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宣肺润燥解毒方治疗新冠肺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TCMID数据库筛选宣肺润燥解毒方活性成分,利用有关数据库筛选新冠肺炎相关靶点。以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并用分子对接验证有效成分与靶点亲和力。结果 筛选出宣肺润燥解毒方有效成分3019个,潜在靶点525个。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与关键靶点ATK1、TNF、TP53具有良好亲和力。结论 本研究初步明确宣肺润燥解毒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新冠肺炎的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宣肺润燥解毒方治疗新冠肺炎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前期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究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查阅文献汇总瓜蒌皮注射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ADME数据库筛选其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与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中获取的冠心病的相关靶点交集获得核心靶点;其次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转换格式导入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和“相关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并分析关键靶点蛋白与活性成分;然后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将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来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的准确性进行虚拟验证。[结果]研究获得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可能相关活性成分10个,核心靶点7个。瓜蒌皮注射液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控蛋白激酶B抗体(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热休克蛋白90AA1(HSP90AA1)、半胱氨酸蛋白酶3(CA...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独活-牛膝药对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验证。【方法】检索TCMSP、中国药典、BATMAN-TCM数据库获取独活、牛膝的活性成分,筛选去重后应用TCMSP数据库确定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KOA相关的靶点。采用Cytoscape构建药物活性成分-KOA-靶点网络模型并进行分析;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R 4.0.2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运用AutoDockTools对前5位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进而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有效成分槲皮素对核心靶点的调控作用。【结果】通过筛选得到14个有效活性成分、171个活性成分靶点、2 040个KOA靶点和99个交集靶点。GO分析结果显示独活-牛膝药对治疗KOA关键靶点的生物功能主要涉及炎症反应、细胞代谢、调节蛋白激酶及磷酸酶活性等。KEGG通路主要富集到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独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复方积雪草主要活性成分治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与复方积雪草主要组分相关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与肾纤维化相关靶点并与活性成分靶点取交集。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化合物-靶点网络图、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图,筛选核心靶点,分子对接验证化合物与靶点的结合能力;将获得的核心靶点利用STRING进行基因通路的富集分析,进而分析网络和作用机制。结果 得到复方积雪草活性成分靶点203个,获得肾纤维化靶点5219个,共同靶点177个。筛选出核心靶点36个。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化合物与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GO富集分析分别获得可靠性排名TOP10的主要分子功能(MF)、主要细胞组分(CC)和主要生物学过程(BP)。得到核心靶点之间的PPI网络图、化合物-核心靶点网络图和草药-化合物-核心靶点网络图。肿瘤相关通路显著性最高。结论 初步系统分析了复方积雪草治疗肾纤维化的科学性及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阐明金丹健肝胶囊治疗肝纤维化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http://tcmspw.com/tcmsp.php)和HERB数据库(http://herb.ac.cn)检索金丹健肝胶囊活性成分和靶点,通过DisGeNET、药物靶点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 TTD)筛选肝纤维化疾病靶点;将金丹健肝胶囊活性成分的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匹配,所得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利用Cytoscape3.9.1软件CytoNCA工具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关键靶点;应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中药-关键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图;通过DAVID平台(https://david.ncifcrf.gov)对关键靶点进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采用LeDock软件对活性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获得金丹健肝胶囊180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分析玉屏风散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和TCMSP数据库,查询玉屏风散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查询Genecards、OMIM、DisGeNET、Drugbank等疾病数据库,以"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为关键词搜索疾病相关靶点,选取与玉屏风散靶点的交集靶点作为研究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进一步通过拓扑参数筛选出治疗核心靶点,并进行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加以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玉屏风散37个活性成分,与疾病共同靶点146个,核心靶点44个。GO分析和KEGG分析表明核心靶点参与影响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等多种生物过程,作用于AGE-RAGE、IL-17、TNF、MAPK等多种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核心化合物与靶点具有良好的对接活性。结论: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玉屏风散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涉及多靶点,多通路作用机制,药物与靶点具有良好的对接活性,可为后续试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二藤汤的有效成分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机制。[方法] 利用TCMSP和TCMID数据库筛选出二藤汤有效成分及其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获取标准化的靶点名称,同时,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收集慢性盆腔炎靶点,同时,利用Venny 2.1.0获取“药物-疾病”的交集靶点并绘制韦恩图,通过STRING平台构建PPI网络图,并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中CytoNCA插件筛选关键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 Vina 1.1.2对关键靶点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通过筛选共获得231个活性成分,211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GO分析获得2538个条目,分别为2174个BP,233个MF及131个CC条目。KEGG分析得到209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核心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二藤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慢性盆腔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参芪地黄汤治疗膜性肾病(MN)的作用,并阐明其机制。 