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继心 《青年记者》2017,(26):108-109
智研咨询最新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影院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映前广告规模已突破30亿元,预计在未来的数年中将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映前广告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从1994年第一支贴片广告的出现到2016年映前广告接近30亿元的规模,在20余年的时间内,映前广告展示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声屏世界》2013,(10):186
分众传媒创立于2003年,2005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7年被纳入纳斯达克100强指数股。分众传媒是中国最大的生活圈媒体群,围绕消费者的生活轨迹展开,用框架媒体覆盖了人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公寓社区),用楼宇电视覆盖了人最主要的办公场所(写字楼),用终端电视覆盖了人最主要的购物场所(卖场),用映前广告覆盖了人最主要的娱乐场所(影院),形成了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分众传媒具有精准性的特点,楼宇电视锁定20-45岁白领、金领和商务人士,他们是中国社会财富最主要的创造者和消费者。框架媒体则可以根据公寓社区的档次、商圈、入住人群、楼龄等数据来细分受众,帮助广告主精准打击。影院映前广告则覆盖都市中高端影院,  相似文献   

3.
观看情境的特殊性,是电影映前广告区别于其它广告形式的重要特征。笔者从受众视角切入,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与分析思路,通过观察和深度访谈分析了受众主动观看与被动观看两种广告观看行为,及影响这两种行为的受众因素。笔者认为,受众的广告观看是处于特定情境中、一种复杂的观看行为,理解情境即是一种重新发现受众的过程;情境因素的考量,应成为映前广告效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黎勇 《青年记者》2016,(34):47-48
借助新媒体的传播,近年来不少报纸的悬念广告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不过,高影响力也有高风险,加之悬念广告本身就是高风险性品种,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风险更被放大. 报纸悬念广告及其新媒体特征 悬念广告,也称悬疑广告,是一种从小说、戏剧和电影等艺术门类中借用过来,以悬疑式手法表现的连续广告.它一般利用受众的好奇、疑虑或恐惧心理来引起注意,达到传播广告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媒体时代,大众媒体依靠传播信息产生影响力,吸引受众,广告商看中媒体的影响力向其支付广告费用,这也是媒体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2016年6月公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媒体发展报告》显示,在2015年的中国传媒业市场,电视、报纸、广告和杂志四家传统媒体广告收入之和不及互联网媒体的广告收入.四大传统媒体当年广告收入下降12.59%,其中,报纸下降 35.4%.实际上,受众的注意力在单一媒体上停留的时间正在逐渐缩短,受众对单一形式广告内容的接受程度正在降低.媒体和商家都在寻求更高效的获利方式.  相似文献   

6.
植入式广告又称植入式营销,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等媒介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悄无声息地将信息灌输给受众,让受众在无意识的情态下对其产品及品牌产生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由于传统广告日益遭受频播资源的"瓶颈",新媒体的兴起开始弱化电视的主导地位;受众的注意力愈加稀缺;加之广告对特殊行业的限制,使得植入式广告越来越受到广告主的青睐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解立群  金洪申 《传媒》2015,(6):70-71
随着影院和银幕数量的快速增长,映前广告也随之迅猛发展,但其在地域分布两极分化、播放时间过长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本文提出通过以人次和场次相结合的付费方式,观众、电影院和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协调一致,新颖的广告创意吸引观众主动地观看这三种策略有效地解决影院映前广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而促进映前广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影院为终端的电影媒体作为新兴媒体的代表,其高品质的环境、高品质的受众、高品质的传播、高品质的营销等等价值的体现,无疑成为今年在经济颓势的逼迫下,在经营策略的变革中发展最为灿烂和劲猛的一支生力军。电影市场的火热终于烘托了电影媒体广告的全线飘红。不管是经济危机中特有的口红效应抑或是电影媒体运营者对媒体本质的深入理解和媒体经营的深耕细作,总之,电影媒体市场已经到了一个厚积薄发的制高点,电影广告也逐渐得到更多广告主的审视和期许!因此,本刊策划了此项专题,目的就是通过对2009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广告市场的详尽介绍和对下半年电影广告投放的建议,以及对中国电影广告发展历程的客观分析,以更加全面的视角展现电影媒体的传播方式和营销价值,为广告主的媒体投放提供可资借鉴的权威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玉川 《青年记者》2016,(13):28-29
目标受众人群是大众媒体受众定位指向的人群,也就是其最希望吸引到注意力的对象.十多年以前,在都市报等传统媒体如日中天之时,它们在各项受众调查中纷纷将自己的受众描绘为30岁至40岁的群体,因为在传统的媒体营销理论中,这个群体是媒体市场关注的核心消费人群,最受广告客户青睐. 近些年来,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媒体市场正经历着剧烈的变革,欧美国家在这场变革中一直处于引领地位.观察最近几年的欧美媒体市场,可以发现一个日益明显的现象: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对目标受众群体的设定都有不断低龄化的趋势,也就是从传统的中年人群向青少年转移.  相似文献   

