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即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综合征,又称Wilkies综合征,我院1961年至1988年共住院诊疗25例。现将25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作一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年龄最小10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男18例(70%),女7例(30%)。病程最短15天,最长4年,平均发病1年。25例均经手术  相似文献   

2.
3.
患儿,男,6天。因呕吐1天入院。第一胎足月顺产,出生时无窒息,羊水浊,脐带与胎盘黄染,出生24小时内开始排胎便与排尿,第5天开始呕吐,喂奶后加重,吐出物含胆汁,近半天发热。体检:T38℃,R42次/min,HR145次/min,体重2.95kg,神志清醒,皮肤黄染,呼吸音粗糙,心脏无异常体征。  相似文献   

4.
彩超诊断腹茧症并肠系膜血管畸形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2 0岁。患者十余年来常突然出现全腹阵发性闷痛 ,无明显诱因 ,多在饱餐后出现 ,疼痛发作时脐右侧可见一包块隆起 ,腹痛消失后包块随之消失 ,近一个月来腹痛加重 ,以不全性肠梗阻收入院。查体 :脐右侧触及一大小约 6cm× 6cm的包块 ,质地软 ,边界清楚 ,轻压痛 ,不向  相似文献   

5.
1999年 12月 5日我们成功地救治了 1例肠系膜上动脉、上静脉同时破裂的患者。肠系膜上动脉和上静脉同时破裂者少见 ,出血多 ,病情重 ,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经 45d的精心救护患者治愈出院。1 病例简介患者男 ,45岁 ,无明显诱因上腹疼痛 9h ,伴腰痛 ,加重 6h来诊 ,T36 5℃ ,P 96次 /min ,R 2 4次 /min ,无恶心、呕吐 ,无腹泻 ,WBC 9 8×10 9/L ,N 5 7 9% ,腹部平软无异常 ,B超示腹腔内有少许渗出。观察期间突然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等休克症状 ,腹部抽出不凝血 5ml,BP 11/ 7kPa,腹痛加重 ,以腹痛待查收入院…  相似文献   

6.
白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1):2185-2185
女,17岁。于0.5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间断性呕吐、腹痛、腹泻。多在饭后2~3h或夜间出现呕吐,呕吐物含胆汁和所进食物;腹部阵发性隐痛,不向后背部放散,症状可因体位改变而减轻。缓解期间多有进食后饱胀感,易疲劳、乏力、厌食。患平均每日腹泻十余次,多为稀水样便,无黏液脓血,腹泻后腹痛大多能缓解,伴发热,体温波动于38.0℃~40.0℃之间。  相似文献   

7.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是指在某些因素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引起部分或完全性梗阻,导致十二指肠近段郁积、扩张,在临床上产生一系列症状[1]。我院近7年收治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21例,其中11例于入院前曾被误诊或漏诊,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1例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5~57岁,平均34.5岁。病程7天~20年。1.2临床症状:全部患者均有上腹不适或腹痛,且饱餐后加重,伴反酸、暖气,其中19例症状与体位改变有关,平卧时加重,侧卧位、俯卧或躯干前倾屈时减轻。16例伴恶心、呕吐,呕吐物带胆汁无粪臭,呕吐后症状减轻…  相似文献   

8.
患者30岁,孕1产0.住院号013932.因停经28周+3,下腹痛伴阴道流血3h,干2001年8月19日14:00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本科收治1例青年、女性患者、临床诊断SMAS,通过腹腔镜治疗,采用Treitz韧带游离、松解、切断;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顺利经过60min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恢复快,随访至今1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Treitz韧带切断治疗肠系膜上动脉雎迫综合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2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1986-01~2004—10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手术治疗2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腹茧症是腹腔部分或全部脏器被一层膜样物包裹 ,形似蚕茧 ,故也称为腹腔茧状包裹症。由于包裹内容物以小肠为常见 ,又称为小肠禁锢症[1] 。于186 8年由Cleland首次报道[2 ] 。多发于热带及亚热带 ,常见于青春期女性 ,男女比例为 1∶5 .8[1] 。临床表现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 ,手术是该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国内较为罕见。 2 0 0 1年我科收治 1例腹茧症患者 ,经手术治疗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性 ,4 0岁 ,农民 ,七月前因持续性腹痛伴恶心、呕吐 1天 ,于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 ,术中见腹膜增厚 ,质硬呈灰白色 ,小…  相似文献   

