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医学硕士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高等教育评价的有关理论与方法,采用"学生评教"的方式,在教学评价这一层次上运用微观多因素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23门医学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科研新方法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从学生、教师和课程等方面研究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同时对学校研究生过程培养的追踪提供一个参考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医学类研究生招生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进一步提高医学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极其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医学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水平及医疗卫生实践方面,也体现在课程教学质量方面.其中,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保证和促进医学类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方法,更是保障医学类研究生教育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措施.本文利用“顶层设计(top-down design)”的基本原理,对如何构建医学类研究生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医学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有缺陷,表现在以考试分数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没有将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价,因而不能全面反映医学研究生教学质量,平衡计分卡(BSC)的应用将会改进这一局面,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文章在平衡计分卡的原理、适用条件等基础上对设立医学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探讨以期构建医学研究生教育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构建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德尔菲法首创于20世纪40年代,60年代经过兰德公司的发展被应用到各领域的综合评价中,且广泛应用于具体评价指标的确定与多种评价体系的构建。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 T. 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1]。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称为Delphi‐A H P法,此法能集思广益,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与经验,又能避免个别权威意见的影响,是一种科学的理论[2]。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二者结合运用在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医学生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评价情况。调查发现,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评价总体得分属于中等;影响学生对该课程评价的主要因素为:教学内容、主动学习情况、政治面貌、课堂出勤情况和课堂专注度。提出今后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编排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措施,以不断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促使全国高校师生云端集合、采用线上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线上教学平台、教学方式、交流手段、讲授内容与方法等因素相比传统教学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教学质量监控方式难以适应。南方医科大学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跨越教学平台、课程学科、教学方式等因素变化障碍,将期末课程评价分解为阶段性课程评价;以大数据思维解析、引导在线教学质量,在课程评价转型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近年来 ,研究生这一层次的课程教学质量普遍下降 ,而我国针对医学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估还较为鲜见 ,且多停留于理论研究。本研究旨在构建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收集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反馈信息 ,客观评价每一位研究生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 ,并分析影响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为评选优秀任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研究生教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一、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基础指标体系的构建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主要应由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近年来,由于学生就业、报考研究生等因素的影响,使临床实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全面监控临床实习各环节的教学质量,我院从教学管理、教学实施、学生管理三方面构建和实施了“临床实习质量评价体系”,解决了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受到了实习学生和临床带教教师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有效地保障了临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9.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形成性评价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课程知识结构特点,构建医学遗传学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将参与式评价、测试评价、分组讨论式和案例讨论评价等方法运用到课堂评价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教学质量提高,同时为其他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临床内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是学习医学理论知识的基本形式。教学质量评价是监控和管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和组建师资队伍的良好途径。本文对内科学所开展的课堂教学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及专家评价的方法、指标及结果进行了总结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以顺应科学研究的纵向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科研应用能力为理念,改革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重新制定理论课和实习课的教学内容,增加科研中常用的较高级统计方法的介绍;实习课改革为“统计在科研中的应用训练”,采用任务驱动教学(task-driven teaching,TDT)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同时,还提供了教学效果评估方案。改革后的教学更能使学生了解统计学对科研的支撑作用,激发其学习热情,有助于其今后开展医学科研活动。  相似文献   

12.
提高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保障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训练质量,提高临床技能水平,根据以往培训的内容,完善培训内容和改进教学方式。通过增加法律法规课程,完善情景模拟教学和小组教学方式,并且严格考核准入制度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临床实践前培训的质量,使之更符合研究生的实际需要,从而为研究生进入临床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对1907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总体满意度为81.44%,各维度满意度得分从高到低分别是导师14(12,15)分、课程教学19(17,22)分、管理与服务18(16,23)分、科研环境12(10,14)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课程教学维度的课程考核方式〔偏回归系数(Β)=0.048, 95%CI :0.002~0.095, P=0.042〕及老师的教学方法(Β=0.041, 95%CI :0.010~0.072, P=0.011),科研环境维度的科研成果产出(Β=0.033, 95%CI :0.002~0.064, P=0.038),导师能力维度的导师科研能力(Β=0.035, 95%CI :0.005~0.065, P=0.022)是影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结论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有待提高,地方医学院校应采取多元化课堂考核方式,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科研成果产出,持续更新导师科研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课程学习新模式的尝试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药理学研究生必修课《药理学研究方法导论》授课方式改革的尝试,以“虚拟实验室在药理学中的应用”为内容,采取提前公布主题、学生自查资料、组织材料、当堂限时宣讲的方式,并以学生报告内容及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分。由此发现,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可提升其思维能力;多角度组织内容使课堂信息量提高;学生有所准备故注意力集中,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高;以网络技术为支撑;此种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5.
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有效的组织管理是保证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学质量的前提。文章结合我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教学培养工作,就课程设置和管理手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根据研究生的实际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习内容和考试方式几个方面阐述医学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实践,并指出目前文献检索课教学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006年我校不同课程和不同层次授课教师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为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我校教学督导专家对各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表,计算和分析各位教师的得分情况。结果2006年我校教师课堂教学得分平均为79.51分,其中最高分为91.54分,最低为64.85分;得分在75分以上的教师占78.71%(良好率),得分在85分以上的教师占16.77%(优秀率)。基础课程授课教师在总分、教学方法、语言表达和教学态度、多媒体应用等方面的得分高于临床课授课教师。初级职称教师得分显著低于高级职称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得分无差异。在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方面高级职称教师得分高于初级职称,在教学方法方面中、高级职称教师得分高于初级职称教师;在多媒体应用方面中级和初级职称教师得分显著高于高级职称教师。结论2006年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较高,有近80%的教师达到良好以上,临床课程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略低于基础课程授课教师,初级职称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而高级职称教师有待进一步提高多媒体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校试卷的编制质量、教师的命题水平、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等。方法采用《安徽医科大学试卷质量评估表》对85门课试卷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85份试卷评估报告进行定性分析。结果85门课试卷的命题都符合或基本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内容存在错误的试卷占2.4%,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或基本呈正态分布的试卷占91.6%。85门课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进行分类,三类课程的试卷质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5,P=0.042)。不同学年试卷质量分析发现,有逐年好转趋势,但各学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我校的试卷在试题规范性、命题科学性、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阅卷、试卷分析、试卷相关附件材料保存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结论要进一步加强试卷的管理工作,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标准。  相似文献   

19.
分析中医院校研究生课程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加大教学投入、优化课程设置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20.
针对医学分子遗传学内容抽象复杂、信息更新迅速、教与学的难度都很高的问题,本研究探讨总结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和实习生教学中医学分子遗传学的教学方法:夯实基础理论,注重学科融合;引入临床病例,激发主动学习;突出知识更新,鼓励线上查阅;教学科研结合,启发创新思维。结果表明,学生表现出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能更独立和创新地进行思考。对分子遗传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问卷显示课程教学满意度为97%(152/1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