10.
张铭珊 《东南传播》2016,(5):146-147
在崭新的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环境呈现多样性,其营销策略也随之调整和变化,本文将以"互联网+"思维去探索广告的传播新形态。从广告传播的基本要素出发,探讨面对新媒体环境,广告传播趋势呈现的特征。随着营销本质的突破升级,广告传播模式将回归沟通;由于受众的细分,需要广告进行精准的定向提供时刻的消费;最后增强多屏接触、提升互动体验感,才能实现将受众转化为消费者。  相似文献   

11.
何竞平 《东南传播》2021,(10):101-103
积极传播优秀地域文化,能为坚定文化自信发挥重要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地域文化,可采取如下创新传播策略:在思路创新方面,传播主体应更多元与广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地域文化传播矩阵.在内容创新方面,地域文化传播内容应更贴近受众特点与需求,更具针对性.在媒体创新方面,应根据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进行媒体选择,并充分利用媒体发展红利,为受众打造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相似文献   

12.
国外新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否依然有效是议程设置研究领域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国外学者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检验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对受众是否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二是检验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间议程设置效果。现有研究表明,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对受众具有议程设置功能;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网络媒体自身之间存在媒介间的议程设置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主流媒体是国家舆论引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力受到了挑战与冲击,其权威地位面临着严峻考验,对同一事件的报道,由于主流媒体的审核制度严格,且发布时间固定,不如自媒体发布消息及时,导致受众无法第一时间通过传统主流媒体获得消息,主流媒体的受众正在逐渐流失.主流媒体必须对这一现象加以重视,不断提升自身的舆论影响力,确保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面临的挑战与冲击,指出了媒体融合下主流媒体的优势,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提升主流媒体舆论影响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曹国东 《传媒》2018,(6):62-64
媒体融合的指向之一就是新媒体运营能力.相比中央媒体在体制、资金、技术、内容、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切实提高新媒体运营能力,加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操作能力,对地方媒体而言更为实际一些.地方媒体的新媒体运营是指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生产出符合受众需求并适合于新媒体传播的优质内容,吸引受众注意力,进而塑造新媒体品牌和影响力,具体包括媒体定位、内容生产、用户管理、营销推广等环节.当前,由于地方媒体更多地遵循自身原有的发展逻辑来做新媒体,导致很多传统媒体所属的新媒体举步维艰,遭遇一系列运营难题,为此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新媒体运营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鹿珍珍 《新闻世界》2010,(10):95-96
本文通过对传统电影贴片广告和"银幕巨阵"的分析,从投放、受众、管理、传播效果四方面来分析两者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16.
张宇 《新闻前哨》2015,(1):74-75
分众传媒作为中国知名的视听新媒体企业,紧抓"分众"概念,开创了传媒行业新蓝海,发展迅猛。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无处不在的分众广告形成市场饱和,移动智能终端占据了分众传媒所依赖的"无聊时间",受众注意力转移,分众传播发展面临挑战,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的演变现状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广大受众拥有更为多样的观看新闻的路径,各种新媒体可以实时地更新新媒体当中的内容,动态地予以传递,其编辑效率和传输效率与传统的媒体相比,均是显著提升的.也正因此导致传统的电视媒体受到冲击,为切实有效地应对新媒体时代下的诸多挑战,电视编辑有必要与时俱进,为受众群体呈现出多样化的编辑效果,充分展现出电视新闻节目的独特张力,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走向.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编辑方法做出了简要探析,以求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手机和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媒介特性使媒体环境更趋复杂化。本文在对新媒体及其媒介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透视新媒体环境下所发生的变化,探讨新媒体环境对广告传播模式的影响,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新媒体、新媒体环境及其带来的新的广告传播模式,为新形势下的广告传播提供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19.
张竹 《传媒》2016,(24):69-72
随着数字技术和新媒体艺术时代的来临,受众对广告信息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不断加强,环境媒体广告开创了将媒体的环境信息与广告信息交互体验巧妙融合为一体的广告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环境媒体概念入手,将环境媒体中互动体验的形式分为行动体验与思维体验两种方式,论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广告与论文是科技期刊中相互依存的2个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和谐共存对科技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科技期刊中存在的共生现象,提出了基于论文与广告共生的科技期刊广告定位策略以及基于纸质媒体与新媒体共生的科技期刊广告传播策略。基于共生的理念,科技期刊广告传播过程中要发掘纸质媒体的价值进行广告传播形式的创新,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增加受众的广告体验,同时要整合媒体资源进行全媒体广告传播,提升广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