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易坦静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12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易坦静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治疗组在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喘鸣音、湿啰音的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 易坦静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三氮唑核苷雾化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下呼吸道感染20例,采用三氮唑核苷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同时应用三氮唑核苷静脉点滴治疗同类患儿24例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平均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喘息持续时间、肺部体征喘鸣音及湿罗音持续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特别是止喘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小儿下呼吸道喘息样疾病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憋性肺炎以及婴幼儿哮喘症。虽然它们各有特点,临床上有时难于鉴别,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咳嗽、喘鸣。迅速有效地控制喘憋,解除支气管的痉挛,改善肺部微循环是提高这类疾病疗效的关键。我们应用小剂量654-2穴封足三里治疗47例小儿下呼吸道喘息样疾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BUD)混悬液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效果。方法:52例喘息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28)布地奈德混悬液加喘乐宁吸入治疗,每日两次;对照组:(n=24)雾化吸入喘乐宁,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观察用药前和用药后患儿症状、体征(呼吸困难、咳嗽、喘息、喘鸣音)改善情况及消失天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小时各症状体征评分改善分数为:咳嗽1.2、喘息1.4、呼吸困难1.1、喘鸣音1.5分,对照组分别为:咳嗽0.9、喘息1.1、呼吸困难0.9、喘鸣音1.1分。观察组各项症状体征改善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病程明显缩短(t=7.254P<0.05)。结论:小儿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在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的同时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明显优于静滴地塞米松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α-细辛脑注射液、山莨菪碱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两组均常规抗炎对症处理,治疗组α-细辛脑注射液、山莨菪碱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喘息消失时间及肺部体征恢复正常时间、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α-细辛脑、山莨菪碱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组。观察组35例,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加喘乐宁雾化吸入;对照组25例,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喘乐宁雾化吸入。观察比较用药前、后两组患儿症状体征(呼吸困难、咳嗽、喘息、喘鸣音)改善情况及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lh后,31例呼吸困难改善,29例喘息减轻,28例咳嗽减轻,29例喘鸣音明显减少或基本消失。对照组14例呼吸困难改善,12例咳嗽减轻,15例喘息减轻,14例喘鸣音减少或基本消失。观察组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体征平均消失时间:观察组:呼吸困难1.9d,喘息3.4d,喘鸣音3.7d,咳嗽4.4d;对照组:呼吸困难3.6d,喘息6.2d,喘鸣音7.1d,咳嗽7.5d。观察组症状体征平均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哮喘急性发作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加喘乐宁水溶液雾化吸入,对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例均表现为较长时间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均无喘息;肺部听诊呼吸音清晰11例,呼吸音粗糙9例,咳嗽常于清晨或夜间出现,痰少,运动后加重,持续2h左右,45%有家族过敏史,10%有家族哮喘史,40%有个人过敏史,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结论:儿童哮喘中存在着咳嗽变异性哮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均表现为肺部感染后出现反复或持续气促、咳嗽、喘息及运动耐受力差等症状,肺部可闻及湿哆音及喘鸣音。所有患儿均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辅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治疗,随访3-27个月,13例患儿复查胸部CT,5例肺部病灶影像检查好转,6例影像检查无变化,2例出现新的病灶,无1例病灶完全吸收。结论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多为感染后起病,气促、咳嗽和喘息是其主要临床症状,三凹征、喘鸣音和湿啰音是最常见的体征,"马赛克"征象是胸部CT的典型表现。口服和吸入糖皮质激素有时可改善临床症状,但远期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符合喘息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膏敷贴肺俞、脾俞、天突穴位治疗。1d敷1次,每次1—2h,至症状缓解,肺部体征消失。结果治疗组在气喘消失时间、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中药穴位敷贴是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有效的辅佐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急诊,急需明确诊断,尽早治疗,否则危及生命。我们分析了我院1990~1997年经手术治疗及术后复查的15o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对其术前及术后X钱表现做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l资料分析本组病例150例,最小年龄8个月,最大年龄4.5岁,平均年龄2.5岁左右。本组病例中145例出现呛咳、咳嗽,5例无明显症状。其中,112例出现呼吸困难;11例咳痰、发热;4例闻及湿哈音、喘鸣音。明确异物史136例,双肺呼吸音对称、粗糙6例。一侧呼吸音减弱144例,据手术证实造成堵塞原因种类主要为:花生米、瓜子、黄豆、米粒…  相似文献   

11.
乔丽潘  吴静  李敏 《新疆医学》2007,37(4):191-193
喘息是小儿时期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关喘息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也是儿科最常遇到的难题。其病因很多,并非所有的喘鸣均由哮喘引起,气管、支气管炎及气管、支气管软骨软弱、异物、血管畸形,胸内肿瘤以及支气管淋巴结核等,均可引起喘鸣。目前小儿呼吸功能检查对呼吸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临床检测手段,对婴幼儿患者则需要有适合婴幼儿特点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测。本文着重讨论肺功能检测在喘息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1998年3月~2003年3月共收治10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现收治临床表现特点分析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61例,女47例,年龄2个月~15岁。小于3岁的28例,4~9岁的49例,10~15岁31例,其中4~6岁最多,全年均有发病,秋末、冬春流行。临床表现:肺部主要症状及体征,咳嗽占100%,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为主,少痰,婴幼儿喘息多见。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可表现有:局部叩浊,浊音区呼吸音减低,干啰音、喘鸣音、中小水泡音,症状重体征轻。发热几乎100%,表现特点高热持续不退,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肺外表现神经系统表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循…  相似文献   

