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凝昊  王哲  崔巧旭 《移动通信》2012,36(18):79-84
IP-PBX是下一代企业网的核心设备,而IMS可满足企业IP-PBX的接入需求,文章提出了企业IP-PBX接入IMS的三种方案:注册接入方式、对等网络方式和非注册签约方式,并介绍各方案的业务提供、呼叫流程、计费要求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朱晓洁 《电信技术》2014,(Z1):198-200
中国电信的企业用户通过语音客服中心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具有地域化的特征,对网络提出了分区接入需求,使得用户位置信息的准确提供对该类特服业务的实现尤为重要,IMS网络固定接入用户的位置信息提供可采用客户资源管理系统配置和网络基于P-Access-Network-Info头域携带两种方式,文中结合特服业务对用户分区接入需求,研究IMS网络用户分区接入的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建议及业务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3.
在集团客户的语音接入中,IP-PBX是目前较为主流的接入方式。而IMS也是未来通信网络核心网演进的方向,因此IP-PBX如何在基于IMS核心网条件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就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对于基于IMS核心网条件下IP-PBX在不同场景的接入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IP-PBX是下一代企业网的核心设备,而IMS可满足企业IP-PBX的接入需求,文章提出了企业IP-PBX接入IMS的对等接入方式,对方案的主、被叫业务流程、I-BAC部署、带宽计算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对IP PBX交换机接入场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上海电信管理局决定建设电信客户服务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统一面向客户的综合性平台。系统第一阶段将覆盖180、189、170、8666、56962820等5种特服,电信客户服务系统中设有与这5种特服相应的人工座席组,当这5个特服台中继全忙时,呼叫自动溢出到电信客户服务系统。同时用户也可直接拨打电信客户服务特服号码进入系统,一次享受所有服务。通过这种平稳过渡的方式,逐步将这分散的5种特服业务统一接入新系统,同时保留114、112等特服台。系统第二阶段将取消现有特服台,以统一特服号接入。同时实现所有特服在网上开放,为上海电信服务向CRM和电子商务过渡作好充分的准备。上海电信管理局日前和通广北电就上海电信客户服务系统签署了合作合同。上海建设电信客户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多数的企业客户,包括大型和中、小型企业基本上都采用PBX作为企业内部的通信方式,为了使用IMS为企业用户提供电信服务,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接入设备将其接入IMS,并在此基础上为其提供端到端的多媒体通信及与办公系统有机结合的增值服务。就企业PBX接入IMS网络的主要方案进行分析,并结合方案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要求进行探讨,为后续的IMS网络建设及企业客户接入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光网城市"、"宽带中国"的战略部署下,运营商以光替铜的形式逐渐改造商业楼宇、工业园区等政企客户的基础网络,政企客户现有办公环境的PSTN电话、办公电脑、电视会议终端等,将过渡到采用统一的基于IP的宽带接入方式。文章探讨IP-PBX设备接入运营商IMS网络的技术部署方案,为政企客户内部的语音通信、多媒体通信、数据业务整合成一个综合的全业务通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林盛 《电信技术》2014,(Z1):343-346
目前IMS核心网将逐渐取代传统PSTN交换机,而IMS主要是以大区制允许多地市固定电话接入。如何解决原传统交换机实现的特服业务的分区接入,文中介绍了紧急特服和短号收费特服的分区接入的实现方案,并通过流程图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全业务经营时代,采取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基础架构为企业提供语音专线接入已经开始部署,这是电信运营商为了更灵活为客户提供全业务接入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不同运营商接入资源不同,需要针对客户实现差异化的技术接入手段。结合电信运营商现有运维体系条件,提出了基于SLA的IMS语音专线接入解决方案,并针对该方案实际执行要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主要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IMS网络接入设备在现网上的应用及应用中实际所遇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为电信运营商新建IMS网络的用户接入和集团客户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融合环境下IMS紧急呼叫业务实现中用户位置信息定义复杂化、位置信息获取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对业界提出的IMS紧急呼叫技术方案中支持终端和接入类型、位置信息的提供方式、紧急指挥中心/联动中心在网络中的连接方式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指出业界紧急呼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覆盖接入设备和终端不全面、对接入网改造大等问题。结合运营商IMS网络部署特点及终端接入的实际需求,对业界技术方案提出补充完善建议,提出满足固移融合需求的紧急呼叫业务系统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2.
张凝昊  崔巧旭 《电信技术》2014,(Z1):212-216
IMS网络如何承接传统的企业接入设备,TDM-PBX是电信运营商在网络平滑演进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从企业用户的通信需求出发,立足于IMS边界接入网元,对三种IMS网络TDM-PBX接入方案进行了研究。在分别对每种方案的适用情况、基本呼叫流程、网元和计费要求等进行介绍后,进一步对比分析三个方案,给出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13.
网络融合已成为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焦点。IMS作为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已成为运营商推动网络融合的重要技术。文章从IMS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入手,探讨基于IMS的固网接入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4.
网络融合已成为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焦点。IMS作为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已成为运营商推动网络融合的重要技术。文章从IMS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入手,探讨基于IMS的固网接入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5.
罗茜文 《移动通信》2006,30(4):114-114
在全球运营商进入企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机,IMS解决方案的成熟及商用可谓适逢其时。IMS基于SIP会话的通用平台,可以同时支持有线、无线等多种接入方式。同时,由于其应用层与网络控制层分离的技术特点,有利于运营商快速推出各种新业务,实现话音、数据及视频等多种业务的有机融合。朗讯科技网络方案部资深技术总监何其锐认为,IMS为转型中的运营商赢得市场提供了巨大机会。一方面,IMS能够实现丰富的多媒体业务及无缝的通信方式,为运营商提高市场份额,实现所有潜在收入的最大化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当潜在市场逐渐增大时,IMS相对于点对点解决方案的优势将更加明显,IMS能够实现新业务的快速开发及市场推出能力,有利于运营商快速抢占市场先机,最大化赢取市场利润。此外,IMS实现电信网与因特网的业务融合,基于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覆盖、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网接入IMS网络的基本架构基础上,通过对IMS网络能力的研究,介绍一种适用于企业用户的游牧技术方案,并对实现游牧业务的关键技术和对IMS网络的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7.
传统呼叫中心主要是通过TDM方式接入现有交换网络进行业务疏通。随着IP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集团客户选择采用IP技术建设呼叫中心平台,传统的接入方式已不能满足这类IP型呼叫中心的接入要求。考虑到IMS网络的融合业务支持能力以及未来网络发展方向,将呼叫中心直连业务由IMS网络来承载将是未来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将对于IP型呼叫中心在IMS网络中的部署方案进行分析研究,为后续实际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IMS网络的特点及组网结构,介绍三种常规的IMS群用户呼叫紧急特服的配置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的实现方式,为IMS群用户紧急特服的数据配置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余明辉  夏军 《电信技术》2014,(Z1):111-116
介绍江苏电信网IMS网络专网的全业务接入,重点对接入过程中的接入方式、接入类型和接入管理等方面进行梳理,在实施中划分网络规划、设备接入和调试、后期管理三个步骤,提出承接IMS专网的具体思路,为下一阶段固网退网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0.
传统电信网络正在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从而提供统一的、与接入无关的电信级多媒体业务,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IMS被普遍认为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技术。而IMS中的媒体协商与资源预留技术对于实时业务的QoS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技术原理、信令流程、实现方法等方面,分析对比了媒体协商和资源预留的几种实际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