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三元复合和聚合物驱油液粘度对驱油效果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模拟大庆油田某化学驱试验区油藏条件下(45℃,原油粘度9mPa.s),用7个水油粘度比的三元复合和聚合物驱油液驱替非均质(平均渗透率Ka=0.83μm^2,变异系数0.59)和均质(Ka=1.2μm^2)人工砂岩岩心的水驱剩余油,测定采收率提高幅度,在三元复合驱实验中,主段塞0.3PV,相同粘度的聚合物保护段塞0.2PV,在聚合物驱实验中聚合物段塞0.57PV,后续注水均为5PV,当驱替液粘度与被驱替原油粘度之比由1,2阶梯式增加到7时,三元复合驱和聚合物驱的采收率提高值均不断增大,但对应于每一粘度比增加阶梯的采收率增幅却减小,在粘度比超某一范围后采收率增幅的减小变得十分显著,实验结果表明,在非均质岩心上,驱油液与原油的粘度比宜取2-4,这时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20.6%-24.0%,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13.3%-16.8%,在均质岩心上该粘度比宜取2-3,这时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17.0-19.1%,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11.8%-13.1%,根据驱油机理讨论了产生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了判断N2驱气窜特征,开展了N2在油、水相中溶解度和模型研究。考虑高温高矿化度,高钙镁离子的油藏情况,拓展了N2在地层水中溶解度计算模型的应用范围;首次提出了惰性气体在原油中具有间隙溶解和气烃加合溶解2种溶解机理,推导出了惰性气体在原油中的溶解度理论方程。以N2在原油中的溶解实验数据为基础,拟合了模型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70—200℃、0—100atm 范围内测定了 CH_4 在克拉玛依九区稠油中的溶解度及该气体所饱和稠油的粘度、密度。结果表明,甲烷气体在稠油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压力增加而增大;甲烷气体所饱和稠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压力增加(溶解度增大)而减小;甲烷饱和稠油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但与压力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
甲烷、二氧化碳和氮气在油相中溶解度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甲烷、二氧化碳、氮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实验为基础,观察3种气体在原油中的溶解特征和规律,并从理论上探讨了气体在原油中的溶解机理,提出以下观点:1)原油中的烃类物质在气体溶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胶质、沥青质等大分子对气体溶解度的贡献很小;2)气体分子可与烃类物质分子形成加合物分子,这个过程可看成是一个表观化学反应,其反应程度可以用一个平衡常数K来描述;3)先期形成的气体-烃加合物分子对后续的气体还具有一定的溶解能力,这种再溶解能力可以用一个二次作用系数α来描述;4)原油的性质用地面原油的密度、原油中烃的质量分数和烃的平均分子量来表征。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气体溶解的其他因素,推导出气体在原油中的摩尔溶解度理论方程和气油比的理论方程。经与实验数据对比,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室内流变性测试实验,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注入体系和油井采出液流变特性,得到了描述其流变特性的本构方程,确定了相应的流变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注入体系和三元复合驱油井采出液(油相和水相)均符合幂律模式。本文的结果为三元复合驱油井流入流出特性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三元复合驱注采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元复合驱注入工艺、三元复合驱举升配套工艺及油层改造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三元复合驱采油配套工艺的研究方向。具体应开展以下研究:(1)进行三元复合驱注入工艺的研究,包括分注工具的防垢技术研究、三元分注技术研究、注入井除垢技术研究等;(2)开展采出井清防垢配套工艺研究;(3)加强三元复合驱动态管理;(4)开展三元复合驱防堵、解堵及防砂工艺技术研究;(5)开展三元复合驱清防蜡技术研究;(6)完善三元复合驱井下作业。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在盐溶液中的溶解机理及溶解度方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无机盐对气体溶解度影响的主要机制是:无机离子的不合作用减少了游离水的量和降低了溶液的有效间隙度,从而使气体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低。提出水分子与盐7离子的理论配位模型,建立了盐溶液中游离水体积分数与盐的质量浓度的数学关系。在眩基础上推导出与亨利定律和气体在纯水中溶解度方程具有良好相溶性的,更具一般意义的关于气体溶解度的基本方程,方程既适用于任何浓度的盐溶液,也适用于纯水体系;适用的温度和压力  相似文献   

