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媛 《中外医疗》2011,30(28):188-188
目的通过分析肝血管瘤的声像图特点,探讨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肝血管瘤的声像图表现,并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39例肝血管瘤患者,单发多于多发;〈30mm的肝血管瘤最多见,多数为强回声型。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的联合应用,提高了肝血管瘤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肝结核并非罕见,常因无典型的临床表现而造成诊断困难,未经病理组织证实前,临床上难以确诊。在国内、外有零星的肝结核报导,均系病理检查证实。Lichtman①肺结核尸体解剖中,发现肝结核占50—80%,吴国梁等②在1549例尸检中,发现肝结核31例(占2%),可见肝结核并非少见,但多继发于肺结核。因此,临床医师对肝结核应  相似文献   

3.
<正>例1,男,82岁,2007年11月因出现肝区疼痛、腹胀、黄疸以及体重下降来院就诊。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Hb 62 g/L,RBC 2.24×1012/L,PLT 32×109/L,WBC 6.4×109/L;血型为B型;同时做CT检查结果为肝内实性占位;为确诊做肝穿活检,病理报告为肝细胞癌。随后确诊为肝癌,再无其他疾病住院进行治疗,治疗期间输注RBC 12单位,机采血小板3个治疗量,以及阶段输入新鲜冰冻血浆3 000ml,无不良反应。同时进行化疗病情逐渐缓解,随  相似文献   

4.
柏—查综合征,是由Budd和Chiari分别于1846年和1889年先后描述肝静脉狭窄或阻塞而引起肝静脉返流障碍的一组病征。目前已将本病引伸到肝静脉和肝静脉段下腔静脉阻塞的复杂病变中,因此广义上包括下腔静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在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灶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二维超声诊断的48例肝内胆管结石和32例肝内钙化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二维超声诊断肝内胆管结石48例,位于肝左叶16例,位于肝右叶24例,肝左右叶同时存在8例;肝内钙化灶32例,位于肝左叶17例,位于肝右叶10例,左右叶同时存在5例.以上全部病例均经手术、CT和MRI及临床诊断所证实.结论 二维超声在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们发现2例变异的腹腔动脉均为胃左动脉与脾动脉共干,肝动咏异常,现报告如下:例1,12岁,男尸。腹腔动脉仅为胃左动脉和脾动脉的合干,发自腹主动脉,干长0.7cm,胃左动脉和脾动脉分出后无异常。此干下方0.8cm 处腹主动脉又发一肠系膜上动脉与肝动脉的合干,干长2.5cm,分为肠系膜上动脉和肝动脉。肝动脉经门静脉后方返向上达肝门。沿途分出胃右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胆囊动脉由肝右支发出,其他无异常。例2,约30岁,男尸,腹腔动脉也为胃左动脉和脾动脉的合干,直接发自腹主动脉,干  相似文献   

7.
蛔虫肝脓肿,据文献报告移位蛔虫病8486例中,临床表现证实为蛔虫肝脓肿,系由蛔虫感染所致的共33例,由胆道蛔虫合并肝脓肿的共56例。我院收治蛔虫肝脓肿2例,在未找到蛔虫感染所致的根据以前,曾延误了诊断。一例由于认识不足,按胆道蛔虫症处理。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二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二、消化腺消化腺除唾液腺和消化管壁上的腺体(食管腺、胃腺、肠腺)外,主要有肝和胰,均开口于消化管,分泌消化液,参与食物的消化。(一)肝肝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其重量约占体重的1/50,小儿的肝脏相对比成人大。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小部分位于上腹部和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例 1,女 ,14岁。患者半月前无诱因突然出现畏寒、发热及右上腹部疼痛。发热时最高体温达 39℃ ,伴有轻度右肩部放射性痛 ,外院予以对症治疗 ,效果差。近 2天症状加重转入我院。查体 :轻度贫血貌 ,巩膜轻度黄染 ,肝肋下 1.0 cm,脾肋下未及 ,肝功能 AL T80 μ/ L,TBIL 36 .4μmol/ L,B超示肝肿大 ,肝内胆管囊状、圆锥状扩张 ,脾、胰、双肾无异常。 ERCP示左肝内胆管扩张呈囊状 (近肝门处 ) ,右肝内胆管扩张呈圆锥状 ,确诊为 Caroli病。  例 2 ,女性 ,35岁。患者反复无诱因出现畏寒、发热及右上腹部不适 ,均经抗炎治疗后…  相似文献   

