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包括急性淋巴细胞自血病)的证候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为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恶性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007年5月—2010年4月我科既往收治的淋巴瘤住院患者115人次进行回顾性研究,挖掘病案资料,总结出6种常见证候要素,痰结、寒凝、血瘀、气滞、气虚、阴虚,并以证候要素为辨证分型的基础,进行再次证候分型,初步总结证候要素及临床证型的分布规律。自2010年5月一2012年4月,对我院收治的恶性淋巴瘤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共入组88人次,依据上述6种证候要素进行辨证分型,进而归纳出常见的临床证型。结果共统计恶性淋巴瘤患者203人次,6种证候要素分布比例为痰结92.1%、血瘀56.1%、寒凝29.2%、气滞38.2%、气虚33.8%、阴虚6.3%;常见临床证型为痰瘀互结证、气滞痰凝证、寒痰凝滞证、痰毒虚损证、阴虚火旺证。结论通过总结淋巴瘤证候要素及常见证候分布规律,为淋巴瘤证候的标准化研究及中医临床路径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小儿多种疾病的临床证型以夹杂证为多。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阐述了小儿夹杂证的形成原因;结合具体的疾病介绍了常见的表寒与里热夹杂、气虚与邪毒夹杂、脾虚与肠热夹杂等14种儿科临床常见的夹杂证,并以常见的疾病为例介绍了小儿夹杂证常用的解肌为主清里为辅,祛邪与扶正并重,养胃为主补脾为辅等多种夹杂证的治疗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常见证候,以期为卒中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高血压CA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本病常见危险因素,并运用前期研制的证素诊断量表进行证候调研,探讨临床常见证候。结果:高血压CAS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早于女性(P0.05);超重/肥胖率较高(59.2%),常见危险因素中,血脂异常最多见,吸烟/被动吸烟及饮酒存在性别差异(P0.01);痰、瘀为高血压CAS最常见证素,痰瘀互结为最常见复合证候,痰或瘀+其它一种证素为本病最基本的证候表现形式。结论:高血压CAS危险因素众多,综合因素的长期作用推动疾病进展。痰瘀互结为最常见证候,痰、瘀组合其它证素构成本病复杂证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搜集264例大肠癌患者临床证候资料,建立数据录入系统,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索大肠癌中医证型。结果调查结果共涉症状、体征56项,其中,频率在5%以上的症状及体征共49项。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6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4.989%。聚类分析认为聚为4类证型最为明晰,更符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常见证型实际情况。经过专家辨证,分别为淤毒阻滞证、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和肾阳虚证四种证型。结论淤毒阻滞证、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和肾阳虚证可能是大肠癌的临床常见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痰饮的文献,分析痰饮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为痰饮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痰饮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 22.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痰饮的临床常见证候有痰饮停肺证、水饮停肺证、痰湿阻肺证、寒饮停肺证、脾阳虚水泛证、气阴两虚证。结论:痰饮的临床常见证候有6种,并将本次研究数据与临床结合,明确各个证候的主次症,从而为临床确立治疗方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湿热蕴脾证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证,它不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夏季常见;而且也有明显的地域性,以我国南方为主,四川盆地更甚.湿热蕴脾证是传统中医学中疾病的一种证候,临床上它既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也可作为一种夏季常见症候而独立地出现.  相似文献   

7.
咳嗽是常见的肺系疾病,若迁延不愈则严重困扰人们的生活。武维屏教授临证治疗咳嗽数十年,疗效卓著,颇具心得。武老认为,咳嗽应从风、痰、气、瘀、虚5大证候要素辨治,临床则常见5种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8.
邓琳雯  石玲 《四川中医》2020,38(7):45-47
痛经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中医疗效肯定,历版教材上均将其列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湿热下注四个证型。但因临床的复杂性,疾病有除外教材的常见变证,在中医常见疾病诊疗规范、临床路径、指南的建设下,证型的规范化研究势在必行,故本文基于临床探讨痛经的临床常见变证及相关治法处方。  相似文献   

9.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主要症状包括餐后腹胀、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1]。本病中医证型包括脾胃虚弱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湿热证等~[3],临床上常见脾胃虚弱证,其病情多迁延反复。笔者在常规饮食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中药药膳"健脾粳米粥"治疗FD 50例,疗效尚佳,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5例FD脾胃虚弱证患者均来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常见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检索消化性溃疡相关文献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对证型、证素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常见的证型是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瘀阻胃络、肝胃郁热等,常见的病位证素为胃、脾、肝、胃络,常见的病性证素为气滞、热、阳虚、血瘀、气虚、阴虚、气郁、湿。结论: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临床分布类型较多,证素辨证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规范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11.
