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洪文 《山西临床医药》2009,(14):1701-1702
目的:研究康复治疗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以随机对照方法研究45例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并伴有膝关节肿胀及功能障碍的患者对于康复治疗的治疗反应。结果:康复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均能有效地改善因类风湿关节炎所致的膝关节功能障碍,但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生活质量及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要大大优于常规治疗。结论:有效的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的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法和步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主要目的是解除病变关节造成的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关节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应用,手术后的康复日益受到重视,精湛的手术技术只有结合科学的术后康复治疗,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由于膝关节功能主要体现在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股四头肌和胭绳肌肌力,以及步行能力等方面。因此,在术前和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中,重点  相似文献   

3.
股骨干骨折及膝部骨折以往临床重视骨折的手术治疗,却对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重视不够,以致发生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影响手术效果。本文对骨折愈合后屈膝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保守、手术及康复治疗方法,增加了膝关节活动度,改善了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创伤后行内固定或/及外固定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尤其是屈膝功能障碍。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是理疗,尤其是传导热治疗结合膝关节屈曲功能持续载荷牵伸并结合股四头肌肌力训练。笔者通过对一组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在传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再配合膝关节松动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患者40例,男18例,女22例;患者平均年龄(35.23±10.64)岁;胫骨平台骨折11例,股骨干骨折5例,髌骨骨折9例,腓骨小头骨折5例,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10例。所有患者均于骨折线模糊,骨痂明显生成后行康复治疗。20例患者行理疗、载荷牵伸治…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187-2189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接受早期综合治疗的康复情况,为该疗法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门诊2008年6月~2014年12月收纳的46例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冷疗、关节功能训练、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患者均接受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评分表以及Lysholm膝关节活动度自评。结果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急、慢性滑膜炎、韧带断裂等情况,均顺利度过康复期。治疗结束后,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情况良好,相较于治疗前,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项目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给予科学、有效的综合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尽早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务必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庞佳飒  张群  黄威 《中国临床康复》2003,7(8):1337-1337
股骨干骨折及膝部骨折以往临床重视骨折的手术治疗,却对骨折术后患的康复治疗重视不够,以致发生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影响手术效果。本对骨折愈合后屈膝功能障碍的患采用保守、手术及康复治疗方法,增加了膝关节活动度,改善了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腿部肌群等速向心肌力训练对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水平的作用。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168膝)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85膝),进行推髌骨、股四头肌训练及楔形垫行走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等速组50例(83膝),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患腿肌群等速运动训练。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时接受等速肌力测试及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作为康复疗效判定标准。结果:经过8周的系统康复治疗,等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屈、伸肌峰力矩(PT)、总功量(TW)、平均功率(AP)和伸屈肌单次最大作功量(MRTW)均较前有改善,等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两组的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较前有改善,等速组Lysholm评分较对照组进步明显(P<0.01)。结论:等速向心肌力训练明显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部肌群力量,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肌力训练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有调查表明OA在5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为44%~70%,而患者中10%的人功能受到限制。这部分功能受限者约在发病20年~25年后成为残疾者,最后不得不靠手术来解决问题〔1〕。因此对OA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十分必要。OA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药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2〕、支具〔3〕、运动疗法、手术等,在众多疗法中,运动疗法是非常积极而且有效的一种。自1955年Arderson首次报道股四头肌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9.
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膝关节功能障碍多见于膝关节及邻近关节部位组织严重损伤后 ,由于关节固定时间过长引起。若膝关节屈曲范围<60° ,将给患者日常活动带来极大不便 ,需通过康复治疗改善和恢复患膝关节功能。近年来我们采用推拿配合运动疗法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 63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膝关节功能障碍 116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63例 ,其中男 41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3 8.1± 7.3 )岁 ;病程 (3 .51±2 .3 5)个月 ;关节活动度 (3 5.16± 11.84)° ;股骨中段骨折 11例 ,股骨下段骨折 16例 ,髁骨骨折 6例 ,胫骨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33 例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蜡疗、关节松动术、按摩、关节功能牵引、心理支持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蜡疗和按摩。结果:2 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均有增加,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膝关节屈曲角度2 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 0.05) 。结论:综合康复措施对膝关节功能障碍较单一治疗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早期等长收缩练习,蹬足练习,直腿抬高等以及后期的药物熏洗,肌力训练,关节松动术等。结果综合康复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更好的促进病人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周围骨折后创伤本身及手术对关节结构及伸膝装置的破坏,不可避免发生伸膝装置及关节腔内粘连,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一般均需要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才能恢复良好的关节功能。为了说明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恢复关节功能的重要性,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系统康复治疗与自行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作以回顾性总结。  相似文献   