10.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重型肝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茂盛 《广东医学》2002,23(3):232-232
D -二聚体是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 ,其水平增高反映继发性纤维活性增强 ,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维亢进的分子标志之一[1] 。为了深入探讨血浆D -二聚水平与重型肝炎的关系 ,我们检测了 12 6例重型肝炎血浆D -二聚体水平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2 6例重型肝炎均为我院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至 8月住院患者 ,其中男 71例 ,女 5 5例 ;年龄 2 1~ 6 9岁 ,急重肝 2 1例 ,亚重肝 32例 ,慢重肝 73例 ,有临床出血表现 (指消化道出血及皮下瘀斑 ) 73例 ,临床死亡 5 1例 ,各型重肝的诊断标准按第六次全国传染…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曾给两名胆管癌病人施行了“U”管经肝胆管引流术。第一例因肿瘤位于主肝管交叉部以上,无法切除,在扩张狭窄段肝管后放置“U”管,另二例肿瘤位于肝总管,切除肝总管腺癌病灶后行空肠、肝门残留肝管袢式端侧吻合,以“U”管作肝胆管支  相似文献   

12.
三腔二囊管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腔二囊管广泛用于食管下段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保守治疗 ,临床上我们应用于肝脏外科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15~71岁。右肝膈面星状破裂 4例 ,其中 1例肝动脉结扎后仍有渗血 ,1例行清创性右肝叶切除 ;右肝膈面包膜下血肿 2例 (直径 6~ 8cm) ;右肝膈面肝癌自发性破裂2例 ,其中 1例并发门静脉癌栓 ;右肝贯通伤 2例 ;左肝贯通伤 1例 ;右肝膈面囊肿 2例 ,均合并胆汁瘘。1 2 材料与方法 :肝膈面星状破裂先行彻底清创 ,出血严重可暂时控制入肝血流 ,肝囊肿开窗后 ,缝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对肝脏弥漫性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 对113例肝病患者行二维超声检查,综合观察肝包膜、肝缘形态、肝实质回声、肝静脉改变等,进行半定量诊断,并在超声引导下行肝脏穿刺组织活检.结果 二维超声检查敏感性为92.9%(105/113),准确率为85.8%(97/113).结论 半定量诊断对肝弥漫性病变准确率高,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4.
(二)慢性肝炎:1、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有确诊或可疑急性肝炎的病史(有时不明确),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病情较轻,可有肝区痛和乏力,伴有血转氨酶升高或轻度肝功能损害,而不能诊断慢活肝者,或肝活体组织检查符合慢迁肝的组织学改变者,皆可诊为慢迁肝。2、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1)症状:既往有肝炎史(有时不明确),目前有较明显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  相似文献   

15.
徐玉文 《中外医疗》2012,31(26):51-52
目的探讨肝胆道结石二次手术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06年3月—2011年6月该院收治的肝胆道结石二次手术患者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经过临床检查证实,肝段切除最后病理证实1例,患者为肝管细胞癌,术后经T型管造影检查得出残留结石共8例,其中左肝管内结石2例,右肝管内结石2例,胆总管内结石4例。手术结束后的6周时临床大夫在胆道镜下将清理结石7例,1例左肝管明显狭窄而无法取出。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包虫病好发于肝、肺,其它部位少见。本院于1957~1975年收治包虫病1053例,其中脾包虫14例,占1.33%。作者结合误诊病例就脾包虫的鉴别诊断初步探讨如下。病例报告例1 女,7岁。于1981年患肝包虫行手术摘除,1982年因腹腔包虫再次手术摘除,1983年7月复查时超声波探及脾区囊性包块第三次入院。查体:脾肋下一横指,质软,无触痛,肝肋缘下刚触及。血尿常规及肝肾功检查正常。A型超声波检查,肝不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进行150例肝脏解剖研究过程中,遇到两例极其罕见之畸形标本,其中一例肝脏在腹腔内之位置正常,胆囊却居于肝左叶,肝内解剖结构分成三大叶。另一例为左叶缺如。复习文献,前一种畸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SFSE序列对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MR多期动态增强证实的40例肝脏血管瘤和肝囊肿,二维薄层SSFSE序列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性。结果:在T2WI序列肝血管瘤和肝囊肿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明显高信号灶,而在二维薄层SSFSE序列肝囊肿显示仍为高信号,而肝血管瘤则有较明显的信号衰减呈中等信号,甚至无信号。结论:采用二维薄层SS-FSE序列可以鉴别大多数肝血管瘤和肝囊肿。  相似文献   

19.
张广慧 《吉林医学》2010,(24):4166-4166
目的:分析肝胆道结石二次手术患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实施肝胆道结石二次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中,肝切除检查中确定为肝管细胞癌患者共1例。术后接受T管造影得出残留结石共4例,2例左肝内叶,肝右叶和胆总管内各1例。结论: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在手术过程中运用B超做好取石定位能够帮助纤维胆道镜的结石取出工作更加方便,可以使术后死亡率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20.
B型超声波在肝胆手术中应用对明确肝内肿瘤和肝内胆管结石与肝血管的关系提高肝切的安全性具有要要意义。临床资料手术中使用ALOKSSD——210小型超声扫描仪,可直接将超声探头放置在肝脏表面上,不同的组织结构在荧光屏上显示相应的图像,以用作定位参考并可在超声导引下作穿刺或活检。典型病例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