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测定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在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血浆中含量的变化 ,探讨二者在SAH中的作用。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和观察 40例SAH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中NO、ET含量的变化并与2 0名正常人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AH急性期血浆中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E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恢复期血浆中NO水平有所提高 ,高于急性期 (P <0 .0 1) ,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 ,ET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但略低于急性期 ,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NO和ET参与了SAH的病理生理过程 ,检测血浆NO和ET水平有助于病情的观察 ,正常情况下NO/ET比值处于动态平衡 ,急性期NO/ET比值下降 ,恢复期NO/ET比值上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婴儿重症肺炎并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 2 2例肺炎并心衰、16例轻型肺炎患儿及 16例正常同龄儿童的血浆TNF -α与CGRP水平进行同期动态观察 .结果 心衰急性期血浆TNF -α较缓解期显著增高 (p <0 .0 1) ,并明显高于轻型肺炎组与对照组 (p <0 .0 1) .急性期血浆CGRP水平较缓解期及对照组均显著降低 (p <0 .0 1) ;心衰缓解期与轻型肺炎组和对照组间血浆TNF -α、CGRP水平变化无差异 (p >0 .0 5 ) .急性期血浆TNF -α含量变化与CG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t=0 .4 7,p <0 .0 5 ) .结论 TNF -α与CGRP在肺炎合并心衰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TNF -α参与了肺水肿及心肌功能减退的病理过程 ,CGRP可能对肺血管及心肌有保护作用 ;动态监测血浆TNF -α及CGRP水平变化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ET、CGRP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水平变化 ,以阐明生物活性肽与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检测 36例患者和 32例正常对照血浆ET、CGRP的浓度。结果 :急性早期患者血浆ET(10 3 11± 2 8 2 7)ng/L、CGRP(30 5 4± 13 4 6 )ng/L与正常对照组 (4 7 5 9± 7 0 9)ng/L和 (4 8 6 7± 15 30 )ng/L两者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而早期与恢复期患者对照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血浆ET升高和CGRP下降在病程短病灶大及伴高血压的患者较病程长病灶小及不伴高血压者更明显。大梗塞灶血浆ET、CGRP水平呈负相关 (r =- 0 6 82 ,p <0 0 5 )。其ET/CGRP比值随着病程延长而下降 (p <0 0 1)。 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存在着ET与CGRP对脑血管内皮功能影响 ,动态检测其血浆中含量有助于判断病情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前后ET-1、CNP和CGRP联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中药络泰和黄芪注射液与西药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 :用RIA法检测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ET - 1、CNP和CGRP水平的变化 ,并与只用西药治疗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各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血浆中ET - 1和CN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GR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络泰组和黄芪组在治疗后ET - 1、CNP和CGRP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非常明显的改善 (p <0 0 1) ;单用西药组治疗后ET - 1和CNP水平降低的不明显 (p >0 0 5 ) ,只有CGRP得到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 :在常规治疗冠心病西药的基础上 ,再加以中药络泰和黄芪注射液 ,可以提高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 ,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CGRP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的ET与CGRP的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检测结果发现急性期脑梗死者血浆内皮素高于对照组,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低于对照组;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内皮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ET和CGRP的变化与脑血管损伤程度关系密切,有助于判断病情和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6.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CGRP、VIP RIA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愉洲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CR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CGRP、VIP放射免疫分析(RIA)的意义。方法: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3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CGRP、VIP的浓度,以35例正常婴幼儿血浆CGRP、VIP的浓度为对照。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血浆CGRP浓度明显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婴幼儿(P〈0.05);恢复期CGRP浓度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三组间有显著差异(F=82.50,P〈0.01);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血浆VIP浓度明显低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婴幼儿(P〈0.05);恢复期V1P浓度有所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F=300.20,P〈0.01)。结论:CGRP、VIP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CGRP、VIP含量与病程紧密相关。CGRP、VIPRIA对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了解其发病病程和指导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脑血栓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24h的动态检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 (ET)水平对脑血栓急性期病人 2 4h内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 32例脑血栓病人和 30例健康人在 2∶0 0 ,8∶0 0 ,14∶0 0 ,2 0∶0 0时 ,分别测定其血浆ET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脑血栓病人昼夜血浆ET水平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t=2 9 1~ 30 5 ,p均 <0 0 0 1) ,且在 2 4h内 2∶0 0ET水平最低 ,8∶0 0最高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5 6 7,p <0 0 1)。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的脑血栓病人 2 4h内的ET水平 ,均较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者显著增高 (t=2 11~5 17,p <0 0 5、0 0 1)。结论 :脑血栓急性期病人血浆ET水平 2 4h内有早晨高和晚上低的节律性变化 ,其变化与脑血栓发病早晨为高发时间的现象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与甲襞微循环的关系。方法 :老年EH患者42例 ,对照组 38例 ,分别检测血浆ET、CGRP浓度及甲襞微循环。结果 :老年EH患者血浆ET及CGRP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 ,具有十分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且ET水平与甲襞微循环损害呈正相关(r =0 .7832 ,P <0 .0 1) ;而CGRP水平与甲襞微循环损害呈负相关(r =-0 .75 2 6 ,P <0 .0 1)。