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参芪地黄汤中7味中药所含有效成分及相应的靶蛋白,采用GeneCards数据库、孟德尔OMIM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MN的相关基因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采用STRING 数据库和 Cytoscape 软件制作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寻找核心靶点,采用分子对接软件对核心靶点与作用于核心靶点的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出参芪地黄汤治疗MN的核心成分,采用 Bioconductor R 软件进行靶点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经筛选后获得参芪地黄汤的有效活性成分55个,药物作用靶点214个,MN相关靶点3 655个,获得药物疾病共同靶点144个,其中核心靶点5个,分别为蛋白激酶B1(AKT1)、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肿瘤蛋白P53(TP5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3个潜在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和薯蓣皂素;GO富集分析得出2 268个生物学过程、53 个细胞组成、175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169条相关信号通路。 结论 参芪地黄汤可能通过降低炎症水平、抑制肾脏纤维化和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完整性等机制发挥对MN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通督活血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ETCM数据库及文献筛选出通督活血汤活性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Genecards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LSS疾病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筛选潜在靶点。通过DAVID工具进行潜在靶点的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Discovery Studio 201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通督活血汤核心活性成分为熊竹素、(3R)-去-O-甲基毛狄泼老素、12-甲基十四烷酸和苏木查尔酮;治疗LSS的核心靶点为肿瘤坏死因子(TN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IL)-6、IL-1β 和AKT1。关键作用通路为TNF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等。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作用靶点具有稳定的结合性能。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通督活血汤的核心活性成分及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LSS的作用机制,为通督活血汤的临床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新伤湿敷液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成分、靶点、通路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查找及TCMSP数据库获取新伤湿敷液活性成分,利用TCMSP及SWISS数据库获取对应靶标并与Gene Cards、OMIM数据库所获疾病靶标交集以得到核心靶点,基于STRING平台构建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可视化复方-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可视化分析,最后将所得结果导入Syby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分析得到新伤湿敷液中活性成分作用于56个核心靶点;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新伤湿敷液中emodin、baicalin、baicalein等成分与PIK3CA等靶点亲和力强。结论新伤湿敷液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PIK3CA等靶点以调节Th17细胞分化、TNF、IL-17等通路以治疗软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1.
手术前谈话律师见证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大手术术前谈话、签字进行律师见证的作用。方法:对本院2001年4月至2007年12月1303例重大手术的术前谈话、签字所进行的律师见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及其亲属和医务人员对这种手术签字形式予以肯定,未发生因告知不足导致的医疗纠纷。结论:手术前谈话律师见证,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谐医患关系,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医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多元综合性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元综合性评价体系包括教师授课质量、教学课件质量、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学生学习状态及教学环境等方面.课堂教学的反馈包括教学督导对授课质量反馈、对学生及教学环境的反馈,也包括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反馈.通过对一学年100次评课实践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证实多元综合评价和反馈体系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的特点,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从气血论脱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脱发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临床诊断较易,但辨证复杂。气和血均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毛发的生长和濡养有赖于气血的充盈和条达,气血的异常改变可导致毛发的脱落。主要从气血两方面论脱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高血压性头颈痛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高血压头颈痛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葛根素治疗)、对照组42例(β体阻滞剂治疗)。结果:5天内总的症状消失率治疗组82.4%,对照组5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的停药反跳率分别为8.8%和42.9%,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峡谷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素对高血压性头颈痛疗效优于β受体阻滞剂而且稳定,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本学期,我院首次进行了网上评教尝试。发现:公共课教师的评教分数低于专业课(P〈0.01)和基础医学课(P〈0.01)教师.基础医学课教师低于专业课教师(P〈0.05);一年级组低于二、三年级组(P〈0.01)。外聘教师低于本校教师(P〈0.01)。认为学生对公共课和基础医学课与自己未来就业及职业的意义不明确;公共课和基础医学课不如专业课直观、具体、实用.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差异等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18.
吗啡和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应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吗啡、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应及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11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55例)选用吗啡10mg(1ml)加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各20ml加生理盐水59ml;Ⅱ组(n=55例)选用芬太尼0.5mg(10ml)(代替Ⅰ组配方中的吗啡)加生理盐水50ml。以LCP模式(负荷剂量5ml加持续剂量2ml/h加PCA每次0.5ml)进行镇痛。结果 Ⅰ组与Ⅱ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Ⅱ组高(P〈0.01)。结论 吗啡较芬太尼的不良反应更多,应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   

19.
观察32例冠心病患者口服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并与17例正常人比较。发现冠心病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检出率高。冠心病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糖及胰岛素变化相似。但血脂增高者高胰岛素血症更明显。提示胰岛素抵抗在冠心病发病机理中可能有一定作用,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应注意胰岛素抵抗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打造高质量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精品课程、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泰山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采取提高教师的学历和学位水平,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度等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选“十一五”规划教材,自行编写双语教材和实验教程,将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资源上网,加强教材的立体化建设;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第二课堂、考试等诸多教学环节中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