数脉乃临床之常见脉象,一般认为主热证,而实际临床上,数脉之主证绝非热证一种。数脉也可见于寒证、虚证、血瘀等其它证,故医者临证时一定要四诊合参,综合分析,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863-1865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风温肺热病的文献,分析风温肺热病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为风温肺热病临床辨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风温肺热病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 18.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风温肺热病证候32种,频率≥5%的证候有8种,分别是:风热犯肺证、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肺经郁火证、表寒肺热证、气虚湿困证、正虚邪恋证。根据常见症状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所推断出的证候有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肺经郁火证、气虚湿困证、正虚邪恋证、暑湿证、热毒闭肺证、热扰神明证、热入营分证、湿热蕴脾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燥邪犯肺证、痰湿内阻证。风温肺热病的临床常见证候有风热犯肺证、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气虚湿困证、痰热壅肺证;每个证候有其症状特征。结论:风温肺热病的临床常见证候有风热犯肺证、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气虚湿困证、痰热壅肺证,证候属性有一定规律,该文献研究结果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文献对中医临床常见证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符合标准的286篇文献中病名、证候的数据提取、规范和频次统计,得出疾病、证候的频次分布,分析文献涉及疾病中临床常见证型,分析证候相关疾病和疾病相关证候的分布规律,整体上了解中医临床常见疾病的基本证型分布情况,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肺脓肿的文献,分析肺脓肿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为丰富肺脓肿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脓肿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证候频数描述,推断出肺脓肿常见证候有痰热蕴肺证、热毒闭肺证、肺热血瘀证、肺热炽盛证、肺阴虚证、肺气阴两虚证、风热犯肺证等;根据肺脓肿常见症状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所推断出的证候有痰热蕴肺证、肺热炽盛证、肺阴虚证、风热犯肺证、肺气虚证、燥邪犯肺证、热毒闭肺证、虚实夹杂证、阴虚肺燥证;根据以上两种共有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推断出肺脓肿的临床常见证候有痰热蕴肺证、肺热炽盛证、肺阴虚证、热毒闭肺证、风热犯肺证,每个证候有其症状特征。结论:肺脓肿的临床常见证候有痰热蕴肺证、肺热炽盛证、肺阴虚证、热毒闭肺证、风热犯肺证,证候属性有一定规律,其研究结果有待于临床的进一步验证、分析与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探讨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的常见证候诊断标准。方法:在1 003例临床资料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对全国肝病专家进行4轮咨询调查,从慢乙肝常见证型、主次症、诊断标准等方面进行咨询。结果: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94、0.945。结论:该病常见的单一证型有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肝血瘀阻证、肝肾阴虚证、脾虚湿困证。各证型的诊断标准有3~4种主次症的不同组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脉图与证侯之间关系。方法:应用ZM-Ⅲc脉象仪收集2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脉象图。依照"肝癌常见基本证侯定性诊断初步标准"及"中医常见基本证侯轻重程度量化评价层次分析模型"对其进行证侯判别。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多表现为2或3种单证的复合证侯,其中主要以气虚证、血瘀证为主。二者的脉图参数h4、t4、as、ad、w1、t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上可通过判别分析,初步确定其证侯归属,辅助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17.
不寐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及学习,大多提倡"从心论治",笔者导师崔应麟教授结合临床经验、中医经典古籍、现代医学理论研究脾胃在不寐论治的枢纽地位,提出不寐从脾胃论治,并分为脾胃气虚证、胃阴不足证、饮食积滞证、痰火内扰证、气机不利证五种证型,辨证论治,临床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调查,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发现RA常见证候、临床症状分布规律以及证候与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临床信息采集表,对1 024例RA门诊患者进行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分析RA一般症状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收集临床资料和中医四诊所得证候资料,对RA症状、证型、舌象、脉象及证候要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恶风寒、腰膝痠软为RA常见的临床症状;舌质黯、淡、红为常见的舌象;苔白、白腻、黄为常见的舌苔;脉滑、濡细、弦为常见的脉象;脾肾亏虚证、痰湿阻络证、风寒湿痹证及湿瘀痹阻证为RA常见的证型。结论对RA证候、证候要素及症状等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利于临床上审证求因、治病求本,从而进一步提高辨证的准确性和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证型分布特点。方法收载古今文献1359篇,应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频繁模式增长树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小儿腹泻的常见症状、主要证型及症-证关联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提取了小儿腹泻病临床高频症状及核心症状组团;常见证型17个及其判定要点8个,初步获取了小儿腹泻常见证型的症-证对应关系。结论从症、证、症-证的角度初步揭示了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证型分布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对小儿腹泻中医证治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临床上腹痛的几种常见证型采用不同的中医护理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