结论 :老年EH患者血浆ET及CGRP水平与甲襞微循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患者血浆ET-1、CGRP和NSE变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急性发作期、恢复期血浆内皮素(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探讨它们在脑出血不同时期的临床意义.方法:脑出血组60例,健康对照组60例.脑出血组分别于入院次日、第7d、第21d空腹静脉采集血液标本.用放射免疫分析ET-1、CGRP、NSE含量.结果:脑出血组各时间的ET-1、CGRP和NSE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T-1、CGRP发病次日与第7d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21d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发病次日含量与第7d、2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7d与第21d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浆ET-1、CGRP和NSE水平发病次日显著升高.恢复期ET-1、CGRP、NSE含量较发病次日逐渐下降 .测定血浆ET-1、CGRP和NSE含量有助于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卒中患者血浆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4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和2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TXB2及6-K-PGF1α的含量,并与对照组40例结果比较.结果:急性脑梗塞组TXB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K-PGF1α含量增高不显著,其T/P比值(TXB2与6-K-PGF1α含量之比)明显增高(p<0.05).急性脑出血组TXB2与6-K-PGF1α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T/P比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脑梗塞急性期T/P比值增高,主要与TXB2含量增高有关.提示在治疗急性脑梗塞时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具有一定意义.脑出血急性期T/P比值未见显著降低,与6-K-PGF1α含量的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急性发作期、恢复期血浆内皮素(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探讨它们在脑出血不同时期的临床意义。方法:脑出血组60例,健康对照组60例。脑出血组分别于入院次日、第7d、第21d空腹静脉采集血液标本。用放射免疫分析ET-1、CGRP、NSE含量。结果:脑出血组各时间的ET-1、CGRP和NSE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T-1、CGRP发病次日与第7d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21d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发病次日含量与第7d、2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7d与第21d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浆ET-1、CGRP和NSE水平发病次日显著升高。恢复期ET-1、CGRP、NSE含量较发病次日逐渐下降。测定血浆ET-1、CGRP和NSE含量有助于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了符合诊断标准的观察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68例,及对照组同期健康新生儿30例血浆中ET和CGRP水平,并做了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浆ET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而CGRP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发展与ET和CGRP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VBI患者120例,采集发病后不同时间的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浆ET、CGRP和NSE水平,与60例同年龄组健康成人对照,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VBI患者早期血浆NSE和ET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随时间延长,二者含量均逐渐降低,NSE水平2d时达高峰,14d时基本恢复,而ET水平则始终高于对照组;与此不同,不同时间VBI患者血浆CGRP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但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结论:NSE、ET和CGRP与VB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NSE 的监测为VBI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而ET、CGRP水平的变化对VBI的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浆ET与CGRP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内皮素(E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意义,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5例HIE新生儿血浆ET与CGRP含量变化。结果显示,HIE新生儿急性期血浆E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恢复期较急性期明显降低(P〈0.001),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急性期血浆CGR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恢复期较急性期显著  相似文献   

15.
妊高征患者相关血管活性物质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目的:检测妊高征患者血浆ET、CGRP及NO含量,探讨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ET、CGRP及NO3项指标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结果:血浆ET、CGRP及NO水平正常妊娠组与正常非孕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轻度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及重度妊高征两组则3项指标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妊高征患者血浆ET、CGRP和NO浓度的变化,为研究其发病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了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和神经肽Y(NPY)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ELISA测定39例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和放免法测定ET和NPY水平,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血浆Hcy、ET、NPY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治疗后3个月仍高于正常人组水平(P〈0.05)。结论:测定脑梗死患者血浆Hcy、ET、NPY水平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Hcy水平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了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Hcy水平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免法和化学比色法对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血浆ET、Hcy、SOD、MDA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Hcy、SOD、MDA水平非常显著的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SOD水平则显著的低于正常人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象ET、Hcy水平与MDA正相关(r=0.6018、0.6128,P〈0.01),而SOD与MDA呈负相关(r=-0.4418,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脂质过氧化,与ET、Hcy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二者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4例哮喘急性发作期(Ⅰ组)、20例缓解期(Ⅱ组)及34例N组血浆ET及CGRP测定,并同期应用M型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哮喘儿童的左、右心收缩及舒张功能,组间比较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Ⅰ组ET含量显著高于Ⅱ组及N组,Ⅱ期ET含量显著高于N组,Ⅰ组CGRP含量较Ⅱ组及N组显著降低,Ⅱ组血浆CGRP含量较N组显著降低;Ⅰ组左、右室收缩功能指标异常,而舒张功能指标均正常;ET及CGRP与发作期左、右心收缩功能呈低、中度相关。结论:血浆ET及CGRP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ET及CGRP与哮喘发作期左、右心收缩功能异常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