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三要素,争取优质高产即要通过一整套栽培措施使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数重达到一个最佳的结构状态.构成产量的这三个要素与品种本身的特性有关,同时也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受到栽培措施的影响,其中亩穗数受栽培措施的影响最大,直接关系到麦田管理的一整套技术.亩穗数是由主茎穗和分蘖穗两部分组成,通常用单株成穗数来衡量,不同的栽培方法,单株成穗数不同.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的小麦单株成穗数可达2~3个.  相似文献   

2.
对草地早熟禾的4个主要农艺性状与种子产量进行了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相关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的相关系数大小为有效穗数〉每穗穗粒数〉穗长〉千粒重;4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种子产量的直接效应大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长。提高草地早熟禾单株种子产量应首先考虑有效穗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对草地早熟禾的4个主要农艺性状与种子产量进行了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相关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的相关系数大小为有效穗数>每穗穗粒数>穗长>千粒重;4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种子产量的直接效应大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长。提高草地早熟禾单株种子产量应首先考虑有效穗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为探索适宜高寒地区燕麦生产的氮肥运筹模式,以‘青海甜燕麦’(Avena sativa L.cv.Qinghai)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设4个施氮水平(N1:187.5 kg·hm-2,N2:150 kg·hm-2,N3:112.5 kg·hm-2,N4:75 kg·hm-2)和2个施氮时期(D1:氮肥全部基施,D2:30%基肥+70%拔节期),试验以全生育期不施氮(N0)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对燕麦产量影响显著,同等施氮量下,与氮肥全部基施相比,按比例分期施氮的种子产量、秸秆产量、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增加。在N1水平下,氮肥按比例分期施用,单株小穗数和单株穗粒数的协同提高,获得较高种子产量和干草产量,与氮肥全部基施相比,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分别提高了4.17%和0.47%。同一施氮时期下,种子产量、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表现为N1>N2>N3>N4>N0。相关性和通径分析表明,种子产量与单株小穗数、单株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相关。综上,不同氮肥处理下,以187.5 kg·hm-2氮肥按比例分期施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综合评价冷季型草坪草种的耐荫能力,选取4种冷季型草坪草的5个品种,研究了0%、37%、63%、81%和96%5个梯度的遮阴处理对叶绿素a含量与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低遮阴强度下,叶绿素a随着遮阴时间的延长呈正相关,在高遮阴强度下,则随着时间的延长呈负相关;单株干重、单株苗数在低遮阴强度下均呈正相关,在高遮阴强度下,各草种均呈负相关,但草种间下降的速率不一致;单株成穗数对遮阴反应最为明显,其中,润草1号在94.6%遮阴处理仍然有少量成穗,艾德王在80.1%时成穗为零,其他品种均有少量成穗。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氮钾配施对青引1号燕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配施对燕麦的穗数、穗长、穗重、穗粒数、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N75K135时,穗重、穗粒数、穗数和种子产量达最大值,分别为2.95g/穗,37.53粒/穗,625.33个/m^2,6 621.53kg/hm^2;燕麦种籽产量与其各产量构成因子之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产量与氮钾肥之间的数学模型为:Y=5 194.11+25.01N+3.38K-0.135N2-0.028NK(R=0.97**),在N75K135时粗蛋白含量为12.90%,粗纤维为5.78%。  相似文献   

7.
不同N、K水平对青引1号燕麦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N(0、50、75、100 kg/hm2)、K(0、75、105、135 kg/hm2)施肥量对青引1号燕麦Avena sativa cv.Qingyin No.1生产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N、K施用均可提高燕麦株高、叶面积、小穗数、穗长、单株穗粒质量、千粒重和有效分蘖数,增加其牧草和籽实产量。在N75K105时,燕麦各生产性能指标均达较高值:株高157.8 cm、叶面积11.5 cm2、有效分蘖数2.5蘖/株、穗粒数38.8粒/穗、穗长20.6 cm、穗粒质量2.9 g/穗和千粒重34.6 g,种子产量最高达6 778 kg/hm2。在处理N100K135水平下,鲜草产量最大,为63 404 kg/hm2。在燕麦生产实践中,应考虑N、P、K配施及其比例,以发挥K对N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小黑麦品种的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2份小黑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各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穗粒质量)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黑麦品种OH2276株高最高,为136.77cm,但其种子产量低;安新麦83—25的综合性状最优,穗粒数最多,为J09。19;北联4号,89D-8和DH796综合性状也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HB200上的综合性状最差,HB200下和OB74的综合性状较差。  相似文献   

9.
