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型试验方法分析大断面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特性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以单拱四车道隧道为依托,按弹性阶段相似原则进行偏压条件下单孔大断面隧道衬砌破坏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围岩条件下,隧道衬砌的破坏机制.试验通过千斤项加载的方式,模拟偏压条件下,不同围岩级别条件下的隧道衬砌的破坏行为,得到隧道模型的围岩及衬砌之间的接触压力,锚杆、衬砌的应力和位移分布.此外,综合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了大断面隧道受到上部偏压荷载作用时,在衬砌内方面的发展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2.
生态护坡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通过回顾前人在生态边坡稳定性方面各类模型试验研究,从导致边坡失稳的重力作用因素、冲刷作用因素、水的入渗侵蚀作用因素、风蚀作用因素以及地震或其他形式等作用因素进行分类展开,介绍了目前生态边坡稳定性模型试验的研究现状,对比评述了各生态护坡稳定性模型试验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各类模型试验方案的可取之处,同时也提出了生态护坡稳定性模型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对生态护坡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第三讲相似与模型实验模型实验是用不同于实物的简便方法代替实物系统进行的实验,研究有关现象与机理和主要因素的关系推定实物系统中产生的现象的方法。例如研究汽车冲撞时乘车人受到的伤害程度,明显的不能用人和实物进行试验,只能用人的模型和实物进行试验。在设计这种模型试验时应用因次分析和类似的某些相似的模型法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通过冷态模型试验,研究炉顶平焰供热情况下的炉内(模型)速度分布规律,探索了炉膛高度、热负荷的变化对炉内(模型)速度场的影响,为优化炉子设计和传热理论探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通过冷模型试验,研究炉顶平焰供热情况下的炉内(模型)速度分布规律,探讨了炉膛高度、热负荷的变化对炉内(模型)速度场的影响,为优化炉子设计和传热理论探讨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RH上升管吹气孔堵塞对循环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210 t RH上升管吹气孔堵塞对循环流量的影响,进行了1:4水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顺次堵吹气孔3个以上时,循环流量明显降低;堵塞吹气孔数量相同时,对称堵吹气孔对循环流量的减少小于顺次堵吹气孔,堵吹气孔3个和3个以下时可以正常生产;降低吹气孔的位置可以显著提高循环流量。  相似文献   

7.
1.绪言从微观的、宏观的观点,对大型钢锭和铸件的凝固与偏析所作的研究结果表明,钢的凝固是以树枝状形态进行的,并已弄清钢的凝固与偏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想进一步以上述结果为基础,对钢锭和铸件生成的∧偏析、负偏析带以及其它低倍偏析的成因,并附带地对铸件与钢锭的解剖调查结果和基础模型试验结果等,加以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布料模型试验研究了双环布料时溜槽摆角变化对料面形状、径向矿/焦比以及径向粒度分布的影响,着重指出选择适宜的焦炭双环布料对疏通高炉边沿、中心两道气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相似模拟理论,通过试验台架设计、监测系统设计、加载系统设计和岩体模型制作等流程,完成了双孔并行隧道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工作;试验中实时监控模型各关键位置的位移变化、应力变化及隧道岩壁破坏情况.研究表明,试验观测结果与基于Mohr-Coulomb模型所得数值模拟结果相对误差较大,而基于Plastic-Hardening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时,所得岩土体屈服状态和变化规律与相似模型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综合各方面分析研究结果,认为Plastic-Hardening模型能够更为精确合理的反映实际工程及试验中岩土体状态的真实变化情况,可为相似地质条件下的双孔并行隧道施工及维护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尾水壅水堰是电站尾水位下降整治中一种全新的工程措施.根据模型试验观测结果,研究了在闽江水口水电站尾水渠修建壅水堰后尾水渠水位变化及近坝河段的水流条件变化.结合地形、地貌、尾水渠的特点对原方案堰轴线进行旋转得到了3个修改方案并进行了优化,其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优化方案的各项水力要素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某工程圆形窗口式井—管排水系统为例,通过理论计算和水工模型试验比较,分析窗口式井—管排水系统的泄流特征及规律。理论计算可以较准确地定量描述该系统的自由泄流流态,较难定量描述其压力流流态,需要根据模型试验进行修正;对于该系统的半压力流流态,很难通过理论计算定性和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2.
中间包数值物理模拟优化及冶金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捷  包燕平  唐德池 《钢铁》2011,46(7):45-49
通过建立1:3的水模型试验,对某钢厂的中间包进行挡墙优化及气幕挡墙试验,运用fluent6.3软件,对水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挡墙优化后中间包采用方形有檐湍流控制器,下挡墙高400mm,距离冲击区的距离为2295mm。气幕代替下挡墙试验,得出较优的吹气量为1.5m^3/h,吹气位置应距离冲击区2295mm。进行...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矿地压活动现象明显,苍道和采场冒落时有发生的状况,进行了地压相似材料模型试验,以求地地压问题的具体认识。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中深孔台阶爆破装药不耦合系数的选取方法。结合上海洋山港区工程爆破及抛填项目进行小台阶模型试验,研究不耦合系数对块度的影响情况。小台阶模型试验几何常数取为10,试验选取单排孔形式进行,分别选取1.0、1.25、1.50、1.75、2.0等5种不耦合系数,共完成10次模型试验。对每次试验爆后岩块粒度大小分布筛分统计,将爆后岩体块度统计数据进行相关线性回归处理,得出均匀指数、特征块度、相关系数、K_(50)等四项爆破块度评价指标随不耦合系数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用不耦合装药可以大大改善爆破的块度指标,且有最佳不耦合系数。上述工程二期大指头岛爆破现场,其最佳径向不耦合系数为1.5~1.75。  相似文献   

15.
影响球团竖炉气流分布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竖炉中气流运动的规律是研究竖炉热工过程的基础。本文将阐述竖炉操作参数和炉体结构等因素对竖炉中气流分布的影响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该试验基本弄清了竖炉中气流分布的某些规律,探讨了焙烧带和冷却带中气流的不均匀分布及控制冷却风进入导风墙与均热带的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转炉挡渣塞的研究及其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水力模型试验,研究了转炉出钢时钢液和溶渣的流动规律,分析了挡渣球等挡渣装置命中率低下的原因,完成了带导向杆的陀螺形渣塞的结构设计,实践表明,本装置可以获得预期的挡渣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先进的速度测试仪器──热线风速仪,用模化比m=4的模型,通过扩张角α=68°、α=42°和α=30°三种情况,对高炉换热器前流道流场进行了冷态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扩张角α过大时,在高炉换热器前流道流场内形成较大的涡流区;当扩张角α≤30°时,高炉换热器前流道流场中没有形成较大的涡流区。  相似文献   

18.
钢包底吹氩搅拌卷渣机理的水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炼钢工业中广泛采用的钢包底吹氩搅拌工艺,在水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得出了在不同渣厚下的临界吹氩量的大小;并进一步定量研究了钢包卷渣现象的过程和机理,推导了发生卷渣现象的临界界面流速和破碎颗粒的大小,为实际生产严格控制吹氩制度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利用数值模拟、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卸荷试验方法对露天开采形成的岩质边坡变形破坏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矿山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为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20.
鉴于并罐式无钟炉顶的料罐不在垂直中心线上,对于控制炉料偏析的因素较多和难于掌握,为了控制卸料时炉料粒度偏析,只有在串罐的中心卸料式无料钟炉顶设备中才能实现。本文叙述了在这种无料钟装料设备内如何控制炉料偏析,以及为此所作的各种模型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