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贾骏  段嫄嫄  张少锋  金磊  刘继鹏  王忠义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1):1291-1293,I0012
目的:建立下颌第一磨牙半切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薄层CT扫描,联合应用CAD软件AMIRA和UnigraphicsNX建立三维几何模型,然后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LGOR软件中生成实体模型。结果:所构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共有单元47155个,节点数41878个,可以按照不同的研究要求进行删除、旋转、切割和添加。结论:所构建的下颌第一磨牙半切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构完整,单元划分精细的优点,能够较精确地模拟实体状态,为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上颌中切牙不同修复设计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红莉  李将超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1):1689-1692
目的:建立上颌中切牙及不同缺损情况下不同修复设计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对符合标准的上颌中切牙进行螺旋CT扫描,结合Imageware,ANSYS等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上颌中切牙及其支持组织和根管治疗后该牙不同缺损情况,不同修复设计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12个分3组研究。结论:采用螺旋CT及相关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牙、支持组织及桩核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符合临床实际情况,为不同修复体的建模提供了一种高效、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髁突、关节窝和关节盘的受力情况。方法:利用CT和MRI对软硬组织的不同成像特点,将两者的图像融合并通过改变前牙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建立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的几何模型,然后对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力学加载,以观察不同组织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时颞下颌关节的受力情况与正常袷的分布特点相似,但应力值增大,变化范围也有所增加。结论: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应力值增大,变化范围的增加可能是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下颌骨截骨整形手术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下颌骨截骨整形手术的生物力学原理,建立了生物力学相似性较高的无牙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以颅颌面系统正常的女性青年志愿者为标本,经过薄层CT断层扫描得到DICOM格式文件,经Mimics和Ansys软件建模,采用只受拉的Link10单元模拟下颌韧带和咀嚼肌约束,采用接触单元对关节窝进行约束。结果:建立了包括颞下颌关节、肌肉和韧带的正常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可根据实验设计建立实验分模型。结论:提高了模型的相似性,为进一步研究下颌角截骨整形生物力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的方法,利用Mimics、Geomagic Studio 7等图像处理软件,HyperMesh网格自动划分软件,通过特定的MSC.MARC有限元软件建立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准确的建立了牙本质、牙釉质、髓腔、牙槽骨、牙周膜等组织形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本实验建模方法可行性强,方便快捷,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与几何力学相似性。为临床口腔医师提供了一种简捷而精确的有限元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6.
孙滢滢  张少锋  周冰  孔亮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2):173-174,i0007
目的:利用Matlab和Ansysworkbench软件辅助建立桩核冠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应用薄层CT技术,获取建模所需二维影像45张(层厚0.5mm,无间隔),利用Matlab软件编程读取图像边界数据,导入Ansys三维有限元专用软件,在Ansysworkbench环境中三维重组模型,同时进行模型单元划分和力学检测。结果:建立包含桩核、冠修复体、牙根、粘固剂、牙胶尖、牙周膜、松质骨和皮质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利用Matlab软件和Ansysworkbench软件辅助建模,提高了建模的精度、速度和灵活性,为牙颌组织三维有限元建模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专用软件技术,建立精确且能广泛应用的上颌游离端缺失及整铸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利用DCTPl20螺旋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数据文件后导入MIMICSl0.0软件,采用阈值分割与手动分割相结合的处理方法,计算得到颌骨、牙列和支架初步几何模型,并结合CATIA软件、ANSYSl3.0三维有限元专用软件等技术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成功建立了26,27缺失的包含上颌骨、余留全牙列、牙周膜、黏膜及支架材料的铸造可摘局部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该有限元建模具有省时、便捷、精确、可重复性强及上手容易等特点,为进行口腔修复学领域生物力学的分析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固定方式的下颌角骨折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临床选择下颌角骨折固定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螺旋CT扫描及相关软件,建立下颌角骨折内固定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利用MSC.Marc软件对模型进行应力分析.结果张力带固定时应力集中分布于钛板中部.而双列小型板固定时最大应力位于上缘钛板中部。张力带固定时骨折断端的最大相对位移大于双列小型板固定。在健侧后牙咬糌和前牙咬黯情况下,张力带固定的安全咬黯力范围分别在102.7N和40.3N以下。结论下颌角骨折时.双列小型板固定的稳定性优于张力带固定。选取适当的咬胎方式.张力带固定也可以达到下颌骨骨折固定的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9.