在模拟遮荫条件下对扁穗牛鞭草的净光合速率、生长指标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扁穗牛鞭草在自然光强1 200μmol/(m2.s)左右时达到饱和点,遮荫48%~79%的光强下很难达到光饱和状态;在中、低光强辐射时,遮荫16%~79%的净光合速率仅为全光下的33.8%~86.4%,高光强辐射下,不同遮荫度下的净光合速率为其全光照的35.0%~94.7%;不同光照强度或者同一光照强度的不同遮荫梯度下,扁穗牛鞭草净光合速率都表现出显著差异[F遮荫=44.09>F0.05(3.84),Pv<0.05;F光照=11.72>F0.05(4.46),Pv<0.05];遮荫改变了光照条件,影响光合产物的合成,进而抑制了扁穗牛鞭草的茎粗生长、植株萌发以及生物量的积累,对株高生长则表现为抑制和促进2个方面;不同遮荫梯度下扁穗牛鞭草产值下降幅度为35.0%~83.1%,年产出0.512 3万元/hm2为扁穗牛鞭草种植的临界值,林(竹)-扁穗牛鞭草模式的冠层遮荫度需等于或小于43%,才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一、中优9507 中优9507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从郑州8603中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属冬性,株高90cm左右,茎秆韧性好,产量水平与北方冬麦区主栽品种京411、京冬8号持平,穗数40万/6667 m2,穗粒数28粒,千粒重45g,容重800g/L.高抗条锈、叶锈病,中抗白粉病.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遮荫度(O%,50%,75%)和遮荫期限(60d,120d)对柱花草10^#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遮荫(60d)导致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下降,水分利用率WUE增加,植物量和根冠比减小,并且759/6遮荫处理与对照之间出现显著的差异(P〈O.05),遮荫使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75%遮荫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O.05)。长期遮荫(120d)使75%处理的叶绿素总量降低,植株高度、分蘖数比对照显著降低(P〈O.05),叶片含水量的变化却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将国内高产、抗寒品种龙牧801苜蓿(Medicago sativa cv.Longmu No.801)和国外具有多叶性状品种驯鹿苜蓿(M.sativacv.AC Caribou)与呼伦贝尔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cv.Hulunbeier)分别进行正反杂交,统计杂交结荚数、结荚率、每荚种子数,并观测F1代单株性状。结果表明:父母本和正反交对杂交结荚数、结荚率和每荚种子数存在显著影响(P0.05),其中,呼伦贝尔黄花苜蓿(♀)×引进品种驯鹿苜蓿(♂)的结荚数、结荚率显著高于其他杂交组合,且各组合正交显著高于反交。从F1代杂交株中筛选出84个优异单株和5株具有多叶性状的优异单株,其株高、茎叶比、分枝数和单株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亲本,可以作为育种材料进行进一步的选育。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4种观赏草在不同遮阴条件下的耐阴状况,选取蓝羊茅、崂峪苔草、拂子茅和披针叶苔草4种观赏草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搭棚模拟遮阴法,对上述4种观赏草的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确定4种观赏草的耐阴性强弱。结果表明,不同遮阴处理后,4种观赏草的株高、冠幅、叶长、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随着遮阴度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且较CK差异显著(P<0.05),而叶绿素a/b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遮阴度的增加而降低,且较CK差异显著(P<0.05)。不同品种间在各指标变化中存在差异,蓝羊茅和拂子茅T1(遮阴度48.5%)处理的株高、冠幅、叶长、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比其他处理升高更显著,崂峪苔草和披针叶苔草T2(遮阴度70.0%)处理的株高、冠幅、叶长、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比其他处理升高更显著。在整个试验过程中,4种观赏草可通过增加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降低叶绿素a/b的响应机制适应遮阴环境。此外,4种观赏草对遮阴的响应机制和耐阴能力大小存在差异,崂峪苔草和披针叶苔草忍受遮阴强度为70%的中度遮阴环境,而蓝羊茅和拂子茅忍受遮阴度为48.5%的轻度遮阴环境。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可知,4种观赏草的耐阴性大小顺序为:披针叶苔草>崂峪苔草>拂子茅>蓝羊茅。