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湿热空气对流冷凝换热冷凝液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冷凝式燃气锅炉的冷凝受热面为原型,采用加湿热空气模拟燃气锅炉的尾部烟气,通过单列光管间壁式换热器进行冷凝换热,在较宽广的加湿热空气温度(100~200℃)和水蒸气体积分数(4%~16%)范围内研究了冷凝液量的生成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水蒸气分压力、冷却水流量和加湿热空气流量是影响水蒸气冷凝液量的主要因素,水蒸气的凝结率为40%~75%.由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计算冷凝液量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详细阐述了直接冷凝式锅炉的基本原理、设计时的注意点 ,通过试制的样品炉试验结果证明 ,采用液柱式作冷凝换热的直接冷凝式锅炉具有满意的节能与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3.
富氢燃气将成为双碳时代低碳或零碳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其燃料掺混与冷凝增效的综合节能降碳潜力可达10%~30%。以燃气冷凝换热系统构建为突破口,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传统冷凝换热拟合关联式误差来源,通过实验研究揭示富氢燃气锅炉燃烧后烟气中水蒸气冷凝换热过程中蒸发冷凝多因素耦合转移交互作用机制,首次提出多参数冷凝换热装置显热与潜热强化换热数学关联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冷凝换热装置的微元迭代数字设计优化方法,首次实现冷凝换热器数字化精确设计,直接支撑双碳时代富氢燃气锅炉余热冷凝回收节能降碳10%左右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冷凝型锅炉的基本原理和燃料的特点,对冷凝型锅炉系统进行了分类,重点讨论了分离式冷凝锅炉系统,给出了一些工程实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离式冷凝型天然气锅炉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贾力  孙金栋  李孝萍 《节能技术》2001,19(2):2-3,16
介绍了常用冷凝型锅炉结构,重点讨论了分离式冷凝锅炉的特点,实验研究了以空气和水为冷却介质的烟气冷凝换热的规律,常规锅炉与烟气冷凝热能回收装置构成的冷凝锅炉系统的工程应用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节能与环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燃天然气锅炉烟气中水蒸气冷凝率与使用地海拔之间的关系。在已知天然气组分及过量空气系数的条件下,通过测试燃天然气锅炉使用地大气压力,烟气冷凝余热回收设备前后烟气压力、温度、组分、湿度,计算烟气中水蒸气份额及冷凝率。结果显示在相同烟气温度、组分的前提下,随着燃天然气锅炉使用地点海拔升高,大气压力降低导致天然气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水分露点温度降低,烟气中水分冷凝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冷凝型锅炉系统进行了分类,重点讨论了分离式冷凝锅炉系统,给出了一些工程实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水分烟气对流冷凝换热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针对冷凝式燃气锅炉,利用加湿热空气模拟燃气锅炉尾部烟气,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凝性气体占多数时的水蒸气冷凝换热,研究了不同水蒸气分压比(3%—20%)、不同温度下(100—200℃),加湿空气的冷凝换热特性。实验表明,不凝性气体(空气)占多数时,其对流冷凝复合换热系数可以达到无冷凝时干空气对流换热系数的1.5-3倍。复合换热系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水蒸汽分压力Pv、Pe、Pr以及壁面温度Tw和混合气体主流温度Tg,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准则数Ln并拟合了冷凝换热Nu数的准则关系系。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等碳氢燃料燃烧后的烟气中合有大量水蒸气,将排烟温度降低到水蒸气冷凝温度以下可回收水蒸气的冷凝潜热,锅炉热效率按低位发热量计算可超过100%.热平衡计算结果显示可以用助燃空气回收烟气的冷凝潜热,但烟气进口温度有一个上限值.将蓄热式燃烧技术用于燃气锅炉,可将烟气温度降低到冷凝温度之下.换向周期越短热效率越高,换向周期20 s时热效率可达106.7%.通过空气分级燃烧可以使烟气中NOx排放水平降低到46 mg/m3 (6%O2)左右的水平,且烟气冷凝液可吸附烟气中约14.3%的NOx.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冷凝型锅炉的基本原理和燃料的特点,对冷凝型锅炉系统进行了分类,重点讨论了分离式冷凝锅炉系统,给出了一些工程实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吸收式热泵在燃气采暖冷凝热回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付林  田贯三  隋军  江亿 《太阳能学报》2003,24(5):620-624
作者建立了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燃气锅炉冷凝热的系统,解决了供热回水温度高而难以回收烟气冷凝热问题,比现有的锅炉烟气冷凝热回收技术提高效率5%以上。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工艺的应用可产生显著的经济、节能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基于流体体积函数法(volume of fluid,VOF)建立垂直平行平板通道内膜状冷凝传热预测数值模型,膜状冷凝传热传质过程模拟通过在VOF模型守恒方程中施加基于界面能量平衡方法的源项实现。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发现,在壁面的顶部,冷凝液膜最薄,存在层流区域;冷凝液向下流动,一系列不规则的波纹随之出现;影响冷凝传热的主要因素是蒸汽的流速、液膜厚度及流动状态等。  相似文献   

