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鉴定及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与常规法(转种后取得的纯菌落上机鉴定及药敏试验)的符合率。方法将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培养液混匀于专用接种水中,再接种于专用鉴定扳上直接上机做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与转种后取得的纯菌落上机鉴定及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74份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上机与转种菌落上机鉴定结果符合率达94.4%以上,血培养阳性的标本直接上机与转种菌落上机的药敏试验结果符合率>95%。而直接法比常规法提前了近24h。结论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直接鉴定及药敏试验缩短了检验时间,为菌血症的治疗争取了时间,而且与常规法的实验结果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鉴定和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与常规法(转种后取得的纯菌落上机鉴定及药敏试验)的符合率。方法将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培养液混匀于专用接种水中,接种于专用鉴定板上直接上机做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与转种后取得的纯菌落上机鉴定及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6例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上机与转种菌落上机鉴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上机与转种菌落上机的药敏试验结果符合率大于95.5%。而直接法比常规法约提前24h。结论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直接鉴定及药敏试验缩短了检验时间,为菌血症的治疗争取了时间,且与常规法的实验结果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直接法与常规法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的一致性,探讨直接法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的可行性.方法 将血培养仪报警的阳性标本涂片革兰染色镜检,依据染色结果选择不同鉴定卡,直接上机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同时将阳性标本转种平板分离培养,分纯后的菌落按常规法上机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细菌鉴定总一致率为93.5%,其中G-菌鉴定一致率为95.4%,G球菌一致率90.9%;药敏试验总符合率达94.6%.结论 直接法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明显缩短了检测时间,且与常规法检测结果符合率高,为临床尽早抗感染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分离胶采血管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系统(VITEK-MS)快速鉴定血培养阳性菌的方法。方法收集2015年3~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BacT/ALERT3D血培养仪报阳性,且直接涂片染色为革兰阴性菌的血培养标本50例,通过分离胶采血管直接从血培养瓶中提取细菌,采用VITEK-MS对细菌进行快速鉴定;同时用常规方法对细菌进行转种培养及鉴定,比较该方法的鉴定符合率。结果 50例血培养阳性的革兰阴性菌中,21例鉴定不出细菌名,29例鉴定出细菌名,阳性率58.0%,与常规鉴定方法阳性正确率为96.6%;分离胶联合VITEK-MS较常规法提前近24h。结论采用分离胶集菌联合VITKE-MS鉴定细菌的方法,对血培养阳性革兰阴性菌的鉴定符合率高,可以大大缩短鉴定的时间,方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鉴定法在阳性报警血培养标本转种后检测中的性能。方法 159例阳性报警的血培养标本转种后分别采用快速鉴定法(培养满8h)和常规法(过夜培养后)上机做鉴定和药敏试验,统计菌种鉴定符合率、药敏试验结果符合率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的符合率。结果除少数念珠菌血症和生长缓慢的罕见菌外,绝大多数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可以采用快速鉴定法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菌种鉴定符合率为97.89%、药敏试验结果符合率为97.64%、MIC值符合率为98.57%。结论快速鉴定法能够显著缩短阳性报警后血培养的最终报告时间,适宜在临床实验室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有效缩短阳性血培养中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药敏)试验的报告周转时间,探讨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直接鉴定结果的基础上,对阳性血培养中的常见细菌直接进行药敏试验的可行性。方法:应用MALDI-TOF MS直接鉴定阳性血培养中的细菌,对其中能够准确鉴定的常见细菌直接进行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K-B法)和自动微量稀释测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法药敏试验(直接药敏试验)。同时,将血培养阳性细菌按常规操作流程转种至合适的培养基,培养过夜后获得的纯菌落再进行K-B法和MIC法常规药敏试验。将直接药敏试验结果与常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比对。结果:以常规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革兰阳性球菌的K-B法和MIC法直接药敏试验结果与之符合率分别为98.5%和98.4%,小误差率均为0.9%,大误差率分别为0.6%和0.7%;革兰阴性杆菌的K-B法和MIC法直接药敏试验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7.8%和98.1%,小误差率分别为1.4%和1.1%,大误差率分别为0.8%和0.9%。