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间质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的表达及大豆异黄酮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异黄酮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与异黄酮组大鼠均行左侧UUO手术,假手术组分离左侧输尿管后不结扎.术前3 d开始,异黄酮组用大豆异黄酮[200 mg/(kg·d)]饲喂,其余两组予等量普通饲料饲喂.术后第3、7、14 d分别处死各组中的4只大鼠,取左肾行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肾小管间质中TGF-β1、ILK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并用计算机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对照组肾小管间质TGF-β1、ILK及FN高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一致;ILK与TGF-β1、FN表达呈正相关.异黄酮组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TGF-β1、ILK 及FN的表达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肾功能损害也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结论 UUO大鼠肾小管间质ILK高表达,ILK的表达强度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相一致,ILK可能参与TGF-β1介导的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大豆异黄酮可能是通过抑制ILK的表达而实现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作用,并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甲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清洁级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UUO组(U组)和治疗组(T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行左输尿管游离,不结扎;UUO组和治疗组行左输尿管结扎.治疗组术后每天给予5 mg/kg全反式维甲酸(ATRA)皮下注射,假手术组和UUO组注射同体积溶剂.于术后第3、7、14 d观察肾小管损害、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化法观察病变肾组织趋化因子RANTES和TGF-β1表达.结果:与UUO组相比,治疗组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和肾小管损害程度显著减轻(P<0.01),肾组织RANTES和TGF-β1表达显著降低(P<0.01~0.05).结论:维甲酸能减少UUO大鼠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肾小管损害,抑制RANTES和TGF-β1表达,从而减轻肾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维甲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趋化因子表达及肾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1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和维甲酸治疗组,每组45只。假手术组行左输尿管游离,不结扎;UUO组和维甲酸治疗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维甲酸治疗组术后每天分别给予不同剂量(5、10、20mg/kg)全反式维甲酸(ATRA)皮下注射,假手术组和UUO组注射同体积二甲亚砜花生油溶剂。于术后第3、7、14天观察各组肾小管损害、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化和RT-PCR法观察病变肾组织趋化因子RANTES、CCR5、MCP-1、MIP-1α和TGF-β1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肾组织RANTES、CCR5、MCP-1及MIP-1α无明显表达。随着梗阻时间延长,UUO组大鼠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和肾小管损害逐渐加重(P0.05),肾组织趋化因子表达进行性增加(P0.01)。与UUO组相比,维甲酸治疗组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和肾小管损害程度显著减轻(P0.05),肾组织趋化因子表达显著降低(P0.01),但不同剂量维甲酸治疗组肾组织趋化因子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维甲酸能减少UUO大鼠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肾小管损害,抑制趋化因子表达,从而减轻肾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动态观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中补体CSa受体(C5aR)的表达变化,探讨C5aR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UUO组及假手术(SOR)组,每组18只,UUO组行左侧输尿管梗阻术,SOR组仅游离左侧输尿管不结扎.术后第5、10、15天分别处死每组6只大鼠,取左肾行HE和Masson染色,并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plus法检测肾组织C5aR的表达.结果 UUO组第5天肾小管扩张,小管间质细胞部分变性,梗阻后第10天小管间质细胞可见坏死,间质纤维增多,第15天可见弥漫的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皱缩,纤维化明显(P<0.05),UUO组问质损伤指数与肾纤维化程度在术后不同时间点显著高于SOR组(P<20.05).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SOR组大鼠肾组织中仅有少量C5aR表达,UUO组术后第5、10及15天C5水表达(7.94±2.67,12.39±2.64,13.37±0.98)显著高于SOR组的对应时间点(4.50±2.32,5.69±1.73,4.30±1.45,P<0.05),且术后第10天时明显高于第5天(P<0.05),而从第10天到第15天仅稍有增高(P>0.05).结论 实验大鼠梗阻侧肾组织中C5aR的表达在早期随着梗阻时间延长而上调,晚期则增加缓慢,提示C5aR可能在肾脏局部通过与循环系统中的C5a结合在肾间质纤维化早期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西罗莫司(Sir)阻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对大鼠急性完全性梗阻所致肾脏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n=14).单侧输尿管结扎组(UUO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Sir组:从建模前1d开始每日给予Sir 2mg/kg灌胃直至实验结束;假手术组:除结扎输尿管外其他过程同UUO组.分别于实验第7天和第14天处死大鼠,取梗阻肾脏,通过病理学观察比较各组肾脏及肾小管扩张程度,并测定肾盂内梗阻性尿液的钠、钾、钙离子浓度,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定量PCR测定纤维化相关的microRNA分子mir-155、mir-143、mir-29c的表达情况.结果 第7和第14天时,与对照组比较,UUO组和Sir组患侧肾脏均明显扩大,肾小管明显扩张,但Sir组患侧肾脏扩大程度明显小于UUO组(P<0.01).