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驾驶行为干预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基于驾驶行为风险度的分析,构建了驾驶行为风险自动平衡模型。深入探讨了行车过程中的警戒危险、目标危险与感知危险三种危险水平及其与事故发生的关系,提出用电子雷达、行车记录仪等技术手段来识别并干预驾驶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通过减少驾驶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来预防、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并指出了这一方法的重要准则。  相似文献   

2.
驾驶员的风险行为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了解驾驶员风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于理解、预测和干预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搜集了1980-2011年被SCI数据库索引的相关文章,将影响风险驾驶行为的因素分成了驾驶员个人差异、驾驶能力的暂时性损伤和认知以及社会心理因素3类,并概要评述了每一类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和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驾驶员气质与驾驶行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研究驾驶员气质差异与驾驶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1名驾驶员参与驾驶模拟实验,获取受试者的气质与驾驶行为数据,再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气质类型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胆汁质驾驶员的操纵行为安全性较差,有事故倾向性特征;粘液质驾驶员的操纵行为安全性较好,是四类驾驶员中最适合做驾驶员的气质类型。结论通过驾驶员气质测评可以预测驾驶员的驾驶操纵行为,评价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水平,可为驾驶员的甄选、培训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旨在考察公交车驾驶员驾驶态度与驾驶行为对公交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并解释风险感知能力是否在二者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方法 使用危险行为态度量表、亲社会和攻击性驾驶行为量表和风险感知量表对310名公交车驾驶员进行测量。结果 与男性公交车驾驶员相比,女性公交车驾驶员更容易出现亲社会驾驶行为。公交车驾驶员对自身违反交通速度条例的态度、对他人粗心驾驶的态度和对酒后驾驶的态度赞成,对其亲社会驾驶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风险感知在危险行为态度对公交车驾驶员亲社会驾驶行为和攻击性驾驶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均发挥了调节作用。结论 风险感知在驾驶态度对公交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侵犯驾驶行为是驾驶员诸多不良驾驶行为之一,越来越多的侵犯驾驶行为在道路上的出现给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带来巨大的影响。文章就侵犯驾驶行为的界定、产生的机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对当前侵犯驾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结合当前道路交通系统的发展,展望了侵犯驾驶研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使用手机会造成驾驶分心,研究驾驶中的补偿行为有助于降低驾驶分心造成的危害。通过模拟驾驶探究驾驶行为和生理指标在是否使用手机、不同路段复杂程度、不同驾驶员类型中的差异,从而使驾驶员注意到驾驶中使用手机的危害并及时采取措施,弥补驾驶分心带来的危害。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手机主效应在各项指标中均呈现显著影响(P<0.001),驾驶员类型主效应在阅读短信行为中的踩刹车持续时间上存在显著影响(P<0.01),使用手机与驾驶员类型交互作用在接听电话行为的心率、阅读短信行为中的平均速度、踩刹车持续时间和心率上存在显著影响(P<0.05)。比起接听免提电话,阅读短信时采取补偿行为的幅度更大(P<0.05);驾驶员比学员采取补偿行为的幅度更大(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出租车驾驶员人格与风险感知能力对自我形象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我形象量表、风险感知量表和人格量表对317名出租车驾驶员进行测量。结果 男性驾驶员更容易出现冲动驾驶行为,女性驾驶员则更偏向于谨慎驾驶;无规则可以正向预测冲动驾驶行为,可以负向预测自信驾驶行为;利他可以正向预测谨慎驾驶行为,可以负向预测冲动驾驶行为;感觉寻求可以负向预测谨慎驾驶行为,可以正向预测冲动驾驶行为;愤怒特质可以负向预测谨慎驾驶行为;自信驾驶行为可以正向预测冲动驾驶行为。结论 驾驶员的人格与风险感知对自我形象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职业驾驶人不良驾驶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不良驾驶行为识别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杭州、西安、合肥三个城市公交及客运公司18560名职业驾驶人的不良驾驶行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1)不良驾驶行为类别特征:故意违章类行为(53.25%)、过失类行为(40.06%)、陋习类行为(6.69%);(2)不良驾驶行为的事故比例:引发的事故占事故总数82.17%,引发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比例占90.68%;(3)不良驾驶行为时间特征:夏秋季多发,每天8点和17点为高发期;(4)不良驾驶行为环境特征:路口、弯道、直行道多发,晴天多发;(5)不良驾驶行为人群特征:职业驾驶人不良驾驶行为总体发生率为94.26%,男性多于女性,青年组(25-30岁)、低驾龄(1-3年)高发,频数分布存在个体差异.结论 不良驾驶行为的发生主要受时间、环境及个体自身因素影响,具有时间、环境、人群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王骞 《中国科技博览》2013,(23):408-409
本文将利用基于嵌入式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来处理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主要违规行为,提出处理显示驾驶员多种违规行为结果的方法。主要采用加速度、酒精和视觉传感器来进行驾驶员违规数据采集,GPS进行车辆定位,嵌入式来进行违规数据的处理,利用3G网络来实现重大交通事故自动报警。 实验证明该系统线性度、灵敏度好,实时性能优秀.为解决违规驾驶的行为捉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不安全驾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安全驾驶行为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在道路交通环境中,驾驶行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首先概括了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分类,接着介绍了个体及环境因素对不安全驾驶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总结已有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趋势及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驾驶员行为习惯的参数化研究对于评价驾驶员的驾驶水平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驾驶习惯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基于车载诊断系统(OBD)技术分析驾驶参数并获得可靠的驾驶习惯评价指标。方法通过对各驾驶相关的参数进行时序稳定性检验,表明OBD提供的一些指标能作为驾驶习惯的参数化评估指标。结果通过OBD技术提取的一些参数具有时序稳定性,可以作为驾驶习惯的参数化指标。结论驾驶参数的稳定性是很多驾驶行为因果分析的隐含前提,本研究结论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表征驾驶行为习惯,也为驾驶行为的因果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中文版与德文版Driving Angry Scale(DAS)对中国大陆与德国驾驶员进行施测,比较中德两国驾驶员驾驶愤怒水平的差异。方法将DAS分别翻译为中文与德文,通过纸质问卷发放以及网络调查的方式对259名中国大陆的驾驶员与472名德国驾驶员的愤怒驾驶水平进行测量。结果中国驾驶员的驾驶愤怒概念与13项目6维度模型拟合较好,德国驾驶员的驾驶愤怒概念则与14项目6维度模型拟合较好;中国驾驶员总的驾驶愤怒水平要显著低于德国驾驶员,且中国被试随着年龄的增加,驾驶愤怒水平也在增加;德国驾驶员的驾驶愤怒水平则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且随着驾龄增加而减少。结论中国驾驶员的"驾驶愤怒"概念与原6维度模型有较大差别,而德国驾驶员的"驾驶愤怒"概念组成则与原先的6维度模型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3.