13.
张长杰  陈晓文 《现代康复》1999,3(11):1304-1305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33例膝关节功能障碍患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疔组采用蜡疗、关节松动术、按摩、关节功能牵引、心理支持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蜡疗和按摩。结果:2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均有增加.治疗前后比较有显性差异。膝关节屈曲角度2组间比较也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康复措施对膝关节功能障碍较单一治疗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与恢复期开始实施康复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根据康复介入的时间将49例患者分成早期康复组(25例)和恢复期康复组(24例)。两组患者经系统康复治疗后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和ROM评定,并统计随诊1年后患者膝关节活动障碍例数。结果:早期康复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ROM均优于恢复期康复组(P〈0.01),两组患者随诊1年后膝关节活动障碍例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最大限度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恢复肢体功能,使患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以持续主被动活动联合为理论基础,通过模拟人体运动,刺激机体的自然复原力,发挥组织代偿作用。目的:动态观察并了解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在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康复作用。方法:将20例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随机等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行肢体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被动训练装置CPM机行功能锻炼,治疗间隙2组均采用心理疏导、低频脉冲电疗和红外线等物理治疗。结果与结论: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后屈、前伸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同时实验组股四头肌肌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2个月后的后续治疗,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后屈、前伸活动度有了进一步的改善(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说明早期采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或CPM机配合心理疏导、低频脉冲电疗和红外线等治疗均能明显提高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同时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具有恢复患者股四头肌肌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以持续主被动活动联合为理论基础,通过模拟人体运动,刺激机体的自然复原力,发挥组织代偿作用。目的:动态观察并了解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在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康复作用。方法:将20例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随机等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行肢体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被动训练装置CPM机行功能锻炼,治疗间隙2组均采用心理疏导、低频脉冲电疗和红外线等物理治疗。结果与结论: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后屈、前伸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同时实验组股四头肌肌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2个月后的后续治疗,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后屈、前伸活动度有了进一步的改善(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说明早期采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或CPM机配合心理疏导、低频脉冲电疗和红外线等治疗均能明显提高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同时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具有恢复患者股四头肌肌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运用持续被动运动的疗效。方法 将 3 6例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为主 ,辅以综合康复治疗 ;对照组只接受辅助的综合康复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治疗后膝关节活动范围、疼痛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治疗组膝关节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采用持续被动运动并辅以综合康复治疗是治疗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对深度烧伤后膝关节僵硬及腘窝挛缩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35 例下肢深度烧伤患者(包括腘窝周围皮肤烧伤)应用运动治疗、水疗、作业治疗(包括压力疗法)、理疗等方法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前后进行功能独立性测量(FIM)、关节活动度及肌力评测。结果治疗后,患者FIM评分明显提高(P<0.01),膝关节活动度及肌力明显提高(P<0.01)。结论综合康复能明显提高深度烧伤后膝关节僵硬及腘窝挛缩患者的ADL、膝关节活动度及肌力。  相似文献   

19.
26例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四肢多关节受累为主要表现的全身系统性疾病,病程早期以关节的肿胀疼痛为主,晚期则表现为关节功能障碍、强直等,严重影响其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膝关节是类风湿关节炎较常累及的关节,膝关节受累可引起负重、行走等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本文旨在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下肢骨折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及其早期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肢骨折手术后 ,长期卧床和膝关节制动可引起关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 ,最终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针对下肢骨折手术后不同时期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介绍了早期康复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