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饲用豌豆Bruchus pisorum微量元素与激素混合浸种的试验研究表明:以应用萘乙酸(NAA)与微量元素混合液浸种增产效益明显,NAA P2O5、NAA Mo、NAA B分别比对照增产440.3~633.0、391.5~399.0和202.5~462.8 kg/hm2,其相对增产率依次为20.7%~34.7%、18.2%~21.2%和9.5%~25.0%,基本苗、分枝、双荚株率、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叶面积和根瘤发育等均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J07-2’ב陇薯7号’、‘J07-6’ב陇薯7号’马铃薯杂交组合F1中选出的无性二代株系2-1、株系3-1、株系4-4和株系19-3的产量、品质等农艺特性,对其生育期、株高、薯块特征、单株结薯数、单株产量、平均薯重、商品薯率、块茎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4个杂种无性株系均为中晚熟类型,生育期127~130 d,生长势强,平均株高100 cm左右。株系2-1和株系19-3的产量和品质性状表现更为突出,其单株平均薯重、商品薯率和单株产量高,芽眼浅,薯形好,淀粉含量分别为19.22%和21.22%,还原糖含量分别为0.022%和0.045%,是选育淀粉、炸食加工及鲜食品种的优异材料。杂种无性株系单株产量与生育期、株高、单株结薯数、商品薯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平均薯重与商品薯率呈显著正相关,单株结薯数与平均薯重呈显著负相关;淀粉含量与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平均薯重和商品薯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在点播条件下,对42个早熟燕麦材料7个性状的表现及其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地上生物量和单株粒数的变异程度较大,株高和千粒重两性状的变异相对较小;单株地上生物量和单株粒数与单株粒重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单株地上生物量和单株粒数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效应较大,千粒重和株高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效应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菊芋干物质和糖分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存在大量盐碱地,通过筛选耐盐植物可以改造部分盐碱地,但盐害通常极大的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菊芋因为耐旱、耐盐,病虫害少,可简化栽培,已经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在本研究中以菊芋品种南芋一号(NY-1)和青芋二号(QY-2)两种品种为试材,在温室进行全生育期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盐胁迫对菊芋干物质和糖分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改变了两个菊芋品种的干物质分配格局,地上部分配比例均增大而块茎分配比例均减小,对QY-2的限制作用比NY-1更大,盐胁迫下NY-1和QY-2块茎干重降幅分别为57.78%和85.61%。在持续的盐处理下,两个品种的块茎和茎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均降低,但NY-1的含量比QY-2高;两个品种的茎中还原糖含量下降幅度较大,降幅分别为NY-1(77.34%) 和QY-2(60.79%),但茎中的非还原性糖含量却有所增加。盐处理使块茎发育前期(100~140 d, days after planting)的果聚糖含量上升,NY-1在140 d的果聚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QY-2在100~140 d的果聚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但降低了块茎发育中后期(140~220 d)的果聚糖含量。盐胁迫对菊芋块茎中果聚糖积累的限制作用极其显著,尤其对QY-2的限制作用尤为突出,QY-2块茎果聚糖积累量和积累速率的下降幅度都大于NY-1,NY-1和QY-2块茎中果聚糖积累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74.02%和93.81%,块茎果聚糖积累速率降幅达到77.08%和98.44%。以上结果表明盐胁迫大大降低了两个菊芋品种的生物量,改变了植物体内的糖分分布模式,延缓了果聚糖在体内(尤其是茎)的积累,但南芋一号同青芋二号相比,块茎的产量和果聚糖降幅均较小,说明该品种可用于在部分盐碱地的种植。  相似文献   

18.
任艺慈  刘洁  李茂  陈晨  孙小玲 《草地学报》2017,(6):1345-1351
逆境胁迫会诱导植物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通过研究同一逆境胁迫下植物活性氧的产生速率和抗氧化系统的响应可衡量植物的抗逆性。以Spark和Texoka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为材料,研究了34天持续的中光(40%遮阴)和低光(80%遮阴)胁迫处理下,两种野牛草叶片活性氧的产生、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光胁迫时植物丙二醛(MDA)的含量更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峰值也更高;Spark野牛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相对活性和抗坏血酸(AsA)的相对含量到达峰值的时间比Texoka野牛草推迟5~10天,但峰值更高,而MDA峰值的相对含量则远远低于Texoka野牛草;与抗氧化酶相比,Spark野牛草叶片中AsA的相对含量出现了两次高峰,峰值远远高于Texoka野牛草,认为Spark野牛草比Texoka野牛草更耐阴的原因与遮阴胁迫下其叶片中AsA含量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