不良驾驶行为已成为物流运输安全最突出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识别与有效控制不良驾驶行为,本文基于不良驾驶行为现况调查,解析了不良驾驶行为的分布规律,析取了不良驾驶行为的因子变量及属性,据此构建了不良驾驶行为诱发机制理论模型:即一个具有不同程度的不良驾驶行为易感性的驾驶员,在特定的机体状态时期,特定的高危驾驶环境时,三个变量(易感性、时期、环境)被高度激发并达到各变量的阈值后,则导致不良驾驶行为发生.经例证应用,与实际情形基本吻合,此模型为预防不良驾驶行为引发的运输事故可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验中文版驾驶行为量表(Driving Behavior Scale,DBS)在国内驾驶员群体中的信度、效度和适用性。方法采用中文版驾驶行为量表对360名驾驶员进行了测量,获得328份有效问卷,通过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形成最终中文版量表。结果量表共有21个题目,分为3个维度:过度的安全/谨慎行为、驾驶功能缺陷和敌意/攻击行为。累计方差解释率为62.48%。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各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1-0.93之间,P均0.001。修订后中文版驾驶行为量表各维度与驾驶安全态度量表各维度之间显著相关。这说明该量表的相容效度良好。结论最终中文版驾驶行为量表信效度良好,能够可靠而有效的测量国内焦虑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15.
驾驶决策需要充分提取交通环境包含的信息以避免事故发生,其会受到时间压力的影响。时间压力对驾驶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决策策略的选择与驾驶决策质量两个方面。探究驾驶决策的研究模型、驾驶决策的时间压力范式以及时间压力对驾驶决策的影响对研究时间压力如何影响驾驶决策以提高驾驶员的决策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应关注时间压力如何提高驾驶员决策能力的心理机制,时间压力与A型人格、B型人格相互作用对驾驶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了解我国营运驾驶员的驾驶风格特点,以及驾驶风格与交通违规之间的关系。方法在辽宁省沈阳、大连两个城市现场选取170名营运驾驶员完成中文版驾驶风格量表。结果驾驶风格的性别差异显著。男性驾驶风格以冒险型和愤怒型为主,女性驾驶风格以焦虑型为主。驾驶员在感觉寻求、愤怒、分心维度上的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有交通违规记录的驾驶员在愤怒、冒险、分心和焦虑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无违规记录的驾驶员,且差异显著。结论驾驶员的驾驶风格越倾向于冒险型、愤怒型和焦虑型,他们的交通违规次数也越多,应当针对危险驾驶行为采取适当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驾驶情景下车联网信息呈现形式及复杂度对驾驶过程和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3(信息复杂度:无、简单、复杂)*2(信息通道:视、听)*3(驾驶场景:纵向、横向、转角)多因素混合设计,以驾驶员视觉注意指标、驾驶行为指标为因变量,共招募60名驾驶员,分两组。结果 (1)车联网信息以听觉通道呈现会增加行车稳定性及方向盘控制稳定性,且不会损害驾驶员的视觉注意行为,视觉则相反;(2)信息简单也会增加行车稳定性及方向盘控制稳定性。结论横向与纵向路径以听觉呈现简单信息有利于促进安全驾驶行为,转角路径中应避免车联网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探究高温环境对出租车驾驶人驾驶特征中不良情绪状态以及风险驾驶行为的影响,及其与个人属性的交互性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82名出租车驾驶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高温环境与出租车驾驶人的不良情绪及风险驾驶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高温环境下驾驶人属性、情绪状态以及风险驾驶行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 (1)高温实验组的驾驶人紧张、愤怒、活力、疲劳情绪得分和风险驾驶行为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高温环境下不良情绪状态在驾驶人属性与风险驾驶行为之间中介效果为0.378,部分中介效应显著。结论 (1)高温环境对驾驶人不良情绪、风险驾驶行为产生显著影响。(2)高温环境可促使驾驶人的不良情绪在驾驶人属性与驾驶行为之间中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9.
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而影响驾驶行为的因素较多,交通环境尤其重要。本文选择交通环境中的路形和是否跟车两个因素,对路形和是否跟车影响驾驶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提高道路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调查问卷和模拟行车实验,研究了不同程度的视觉、听觉干扰对驾驶绩效和行车安全的影响,以及驾驶行为对脑力负荷的影响。运用统计检验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视觉、听觉干扰对驾驶绩效和行车安全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在复杂程度的干扰下,视觉较听觉对驾驶绩效的干扰程度更大;驾驶过程中的干扰行为对驾驶员脑力负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