上颌切牙段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王彬  谈龙  叶湘玉  周洪  阿达莱提 《中国美容医学》2003,12(2):138-139,T003
目的:为研究模拟临床各种矫治力作用下牙齿移动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研究手段。方法:应用较先进的螺旋CT技术,结合三维有限元专用软件对CT断层影像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建立了首个包含髓腔和矫治器系统的左侧上颌切牙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形态逼真,精度高。结论:该模型可用于正畸矫治力作用下的牙周组织的生物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单纯性和伴功能性下颌后退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髁突、关节窝和关节盘的受力情况。方法:利用笔者已建立的前牙闭锁性深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两种工况进行力学加载,以观察不同组织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前牙闭锁性深覆斜向加载时颞下颌关节的受力情况与垂直加载时的分布特点基本相似,但应力值增大,变化范围也有所增加。结论:伴功能性下颌后退的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应力值增大,变化范围的增加可能是其易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在上下前牙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全瓷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 我院口腔科收治的行上下前牙修复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镍铬合金修复体治疗,观察组给予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修复效 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咬合力、牙周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 照组的76.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修复 后咬合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牙周探诊深度高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后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二氧化锆全瓷冠在上下 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修复效果,改善牙周指标,控制炎性反应,有利于提高牙齿美观性, 且修复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杨岚  周莉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5):835-836
目的:通过临床随访对比金属桩和玻璃纤维桩对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患者170例(195颗)上颌残根、残冠,先行完善根管治疗,若有牙龈覆盖,再行牙龈切除术。根据桩核材料的不同将研究分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120颗)和金属铸造桩核组(75颗)两组,修复结束后分别在第1、3、6、12、18、24个月复诊,通过临床肉眼观察和X线片检查,记录有无桩冠松脱、桩折断、牙根折断。结果:经纤维桩修复的前牙修复体固位和稳定良好,未发现折裂和松动,烤瓷冠边缘密合,牙龈无色素沉着,牙周情况良好,根尖周无病变。然而经金属桩修复后的前牙修复体在随访过程中有4颗牙齿发生根折,2例桩核松动脱落,9颗牙齿牙龈边缘出现色素沉着,其余修复效果良好。结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不易折断和松动,造成根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铸造桩核,且美学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是金属桩核良好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3.
许凌云 《中国美容医学》2014,(21):1832-1834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和复合树脂联合修复青少年上前牙冠折,随访2年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70例(88颗)青少年冠折上前牙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成两组,35例患者45颗牙采用玻璃纤维桩和复合树脂联合修复,35例(43颗)采用螺纹钉和复合树脂联合修复。结果:随访期内玻璃纤维树脂桩冠修复组未见根折,1颗桩核松脱,螺纹钉树脂桩冠修复组3颗出现根折,1颗桩核松脱,2颗树脂边缘部分折裂,失访1例,两组修复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于根管治疗后青少年冠折上前牙,玻璃纤维树脂桩冠修复组成功率高于螺纹钉树脂桩冠组。  相似文献   

14.
探讨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应用前牙残根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例。对照组予以牙冠延长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前牙残根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治疗,比较两组修复效果、 牙周健康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修复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 组治疗后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牙齿松动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应用前牙残根正畸 牵引加牙冠延长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牙周健康情况,提升修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周懿婕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1):196-198
龋病和牙外伤是导致乳前牙牙体缺损的最重要因素。前牙牙体缺损对于患儿的美观、发音、咀 嚼都有一定影响,严重者更可能影响儿童心理健康。临床中使用较多的几种修复方式包括复合树脂修复、 前牙透明冠修复、乳前牙预成全瓷冠修复、CAD/CAM树脂冠修复等。每种方式都有其优缺点,临床中使 用最多的为透明冠修复,其兼具美观、便捷、性价比高等优点。美学效果最好的为预成全瓷冠修复,然而 价格昂贵、磨除量偏多,导致其受到一定限制。美学修复是一个由医生主导、患者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 需结合患牙、患儿情况、经济水平及家长意愿,选择最恰当的修复方式。本文对各种乳前牙美学修复方式 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决策和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周懿婕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3):188-191
年轻恒前牙未发育完全,复杂冠折和冠根折导致的大面积缺损修复存在难度。在尽可能保存活 髓、保留牙根和维持牙槽骨形态的情况下,对复杂冠折行断冠再接、纳米树脂修复、贴面和全冠修复行缺 损修复;对冠根折患牙采用冠延长术、正畸联合牵引术、外科手术冠向复位术、牙根保留术等维持牙根、 牙龈和牙槽骨的正常形态,在上方再行冠方修复。本文就上述相关手术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 前牙冠根美学修复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PS-Empress 2全瓷冠桥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对45颗全瓷冠桥进行观察评价。结果45颗全瓷冠桥修复体经6、12个月追踪观察,修复体折裂1例,颜色不协调1例,成功率为95.56%。结论IPS-Empress 2全瓷冠桥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近期效果满意,是一种较好的全瓷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8.
杨娟  刘养杰 《中国美容医学》2014,(12):1001-1002
目的:将玻璃纤维桩应用于前牙牙体缺损、残根的修复,为纤维桩的进一步临床应用积累经验。方法:选取90例患者126颗需行桩冠修复的前牙,用玻璃纤维桩做桩核,配合树脂恢复基牙最终行瓷冠修复。结果:经过0.5~1年的随访观察,修复成功率为97.62%,效果满意。结论: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桩冠修复中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