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调研法等就我国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存在的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结论:我国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起步较晚、冠名周期偏短、价值评估偏低、冠名形式单一、开发深度不高.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主要受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和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的制约.建议:转变观念,树立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开发模型;构建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市场化;制度化改革;促进体育本体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2.
我国体育场馆冠名权经营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杰 《体育与科学》2005,26(4):49-52
体育场馆是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载体。体育场馆冠名权已经是大型体育场馆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体育场馆冠名权经营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的概念,特别是在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战略研究方面仍是一项空白。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国外体育场馆冠名权经营管理先进经验的分析,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体育场馆冠名权经营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我国体育场馆冠名权经营管理开发战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外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中外体育场馆冠名权的开发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体育发达国家,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已经是大型体育场馆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而我国体育场馆冠名开发不景气,特别是在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研究方面仍是一项空白。伴随着入世和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体育法规法制的逐渐健全完善,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经营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经营管理将会逐步进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并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奥运场馆冠名权开发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体育场馆经营开发冠名权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奥运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构想,认为冠名权将成为我国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和运营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数量可观的收入来源,目的是使我国奥运体育场馆逐步走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部分大型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国有体育场馆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从场馆对大众健身开放、闲置场馆经营项目、场馆周边人群的消费意识、场馆冠名权开发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场馆使用存在:闲置场馆场地主要举行大型文艺活动、出租给公司做写字楼等非体育用途的商业行为,没有给予大众健身更多的使用空间;在被调查的国有体育场馆中只有20%的场馆进行冠名,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不足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体育场馆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型体育场馆闲弃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我国大型体育场馆闲弃的标志性事件为例,对闲弃场馆的类型及成因进行探析.结果表明:闲弃的大型体育场馆主要有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类、非本土优势项目或退出奥运会竞赛项目类、城市边缘化类、奢华类4种类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与追逐商业利润的功利性、场馆公益性与经营性的脱节、制度嵌入的缺失、运营主体话语权的被剥夺感、政府垄断与社会监督脱节、可持续性比赛与冠名权的缺失等因素是大型体育场馆闲弃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市场介入下的政府财政保障与扶持嵌入制度、公平公正的科学决策制度、“四位一体”的责任共担体系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常娟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6):656-657,655
体育冠名权是体育市场开发的重要内容,对体育冠名权的研究可以推动其市场交易的规范化、法制化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法,结合法学、经济学和体育学的相关理论对体育冠名权商业价值产生的根源、特征、价值评估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体育科研》2005,26(5):31-31
IMG 国际管理集团)的“团队服务部”Team Services)专门为球队、公司、体育场馆和市政当局提供全方位计划分析与评估服务,该部门对目前冠名权领域的发展趋势非常精通,并能够为现存的和新成立的职业体育俱乐部提供深入的盈利分析。团队服务的业务包括对不同体育场馆的特点进行考察.预测赛事的举办频率和上座率,并对场馆租金的定价进行预测,向球队和体育场馆的所有者、高级行政人员以及潜在投资人提供票务销售、赞助、转播权及冠名权合问等方面发展趋势的评估报告,并能为其制定盈利计划。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该部门曾经做过的几个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9.
我国体育冠名权的法律性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体育冠名权现象的出现和兴起,是社会体育和体育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成为一种常见的体育商业交易形式和法律权利现象。作为一种新兴的种类,体育冠名权是指体育单位、法人及特殊的自然人组合,对拥有社会认知性的所属物名依法转让,以使受让人享有名称传播的权利,主要包括体育商业性冠名和纪念性冠名两种类型。文章提出我国体育冠名权的法律保护对策,为我国体育冠名权市场交易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运行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体育场馆是进行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前提。日本是亚洲体育大国,也是世界上体育场馆建设比较先进的少数国家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日本体育场馆的建设、种类比例、分布特征、管理措施等方面的文献调研,并结合对我国体育场馆现状的部分比较,从中找出有益于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参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