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森林数量和质量变化出发,分析目前森林转型所处阶段、经济增长状况和如何推动森林资源变化。基于EKC假说,利用我国近25年30个省区的750个森林清查面板数据,以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人均林分面积为因变量,以GDP为自变量,加入自然、人口、政策等7个控制变量进行检验,再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我国总体还未实现经济与森林资源双增长的森林转型;质量上东部地区拟合结果不可靠,中部地区完成一次森林转型,西部地区完成两次森林转型;数量上东、中、西部地区均完成一次森林转型的结论。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促进森林资源产权流转制度完善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小炜  陈晗霖 《青海环境》2005,15(4):158-161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如何在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的生产效率和森林覆盖率的同时,完善森林资源产权流转制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森林资源产权流转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秦皇岛森林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秦皇岛森林资源现状可知,秦皇岛森林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主要存在森林分布不均、质量较低、人工林保存率低、护林资金匮乏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生态功能的宣传工作、健全法制、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强化管理,增加投入等秦皇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本文论述了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秦皇岛森林资源现状,以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秦皇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是我国南方山地森林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江西山地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山地森林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6项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08,(3):63-63
森林资源增长加快联合国全球森林资源最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已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到201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0%。目前,全球年均减少森  相似文献   

7.
2006年6月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首次对外发布的《中国生态保护》,全面介绍了中国生态保护情况。2000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我国近1/3的国土生态环境质量优良,1/3的国土生态环境处于差或较差水平;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趋于提高,但森林资源仍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过度采伐等问题;我国天然草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1%,但有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沙化的草原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沙尘源;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城市森林游憩区的内涵,认为城市森林游憩区的质量构成包括环境质量、服务质量、景观质量和游憩者满意度等四个方面.其中,环境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是游憩区景观质量和游憩者满意度提高的现实路径,因此环境和服务是实施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城市森林游憩区质量管理的目标是在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为游憩者提供更好的游憩体验.在此基础上,以南京紫金山森林游憩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结合游憩区质量构成的基本要素,分析在环境和服务质量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山地和高原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0%,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孕育了繁多的森林树种,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有显著作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我国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存在的诸如采伐指标缺乏科学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兼顾,经营者林木处置权难以保障,执行难等现实困境,以中国林情分析为切入点,分析完善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契机和动力,从困境根源着手,提出了完善林业税费制度、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科学编制森林限额采伐、加强基层林业队伍建设、创新森林资源管理新方式以及强化森林资源监管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选取吉林省抚松县为研究区域,采用能值分析方法,从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接受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抚松县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2009年抚松县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量和能值产出量均呈增加态势,能值投入以本地资源为主,工业产值迅速增加(以林产品为主),而农产品产值持续减少。②抚松县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均属于较低水平,工业发展效率很低,居民生活质量不高。③生态环境压力逐年增大,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但是与其他发达地区、我国西部地区相比,抚松县在生态环境承载力方面仍具有相对优势。据此,提出了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绿色食品、林产品的深加工等增强系统开放性,深入挖掘优势资源的高价值形态,以达到山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开发状况,从深度和广度上论述了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内容,在开发与保护问题上强调必须坚持生态经济的原则,把保护放在首要地位,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山区综合开发是21世纪林业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介绍虞山宝岩高科技农林生态观光园的规划,旨在探讨新形式下农林综合开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林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我国林业资源发展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定量评价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是为发展森林旅游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研究了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定量方法,对武汉市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了武汉市森林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为森林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 years of sustainability in forestry: Lessons from histor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ince the end of the 1980s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gained general acceptance, but much uncertainty still exists on how to operationalize this concept. In forestry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ility has been an accepted principle since the 18th century. The experiences with its application in forestry may contribute towards obtaining a better insight into the implications and operation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ilit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sustainability in forestry, including the various social values on which its interpretation has been based. The original principle of sustained yield has gradually been broadened to a more inclusive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The dynamics in social valu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resulted in various attempts at practical operationalization of the principle. Notwithstanding 200 years of efforts to operationalize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ility, its exact application in forestry remains troublesome. Three lessons are drawn: (1) the need to recognize the different nature of ecological limits and social dynamics, (2) the role of dynamic social values with respect to forest resources, and (3) the significance of operational experiences in trying to attain sustainability within a concrete context.  相似文献   

17.
淡竹森林公园地处括苍山脉中部,保存有括苍山脉最好、最完整的常绿阔叶林,是浙中和浙东沿海区域原生性最强的原始次生森林。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淡竹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6大特点——风景资源品味较高,天然常绿阔叶林景观较典型,水体景观多姿多彩,山体和岩体景观奇妙,森林环境优异,山区风情较淳厚;提出了淡竹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5条基本思路,即依法开发、保护为先,体现特色与周边景区互补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循序发展相结合,旅游产品应以自然性休闲型为主导,塑造主题旅游形象,强化宣传促销。  相似文献   

18.
到1992年底,我国已建立森林公园255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155处。森林公园资源十分丰富,具有众多的动植物资源、山水资源和人文资源。森林旅游具有其它类型旅游不可比拟的独特作用,已成为现代旅游的新潮流。森林公园的建立,客观上保护了自然和自然资源,但急功近利的经营思想和掠夺式开发导致了自然资源的破坏。本文最后对森林公园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如何协调统一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