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3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脾功能亢进的治疗疗效观察。方法:收集近几年在我院治疗肝硬化、肝癌所致脾功能亢进患者31例,行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结果:本组31例脾功能亢进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白细胞在3~5d升高,血小板在1~2周内升高,29例好转,2例疗效差。结论:对脾功能亢进患者,可进行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术后可保留部分脾脏功能,有利于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的恢复。同时门静脉高压可缓解20%~30%。  相似文献   

2.
缪南东 《华西医学》2007,22(1):54-55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PSE治疗,脾栓塞范围60%-75%,术后1周复查血常规,观察其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变化。结果:栓塞后造影显示脾栓塞区域动脉分支减少,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和发热,予以对症处理症状缓解,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栓塞后1周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部分脾栓塞术在肝硬变伴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变所致的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Sledinger经右侧股动脉插管对部分脾动脉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结果 本组10例术后均有上腹轻微疼痛及发热,一般持续3—14天,术后外周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均回升;术后半个月临床症状好转,腹水消失,2例消化道出血停止,来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部分脾栓塞术相对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可部分替代外科切脾手术。  相似文献   

4.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朱绍成 《临床医学》1997,17(11):15-16
应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21例,栓塞材料选用鱼肝油酸钠+明胶海棉+造影剂,栓塞范围在50 ̄70%之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般患者在术后2 ̄3周后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逐渐升至正常,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结果表明:该疗法既保存了脾脏的免疫功能,又治疗了脾功能亢进,疗效好,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脾亢)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THAE)的同时,行部分脾栓塞。术后在不同的时间点观察白细胞、血小板变化及脾脏大小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白细胞显著上升,1周后降低,后趋于稳定,血小板于术后1周很快上升,2个月左右趋于稳定。脾脏于术后复查彩色B超或CT明显缩小。结论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的同时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可缓解脾亢,为肝癌的化疗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脾功能亢进复发行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脾动脉部分栓塞后脾功能亢进复发者实施脾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中见脾脏与周围组织、器官有不同程度粘连;手术时间(167.83±50.27)min;术中出血量(847.81±210.77)mL;切除脾脏重量(376.65±107.76)g;术后患者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均较术前提高(P〈0.01)。结论脾切除术用于治疗脾动脉栓塞后脾功能亢进复发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观察术前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脾脏大小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脾动脉栓塞面积30%~70%.32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熟,体温38.0~39.5℃,持续1~4周,对症处理后缓解,出现恶心25例、呕吐10例、食欲减退7例、左下腹不适30例、左下肺炎1例、左侧胸痛1例、少量胸腔积液1例.1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术后28d后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超选择性脾栓塞治疗肝硬化性门脉高压及脾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性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性门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11例,低压流控法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性门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3例,观察治疗前后门脉压力,血液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肝功能的变化情况,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人治疗后门脉压力明显降低,血液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肝功能GVF下降。2例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复发,经第2次栓塞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肝硬化性门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的方法,既可以降低门脉压力,又可以改善脾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TACE)结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A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6例中晚期肝癌病人在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同时进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病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肝功能的变化、肿瘤缩小等情况和术后反应,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人治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肝功能恢复快,术后1个月临床症状改善,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ACE和PAS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缓减脾功能亢进,促使白细胞、血小板升高,为肝癌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刘新群  李相芬 《临床荟萃》2004,19(12):700-701
脾功能亢进(脾亢)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因脾亢导致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减少而引起出血倾向、严重贫血、抵抗力下降及重症感染,危及生命。目前有手术脾切除、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超声引导脾内注射硬化剂等治疗方法。我们对36例患者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在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并重点探讨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对53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实施了PSE,应用配对t检验对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53例患者于栓塞后2-3d,白细胞和血小板即开始回升,其中以白细胞回升最快,一般10.15d后恢复到正常范围。其中有3例患者出院时白细胞和血小板仍略低于正常范围,但较术前明显提高;有1例患者发生异位栓塞而紧急行外科手术:1例患者术后9月因脾亢复发而行第二次栓塞。未有脾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SE因其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且保留部分脾功能等优点,已成为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如何防范和处置并发症的发生,则是我们在工作中应特别注意的。  相似文献   

12.
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放射学治疗——部分性脾动脉栓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对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性放射学治疗,以致改善脾功能亢进的外周血象.材料与方法对14例临床诊断为脾功能亢进的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栓塞剂为0号医用丝线,剪成2cm~3cm长的线段,部分辅以明胶海绵条.结果14例患者PSE术后均有程度不同的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栓塞后综合症,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消失,24小时~1周开始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结论栓塞面积控制在40%~70%之间可较好的改善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外周血象,减少栓塞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护理.方法 对68例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前、术后给予精心护理.结果 手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逐渐提升到正常水平,门静脉内径、脾脏有意义缩小,症状缓解.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方法安全、疗效肯定,术前做好充分准备、重视健康教育及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护理,促进病员早康复.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选择或超选择插管进入脾动脉或其分支血管,行部分栓塞.提供术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中备齐器械用药,顺应医师手术,术后重点观察并发症及护理.结果脾动脉部分栓塞后3-5d血小板、白细胞明显增加,1-2周升至正常。均有暂时性肝功能损害进一部加重.其中1例死于肝Ca。结论脾动脉部分栓塞属微创手术,既能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又能有效地缓解脾功能亢进.全面有效的护理促进了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观察及护理。方法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18例,应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结果18例患者术后1月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恢复并稳定于正常水平,脾脏明显缩小,肝功能有所改善,无明显出血征象,且其它症状明显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进行围术期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临床的综合护理,对确保介入手术顺利进行及疗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选择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2004—2005年对30例脾功能亢进患者给予超选择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栓塞剂为1mm×1mm×1mm的明胶海绵颗粒。结果:对30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均行了部分性脾栓塞,在术后几个小时即可出现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的增加,多在2周内逐渐恢复正常。各例患者脾脏栓塞后均有明显缩小,5~6周后稳定。3例腹水消退。结论:行超选择脾下极动脉栓塞该叶段脾实质,防治脾动脉分支短期再通,同时可准确控制脾脏栓塞面积。导管头端尽量深入脾动脉,避开共干动脉,可避免发生胃肠道的栓塞、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脾动脉双栓塞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对28例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同时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的治疗。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肝功能损害伴腹水3例,胆囊坏死1例。结论掌握肝脾动脉双栓塞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严密观察与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梁永  龙健中  刘航  冯坚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1):1941-1943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意义。【方法】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A组为实验组,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联合肝动脉栓塞的方法治疗;B组为对照组,单用肝动脉栓塞的方法治疗。【结果】A组与B组比较患者外周血象明显改善,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3天1、周、2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较栓塞前明显提高,A组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腹水的患者明显少于B组(P〈0.01)。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合并脾亢的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外周血小板、白细胞,降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腹水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8例肝硬化脾亢患者,以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脾动脉主干或超选择性插管至脾下级动脉并注入明胶海绵颗粒、造成脾动脉远端部分细小血管的栓塞及相应脾组织坏死,栓塞范围为50~70%左右(脾脏显著大者为80%),术后1周、1月和6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栓塞术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缩小,和治疗前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未出现脾脓肿、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亢的近期疗效显著。该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以及可保留脾脏生理功能等优点。合理控制栓塞范围、严格无菌操作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李南 《中国护理杂志》2004,1(7):420-421
目的 探讨脾动脉栓寒术的最佳护理方式。方法 回顾总结12例脾栓塞患者在手术前后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结果 12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无一例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可靠做好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各项护理工作,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