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针对奉贤地区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流行病学展开调查。方法:选取奉贤地区187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城乡妇女(45~55岁),均来源于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围绝经期妇女对该病的认知进行了解,利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症候调查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绝大多数患者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不到位,其中对围绝经期综合征非常了解的有33例,基本了解的有53例,不了解的有101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主要以肾虚肝郁型最多,其次为脾肾两虚型、肝郁脾虚型、心肾不交型、肾阴虚型、心脾两虚型、肾阴阳俱虚型。不同情况妇女在心理状态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郁,将抑郁分为4个等级:无抑郁以及Ⅰ级抑郁、Ⅱ级抑郁以及Ⅲ级抑郁,其中总的抑郁人数为156例,占比83.42%。结论:绝大多数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对该病的认识不到位,同时调查得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主要以肾虚肝郁型最多,其次为脾肾两虚型、肝郁脾虚型、心肾不交型、肾阴虚型、心脾两虚型、肾阴阳俱虚型,并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  相似文献   

2.
总结刘素荣教授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刘教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包括肾气亏虚、肝失疏泄、脾虚失健,肾虚是发病的基础,并可累及心肝脾肺,临证分肾阴亏虚、阴阳两虚、肝郁气滞、心肝火旺、肝血亏虚、心气亏虚、心肾不交、气虚不摄8型,分别治以滋养肾阴、清热除烦,阴阳并补,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养血安神、疏肝清热,养阴清热、除烦安神,益气养心、敛阴止汗,交通心肾、清心安神,补气止汗。  相似文献   

3.
胡国华教授认为女子以肾气肾精为根,肝血为本,一旦出现元阴元阳亏虚,则导致脏腑、经脉、官窍失其滋养温煦,气机失畅。故绝经前后冲任虚衰、肾气阴精衰退、肝气郁滞是引发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根本原因。胡国华教授以肝肾为主,强调肾虚肝旺为本病主要病机,治以清肝益肾为主。故胡师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时主张"泻南""补北",即清肝火以疏肝解郁平心火,健脾胃培补后天以滋养先天之肾气肾精,同时滋补元阴以清肝心之热使心肾既济,脏腑功能协调,从而患者得以平稳度过围绝经期。更年清肝饮为胡师多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行之有效的经验方,其可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女性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精神情志、心血管等方面诸症。  相似文献   

4.
中医历代医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出现的诸类证候,依其临床表现的侧重不同,将其归属于多种疾病中。因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少,天癸渐竭,体内阴阳二气不平衡,脏腑气血失调所致。辨证论治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俱虚、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心脾两虚、肝郁脾虚、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郁化火,痰气郁结,痰热上扰等等。现代医学研究中医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具有多途径作用机理和整体调节的独特优势。如对FSH,LH,E2,5HT,5HIAA的调节作用等。对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对自由基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在单味中药药效学及药物剂型方面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中医药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保健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5.
郑玉姣 《环球中医药》2013,6(5):379-383
围绝经期高血压是指合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高血压。古今医家在临床中不断总结出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并不断地发展完善。其病因病机包括肾阴虚、肾精亏虚,肝肾阴虚,肝失疏泄,气血不足,阴阳两虚,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清阳不升,阴虚内燥,阳虚水饮内停,心肾不交,因虚致瘀,阴阳不和,冲任失调等等。其病位主要在肝肾,但与肺、心、脾等脏腑的关系密切。以阴虚阳亢者较多,但久病可致阴阳两虚。本病发生发展错综复杂,实非"阴虚阳亢"四字可以概括无遗,往往还有气虚、阳虚、气血逆乱、冲任失调,或兼夹有痰、浊、寒、瘀等不同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医不同证型患者的尿液蛋白差异。方法 选择251例2009年1月—2010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住院的CRF患者,其中肝肾阴虚组34例,脾肾气虚组75例,脾肾气阴两虚组56例,脾肾阳虚组32例,阴阳两虚组54例,另选择健康人5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SELDI-TOF-MS技术,采用H4蛋白芯片技术进行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用蛋白芯片阅读器PBSⅡ对芯片进行扫描、分析。结果 CRF中医各证型组与对照组间发现49个差异蛋白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证型组间ROC曲线下面积显示:肝肾阴虚组和脾肾气虚组、脾肾气阴两虚组、脾肾阳虚组、阴阳两虚组以及脾肾气阴两虚组和脾肾阳虚组组间差异度较明显,脾肾气虚组和脾肾气阴两虚组、脾肾阳虚组,脾肾气阴两虚组和阴阳两虚组及脾肾阳虚组和阴阳两虚组差异度一般,脾肾气虚组和阴阳两虚组差异度不明显。结论 尿液蛋白标志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RF各证型组间生物学特点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白祯祥主任医师擅长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患者之类围绝经期综合征,其重视病证合参与方证思想,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主要在于脾肾气虚兼肝肾阴虚,其中气虚责之脾肾、阴虚责之肝肾,治疗上强调气阴双补,以黄芪为组方之要,巧用归经药以直达病位,并重视结合药理研究成果。其自拟方药健脾补肾汤可达补气益阴清虚热、补肾柔肝调气血、软坚消肿助抗癌之功,...  相似文献   