以血培养阳性报警为起始时间,阳性血培养中细菌直接药敏试验的报告周转时间约为24 h,而常规药敏试验的报告周转时间约需48 h。结论:阳性血培养中常见细菌的直接药敏试验结果与常规药敏试验结果高度相符,且直接药敏试验的报告周转时间可提前至24 h。因此,结合MALDI-TOF MS快速鉴定的结果,对阳性血培养中的常见细菌直接进行药敏试验可在临床微生物室中推广应用,为临床及时、合理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联合分离胶法快速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探讨快速鉴定法的符合率。方法运用分离胶法提取阳性血培养瓶中富集的菌落,应用MALDITOF-MS对经前处理的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直接鉴定,鉴定结果与传统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结果进行比较,若有不符,以16SrRNA序列分析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在实验的200株阳性血培养标本中,革兰阳性菌的鉴定符合率达79.5%;革兰阴性菌鉴定符合率达85.7%;真菌的鉴定符合率达20.0%。由此可见,革兰阴性菌的鉴定符合率高于革兰阳性菌,二者鉴定符合率均远高于真菌。两种及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的阳性标本直接鉴定还存在一定困难,其直接鉴定方式还需进一步探讨。应用两种鉴定方法得出不同结果的12株阳性标本,16SrRNA序列分析结果均与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结果一致。结论MALDI-TOF-MS联合分离胶促凝管直接检测血培养阳性标本,对血流感染中主要病原菌的鉴定符合率较高,且迅速简便,此方法可将细菌更快地鉴定到种属,使临床能够进行早期治疗,有效控制菌血症的病死率和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两种血培养直接药敏方法与常规药敏方法结果的一致性,评估两种前处理方法对血培养直接药敏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某三级教学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共241例血培养阳性样本,用分离胶管离心后分别使用直接检测法和TSB肉汤增菌法两种前处理方法获得细菌,并配置菌悬液,选择相应药敏卡进行药敏试验,得到的药敏结果与转种后获得菌落的常规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革兰阴性菌分离胶离心后直接检测法和增菌法与标准方法类别一致性分别为98.53%和98.74%(2 753/2 794、2 759/2 794),非常重大错误(VME)分别为0.21%和0.18%(6/2 794、5/2 794),重大错误(ME)分别为0.17%和0.21%(5/2 794、6/2 794),微小错误(MIE)分别为1.47%和1.25%(30/2 840、24/2 840)。革兰阳性球菌(除链球菌)分离胶离心后直接检测法和增菌法与标准方法类别一致性为98.46%和99.13%(2 048/2 080、2 061/2 080),VME分别为0.34%和0.10%(7/2 080、2/2 080),ME分别为0.14%和0.19%(3/2 080、4/2 080),MIE分别为1.06%和0.63%(22/2 080、13/2 080)。链球菌两种前处理方法与标准法类别一致性为100.00%(140/140)。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种前处理方法直接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标准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前处理直接药敏结果与标准法总符合率均为98.00%,分离胶离心直接检测法操作简单无需繁琐的增菌过程,可以作为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替代直接药敏实验传统纸片法的一种方便又可靠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在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新会中医院280份血培养阳性标本,对上述280份标本分别予以直接药物敏感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研究2种检测结果的细菌鉴定结果以及药敏结果在2种不同方法中的相关性。结果直接细菌鉴定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法的一致性为92.5%,2种检测方式的敏感度、药物耐药及中度敏感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可以缩短血培养阳性标本的报告时间,有效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血培养瓶增菌法培养脑脊液样本,将报阳样本直接离心富集细菌后,采用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快速鉴定和快速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7月华山医院脑脊液样本1 446例,随机抽取345例采用血培养瓶增菌法培养,1 101例采用常规浓缩集菌培养法培养,比较2组样本阳性率。分别采用快速法(BD凝胶分离血清管富集细菌)和常规法(转种过夜孵育获取纯细菌)对血培养瓶增菌法阳性样本进行质谱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菌种鉴定符合率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一致率。结果与常规浓缩集菌培养比较,血培养瓶增菌后样本阳性率明显增高(χ2=60.889,P=0.000)。48例血培养瓶增菌法阳性样本中,快速法与常规法菌种鉴定符合率为89.80%,2种鉴定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6,P=0.990)。快速法与常规法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比较,革兰阴性菌除微量肉汤稀释法的替加环素外,其他方法和抗菌药物的一致率均为100%;革兰阳性菌除纸片扩散法的红霉素、微量肉汤稀释法的红霉素和庆大霉素、仪器法的克林霉素和庆大霉素一致率略差外,其他抗菌药物一致率均为100%。隐球菌快速药物敏感性分类一致率及标准一致率为100%。以纯细菌微量肉汤稀释法为标准,快速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快速仪器法的标准一致率分别为98.56%和97.83%。结论用血培养瓶增菌法进行脑脊液培养,可在不延长报阳时间的情况下提高脑脊液样本培养阳性率和难培养菌的检出率,采用BD凝胶离心直接取菌的快速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快速、准确,可大大缩短临床报告时间,及时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117-4119