肾小管扩张程度低于UUO组(P<0.01).与UUO组比较,Sir组肾小管损伤程度、间质渗出、肾脏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减轻,肾盂内尿液的钠、钾、钙离子浓度明显下降(P<0.05),PCNA阳性和凋亡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01).3组间比较mir-155、mir-143表达无明显差异,UUO组mir-29c表达下降,明显低于Sir组和假手术组(P<0.01),而Sir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Sir抑制mTOR通路可以显著延缓急性完全性梗阻所致的大鼠肾脏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态观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中补体C5a受体(C5aR)的表达变化,探讨C5aR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UUO组及假手术(SOR)组,每组18只,UUO组行左侧输尿管梗阻术,SOR组仅游离左侧输尿管不结扎。术后第5、10、15天分别处死每组6只大鼠,取左肾行HE和Masson染色,并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TM plus法检测肾组织C5aR的表达。结果UUO组第5天肾小管扩张,小管间质细胞部分变性,梗阻后第10天小管间质细胞可见坏死,间质纤维增多,第15天可见弥漫的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皱缩,纤维化明显(P〈0.05),UUO组间质损伤指数与肾纤维化程度在术后不同时间点显著高于SOR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OR组大鼠肾组织中仅有少量C5aR表达,UUO组术后第5、10及15天C5aR表达(7.94&#177;2.67,12.39&#177;2.64,13.37&#177;0.98)显著高于SOR组的对应时间点(4.50&#177;2.32,5.69&#177;1.73,4.30&#177;1.45,P〈0.05),且术后第10天时明显高于第5天(P〈0.05),而从第10天到第15天仅稍有增高(P〉0.05)。结论实验大鼠梗阻侧肾组织中C5aR的表达在早期随着梗阻时间延长而上调,晚期则增加缓慢,提示C5aR可能在肾脏局部通过与循环系统中的C5a结合在肾间质纤维化早期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DR1在肾小管损伤及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以及金雀异黄素在肾小管损伤及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金雀异黄素干预组,分别于术后7d、14d、21d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收集血清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结扎侧肾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Masson染色分析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DDR1、bF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DDR1、bFGF表达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BUN、Scr水平显著升高(P〈0.01);金雀异黄素干预组DDR1、bFGF表达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或0.05),部分时间段BUN、Scr水平有所下降(P〈0.05)。结论金雀异黄素可能通过降低DDR1及bFGF的表达而减轻肾小管损伤及间质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卞保平  陈蓉  李卫萍  罗娜  邹平 《西南军医》2011,13(3):392-395
目的观察洛丁新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肾脏纤维化及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复制单侧输尿管梗阻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和洛丁新组、假手术组[给药14天后处死,肾组织病理切片,测定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WBV)、血浆粘度(PV)和红细胞压积(HCT)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与模型组对比,洛丁新组在肾间质纤维化面积、肾功能指标SCr、BUN和血流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WBV)、血浆粘度(PV)、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显著降低,P<0.05。结论洛丁新能改善UUO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具有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素、大豆黄素2种主要的植物雌激素对5/6肾切除鼠残余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32只鼠作5/6肾切除,将术后2周存活的27只鼠分为金雀异黄素组(9只)、大豆黄素组(10只)和对照组(8只),另有8只为假手术组.检测各组术前、术后第4、8周生化指标.观察第8 周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α-SMA的沉积情况,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转录以及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金雀异黄素组和大豆黄素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下降(P<0.01),肾小球硬化程度明显减轻,肾小球内α-SMA沉积显著减少,TGF-β1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 金雀异黄素和大豆黄素可以降低5/6肾切除鼠残肾组织α-SMA的沉积,原因可能与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贺巍  陈威  刘彦仿  王川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3,24(4):286-288,F003
目的 :研究Goldblatt肾动脉狭窄 (RAS)大鼠模型中慢性缺血肾脏肾小管 -间质细胞表型转化的规律及意义。方法 :制备RAS大鼠模型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波型蛋白 (Vimentin)、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 β1 )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关系。结果 :RAS术后α-SMA、Vimentin、TGF - β1 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均增高 ;α -SMA及Vimentin的表达同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均为正相关 (r =0 .82 3,P <0 .0 1 ;r=0 .785 ,P <0 .0 1 )。结论 :肾小管-间质细胞表型转化是促进缺血后肾间质纤维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α -SMA及Vimentin可能是判断慢性缺血性肾间质纤维化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