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提出了基于知识链的主题导读活动,即以明确的主题内容为核心,围绕经典古籍所承载的思想、文化、制度、语言文字、书籍刻写制作以及版本流传演变等系列知识进行关联整理,对读者的经典阅读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以《肘后方》古籍版本展为例,对活动的内容遴选、形式设计、活动实施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知识链的经典古籍主题导读模式,为中医药古籍阅读推广提供参考,也为相关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经典的阅读推广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医古籍的文本内容、读者群及其阅读能力等因素,古籍文献的阅读推广在高校图书馆文化活动中一直处于“盆地”状态。 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读书节的馆藏中医古籍展览活动为例,阐述了媒体引导对中医古籍阅读推广的作用,如启发读者对中医古籍的兴趣、发挥中医古籍中的名人效应、彰显中中医古籍的海外影响力。媒体引导下中医古籍资源的传播和利用效果为图书馆今后转换思路,做好特色文献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古籍文献是图书馆特色馆藏,也是高校图书馆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其独特的文献价值、艺术价值对图书馆教育职能与文化引领作用的发挥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然古籍文本内容、读者群及其阅读能力等原因,古籍文献的阅读推广在高校图书馆文化活动中一直处于盆地状态。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读书节期间举办的一次馆藏中医古籍展览活动,意外地引起了多家平面媒体、电视、网络媒体的聚合报道,社会影响面之广、校内外读者关注度之高,实是始料不及。媒体视角下特色资源的传播和利用效果给我们开展特色文献的阅读推广带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触,也为图书馆今后转换思路、以贴近读者、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为服务理念更好地做好特色文献阅读推广工作带来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付璐  朱彦  王哲  王俊慧 《中医学报》2020,35(2):429-432
中医皮肤病的发展存在病名分类逐渐趋于细化、不同时代病名变化较大、历代皮肤病皆以"疮疡""恶疮"一类的感染性皮肤病为主3个特点。梳理中医皮肤病经典古籍,建立古籍文本专题数据库,并基于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对中医皮肤病的研究与临床诊疗有以下益处:一方面筛选中医皮肤病相关经典古籍并进行数字化处理,有助于临床医师有针对性的阅读、学习古籍;另一方面通过皮肤病相关的关键词抓取,梳理皮肤病相关病名、别名、病因病机、症状、证候、方剂等信息,进而建立中医皮肤病知识元,帮助临床医师更快捷地从古籍中汲取所需要的信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助益。但目前中医皮肤病古籍数据库的构建同样面临如下困难:其一,目前的中医古籍分词技术并不成熟,关键词的抓取较为困难;其二,中医皮肤病的古籍范围覆盖较广,关于皮肤病的论述大部分收录于外科、妇科、儿科等类别的医籍中而非以专著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报》2020,(2):429-432
中医皮肤病的发展存在病名分类逐渐趋于细化、不同时代病名变化较大、历代皮肤病皆以"疮疡""恶疮"一类的感染性皮肤病为主3个特点。梳理中医皮肤病经典古籍,建立古籍文本专题数据库,并基于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对中医皮肤病的研究与临床诊疗有以下益处:一方面筛选中医皮肤病相关经典古籍并进行数字化处理,有助于临床医师有针对性的阅读、学习古籍;另一方面通过皮肤病相关的关键词抓取,梳理皮肤病相关病名、别名、病因病机、症状、证候、方剂等信息,进而建立中医皮肤病知识元,帮助临床医师更快捷地从古籍中汲取所需要的信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助益。但目前中医皮肤病古籍数据库的构建同样面临如下困难:其一,目前的中医古籍分词技术并不成熟,关键词的抓取较为困难;其二,中医皮肤病的古籍范围覆盖较广,关于皮肤病的论述大部分收录于外科、妇科、儿科等类别的医籍中而非以专著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6.