目的建立一种使用分离胶促凝管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的方法直接检测血培养中阳性菌的方法。方法收集阳性血培养标本318例,利用分离胶促凝管直接从血培养瓶中富集并提纯菌体,采用MALDI-TOF MS对革兰阴性菌进行菌种鉴定,同时分离纯菌落用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结果 292例单菌株感染血培养瓶中,两种方法对菌株的种、属鉴定符合率分别为82.4%和22.7%。在26例复合菌感染中,两种方法鉴定出其中一种细菌的种、属鉴定率分别为79.3%和10.3%。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采用分离胶促凝管联合MALDI-TOF MS法直接检测血培养中阳性菌的方法,与传统的培养鉴定方法相比,对血流感染具有更高灵敏度,适合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直接鉴定阳性厌氧血培养瓶中细菌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评价不同前处理方法用于质谱快速鉴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临床非重复阳性厌氧血培养瓶,经革兰染色镜检确认均有菌生长。利用分离胶促凝管法和0.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处理阳性厌氧血培养瓶并用MALDI-TOF MS直接鉴定,与转种后菌落鉴定结果相比较,分析鉴定准确率和一致性。结果共收集阳性厌氧血培养瓶240瓶,包括单菌阳性234瓶,混合菌6瓶,平均报阳时间为(16.87±13.12)h;218瓶(90.83%)可用MALDI-TOF MS直接鉴定,4瓶(1.67%)混合菌生长仅鉴定其中一种菌或无可靠鉴定结果。SDS法和分离胶法对革兰阴性菌的鉴定准确率(94.81%、94.16%)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87.50%、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9.53,P0.05);SDS法和分离胶法直接鉴定与菌落鉴定结果的一致率分别为92.31%、89.74%。SDS法前处理鉴定的准确率和鉴定分值≥2.0的比例(94.17%、69.23%)均高于分离胶法(90.83%、65.81%);SDS法厌氧菌的鉴定分值≥2.0的比例(83.33%)明显高于分离胶法(58.33%)。结论 MALDI-TOF MS可应用于临床常见厌氧血培养阳性菌的鉴定,SDS法前处理对厌氧菌的快速鉴定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用分离胶促凝管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直接检测血培养阳性待测菌的方法并评估其鉴定符合率。方法共收集阳性血培养491例,利用分离胶促凝管直接从血培养瓶中富集并提纯菌体,采用MALDI-TOF MS对待测菌进行菌种鉴定,同时对报阳性血培养瓶进行转种培养,纯菌落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简称Vitek 2 Compact)进行鉴定。若两者鉴定结果不一致,则以基因测序结果予以确证。结果 491例阳性血培养瓶鉴定出的待测菌包括30个属和64个种。在462例单菌株感染血培养瓶中,菌株的种、属鉴定符合率分别为73.6%和3.7%。其中175例革兰阴性菌的种、属鉴定率分别为84.0%(147例)和2.9%(5例);251例革兰阳性菌的种、属鉴定率分别为75.3%(189例)和4.4%(11例);36例念珠菌的种、属鉴定率分别为19.4%(7例)和2.8%(1例)。在29例复数菌感染血瓶中,鉴定出其中一种细菌的种、属鉴定率分别为79.3%(23例)和10.3%(3例)。血流感染中常见病原菌的菌种鉴定符合率达83.3%~96.9%。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分离胶促凝管联合MALDI-TOF MS直接检测血培养阳性待测菌的方法,与传统的培养鉴定方法相比,对血流感染中主要病原菌的鉴定符合率较高,且方法快速、简便,成本低廉,适合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该医院2013年血培养阳性瓶的污染情况及检出菌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Alert240及专用培养瓶,阳性血培养瓶转种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并同时记录阳性报警时间,阴性血培养瓶经消毒灭菌后放置于专用医疗垃圾袋,另行处理。细菌通过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常规鉴定及药敏,部分细菌药敏采用K-B法和特殊药敏板条比浊法。结果血培养瓶总计18 368瓶,血培养阳性瓶3 172瓶(含假阳性126),阳性率17.27%,血培养阳性瓶分离菌共计3 106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283株(9.11%)和大肠埃希菌224株(7.21%)分列前2位。判定血培养阳性瓶分离细菌为污染菌共计205瓶,224株细菌,污染率7.21%,污染菌分布在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最为密集,分别占56株(25.00%)和54株(24.12%),污染菌主要来自于重症监护室(ICU)89株(39.73%)。结论医院血培养阳性污染率较高,其中CNS污染率最高,是常见的污染菌。