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学生对电路直觉分析教学的适应性和倾向性.问卷调查显示,对“直觉分析方法对学习基本电路理论课程有帮助作用”持同意观点的学生数占85.4%,其中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应用了直觉分析的学生数占46.3%.基于调查结果,给出电路直觉分析教学的反思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直觉分析方法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直觉分析包括直观分析、抽象直觉分析、创造直觉分析等形式。直觉分析能力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在电路教学中可以通过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注意电路分析方法和规律的总结、加强电路分析能力的训练和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等手段来提高直觉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直觉分析方法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电路直觉分析方法具有可教学性,具体表现在:工程近似分析、简化电路分析和分析方法选择。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开展电路直觉分析的教学,而不削弱课程教学效果,相反还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都支持开展电路直觉分析的教学并从中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4.
韦光萍 《微电子学》2005,35(3):318-321
针对集成荧光灯电子镇流器中存在两个功率开关管直接短路的危害,提出了一种逐时钟周期方式的过流保护电路.与采用逐开关周期的传统过流保护电路相比,它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文章阐述了过流产生的原因及采用本文所提出的过流保护电路的优越性,并仔细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最后,利用Cadence软件,给出了与理论分析相一致的实际电路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5.
电流模式电路在现代电子电路中应用十分广泛.电流模式与电压模式电路的识别和分析是教学难点之所在.本文从阻抗的观点出发,应用比较法分析两种模式电路的本质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刻掌握两种电路的特点,对学会应用电路和独立设计电路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1 概述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电化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把它引入实验课堂是一种新的尝试。通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我们研制出了“电路实验辅助教学软件”,先后在不同专业的十几个班级中进行应用。“电路实验辅助教学软件”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7.
基于直觉模糊集多属性决策的灰色关联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直觉模糊集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来研究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根据直觉模糊集的几何意义,引入了两个直觉模糊集之间的距离,且每个备选方案的评价值用直觉模糊值表示.其次,依据传统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通过计算每个方案对直觉模糊正、负理想方案的灰色关联度.然后计算备选方案对直觉模糊正理想方案的相对关联度度.最后,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具体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改变“微机原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roteus软件构建的仿真教学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通过对8255检测开关状态并显示的电路和8251串行接口应用实验这两个实例的分析,表明使用该软件仿真教学系统有助于改进“微机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设计电路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电路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电路应用实例为载体,通过在课堂上针对电路应用实例开展研究型教学、在课外通过小论文撰写开展研究型学习,提高学生的电路综合素质特别是将电路理论应用于工程实际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能力.通过学生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来反映实际的教学效果,证明在电路理论课程教学巾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电路分析的能力以及学习电路理论课程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对在非线性模拟电路中采用基于灵敏度序列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非线性参数特性,首先采用分段线性叠代方法构建元件的线性模型,在被测电路中采用戴维南和诺顿定理等效替换;而后分段进行测前仿真,构造故障字典.采用分段线性叠代的方法,巧妙地构建了非线性元件的分析模型,避免了求解繁复的非线性代数方程或非线性微分方程.通过对两种等效替代模型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各自的适用范围.在分段线性化后,引入工作域分析策略,简化了含多个非线性元件电路的测前分析.理论分析和相关实验为研究非线性电路的测试与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