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弥补用发生次数和受害森林面积评价森林火灾危害程度的不足,在拟定了林火次数比率、森林燃烧率、森林受害面积比率、每起森林火灾平均受害面积、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变异系数、受害森林面积变异系数6个指标的基础上,利用权重法确定了综合指标。结果表明,单一指标可以从某个方面评价森林火灾危害程度,综合指标则能更好地评价某个区域森林火灾的危害程度,更便于区域间的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介绍了森林火灾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提出了森林生态防火的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我国夏季森林火灾危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1999—2008年的森林火灾统计资料,从过火面积、受害森林面积、烧毁成林林木蓄积量和幼林株数等4个方面,对我国夏季森林火灾的危害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夏季森林火灾在4个方面的年变化均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月变化则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建议各地结合夏季森林火灾在4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轻夏季森林火灾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数字     
《环境》2008,(10)
12502起 关键词:火灾 森林 2008年全国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会议指出:今年1—8月份,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12502起,受害森林面积4.9万公顷,伤亡172人。与前3年同期均值相比,森林火灾次数和人员伤亡数量分别上升51.9%和76.7%,受害森林面积减少68.3%。今年春夏季,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高温连旱天气,西北及大兴安岭林区干旱严重,森林高火险时段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5.
2008年中国南方冰雪灾害对夏季森林火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2008年初中国南方冰雪灾害对森林可燃物、火源、火环境和潜在火行为的影响,认为这场冰雪灾害使得夏季森林火灾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更加完备,近期和中长期的夏季均存在着非常大的火灾隐患,甚至存在着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大森林火灾的隐患。提出了提高认识、做好森林可燃物处理、严控火源、人工干预火环境、促进林分健康生长等建议,特别提出了与森林可燃物清理截然不同“森林可燃物处理”的技术措施,希望这一新的技术手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尽量降低冰雪灾害所导致的夏季森林火灾这个“次生灾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数字     
《环境》2006,(10):12-12
98%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9月12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暨扑火指挥战例研讨会上指出,今年已查明火因的5747起森林火灾中,98%由人为因素引发。  相似文献   

7.
针对实际电缆隧道中防火分隔形式多样、差异较大的问题,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无防火分隔时不同火源规模下的电缆隧道火灾发展规律和三种防火分隔形式对抑制电缆火灾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缆燃烧长度超过10 m时,火焰会因隧道中部燃烧区氧气供应不足向隧道两端快速游走;对隧道断面采取局部防火分隔的方式无法阻止火焰和烟气的蔓延,且防火分隔限制了空气向火源区域的流动,反而会促使火焰更早开始向初始燃烧区外的部位游走;只分隔电缆支架区域以及分隔电缆支架和隧道拱顶区域时,火焰游走的平均速度为0.14 m/s,在相同情况下无防火分隔时火焰游走的平均速度为0.13 m/s;对电缆隧道全断面进行分隔才能有效控制因缺氧造成的火焰游走,并使火焰自熄灭,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火灾造成的危害。该研究可为电缆隧道防火分隔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简讯     
世界自然灾害——林火情况Nature Disasters—Wildfire据 UNEP 报道,1985年苏丹发生森林火灾烧毁森林及农作物达95万公顷;东加里曼丹1985年大火烧毁森林350万公顷,包括80万公顷幼苗林、140万公顷成熟林、110万公顷其它森林;1987年中国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烧毁60万公顷原始森林及开阔林;1982年美国全国野火共烧毁森林56.7万公顷。估计全世界现在每年烧毁森林面积大约630~690万公顷。这些森林火灾的98%都发生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森林火灾不仅烧毁了森林,而且给这些地区的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经济损失造成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汽车油罐车装卸作业多发的火灾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针对这些因素影响,提出了实用而可靠的标本兼治的防火措施。这将对于改善汽车油罐车装卸作业的安全操作和提供火灾危险性评价依据,减少和避免装卸作业火灾,起到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液体泄漏形成液池扩展面积的计算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体发生泄漏,有可能会在固体或液体表面形成液池,对于易燃液体,当遇到点火源极有可能发生池火灾。本文通过对液体泄漏形成液池扩展机理的阐述,讨论了液池扩展面积的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了液池扩展面积的3种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经验推导法计算液池扩展面积更具有实用性。该研究可为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去年的1—3月份,因天气干旱,非律宾有688公顷的森林和草地被毁。在今年的干旱季节来临之际,非律宾政府吸取教训,已命令森林看守员处于紧急状态,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目前全国有 3000人的森林防火员一天 24小时在值  相似文献   

