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20世纪国内关于中国教育发展线索问题的研究,古代教育史有儒家教育,劳动人民教育或教育的阶级斗争的单主线说,养士教育,平民教育和世家学术传承的多线索说,统治阶段教育与人民性民主性教育的主次线索说,近现代教育有教育现代化单主线说,资产阶级新教育,半封建教育和半殖民地教育的多线索说,新民主主义教育和民国教育的主次线索说,资产阶级教育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主次线索说。正确把握中国教育史发展线索将有助于正确认识教育历史的特点和规律,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确定教育史发展线索的依据是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一种产业。以前教育理论界在教育本质大讨论中提出的许多命题如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等,都是正确的,只不过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特别强调教育的不同属性而已。今天,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教育的经济功能日趋凸现的情况下,我们尤为强调教育的产业属性。强调教育是产业,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一、教育产业具有特殊性我们承认教育是产业,并不是说教育和一般产业完全一样,没有区别,事实上,不论是从生产的目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由三大要素构成:教育,教育对象,教育作用过程。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创新教育过程是教育对受教育施加影响的过程,影响的内化有赖于受教育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能动意识,主体潜能,重视学生创新品质的塑造,并以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策略,方法,手段来推动学生主体创造思维及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最根本的教育思想,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部分。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并且说“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的第一特点是,“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农民是大众的最多数,教育首先要为农民服务。他指的大众也包括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他是为工农教育奋斗终生的。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以“工农劳动阶层”…  相似文献   

5.
讨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观念的融合或冲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对人的教育价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等方面讨论。本文主要结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对人的教育作用,讨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不同时期的地位,以及当前应如何处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高峥 《教书育人》2001,(11):40-41
所谓创造性教育,就是通过营造有利于教育的创造性环境,以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为目标的创造活动。无数的教育实践表明,教育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创造工程。只有创造性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有质量、有效益的教育。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的承担者,不仅应是一名教育者,更应是一名创造者。只有具备创造精神的班主任,才能站到更高的理性层次上,在广阔的教育视野里,审视以往教育工作中一切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论。班主任也只有达到创造性教育的境界,才能真正领悟到教育的真谛,实现教育的…  相似文献   

7.
试析教育活动的结构与矛盾冯建军教育活动是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探讨教育活动的结构,分析其内部的矛盾运动,对于认识教育主客体的关系,深化教育本质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任何教育活动,都有教育过程中的两极,即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组成,它们以教育资...  相似文献   

8.
司久胜 《教师》2011,(35):56-57
教育观念是教育行为的理论基础,教育行为是教育观念的表现形式。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才会有正确的教育行为。本文拟就两个案例来论述,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时,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行为,并进一步阐述几点实践做法。  相似文献   

9.
深刻理解科学教育的含义,把握科学教育的本质,才能正确地进行科学教育,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本文提出要从科学理论教育,科学思想教育,科学方法教育,科学态度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科学实践技能培养,科学道德教育、科学审美教育八个方面,来理解科学教育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是:教学与教育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教育与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与心理健康相结合,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身教与言教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论非理性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整的教育应是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统一体,它们两者是相互关联的两种教育范型。作为完整的人所独有的属性,理性与非理性也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而在科学主义理念支配下的教育却往往桎桔子理性目的,漠视非理性及其教育,致使人的发展异化,丧失了主体的独特性。因此,将非理性及非理性教育纳人塑造完整的人这一视野进行考察和辨析,同时,严格地界定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理性主义教育与非理性主义教育,是构筑以完整的人的培养和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旨趣的教育发展模式所必须的,也是时代精神向现代教育提出的要求。非理性主义教育建立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基础之上,予当代教育以重大影响。其负面影响是过于夸大了情意等非理性心理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此外,它与理性主义教育在人的本质观、精神现象本质、认识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对峙,各执一端,失于偏颇。因而,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整合,将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2.
公民教育: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教育主要体现在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教育、民主法治教育、权利义务教育、公德教育、非智力素质教育等方面。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在教育内涵、教育方法、教育层次以及教育的广泛性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特点。总之,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补充,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也可以避免长期以来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种种偏见和误解,因此,公民教育应当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党员是整个党员队伍的新生力量,也是党员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高校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教育,要优化教育内容,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创新教育方式,力争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形成教育制度,确保教育机制的长效性。  相似文献   

14.
章就电大的人教育问题提出了笔的见解: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教育观念,这是发展人教育之前提;第二,把人教育作为电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重视科学教育也重视人教育,使电大教育能整体发展;第三,人教育与人实践教育要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人精神,提高人素养;第四,要创造良好的人教育环境,保证人教育有良好发展的氛围;第五,要善于挖掘各学科教育中的人底蕴,这是人教育深入发展的实质内涵。电大人应努力发展电大的人教育,并以此推动电大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与个人生活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增加,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也逐日增强。教育公平包括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入学机会平等、受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教育结果的平等。目前,我国公共教育制度中存在着诸多教育不公平现象,具体表现在城乡教育不公平,地区教育不公平,重点校与一般校教育的不公平。教育不公平的后果是制约经济的发展,加大了教育的复制功能,加大了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稳定。为促进教育相对公平的实现,可以采取下列对策:调整教育财政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实行教育券制度,推进各类教育办学体制的多元化,调整教育评价导向等。  相似文献   

16.
目前,诸多教育报刊开辟了教育文艺栏目,发表了许多反映教育现实生活的文艺作品,体裁广泛,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可读性强,颇具教育特色和风格,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与赞赏。从教育的社会效益看,教育文艺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在教育功能发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此说来,我们对教育文艺的认识和重视还很不够,包括文艺界在内,教育文艺的发展远远滞后于人们的热望和企盼。   教育文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教育界、文艺界尚无明确界定。一般理解为:以教育为对象,反映教育题材,揭示教育规律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所主张的“难忘教育”既不是指教育的内容,也不是指教育的模式,而是专指教育的特质,经验地说是教育的色彩,教育的力度,教育的影响。教育能不能产生效用,与教育的内容固然有关,与实施教育的模式固然有关,但毫无疑问,它与教育的特质、色彩、力度,也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教育必得经由受教育者的感受、体验,才能进而产生悟解,最终使教育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使教育的目的根植于学生的心中。  相似文献   

18.
王占宝 《上海教育》2006,(9B):46-47
实践教育、研究教育、评价教育应该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优良的传统,把握教育的科学走向,根据教育的具体环境,回到教育的原点,回到教育的系统中来。[编按]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而言有着自身的特性,这些特性将直接影响教育活动,一些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也正是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特性的了解而产生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特性,针对此特性分析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有的放矢地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最终实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无意识教育是指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隐蔽教育目的,使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的方法,榜样(典型),校园化的建设,环境教育和健康有益的活动教育都无意识教育的有效形式,无意识教育可以淡化教育的痕迹,有利于调动被教育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避免和消除被才译是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使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接爱陶冶,最终达到转化被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