12.
胡满棉 《中国急救医学》2002,22(10):619-619
腹茧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 ,国内外报道不多 ,本人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进修期间 ,有幸遇见到 2例 ,现将有关我们对此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供同仁参考。病例 1 男 ,4 9岁 ,因腹胀 ,腹痛伴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2d入院。病人感腹胀、腹痛加剧 ,有恶心、无呕吐 ,无畏寒、发热 ,无外伤及手术病史。入院体检 :一般情况尚可 ,无皮肤、巩膜黄染 ,心肺正常 ,腹部膨隆。肌紧张 (± ) ,肝脾肋下未及 ,移动性浊音 (- ) ,肠鸣音减弱 ,腹部X线检查可见局部少量积气 ,胃内可见液平面。血Rt:WBC 10 2× 10 9/L ,NE 75 3%,L2 4 7…  相似文献   

13.
1病例资料男,44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天、加重3小时入院。查体:体温38.4℃。腹部平坦,肝脾未触及,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阳性,以右下腹麦氏点明显,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诊断:急性阑尾炎(穿孔)。行急诊阑尾切除术。术中进腹困难,腹腔内未见肠管,全部小肠及系膜被质韧壁厚的纤维膜包裹,形成左上腹及右下腹2处包块,分别为20 cm×20 cm、15 cm×15 cm大小,包膜呈灰白色,厚6 mm,形似蚕茧;横结肠以上无脏器粘连,腹腔内其他脏器未见异常;右下腹包块有少量脓苔,钝性加锐性剥离包块包膜,见包膜内肠管广泛紧密粘连,纤维膜性组织增生明显,层…  相似文献   

14.
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31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SMAS)的病因、诊断、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 1992 - 0 8~2 0 0 2 - 0 8我院门诊及住院经 X线钡餐检查确诊为 SMAS儿童 16例结合外院确诊为 SMAS儿童 15例。结果 :首先全部经保守治疗 ,好转 2 1例 ,痊愈 9例 ,1例因仍反复腹痛、呕吐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诊断 SMAS除具有上腹胀痛、呕吐等典型症状外 ,主要确诊依据为 X线钡餐检查。首先采用保守治疗无效者再行手术。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19岁。腹痛伴恶心、呕吐2d,末排气、排便1d入院。近5年来患者每于进食不易消化食物后腹痛发作,伴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减轻。曾多次在本县市级医院诊治,诊断为“胃肠炎、腹膜后囊肿、腹部畸胎瘤、卵巢囊肿”等疾病,行输液治疗后症状缓解。15年前曾凶“腭裂”行修补术,无腹部手术史,月经量少不规律,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查体:发育迟缓,腹部膨隆,中腹部可触及一巨大类网形包块,质韧,轻压痛,有一定活动度,听诊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  相似文献   

16.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SMAS)临床并不多见,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十二指肠水平部被压迫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脊柱之间,引起十二指肠近端梗阻的一种疾病,故临床又称十二指肠瘀滞症[1]。本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发病年龄为14~57岁,平均31岁,其中女性SMAS发病率仅为0.013%[2]。此病应先行保守治疗,无效再行手术治疗[3]。2014年6月21日,本科室收治1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婴儿,现将保守治疗期间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腹茧症1例     
患者女 ,2 2岁 ,因反复脐周疼痛 2年 ,加重 1d入院。患者腹痛为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 ,时有腹胀 ,无呕吐、腹泻 ,无畏寒发热 ,大小便正常 ,体重未见明显改变。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 ,一般情况好 ,心肺 (-) ,腹部稍隆 ,未见肠型及蠕动波 ,脐周及右下腹压痛 ,可疑反跳痛及肌紧张 ,未扪及包块 ,移动性浊音 (-) ,肠鸣音活跃。血常规报告 :白细胞 9 1× 10 9/L ,中性 0 86。术前诊断 :腹痛待查 :慢性阑尾炎 ?急诊行阑尾切除术 ,麦氏切口入腹。术中发现 :腹腔内有淡黄色渗液 2 0 0mL ,无臭味 ,巨大包块 2 0cm× 40cm× 15cm大小 ,包块系由小肠系膜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O)间隙面积对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腹部CT增强检查的24例SMAS患者(SMAS组)及42例非SMAS患者(非SMAS组),测量SMA-AO间隙面积、夹角、经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SMA-AO距离及SMA起始部至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水平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SMA-AO间隙面积、夹角、经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SMA-AO距离及SMA起始部至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水平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分析显示SMA-AO间隙面积、夹角、经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SMA-AO距离及SMA起始部至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水平距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7、0.783、0.867及0.751。结论 SMA-AO间隙面积对诊断SMAS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诊断SMAS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9.
耿燕 《齐鲁护理杂志》2002,8(4):297-297
小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临床较少见 ,我科收治 1例 ,现结合病例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探讨。1 病例简介患儿女 ,9岁。 6年前无明显诱因上腹部疼痛 ,呈阵发性 ,伴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 ,呕吐及改变体位后疼痛减轻 ,每月发作 1~ 2次。查体见患儿营养差 ,贫血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