8.
傅金英教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位在肾,与肝脾关系密切,其早期表现为肾阴虚,后期阴损及阳,出现肾阴阳皆虚;治疗上以滋补肾阴为主,稍稍扶助肾阳,并注意调理脾胃,此外还特别注重患者日常自身调养。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围绝经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规范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91-2011年发表的有关围绝经期综合征文献,进行文献整理分析。结果纳入分析文献191篇。围绝经期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候有49个,其中肝肾阴虚、肾阳虚、肾阴虚、肾阴阳两虚、心肾不交、肝郁气滞、脾肾阳虚最多见;提取常见症状共65个,包括月经紊乱、头晕耳鸣、失眠、烘热汗出、腰膝酸软、心悸、易怒、纳呆等;病位以肾、心、肝、脾为主;病性以虚为主;脉象以细数、沉细、弦细为主,舌象以舌淡或舌红,苔薄或少苔为主。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比较集中,本研究为下一步临床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荣伟 《陕西中医》2001,22(10):598-599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辨证分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论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6 5例。结果 :完全缓解 2 1例 ,总有效率 86 .2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解毒祛湿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曹向黎 《光明中医》2016,(9):1265-126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气血亏虚型、肾阴不足型、肾阳亏虚型、血热内盛型、气滞血瘀型、肝郁化火型、脾虚肿满型)论治(以补气养血升提,滋肾养阴固冲,温肾助阳固冲,清热凉血固冲,活血化瘀止血,疏肝解郁清热止血,健脾利湿化气行水止血)为主,随症加减,治疗本病55例。结果总有效率96.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气升提、滋肾养阴、温肾助阳、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清热、健脾化水,消肿止血的功效,达到安冲止血,使月经量减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补肾法治疗经断前后诸症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补肾法治疗经断前后诸症的疗效。以二仙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以及阴阳俱虚的经断前后诸症38例,疗程2个月,结果有效率为89.47%。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综合征影响女性的工作及生活.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方面对调理冲任、平衡阴阳、有效控制病情等中医药的治疗优势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4.
魏绍斌教授认为免疫性不孕症系生殖系统抗原自身免疫、同种免疫或子宫内膜局部免疫引起,免疫抗体产生是造成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妇科疾病发生虽与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相关,但最终损伤冲任;冲任受损,不能摄精成孕;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不足,无以养先天,后天之脾与先天之肾互根互用,相互影响,脾伤不能通任脉而达带脉,任、带损伤,胎孕不受;或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湿聚成痰,痰湿脂膜下注,蕴滞冲任胞宫,气血运行受阻则月经后期甚或闭经;或痰湿脂膜积聚体内蕴结,而致体胖多毛;或冲任失司,躯脂满溢,闭塞胞宫,而致不孕。提出掌握排卵期—氤氲候对,万物化生,适时调补阴阳并结合耳穴治疗以达促卵泡发育、促排卵之目的,此乃受孕的关键;肾中精气充足,肝气疏泄条达,脾气健运,冲任相资,摄精受孕,已达到免疫性不孕抗体转阴以备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任继学教授认为中风病机为虚风上冲,挟营阴上扰于脑。中焦虚满态及下焦失藏态为中风病风险人群的中医状态,痰火内郁态及肝阳上亢态为中风高危人群的中医状态。按此理论体系。中风高危人群治疗原则为行气解郁、清泻痰火,平肝潜阳、降气泻火。在调护时须注重脾胃的调养和生活方式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朱南孙教授治疗不孕症,强调"首辨虚实",因人制宜,重在求本,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对于虚证,先补益其虚,气血安和,再调经助孕;对于实证先予祛邪,邪去正复再予调补助孕。对于婚久不孕,经行错后,畏寒肢冷,纳呆便溏之脾肾阳虚者,先治以温肾健脾,养血调经,待脾胃调和,再施以温肾助孕法治疗。朱老提出欲求嗣,必先调经,调经者,重在调周,调周者,必兼养卵促卵。行经期,以通为主,以活血调经之品促进经血通畅,慎用寒凉药以防滞其经水。经后期,经水已泻,胞宫阴血亏虚逐渐至盛,以滋阴养血,补益冲任为主,常予四物汤、二至丸化裁。不孕症患者性善忧思急躁,心神失养,阴虚阳亢,无以营养冲任胞宫,不能成孕,故而疏肝解郁,宁神定志亦为调经助孕之要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硬变失代偿期中医证型与血浆TNF-α和腹压的相关性。方法:将180例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检测血浆TNF-α和腹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变失代偿期常见的5个证型依次为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肝脾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TNF-α含量: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肝脾血瘀证,腹压: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脾血瘀证。血浆TNF-α和腹压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为:气滞湿阻证与湿热蕴脾证、肝肾阴虚证与脾肾阳虚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NF-α:P0.05,腹压:P0.01);肝脾血瘀证与其余四证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TNF-α和腹压在肝硬变失代偿期各证型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肝脾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三证型升高较明显,肝脾血瘀证最明显,并且血浆TNF-α和腹压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月经过少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胡国华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月经过少的根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虚损、冲任失调,提出以益气养血,补肾疏肝,调理冲任为治本之道,分期论治本病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