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1-1~#层311盘区21123巷在掘进期间,与废弃的小窑空巷贯通。为顺利通过废弃小窑巷道,保证通过期间的安全,采用设置均压风门的方法构筑局部升压系统与小窑进行应急隔离,砌筑临时隔离密闭和防爆密闭、永久密闭,最后对密闭间的空间进行充填,使小窑空巷与21123巷完全隔离,从而为后期的工作面回采创造安全条件。通过一系列措施,掘进工作面安全通过小窑破坏区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志杰 《江西煤炭科技》2020,(3):101-103,106
正珠煤业21509回风巷掘进过程中遇小窑采动破坏区,小窑采空区范围、积水量不明确,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本文利用"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物探与物探验证,长、短探结合"的探放水工艺,加强对小窑采空区积水的探放,消除了水害隐患,确保工作面安全掘进。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矿井田范围内因小窑私挖乱采造成的安全生产隐患,以凤凰山矿XV3307工作面回风巷过小窑为例,介绍了矿井综合探测手段在掘进工作面过小窑影响区的应用;通过综合运用物探、钻探、化探、测量及调查等手段为掘进工作面顺利通过小窑影响区提供了安全保障,为工作面的布置提供了决策依据,最终保证掘进巷道安全通过小窑影响区,为今后类似情况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地质防治水问题是复采残采煤层开采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镇城底矿井田周边分布众多小窑,受小窑采掘破坏影响,18105工作面开采的太原组8#煤层上分层形成部分空巷和采空区,顶板垮落流水不畅,容易形成采空区积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老空积水形状极不规则,分布空间错综复杂,老空水为矿井主要水害,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根据复采煤层掘进过程中面临的上分层老空水水害问题,研究制定了在小窑破坏区掘进的防治水方案,按照“长探+短探+班自探”超前探放水原则,在复采工作面实施“网格化”钻探,做到了有计划地揭露小窑采空区,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龚真鹏 《煤》2013,(4):37-38,53
在小窑严重破坏不规则区域合理布置工作面,通过钻探确定小窑空棚空巷与施工巷道的位置,重点研究解决综放工作面巷道穿越小窑老空区的施工技术方案。根据小窑老空区顶板垮落与否制定施工掘进技术方案和措施,保证巷道在小窑老空的施工安全和有效支护。  相似文献   

6.
以王坪煤矿5303巷过小煤窑破坏区为例,为了保证安全快速地通过小煤窑破坏区,提出了过小煤窑破坏区前准备工作,过小煤窑破坏区施工方案、支护方案、密闭方案等相关方案,确保了5303巷安全快速地通过小煤窑破坏区。通过此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掘进速度,而且还能保证施工安全,对该矿其他掘进巷道过小窑破坏区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晓龙 《煤矿安全》2023,(4):184-193
针对老空水害防治技术难题,以同一厚煤层上分层受小窑破坏严重的某整合矿井为例,开发了巷道掘进超前探测保障系统,实现了无盲区探查;提出了多次物探结合2类钻孔疏放水技术,将物探异常区作为靶区,将涌水量最大的常规钻孔作为靶点,在采区低位利用远距离定向钻孔沿煤层底板以下稳定岩层钻进至老空区截引老空动态补给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巷道掘进效率提高了4倍。采用多种物探结合常规钻孔全覆盖探查技术,治理了工作面内部“孤岛”型老空水,探明了富水异常区和地质异常区,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通过老空区。利用超前短探、超前预判、巷探和疏放动态老空水技术,全面保障了工作面实时安全回采。体系的应用实现了工作面安全透明开采,创新了上分层受小窑破坏、且无序分布的老空水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屯兰矿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综采工作面采用"U+L"型两进一回及尾巷打钻孔对工作面顶板卸压抽放,掘进工作面采用双巷掘进全负压通风,有效地治理了瓦斯,保证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以黄陵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煤矿四盘区灾害治理探查巷为工程实例,介绍了掘进工作面揭露小煤窑老巷,采取的隐蔽致灾因素探查方法,并根据灾害探查实际情况,制定揭露小煤窑老巷灾害防控措施及掘进支护技术方案,保证了四盘区灾害治理探查巷安全揭露老巷,并为四盘区灾害治理探查巷安全快速穿越小煤窑老巷奠定了基础,可为类似条件下矿井掘进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0.
和尚嘴煤矿14号煤层胶带大巷掘进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为上部小窑旧巷;为保障该巷道安全掘进,拟定采用物探结合钻探的超前勘探、采取对小窑旧巷的区域注浆填充、增加U型钢支护等技术措施;对该大巷235~260 m区间的上部旧巷实施了上述治理措施后,掘进已安全通过该区域;应用表明,大巷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邓军  赵晓夏  金永飞  苏凯 《煤矿安全》2012,43(11):130-133
在对东峰老空区火区治理之前,利用测氡法对老空区进行火区范围及燃烧范围的探测,确定了火区的高温区,为火区治理和监测提供了直观的依据;对治理后的火区二次探测,进一步地验证了测氡法探测老窑火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刘建东  陈何  王湖鑫 《中国矿业》2012,21(4):76-78,86
针对空场法开采中空区群治理和矿柱群回采的难点问题,以束状孔变抵抗线爆破技术为基础,开发了束状孔大量落矿残矿高效回采工艺技术,成功应用在多个矿山的采空区治理与残矿资源回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矿山地质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其引发的地质灾害一直是制约部分地区发展的瓶颈。以人口较为密集的河南省济源市玉川产业聚集区内的矿山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野外实地调查、综合研究等方法,总结了研究区内比较典型的地质环境问题,即露天采坑、渣堆、废弃石料厂、废弃石灰窑、废弃平硐、采空区、地面塌陷等,并且以比较典型的 NJ4′治理区为例,该区内发育地质灾害主要有露天采坑7个、渣堆7处、废弃石料厂4处、废弃石灰窑11座、废弃平硐12处、采空区3处、地面塌陷坑2处。采用“采空区浅部回填,深部地表设置警示牌+高陡边坡上部大坡比放坡回填至坡脚+采坑内挖高填低呈斜坡平整+截排水+道路+覆土植树+灌溉工程”的综合治理对策,为与该地区相似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海南小型露天采石场矿山数量多且呈遍地开花式分布,且不规范的开采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与绿色矿山之路背道而行,相对大型矿山规范化的治理,小型矿山治理比较滞后,本文以日富采石场地质环境治理为例,通过摸清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结合矿山现状,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日富采石场地质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通过治理可获得林地2.6hm2,矿山安全隐患及地貌景观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有效地防治,有效解决农业灌溉及周边虾塘养殖用水缺乏问题,实现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今后治理类似矿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贵州黔西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青龙煤矿目前面临的瓦斯治理难、掘进速度慢、采掘接续紧张等问题,在水力冲孔和深孔松动爆破卸压增透的基础上,提出突出煤层局部+区域立体式高效瓦斯治理模式。并进行治理效果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对16煤的开采,18煤透气性系数提高了14倍。11615运顺评价区域内瓦斯压力,瓦斯含量,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等各项检验指标均低于临界值;经过水力冲孔强化增透,瓦斯抽采半径扩大了1倍,平均抽采率达到了43.4%。  相似文献   