8.
三元复合驱油作为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已进入工业化推广阶段。由于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含有大量的聚丙烯酰胺(PAM)、表面活性剂和碱,使采出水的黏度增大,污水中油珠粒径变小,污水乳化严重,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很难使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得到有效处理,并达到回注水水质控制指标要求。为此,在杏十联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站,采用处理规模为5 m~3/h试验装置进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微生物生化处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生化处理技术除油效果显著,试验装置生化段和过滤段的出水含油浓度分别小于50和20 mg/L,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329—1994)》的回注水水质控制指标要求,提高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三元复合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渗流实验,分析了影响三元复合体系及其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渗流特性的因素,建立了三元复合体系在多孔介质中表现为粘弹流体的本构方程,分别推导出了三元复合体系表现为粘性和粘弹性流体的渗流方程。结合实验,对其渗流方程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用粘弹流体的渗流方程可以较准确地描述三元复合体系的渗流特性。此研究结果对油田开展三元复合驱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元复合驱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石油的采收率,但在生产过程中,三元复合注入液易与储层岩心反应并结垢,造成井下堵塞,采收率降低。因此,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液在储层中的溶、运、堵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偏光显微镜(PM)、环境扫描电镜(ESEM)及X射线能谱仪(EDS)测试手段,分析了大庆油田储层岩心与三元复合驱液作用的反应过程,并通过反应动力学计算得到了相应的Si、Al溶出动力学方程。结果显示,南五区、杏树岗、喇嘛甸岩心碱溶50天后,分别生成钠长石、黝方石、铵长石,Si溶出量约为Al的3~4倍,Al的动力学方程为幂函数形式。建议将强碱物质NaOH改为钾或钙性碱物质。  相似文献   

11.
在地图上量算面积的精确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CAD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为在地图上精确量取地理信息的定量数据提供了方便,可用不同的基本原理、公式来精确量取地图上的面积。本文介绍一种运用地图投影变换的原理,椭球面上求积的原理以及测量中的加权平差方法,在地图上量取面积的精确算法。  相似文献   

12.
应用阴阳极极化曲线、线性极化、氢渗透等电化学试验方法,对新研制的输气管产慢剂-GP-1进行了评定,并探索其缓蚀机理和特性。该方法与的挂咱 失重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3.
双塔流程在轻烃回收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轻烃回收装置的设计中,如果装置的设计只回收C3以上的组分,而原料天然气的组分又相对较富,甲烷含量不是很高,原料天然气的压力在4.0-6.0MPa,稍微增中一些工程投资对整个工程影响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均可以采用双塔流程。从设备的复杂程度上看,双塔流程比单塔流程要复杂一民比单塔流程要复杂,但通过投资情况和操作费用的分析对比可以看出,双塔流程的操作费用比单塔流程的操作费用少785.4-59.06=72  相似文献   

14.
在引额济克工程风克干渠的三坪水库旁建水厂 ,从三坪水库取水 ,这样做的优点是 ,水厂建成后 ,水量充足 ,原水水质较好 ,水厂的地面高程最高 ,且建在供水的中心位置上 ,电耗省。采用了串联式微涡圆管混合器 ,小网格反应及小间距斜板低脉动沉淀技术 ,这 3项新技术联合运用的优点是 :节省投药量 30 %以上 ,可延长滤料更换周期 ;节省反冲洗水近30 %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十分严重,工程遣价居高不下。造成这一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项目前期工程阶段对投资的控制,而把控制投资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施工阶段。这样做尽管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毕竟是“亡羊补牢”,只能是事倍功半。要有效地控制投资,就应把投资控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项目建设前期阶段上来,尤其是要抓住“设计”这个关键阶段。勘察设计不仅对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项目的投资效益也起着关键作用。一个项目在作出投资决策后,设计就成为控…  相似文献   

16.
液-液水力旋流器是一种新型的油水分离器。主要是由旋流腔、收缩腔、尾维、尾管和溢流管组成,分离机理为离心沉降。用有机玻璃制成的液-液水力旋流器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其分离效率与污水中的含油浓度无关,而随进口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液-液水力旋流器的几何结构确定以后,进口流量随进口压力增大而增大。用计算机仿真与用激光实测所得的水力旋流器内的流场分布基本吻合,故其可作为样机设计的理论指导。液-液水力旋流器具有分离效率高、处理量大、重量轻、占地面积小、无运动部件、维修费用低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海洋钻井平台和边远油田的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17.
油田在三次采油中,注碱液和注聚丙烯酰胺聚合物,对地面流程中管网和容器造成内腐蚀和结垢等影响,通过动态试验获得A3钢和20^#钢的腐蚀率。当碱液浓度为5%、pH值为11时,A3钢的腐蚀率为0.008mm/a,20^#钢腐蚀率为0.0112mm/a,均属“弱”级腐蚀。腐蚀原因系溶解氧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聚丙烯酰胺溶液浓度为1100ppm,pH值为11时,A3钢的腐蚀率为0.047mm/a,20^#钢的腐  相似文献   

18.
FSH—K5型原油含水率监测仪在线运行误差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SH-K5型原油含水率监测仪,属射线型自动含水监测仪,其优点是测量速度快,可以连续进行测量,易和计算机联接等。通过工业现场使用,发现该仪表存在较大的计量误差,这些误差主要受被测原油的温度、流速及组份等因素影响,其中温度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9.
校准器是容积式流量计上的重要部件。简要介绍了校准器的作用,类与设置,并且着重介绍了超越离合器式校准器和摩擦轮式校准结构的工作原理,以及修正量的计算、调整方法等。供从事计量工作的技术人员与仪表检定人员、仪表维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潜油电泵试验介质温度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将潜油电泵试验介质温度控制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并提高控温精度,保护电泵机组,建立了电动潜油泵试验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模型的基础上对介质温度的控制规律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PI控制算法并引入非线性控制机制对高温试验装置内介质温度进行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可满足控温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