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丹姿 《吉林医学》2015,(9):1884-1885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干预对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口腔溃疡的住院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护理干预组50例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50例不进行口腔护理。在患者入院前以及出院时评估所有研究对象的口腔溃疡程度;分级分为Ⅰ度和Ⅱ度。结果: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入院时口腔溃疡程度分级Ⅰ度和Ⅱ度分别为(55%,45%;5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出院时口腔溃疡程度分级Ⅰ度和Ⅱ度分别为28%,8%;3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有效的口腔护理能够减少肿瘤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减少口腔黏膜炎(OM)疼痛、减少溃疡发生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8例白血病需要大剂量MTX治疗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口腔溃疡分级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增加冰冻康复新液含服,观察并记录OM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并与只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均能良好接受冰块的刺激,试验组OM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的OM发生时间滞后于对照组。结论: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对OM的预防与控制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口腔感染及溃疡的发病率。方法:对照组作常规口腔卫生指导,观察组患者予发放健康宣教手册,进行心理安慰,指导正确的漱口方法,并依据患者口腔的PH值使用不同的漱口液。结果:观察组溃疡发病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口腔溃疡的疗效分析,观察组疗效更好,愈合时间短,细菌感染数少。结论:我们应该加强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干预,减少口腔溃疡发病率及口腔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陈玉芳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1):620-621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大剂量化疗后发生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以提高护士对相关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水平。方法对2006年-2007年住院肿瘤患者进行大剂量化疗后出现口腔溃疡的50例患者进行观察、护理以及分析总结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结果50例发生不同程度口腔溃疡的患者,经常规护理和局部用药,均在3d~10d内痊愈,显效率为75%,有效率为25%。结论对大剂量化疗后发生口腔溃疡的患者,应充分重视漱口液定时含漱,做好口腔护理及心理护理,保证营养供给,预防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5.
王淑琼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9):1575-1576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溃疡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58例行放疗的头颈部恶牲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前、中、后的心理、饮食、口腔等综合护理。结果:在58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中,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仅为33%,经护理治疗后全部达到痊愈。结论:在不同放疗阶段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实行全方位的精心护理,可降低其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促进溃疡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6.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单纯手术达不到根治的目的,故以化疗为主.口腔溃疡是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常发生的一种副反应,它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影响患者营养供给和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也是患者感染、发热并发败血症的主要原因.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口腔护理直接相关.本文回顾分析了2003年7月~2005年6月在我院进行滋养细胞肿瘤化疗60例患者的有关资料,探讨其发生口腔溃疡的原因及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所产生的作用。方法将7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干预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做好相关口腔护理的预防措施,如饮食、药物、心理护理等,对比两组患者口腔溃疡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口腔溃疡发生率为29.41%,干预组的口腔溃疡发生率为13.89%,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后口腔感染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后口腔感染的护理对策,即积极预防、正确漱口、预防感染、加强健康宣教。结果Ⅰ度1~3 d愈合,Ⅱ度3~5 d合,Ⅲ度5~8 d天愈合,Ⅳ度8~15 d天愈合,无1例因口腔感染严重并发全身感染或败血症。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口腔溃疡的疼痛、促进溃疡愈合、缩短病程,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两种口腔护理对放化疗致严重口腔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以便为口腔溃疡患者提供最佳口腔护理。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肿瘤医院住院放疗或化疗后发生严重口腔溃疡的126例患者,按放疗、化疗配对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按常规口腔护理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擦洗配合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擦洗结合冲洗口腔护理法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口腔护理,并发症也少于对照组。结论放疗或化疗后发生口腔溃疡,采用擦洗结合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效果明显,尤其适用于张口受限和严重口腔溃疡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68例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分析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化疗方案和不同的药物副反应及妇科化疗患者的心理特点,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使肿瘤化疗患者情绪异常程度明显减轻,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便秘效果的护理方法。方法实验组:自化疗前一天开始,除按肿瘤化疗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还针对化疗患者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进行化疗及健康宣教,活动及饮食指导,同时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肿瘤化疗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不进行其他护理干预。全程观察治疗过程所出现的护理问题,记录并总结其要点。结果两组病人用两种不同护理,P<0.05,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护士及早对化疗患者便秘进行预防、及时处理和加强毒性反应护理,可以避免化疗患者的便秘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消化肿瘤内科健康教育中实施团体集中宣教对提高肿瘤患者化疗相关知识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宣教(谈话法,读书指导法)与团体集中宣教进行健康教育以书面问卷方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对化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1]。结果:消化内科肿瘤患者对围化疗期的相关知识了解不是很多[2],尤其是化疗期间的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等。通过团体集中教育后患者围化疗期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得到了提高,宣教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消化肿瘤内科健康教育中团体集中宣教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对围化疗期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满足患者需求,明显地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完善血液科化疗患者口腔炎提高口腔溃疡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采用调查分析表收集患者前期资料,查阅文献循证地制定新的口腔护理流程,以本院血液科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即执行该流程,通过统计学分析对比干预前后患者资料。结果:干预后化疗患者口腔溃疡发生率降低,发生口腔溃疡患者因口腔溃疡引起的不适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也较前减轻。结论:根据循证护理完善后的口腔炎护理流程,能够预防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的发生和减轻口腔溃疡的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膀胱内灌注化疗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护理及观察.方法 对12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患者,按复发及进展危险因素进行分级,分别进行膀胱内吡柔吡星或卡介苗的灌注治疗以预防复发,灌注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必要准备,操作时注意使用正确的灌注方法,并做好灌注后的健康宣教及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按规定完成了维持灌注的疗程,无l例因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所有患者均能正确地面对疾病,对自己的疾病有初步的认识,多数患者能坚持规律的随访.结论 熟悉膀胱内灌注化疗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加强其心理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治疗工作能顺利完成,同时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口腔溃疡在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AL)过程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0%,当大剂量应用抗代谢化疗药物时,机体的免疫功能、组织对细菌的抵抗力降低,患者常在第3~5天开始出现口腔黏膜出血、水肿以至溃疡,疼痛剧烈,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溃疡部位成为全身感染的侵入门户,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的威协着病人生命.有效的口腔护理可预防和减少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预防感染,提高疗效的目的.我院自2006年至2008年收治AL患者50例,在预防和护理口腔溃疡方面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106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利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减轻口腔溃疡的护理措施。包括评估口腔情况,给予健康宣教,落实口腔护理措施等。认为运用循证护理有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了放射性治疗时放射线对口腔粘膜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腔内含冰块降低白血病化疗所致的口腔溃疡程度。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白血病前期无口腔溃疡发生的白血病病人1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化疗期间仅给予0.9%生理盐水漱口水漱口;治疗组除常规生理盐水漱口外,定时、持续给予冰块含在口腔内。两组病人其他护理方法相同,观察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及化疗后口腔溃疡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病人Ⅲ-Ⅳ度口腔溃疡发生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口腔溃疡发生率(11.9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期间使用漱口水漱口的同时,口腔内含冰块对降低白血病化疗病人口腔溃疡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预防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2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干预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5,P<0.05).结论 整体护理能降低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减轻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病例56例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明显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增强.结论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使肿瘤化疗患者异常情绪程度明显减轻,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葡萄胎化疗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方法将78例葡萄胎化疗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人院介绍、按医嘱给药和化疗中口腔护理等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人本位整体护理、化疗前评估、准备、预防,化疗中生活照顾、观察病情、对症处理、化疗后心理支持、指标监测等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化疗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腹胀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通过对葡萄胎化疗患者实施正确护理干预,明显降低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达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