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于一类周围血管外科十分多见的疾病,文献资料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患者的日常生活不良嗜好密切相关,包括过度肥胖、吸烟以及喝酒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比较缓慢,不容易被患者所察觉,通常情况下患者感受到腿部不适与疼痛来院就诊,倘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没有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腿部溃烂以及坏死等,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后,为其开展常规护理措施,但是产生的并发症概率高,同时手术之后产生的疼痛感对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和分析社区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某社区的5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老年人的血压进行测量,对踝肱指数进行计算,对所有人的基础资料进行调查,包括性别、年龄、脉压、体重指数以及吸烟情况,还有一些慢性疾病的患病史进行了解。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总患病率为27.2%,其中男性的患病率为27.0%,女性的患病率为21.6%,随着年龄的升高,患病率也在逐渐升高,男性、吸烟以及高血压等患者容易并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结论男性、高血压以及吸烟人群出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几率比较高,是引起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出现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官腔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Fontaine分期为Ⅱ期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表现为下肢间歇性跛行。早期有效干预可延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情的进展,是防止致残的关键。笔者采用中药"麻黄附子细心辛汤加味"治疗Ⅱ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彩超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7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彩超资料,其中下肢动脉硬化患者35例(PAD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35例(TOA组);对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对比分析患者的彩超资料。结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内膜增厚,可见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强回声斑块堆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超显示管腔内回声略高,无强回声斑块。两种疾病CDFI、PW特点大致相同,CDFI显示闭塞管腔内无血流信号,PW显示闭塞段动脉管腔内不能引起多普勒频谱。结论彩超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疾病分析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后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原因,总结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3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患者行介入手术治疗,并在患者介入治疗时观察重要脏器并发症发生情况,实施相应护理。结果 30例患者中介入治疗均成功,出现重要脏器并发症8例。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通过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后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原因,对患者实施认真细致的观察护理,可改善患者疾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由于发病原因不同以及在疾病的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各异.临床上早期可以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表现很轻微,不会引起患者的注意而就医.但到后期可以引起严重的坏疽,甚至截肢、死亡.因此,及早防治动脉硬化闭塞症,将大大降低此类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中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周围动脉硬化所导致动脉狭窄,闭塞所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本科采用针药并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0例,并与单纯使用中药治疗4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于2014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结果 80例患者,检出了86条动脉硬化闭塞的血管,内中膜都有增厚,检出82例出节段性狭窄,90处斑块,15处闭塞。结论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有较大应用价值,可对闭塞的位置、范围进行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属于中医的"脱疽"和"脉痹"范畴,在应用中医药治疗早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时遵循活血化瘀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合以温阳益气、化痰祛湿之法予以辨证治疗,再结合体质,加强辨证调护以防加重的原则,常选用当归四逆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该病而常获捷效。  相似文献   

10.
正前段时间,小区71岁的黄老伯到医院求诊。据介绍,他平时在平路上行走一定距离,便会下肢疼痛、酸胀无力,不得不停下来休息片刻,症状缓解后可继续行走,但接着行走又开始疼痛,如此反复。经检查,黄老伯被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黄老伯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表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  相似文献   

1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动脉疾病,常见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溃疡甚至坏疽等症状。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中医证型、药理研究、外治法、截肢平面选择等方面取得诸多进展,对此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根据该院2018年6—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6例,将66例患者的病史、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对66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以及全面的护理干预,比如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全面的护理方法。经过全面的护理干预后,重新对患者进行检查。结果经过全面的护理干预后,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恢复状况良好。结论经实践,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并发症状况,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心血管腔内治疗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6例,对66位患者采取心血管腔内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采取全面围术期护理,在治疗前首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检查并且记录,经过疗程治疗后,重新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实验后,经心血管腔内治疗,66例患者除2例放弃治疗,4例治疗无效外,其余60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达到91%。结论经临床实践,通过心血管腔内治疗以及全面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康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程坚 《光明中医》2013,(11):2291-2293
目的 观察扶阳通络法对早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早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扶阳通络中药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液指标变化.结果 在临床疗效、血液指标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扶阳通络法联合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早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补阳还五汤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云林 《光明中医》2009,24(4):681-681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中医称之为"脱骨疽",是一种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以下肢大、中动脉腔狭窄或闭塞,引起下肢慢性缺血的临床表现.因本病具有病程长、疗效差、疼痛难忍,致残率高等特点,故有"顽症"、"第二号癌症"之称.我在2004年开始收治各期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11例,应用中医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法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详细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心血管高血压患者对围术期防护措施以及相关的护理。方法根据该院2018年12月8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心血管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对患者进行"左骼外动脉狭窄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左股动脉内膜剥脱加成形术"治疗方法。诊治的整体疗程为2周共计14 d。结果通过"左骼外动脉狭窄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左股动脉内膜剥脱加成形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心血管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好,并且通过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患者顺利地完成了整体治疗计划。结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心血管高血压患者采通过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及护理工作,可以达到有效治疗效果,加快治疗的步伐,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心血管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动态监测联合中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5例,均经超声诊断和临床检查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Rutherford分期0~3级,给予中药汤剂治疗,根据动脉栓塞狭窄程度给药,并依据超声影像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总有效率为84.62%,最大步行距离(ACD)、踝臂指数(AB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动态监测联合中药治疗轻中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家庭中医药》2007,14(10):36-37
(一)编辑同志:您好!我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该怎样治疗?平时要注意什么?患者刘祐年刘祐年同志:你好!现对你提出的问题解答如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由于下肢动脉血管壁内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引起动脉狭窄或闭塞所导致的腿部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通脉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Ⅰ期)的疗效并分析疗效机理。方法选取90例I期不同证型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服用温阳益气通脉方加减治疗。结果 90例中,显效71例,有效13例,改善5例,无效1例,一般服药1~2周开始见效,下肢凉、麻、酸胀等症状缓解。其中1个疗程有效67例,临床总有效率98. 89%。结论温阳益气通脉方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Ⅰ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袁武进 《双足与保健》2017,(10):110-110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价值。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ABI、最大行走距离、TBI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