12.
夏季森林火灾现状及其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夏季森林火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特别是2007年夏季的希腊大火惊动了整个世界。尽管“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森林火灾扑救组织和指挥的行为准则,各地重视程度提高,投入加大,但最近几年伤亡事故却逐年上升,矛盾的焦点直指夏季森林火灾这一新的不容忽视的森林火灾类型。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夏季森林火灾发生的基础上,指出夏季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以下几个趋势:(1)由高纬度向低纬度扩展;(2)森林火灾的发生已经贯穿整个夏季;(3)火烧持续时间延长,过火面积增加;(4)雷击火源比重加大、分布区域变广;(5)难控性和扑救的危险性增大。针对以上趋势,提出了防范夏季森林火灾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森林资源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四川省近20 a森林资源动态变化,选取森林面积、人均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活立木蓄积量、人工造林面积5个森林资源指标,GDP、人均GDP、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个社会经济因素指标,以及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温和森林火灾总面积等自然因素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GDP、人均GDP、城镇化率和年平均气温都对森林资源变化起正向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城镇化率>人均GDP>GDP>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温(P<0.05),而年平均相对湿度则对森林资源的增长起限制作用;四川省施行的政策在森林资源的变化中也起到很大引导作用.根据森林面积空间变化分析,2005—2010年四川盆地西北部和川南山地区主要以增加为主,西部横断山区森林面积增加和减少的量相当;2010—2015年森林面积发生变化的区域整体向东南方向转移,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内部.四川省耕地和草地是林地面积增加主要的来源地类,耕地和灌木是林地面积消耗最主要的地类.  相似文献   

14.
独立的可燃物岛是在建筑内部将可燃物集中布置。本文基于科学设置相邻可燃物岛的间距以阻止火灾蔓延的思想,建立了单层大空间建筑内防火隔离带理论模型,并利用FDS场模型对热烟气层温度变化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热烟气层最高温度Ts,进而计算得到防火隔离带的宽度。研究结果表明:火源功率是影响防火隔离带的主要因素,对于单层大空间建筑火灾(最大功率为25MW),10.2m宽的防火隔离带可以有效地阻止火灾蔓延;在火源功率确定的前提下,热烟气层对可燃物的热辐射远小于火焰对可燃物的直接热辐射。  相似文献   

15.
森林与大气污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了森林对大气污染净化及大气污染对森林危害,分析了森林吸收、中和的机理和大气污染物污染森林植物的作用机理。对大气污染作用于森林植物的阈值进行了讨论,指出高于该值时影响污染危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1987年5月,我国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过火林面积达 114万公顷,其中直接受害面积就达87万公顷,受灾群众超过5万人。 1998年5月,我国内蒙古境内发生了森林火灾,火势时大时小,复燃率较高。数千名扑火勇士经过9个昼夜的奋力扑救,才将森林明火全部扑灭。  相似文献   

17.
森林植被变化对水文过程和径流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70,自引:4,他引:70  
森林植被变化对水分分配和河川径流具有调节作用。对我国森林植被变化水文效应文献的综合分析表明:森林砍伐或火灾引起森林覆盖度下降会导致林冠截留率、凋落物对降水截留能力和蓄水能力、土壤的渗透和蓄水能力降低。不同地区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幅度相差较大,但比较一致的结论是:除长江中上游外,森林砍伐会降低植被层的蒸发散,增加河川径流;反之,会减少河川径流量。森林火灾会导致林木蒸发散减少,河川径流增加。  相似文献   

18.
以制氢装置为研究对象,分析物料及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制定相应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从源头上降低制氢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杜绝装置的火灾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事故树分析(FTA)与层次分析(AHP)相结合的方法对动车组列车火灾风险进行分析,并求得各指标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权重,同时还将单独的FTA方法与FTA-AHP方法进行了比较,总结出FTA-AHP方法的优点,解决了在动车组列车火灾风险分析中的什么是重点的问题。结果表明:对动车组列车火灾风险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列车材料耐火等级、火灾报警系统、防火巡查、电气系统的安全状况、消防设施的维护等,必须首先从这些因素入手来控制动车组列车火灾风险。  相似文献   

20.
根据小凌河锦凌水库所处自然条件,分析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因素,依据建设项目工程特点划分了预测时段、范围、预测单元,利用类比工程分析对比的方法对水土流失各防治分区扰动原地貌及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面积及水土流失量进行了量化预测,阐述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得出了预测结果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