针对学生面对浩瀚的书海苦于读书无门 ,从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对“中医药古籍导读”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与评价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开设的中医文献检索课,在培养中医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中医文献检索是根据中医学的特点和需要而开设的一门课程。中医文献的检索与利用,必须首先从中医古籍文献入手,掌握古代文献的目录、版本、校勘,中医文献的书籍体制,聚散存佚,中医工具书的使用、不同朝代中医文献的基本内容。本文从中医文献检索课入手,着重论述导读中医古籍文献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学生面对浩瀚的书海苦于读书无门。从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对“中医药古籍导读”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中医古籍数字化整理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调查和成果调研。建立基于用户的中医古籍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中医古籍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取长补短,结合现有最新的理论和技术,提出一种以用户服务和研究为中心的较为理想的中医古籍数据库建设方案,为中医吉籍数字化整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保护和利用中医药古籍是实现中医现代化,为中医药教育、临床应用服务的重要内容。我国中医药古籍目前存在着讹误较多,版本杂乱;文献数量巨大,收录散杂等问题。缩微技术、光盘技术、网络技术是中医药古籍保护利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中医古籍知识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服务是专业图书情报机构的发展方向之一,探讨了如何实现古籍文献信息的知识服务,从中医古籍文献的数字化、支持服务及语义关联三方面对中医古籍文献的知识服务进行探索,引入本体理论,探索构建基于本体的中医古籍知识库,进而实现中医古籍文献由资源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本体、知识模型等基本概念和基于本体论构建中医古籍知识库的建库目标,阐明中医古籍知识表达相关理论,从规范控制、构建原则、本体构建工具、系统架构、术语规范化、构建本体模型等方面具体论述基于本体的中医古籍知识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医古籍的研读,高质量中医古籍的整理出版至关重要。中医药图书编辑要做好中医古籍出版工作并确保图书编校质量,必须高度重视体现古籍整理原则和方法的辅文,并且具备相当的古代汉语基础、扎实的医学知识及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4.
以中医院校相关师生对古籍资源的需求现状为切入点,指出图书馆需要正确处理古籍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从学科化知识服务角度探讨高校图书馆盘活古籍资源的现实意义和具体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15.
《古音系研究》是已故著名语言学家魏建功先生的一部力作。该书以如何研究古音系及如何建立语音史和语言史为宗旨 ,详述古音系的分期和内容 ,论列古音系材料十种 ,其中五种均为旧音韵学书籍难以觅见的 ,弥足珍贵。书中所征引、所讨论的中外时贤的论著达数十种之多 ;所讨论的范围、所涉及的资料上自甲骨文 ,下迄婴儿学语的讹音 ,东自日语、朝鲜语汉字音 ,西至敦煌遗书 ,可谓囊括古今 ,包举宇内。《古音系研究》堪称音韵学乃至语言学领域内最富时代气息和战斗精神的著作 ,书中一以贯之的“综论古今通塞 ,尚论群贤得失”的科学精神 ,尤为可贵  相似文献   

16.
古代与现代中药煎煮方法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二者即存在着联系,也存在着不同。古代药物通常不需要先进行浸泡,而现代药物煎煮前需要浸泡一段时间;古代在水量的控制上有严格的标准,而现代则没有明确的要求;古代煎煮药物所用器具以砂锅为主,而现代则在古代的基础上发明了中药煎煮机等。如今的中药煎煮方法,在沿用了古代先进思想理念的基础上,有效结合了现代知识进行了改革,对后人研究和制定管理规范提供了依据,能进一步实现合理用药,使药效得到全面发挥。  相似文献   

17.
藏医药古籍整理受到历代藏族统治阶级的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卫生工作方针的正确指引下,藏医药古籍整理得到了高度重视,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藏医药古籍普查、整理、研究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王育林  温佳雨  付鹏 《中医学报》2021,36(3):661-664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是我国目前较为全面准确记载中医古籍收藏分布情况的大型中医古籍联合目录,其中著录国家图书馆藏中医古籍1 898种。但经分析发现,《总目》对国家图书馆藏中医古籍信息的著录存在作者信息不全或错误、成书年代不详以及版本记录错讹等问题,尤其体现在版本记录方面,《总目》记载的有,但国家图书馆并无存书或者其官网联机目录暂时检索缺失的医籍版本计351种。国家图书馆能检索到的版本,而《总目》中未载录此版本的医籍计639种。通过对《总目》著录信息与国家图书馆实际藏书信息进行对比,并对相关古籍进行实地勘察及进一步的考证,补充、修正了《总目》著录部分书目的作者信息、成书时间和版本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中医古籍语言系统是以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CMLS)为依托建立的,旨在初步建立中医古籍的语义网络,从而实现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CMLS)的兼容检索与查询。使用文献计量学及文献分析方法,对语言系统的一个重要类目一语义类型进行简要分析和论述,为中医古籍语言系统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其特点为年代久远、底数不清,分布流散、流失严重,分类简单、系统性差,保存简陋、传承保守,文字古奥、寓意精深,载体丰富、装帧多样,辗转抄录、版本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