。结论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平和质、特禀质是影响甲型流感患者中医证候的5种主要中医体质类型,发病时的中医证候与患者中医体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医体质、证型与EGFR的相关性。方法调查分析512例NSCLC患者中医体质、证型、EGFR基因突变状态,探析中医体质、证型及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结果 NSCLC患者常见体质为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气郁质。中医证型以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为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SCLC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密切相关。512例患者中EGFR总突变率为48.4%,痰湿质与湿热质患者突变率在9种体质中突变率较高,脾虚痰湿证患者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突变率最高,而阴虚痰热证、肺郁痰瘀证及气阴两虚证中突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NSCLC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密切相关,EGFR基因在不同体质及中医证型中突变率差异明显,研究NSCLC患者不同中医体质、证型与EGFR基因的相关性对提高NSCLC中医诊疗水平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状态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2例因"情绪反应异常、病理性焦虑情况、精神运动不安、睡眠障碍、躯体症状"于我院脑病科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中医体质量表测评,分析焦虑、抑郁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132例患者中焦虑83例(62.88%),SAS评分(55.62±6.23)分,轻度焦虑39例,(46.99%),中度焦虑34例(40.96%),重度焦虑10例(12.05%)。抑郁75例(56.82%),SDS评分平均(58.17±6.05)分,轻度抑郁35例(46.67%),中度抑郁27例(36.00%),重度抑郁13例(17.33%)。单因素分析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与焦虑状态有关(P0.05),痰湿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与抑郁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湿热质[OR=1.689(95%CI:1.051~5.362,P=0.000)]、阴虚质[OR=2.316(95%CI:1.356~8.562,P=0.000)]与焦虑状态独立相关,阳虚质[OR=3.021(95%CI:0.264~5.619,P=0.000)]、气郁质[OR=2.053(95%CI:1.256~3.251,P=0.000)]与抑郁状态独立相关。结论:偏执体质与焦虑、抑郁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方法:入选50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予以中医体质辨识。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主要以气郁质为主,且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脑卒中后抑郁体质依次为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平和质。男性患者也是以气郁质最多见,其次是血瘀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阳虚质……、平和质。45~55岁和56~65岁以气郁质多见,66~75岁以血瘀质最多见。脑卒中后抑郁以轻度抑郁为主,轻度抑郁患者中以气虚、气郁体质多见,中度抑郁患者以气虚和血瘀体质多见,重度抑郁患者以气郁质多见。结论:气郁体质患者更易发生脑卒中后抑郁症,有必要对这类患者予以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伴抑郁的危险因素及其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基于体质防治宫颈癌伴抑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宫颈癌伴抑郁患者共155例为抑郁组,单纯宫颈癌无抑郁患者134例为非抑郁组。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分析宫颈癌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和体质,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的危险中医体质和危险因素。结果:宫颈癌伴抑郁体质类型主要以气郁质、瘀血质、气虚质、湿热质4种体质为主。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低、病情知晓、放疗化疗、子宫切除、中晚期宫颈癌、气郁质、瘀血质、气虚质是宫颈癌伴抑郁的危险因素,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是保护因素。结论:宫颈癌伴抑郁与中医体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可以基于体质类型的不同防治宫颈癌伴抑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死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4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33例,于入院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sdLDL-C、Hcy水平;根据患者一般资料辨证分型。结果脑梗死常见中医证型有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痰热腑实证。不同证型的脑梗死患者血清sdLDL-C、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火上扰组、风痰瘀阻组和痰热腑实组的sdLDL-C水平明显高于风痰火亢组、痰湿蒙神组和阴虚风动组(P0.01);痰热腑实组的sdLDL-C水平明显高于气虚血瘀组和风痰瘀阻组(P0.01);气虚血瘀组的sdLDL-C水平高于风痰火亢组和痰湿蒙神组(P0.05);气虚血瘀组和痰热腑实组的Hcy水平明显高于风痰火亢组和痰湿蒙神组(P0.01);痰热腑实组的Hcy水平明显高于风痰瘀阻组和阴虚风动组(P0.01);风火上扰组和风痰瘀阻组的Hcy水平高于风痰火亢组(P0.05)。脑梗死中医证型与sdLDL-C、Hcy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证型脑梗死患者血清sdLDL-C、Hcy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p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350例Hp相关性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分别判定为9种体质类型,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脘痛的有关内容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寒证、胃阴亏虚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瘀阻胃络证,分析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关系。结果:1Hp相关性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出现的频次为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平和质血瘀质痰湿质阴虚质特禀质;2中医证型频次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亏虚证瘀阻胃络证;3胃镜征象、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充血红斑、水肿多见于阳虚质,糜烂多见于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的炎症程度较重,阳虚质、气虚质的萎缩程度较重,气虚质伴肠化生多见;4脾胃虚寒证属阳虚质的较多见,脾胃湿热证属湿热质的较多见,瘀阻胃络证属血瘀质的较多见,胃阴亏虚证属气虚质的较多见,肝胃不和证属气郁质的较多见。结论: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和气虚质是Hp相关性胃病的主要体质类型,因体质具有可调性,故对易感体质进行早期干预,可望成为防治Hp相关性胃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