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列车运营速度的提高,轮轨噪声是非常重要的噪声源。为了预测和控制高速列车在受到轮轨表面粗糙度和轮轨结构表面的不连续几何缺陷等激起的轮轨噪声,本文综合应用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随机振动理论和声辐射理论,建立了轮轨噪声预测模型,开发了相应的预测软件WRNOISE,通过与已有的轮轨噪声预测模型TWINS、STTIN及实测数据的比较,研究表明:(1)本文所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TWINS模型的结果在噪声主频上是一致的,并且变化趋势也是一致的,这充分验证了本文所建模型的正确性。(2)跟STTIN模型相比,WRNOISE模型在预测车轮和钢轨噪声时更加充分,考虑了车轮的辐板和钢轨轨腰横向振动噪声的贡献。(3)跟有砟和无砟轨道路基区段噪声实测结果相比,WRNOISE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有一定差异,但从轮轨噪声辐射主导频率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轮轨滚动噪声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大规模的铁路提速改造工程的实施,以及大力发展高速客运专线,铁路列车的运行噪声给沿线的居住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基于轮轨竖向及横向振动相互作用关系,根据结构声辐射理论,考虑大地反射的影响,推导了铁路轮轨滚动噪声声压级谱的理论表达式。为验证本模型的正确性,在轮轨高频振动响应和轮轨噪声计算两方面和有关文献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此外还对我国既有线轮轨噪声进行了理论预测和现场实测,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噪声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建立轨道交通噪声理论计算模型,研究了轮轨相互作用关系及由轮轨表面不平顺而引起的滚动噪声,给出了车轮、钢轨辐射噪声声压级谱关系式,利用有关文献中给定的实验数据,计算了因轮轨表面粗糙度而引起的城市轨道交通噪声,计算结果表明大约在1700Hz以下频段,主要以钢轨振动噪声为主,而在1700Hz以上频段,车轮振动噪声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高速化列车的轮轨噪声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列车速度是影响轮轨噪声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轮轨噪声对车速的信赖性,其声级将随着列车不断高速化会愈来愈大,目前已有许多文献对轮机轨噪声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措施,然而对于轮轨噪声,由车轮振动产生的辐射噪声是主要的,还是由钢轨辐射是主要的等,还有一些不明的地方,目前提出的降噪措施很多,然而采取何种措施对降低轮轨噪声更有利,更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也不十分清楚,本文通过轮轨噪声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分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采用无缝钢轨铺设,大大地降低了轮轨通过钢轨接头时产生的轮轨冲击噪声。但是由于焊接钢轨时工艺不良和焊接材料与钢轨材料间存在性能差异等原因,车轮滚过这些焊接接头时产生的轮轨噪声远大于其它地方。为了探明钢轨焊接接头对轮轨噪声的影响,综合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随机振动理论和声辐射理论建立了轮轨噪声预测模型,计算分析了高速列车通过钢轨焊接接头时的轮轨噪声。研究结果表明:焊缝凸台引起的轮轨冲击噪声主要集中在1250~3000Hz范围内。钢轨凹陷型焊缝引起的轮轨冲击噪声主要集中在400~1250Hz范围内。钢轨焊缝处短波不平顺波长增大,轮轨噪声声级最大值有所减小;短波不平顺波深增大,轮轨噪声声级最大值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6.
摘 要 为了预测和控制快速和准高速线路上车轮扁疤激起的轮轨冲击噪声,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声辐射理论,建立了基于车辆-轨道相互作用的轮轨冲击噪声预测模型,编制轮轨噪声仿真软件TTINSIM计算分析了车轮扁疤激扰下轮轨冲击噪声的特性。结果表明:(1)车轮扁疤是造成轮轨冲击噪声的重要源泉;(2)车轮扁疤引起的冲击噪声主要集中在250Hz以上频段;(3)车轮扁疤引起的轮轨冲击噪声跟扁疤长度、扁疤个数以及列车运行速度有很大的关系;(4)车轮新扁疤比旧扁疤激起的轮轨冲击噪声大2~3dB(A)。  相似文献   

7.
高速列车运行产生的轮轨噪声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轨噪声随着列车运营速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大,综合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随机振动理论和声辐射理论,预测由轮轨表面粗糙度、接触不连续几何缺陷等激起的高速列车轮轨噪声,建立轮轨噪声预测模型,并开发相应软件WRNOISE(Wheel/rail Noise)。与已有的轮轨噪声预测模型TWINS (Track-Wheel Interaction Noise Software)比较, 预测的噪声主频和变化趋势与TWINS的预测结果一致;与STTIN(Simulation of Train-Track Interaction Noise)模型相比,预测模型考虑车轮辐板和钢轨轨腰横向振动噪声的贡献;与有砟和无砟轨道路基区段噪声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WRNOISE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仍存在一定差异,但从轮轨噪声辐射主导频率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试数据,分析了准高速列车的辐射噪声特性,并验证了准高速列车的轮轨噪声是运行噪声中的主要成分。根据测试数据回归总结出了我国准高速列车辐射噪声与速度及距离衰减的关系方程。  相似文献   