13.
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的优化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高能耗问题,利用理论分析的方法,采用流程模拟软件HYSYS对系统回收流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各种工况下的能耗和回收率状况.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冷凝法油气回收系统的最佳运行工况:预冷阶段冷凝压力800 kPa、冷凝温度4 ℃,中冷阶段冷凝压力2 600 kPa、冷凝温度-35 ℃.最佳运行工况下可以回收90%以上的非甲烷类油气.  相似文献   

14.
《节能》2016,(8):77-78
空调冷凝热与热水供应负荷之间的不平衡性问题是制约空调冷凝热回收热水供应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文中介绍冷凝热回收技术的系统原理,以东北地区某饮料生产企业为例,提出了余热回收和热负荷匹配的改造方案,指出冷凝热回收的开发和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燃气锅炉烟气冷凝余热利用及节能特性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以及实际运行相结合,分析总结了冷凝式燃气锅炉的节能关键点,为冷凝式锅炉的运行调整和节能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冷凝式锅炉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文章阐述了冷凝式锅炉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分析了冷凝式锅炉在工程应用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并根据冷凝式锅炉在欧洲及北美国家的历史和发展状况探讨了在我国发展冷凝式锅炉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化工装置蒸汽冷凝液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工装置生产过程中 ,蒸汽作为反应原料、加热和动力介质 ,产生大量蒸汽冷凝液。其特点是分布面广 ,因设备、管道泄漏或腐蚀 ,难免含有各种杂质。本文介绍了三套不同类型化工装置在冷凝液回收利用方面的方法。1 某年产 30 0 kt天然气合成氨装置该装置根据冷凝液的不同品质 ,采用分散回收处理流程。回收冷凝液 87t/h。1 .1 工艺蒸汽冷凝液 工艺冷凝液来自加入工艺系统气体中进行化学反应的过剩蒸汽 ,经冷凝后从工艺气体中分离出来的 ,含有多种杂质的冷凝液 ,数量 31 t/h。要回收这部分冷凝液必须先进行预处理 ,以除去溶解在冷凝液中的杂质…  相似文献   

18.
《节能》2016,(7):19-21
目前,我国城镇化和人均收入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冷链食品爆发的条件,冷库的建设和发展会很快达到高峰阶段,冷库的耗能比例将显著上升,冷库的制冷及节能新技术、新设备将广泛应用。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冷库的制冷效率,实现冷库的节能减排运行,是当前需要面对的课题。文中研究了冷库冷凝热回收系统,给出了冷库冷凝热的回收机理,介绍了冷库冷凝热回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且对冷库冷凝热回收系统进行了经济效果分析,总结了冷库冷凝热回收系统的功能及优点。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两种新型的热泵回收冷凝热供热系统——汽水双热源供热量可调集中供热系统和电热泵回收冷凝热供热系统,并与现有的热泵回收冷凝热供热系统比较,分析比较各自的节能经济性。结果表明,汽水双热源供热量可调集中供热系统和电热泵回收冷凝热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比常见的吸收式热泵回收冷凝热供热系统分别高出33%和117.9%。对于296MW供热机组,汽水双热源可调集中供热系统和电热泵回收冷凝热供热系统每年可分别减排二氧化碳10万t和11.5万t。电热泵回收冷凝热供热系统节约的冷却水量要远高于其他两个系统,这对北方缺水地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冷凝式燃气锅炉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增氧燃烧型冷凝式燃气锅炉的概念。以陕北天然气作为燃料,对增氧燃烧型冷凝式燃气锅炉的节能特性进行的研究表明:采用增氧燃烧技术的冷凝式燃气锅炉,热烟气中水蒸气的露点温度和理论冷凝率、锅炉的供暖季节效率随着增氧体积份额的增加而增加;锅炉排烟热损失和引风机的能耗随着增氧体积份额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