13.
我科1980~1997年收住院的呼吸道异物患者128例,其中误诊34例,现对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20例,女14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6个月,其中4岁以内26例,占误诊病例76.47%。误诊时间最短10d,最长1年。1.2 临床表现 阵发性咳嗽34例,伴发热13例,气急20例,喉喘鸣3例,声音嘶哑2例。其中无明显误吸史或病史不详25例,另9例有误吸史,但临床无症状。肺部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16例,呼吸音增粗5例,闻及湿罗音4例,另外9例肺部听诊阴性。1.3 X线表现…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异物多发于儿童,是耳喉鼻科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小儿的特殊性,病史不详,往往以发热、咳嗽等症状,先到儿科就诊。如临床医师对本病警惕性不高,则容易误诊。现将我院儿科2002~2008年共误诊的支气管异物23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3例中,男14例,女9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12岁,平均2.6岁;病程3天~3个月,平均16.5天。以咳嗽、喘息为主要表现。咳嗽23例,喘息18例。伴随症状:发热15例,呼吸困难3例,胸痛1例。体征:肺部哮鸣音19例,湿罗音15例,局部呼吸音减低15例,鼻扇、吸气三凹征阳性3例,气管移位1例。X线胸片仅有两肺纹理增粗模糊者4例,斑片状阴影者6例,右侧肺气肿10例,肺不张13例,胸腔积液1例。胸透有8例示纵隔摆动。入院诊断:支气管肺炎1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4例,支气管哮喘2例,胸腔积液1例。1.2诊治经过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3~15天,患儿症状体征未见好转。经反复追问病史,8例有异物吸入史,其余病例均坚决否认。其中入院时纵隔摆动阴性的6例,于抗感染、止咳平喘治疗后3~7天复查胸透,均出现纵隔摆动。综合患儿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高度怀疑支气管异物,遂请五官科会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α-干扰素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5~10万U/(kg·d)肌肉注射,1次/d,疗程5 d。观察患儿咳嗽、喘息及肺部喘鸣音、湿啰音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咳嗽、喘息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和8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杨勇  叶凌 《中外医疗》2009,28(11):52-52
目的探讨婴幼儿支气管异物误诊的临床及早期诊断问题,并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误诊的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29例分别诊断:17例误诊为"喘息性肺炎",7例误诊为"喉炎",3例误诊为"肺结核",2例误诊"食道异物"。以咳嗽为主要表现,伴随症状依次为发热,气急,胸痛,喘息,听诊湿音,局部呼吸音低,有明确异物吸入史22例,X线以肺气肿、肺不张多见,部分正常。结论支气管异物误诊率高,假阳性病史常是误诊的重要因素,对于反复咳嗽伴发热、喘息的婴幼儿,如正规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反复、迁延,虽然否认异物吸入史,也应高度警惕是否存在支气管异物可能,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1999年元月以来,我科以氨茶碱等四药合用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进行了临床实验,现将资料完整的360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本文360例均为门诊病儿,病例选择标准为病程≤3天,低热、流清涕、咳嗽、气喘、呼气时问延长、肺部闻及喘鸣音,喘息无明显发作性,白细胞计数正常,胸部X片排除肺炎、肺门淋巴结核等.  相似文献   

18.
王雷 《实用全科医学》2007,5(7):609-610
目的评估氨溴特罗口服液在临床上用于改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咳嗽、咳痰、喘息、气促、紫绀、肺部哮鸣音、肺部湿啰音等临床表现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26例3个月~8岁患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氨溴特罗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疗效。结果2组在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哮鸣音、肺部湿啰音等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氨溴特罗口服液在临床上用于改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呼吸道异物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因症状不典型和/或异物吸入史不明确,易被误诊。现将我院儿科1992年12月~1999年2月收治的11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供同行借鉴。1临床资料本组误诊病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8个月~5岁。其中小于3岁6例。异物分别为:瓜子、果冻、花生米碎屑、核桃仁。就诊时间2天~10天。11例患儿均有咳嗽,其中发热4例,发绀2例,呛咳4例,气促、喘憋各2例。肺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各3例,湿罗音4例,喘鸣音4例。白细胞>10×109/L5例,中性粒细胞>70%3例。胸片示肺纹理增多,增粗6例,小片絮状阴影4例,大片絮状阴影1…  相似文献   

20.
宋春兰  杜开先 《重庆医学》2013,42(11):1250-1251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4%高渗盐水硫酸镁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114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4%高渗盐水3mL+25%硫酸镁30mg/kg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比较两组咳嗽、喘息、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计算治疗成本。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咳嗽、喘息、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缩短(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雾化吸入高渗盐水硫酸镁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确切,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