因此,在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尽可能减少污染,血中分离出CNS时应综合分析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做出正确判断后,再用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琼脂纸片扩散法(K-B)直接用于阳性血培养的快速药敏试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取Bact/Alert3D120报警阳性血培养标本10mL,经离心处理后,取获得的菌悬液进行K-B纸片法药敏试验,并与Vitek2法鉴定和药敏的标准方法同时进行,比较两种方法的药敏结果差异。结果 325株阳性血培养中,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结果与Vitek2法符合率是90.3%,严重误差2.4%,主要误差0.9%,次要误差6.3%;革兰阳性球菌的药敏结果与Vitek2法符合率是92.6%,严重误差2.4%,主要误差1.6%,次要误差3.3%。结论革兰阳性球菌的苯唑西林和庆大霉素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阴性杆菌的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纸片扩散法药敏结果误差较大,K-B纸片扩散法直接用于阳性血培养的快速药敏试验的诊断价值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临床标本主要致病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我们对在2003年10月~2004年9月的各种临床标本中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了药敏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2003年10月~2004年9月我院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574株病原菌。1.2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血液、穿刺液、脑脊液经肉汤增菌转血平板;大便经SS、麦康凯、血平板培养分纯;痰、尿等直接种血平板。将分纯的菌落采用美国德灵公司生产的A/S-4型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2结果2.1病原菌分类表1可见,在574株病原菌中,检出率最高的前6位依次是:表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含高浓度蛋白穿刺液洗涤处理前后检菌效果的对比观察。方法对2015年7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所有粘稠脓性穿刺液标本118例进行细菌学的常规涂片和培养,同时对118例标本进行洗涤、离心集菌后涂片镜检,并平行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结果 118例粘稠脓性穿刺液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检出细菌36例,抗酸染色镜检无1例阳性。118例标本经洗涤、离心后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检出细菌82例,检出抗酸杆菌2例。洗涤、离心集菌涂片法镜检还发现漏检了G-杆菌8例和G+球菌4例。洗涤、离心集菌涂片法的镜检阳性率与细菌培养具有高度的符合率。结论洗涤、离心集菌涂片法可提高细菌检出率,并避免漏检,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质谱技术直接鉴定报阳血培养中细菌种类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非重复报阳血培养瓶443个,采用质谱技术直接鉴定其中的细菌。同时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转种后纯培养菌落。以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的鉴定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质谱技术直接鉴定细菌种类的准确性。结果 443个血培养瓶中,排除7瓶假阳性瓶,质谱技术鉴定细菌的准确性以革兰阴性菌最高(92.8%),其次是革兰阳性菌(81.9%),鉴定真菌、厌氧菌的准确性分别84.2%、66.7%,少见菌鉴定准确性较低(57.1%)。结论质谱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直接鉴定出报阳血培养中的常见细菌,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前处理方法在提高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直接鉴定阳性血培养样本准确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3—9月阳性血培养瓶378瓶,试验前采用分离胶促凝管富集病原菌,试验后期增加SDS的洗涤过程,得到纯化的菌体后采用MALDITOF MS直接鉴定。同时对阳性血培养样本进行常规转种培养,获得纯菌落后采用MALDI-TOF MS鉴定,以此为最终结果,比较2种不同前处理方法的鉴定准确率。结果未使用SDS洗涤的血样本87例,其中单种细菌感染的血样本83例,种鉴定准确率为73.5%,有4例为复数菌感染。使用SDS洗涤的血样本286例,其中单种细菌感染的血样本277例,种鉴定准确率为82.7%,有9例为复数菌感染。改良后革兰阳性菌的鉴定准确率从65.7%增加至90.5%,酵母的鉴定准确率从11.1%增加至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SDS洗涤处理的血培养阳性样本采用MALDI-TOF MS直接鉴定,可提高血培养中主要病原菌的鉴定准确率,且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廉,适合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药敏试验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培养阳性标本快速直接药敏试验的准确可行性。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期间200份阳性血液标本,进行直接药敏试验,然后与常规标准药敏试验进行比较。结果200份阳性血液标本,革兰阳性球菌107株,革兰阴性杆菌89株。比较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标准药敏试验,其中葡萄球菌属的平均符合率为96.0%,革兰阴性杆菌平均符合率为96.2%,但是链球菌属平均符合率为71.7%,出现了28.3%的误差。结论血培养阳性标本除链球菌属外,直接药敏试验能为临床提供了准确快速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