16.
杨立彪 《中州煤炭》2018,(7):152-155
汾西矿区众多小煤窑形成复杂的采空区,老窑水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突发性,对矿井安全生产形成巨大威胁。探讨了阻尼最小二乘法的反演过程,应用矿井瞬变电磁法的相关原理及探测方法,分析了老窑富水性的地物特征,对掘进面超前探测数据反演后得到的结果进行了解释和验证。研究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对老窑水的探测具有很好的效果,为老窑水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利水电大坝特有的花岗岩地质条件,灌浆施工方法较为复杂,因此进行花岗岩地质条件下的帷幕灌浆试验研究是必要的。通过对灌浆施工方法、灌浆压力、灌浆浆液进行比选,灌前透水率、灌浆材料耗量、帷幕形成情况论证分析,结果表明:灌前透水率随着排序的增加,灌浆孔透水率逐渐减小,随着孔序的加密,灌前透水率在逐渐减小,灌前灌浆孔透水率小于5 Lu的所占比例较少,灌浆具有一定的可灌性。单位注灰量随着排序的增加逐渐减小,随着孔序的加密,各次序孔单位注灰量在逐渐减小,说明灌浆后岩石裂隙得到了较好的填充,地层逐渐被灌注密实,岩石的抗渗透性有了明显的提高,灌浆效果明显。各个孔均能够找到与岩石胶结的水泥浆脉,透水率均小于5 Lu,证明设计终孔高程是合理的,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阻水帷幕。  相似文献   

18.
为系统研究耐火砖窑炉NOx的生成机理及其排放量核算与控制,对阳泉耐火工业基地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不同耐火砖砖型、炉型及燃料类型,结合NOx一般生成机理发现:发生炉煤气耐火砖窑炉NOx主要是燃料型,其次是热力型;天然气耐火砖窑炉NOx主要是热力型,其次是快速型,富氧燃烧时只有热力型NOx。采用监测数据法和排污系数法分别核算不同砖型、炉型、燃料类型下NOx的排放速率和排放浓度,并用数据法对系数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后者的煤气窑核算值均小于前者,一般偏差较小(2%~3%);后者的天然气窑核算值均大于前者,一般偏差较大(25%);两者比较检验也验证了两种燃料的耐火砖窑炉的NOx生成机理;排污系数法配合一定的监测数据法的校正来核算NOx排放量,结果可靠,方法便捷。NOx污染的单项质量评价显示:煤气窑NOx排放浓度监测值超标1.05~1.66倍,黏土砖监测值低于硅砖和高铝砖,间歇型窑炉低于连续型窑炉;天然气窑NOx排放正常,高铝砖、硅砖、黏土砖NOx排放浓度监测值依次降低,间歇型窑炉高于连续型窑炉;相同砖型和窑型天然气窑NOx排放浓度均低于煤气窑;提出了NOx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彭文 《矿冶工程》2019,39(4):35-38
为了解决硐室工程领域硬岩快速掘进的问题,在“钻孔+液压冲击”的基础上,提出了“钻孔+振动+截割”的新型硬岩快速掘进工艺。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孔边距不变和总钻孔数不变情况下的关键钻孔直径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钻孔直径140 mm时的截割头截割效率高,但总的节拍时间和效率并不明显占优。综合考虑液压凿岩机的价格、质量及对钻臂结构强度尺寸的影响,钻孔直径应在90~115 mm之间。  相似文献   

20.
程占国 《中州煤炭》2020,(7):130-133,137
分析了物探、钻探、化探3种井下探测手段对掘进巷道中煤矿小窑采空积水区有效探测的可行性及实用性。通过在柳湾煤矿西翼胶带巷巷道P51点东51处进行物探工作,工作结束后根据物探结果设计钻孔并进行钻探探放水,之后采用化探技术手段分析水质类型并分析水源,通过分析与总结物探、钻探、化探工作对小煤矿采空积水区探查中发挥的作用,证明了井下多种探查手段综合应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井下防治小煤矿采空积水区时,该矿采用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工作方法,并将物探、钻探、化探测工作严格执行到位,相较之前的采用单一技术手段,掘进巷道中小煤矿采空积水区的防治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