9.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声学理论,建立了考虑扣件刚度频变特性的轮轨滚动噪声频域分析模型。模型中,通过车轮有限元分析获得其模态特征向量,建立考虑车轮弹性的动力学方程;钢轨视为由刚度随频率变化的扣件离散支承的铁摩辛柯梁模型;通过等效线性化轮轨接触形成轮轨耦合动力学频域分析模型;将轨道粗糙度作为输入并考虑接触区滤波,计算得到了车轮和钢轨的振动响应频谱及声辐射功率频谱,并分析了扣件刚度频变特性对轮轨垂向振动以及轮轨滚动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扣件刚度的频变特性对钢轨导纳特性、轮轨相互作用力频谱、钢轨总声功率影响明显,而对车轮总声功率影响较小;与扣件常刚度模型计算结果相比,钢轨振动沿纵向传播的衰减率增大,钢轨声辐射功率在100~1 250 Hz频段明显减小,轮轨总辐射声功率约减小2.4 dBA,轮轨噪声辐射声压预测值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频变刚度模型可有效修正常刚度系数模型对轮轨噪声的过高估计。  相似文献   

10.
提速列车轮轨噪声降噪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路噪声污染状况,根据提速列车运行噪声的特点及轮轨噪声产生的机理,研究了通过在钢轨轨腰镶嵌高阻尼材料从而降低轮轨噪声的技术。经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安装试验,证明该技术可有效降低轮轨辐射噪声。  相似文献   

11.
采用钢轨动力吸振器是降低轮轨振动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基于有限元和边界元法建立钢轨动力吸振器振动噪声计算模型,分析单自由度钢轨动力吸振器系统和多重钢轨动力吸振器系统的减振降噪性能差异,调查在不同车轮钢轨表面粗糙度、不同列车运行速度工况下钢轨动力吸振器结构降噪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多重钢轨动力吸振器结构较单自由度钢轨动力吸振器结构有更为优良的减振和降噪性能。随着列车运行速度增加,轮轨总辐射噪声增加,同时钢轨动力吸振器结构的降噪效果也有一定提升,而对于不同轮轨表面粗糙度,钢轨动力吸振器降噪量效果不会有较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轨道交通噪声源的分析,结合我国现状,降低轮轨噪声是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关键.从声源的控制,隔振,吸振三方面着手,提出轨道结构方面的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MMS-2A型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双轮对滚实验,从时域和频域的角度分析摩擦磨损过程中轮轨噪声与轮轨状态(材料硬度、摩擦系数和磨损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车轮材料的硬度对于轮轨噪声具有显著影响。虽然不同硬度匹配时轮轨噪声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但在声压级上却存在明显差异。轮轨硬度比越大,其轮轨噪声声压级越大。因此,对轮轨材料硬度的研究除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轮轨磨损量,延长轮轨的使用寿命外,还对研究降低列车运行时的噪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轮轨噪声预测模型研究概况及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轮轨噪声的预测研究的概况及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轮轨摩擦碰撞及脱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轮轨的三维摩擦碰撞问题,建立了碰撞动力学模型,导出了碰撞过程轮轨接触点切向运动的解析式和车轮跳起高度的表达式,推导了轨轨二维摩擦碰撞脱轨的判别准则,最后,对轨轨碰撞脱轨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了轮对的横向冲击速度、摇头角、轮缘角、轮轨摩擦系数和垂向力等对脱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轮轨冲击噪声激扰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轮轨噪声激扰之一:冲击噪声激扰.建立轮轨冲击噪声激扰时域输入模型,为轮轨冲击噪声的预测提供了基础.最后,以车轮扁疤为例,运用作者建立的轮轨噪声预测模型及开发的轮轨噪声预测分析软件STTIN,得到相应的轮轨冲击激扰作用下的轮轨噪声特点.  相似文献   

17.
车轮参数对轮轨噪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列车的运行噪声给沿线居住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在已建立的轮轨滚动噪声预测模型的基础上,车轮参数的变化对轮轨噪声的控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适当减小车轮半径,增加车轮辐板厚度和车轮踏面质量有助于降低轮轨噪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