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以端乙烯基聚硅氧烷(ViPDMS)、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三者共聚物为壁材,有机颜料铜酞菁蓝(PB)为芯材,采用细乳液聚合制得了颜料纳米胶囊(P(DMS-Acr)/PB)。考察了ViPDMS用量对颜料单体分散液黏度及表面张力的影响和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共稳定剂十六烷(HD)、PB、ViPDMS等因素对P(DMS-Acr)/PB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ViPDMS和PB含量的增加,单体分散液的黏度增高,致使P(DMS-Acr)/PB的平均粒径明显增大,粒径分布变宽,体系稳定性变差。乳化剂SDS能提高聚合体系稳定性,从而可部分抵消ViPDMS和PB加入导致的粒径增大、分布变宽和体系失稳趋势。在优化工艺基础上所制P(DMS-Acr)/PB有望用于丝绸涂料印花领域。  相似文献   

2.
有机颜料微胶囊在涂料印花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琳  吴明华  袁艳  戚栋明 《纺织学报》2010,31(8):97-102
将原位细乳液聚合制备得到的有机颜料微胶囊应用于棉织物的涂料印花,考察了色浆构成方式、微胶囊壁材和印花工艺等因素对印花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传统颜料印花相比,微胶囊印花织物的耐干湿摩擦牢度、手感和K/S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颜料的微胶囊化处理可有效提高颜料颗粒与织物表面的结合牢度以及颜料在织物表面的分散均匀性。同时受高分子链段柔顺性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微胶囊壁材对印花效果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以丙烯酯丁酯共聚少量刚性单体为壁材的微胶囊印花效果最佳,此时较佳的焙烘温度为140℃,焙烘时间为5 min。  相似文献   

3.
为在织物表面构建高含量、低厚度的颜料复合涂层,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引入颜料/单体分散液中,通过细乳液聚合制得包含有机颜料颗粒(PB)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含硅颜料胶囊,并将其用于涤纶平纹织物的涂料印花。研究D4质量分数对织物表面胶膜形貌和附着形式的影响,并对印花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K/S值、硬挺度等性能进行测试比较。结果表明:当D4质量分数为50%时,可制得平均粒径为170 nm,放置均匀稳定的深蓝色胶囊乳液;在细乳液聚合过程中,部分D4开环聚合成PDMS,起到共混改性复合胶膜的效果,可提高印花织物的摩擦牢度和色深性,同时大幅降低硬挺度;在胶囊制备过程中引入D4,可在不影响颜料分散状态的前提下,通过涂覆及高温烘焙手段在织物表面构建薄型复合涂层。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涂料印花存在的手感和牢度难以兼顾的问题,以蓖麻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2-二羟甲基丁酸缩聚,再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为封端剂,制得具有优异分散性、耐水性、黏结牢度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并在加入纳米颜料后制得蓖麻油基紫外光固化水性涂料墨水。研究并分析了蓖麻油含量对乳液粒径、固化胶膜性能、耐水性等的影响及原因。随后以涤纶平纹织物为代表,对比表征了蓖麻油基紫外光固化水性涂料墨水喷墨印花织物表面形貌和硬挺度、耐干湿摩擦色牢度等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蓖麻油质量分数为42.1%时,喷墨印花织物具有良好的柔性和色牢度。  相似文献   

5.
涂料印花技术在世界各国的织物印花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在我国如何解决手感与牢度的矛盾一直是业内研究的课题。介绍了一种新型涂料印花技术,即颜料微胶囊印花,不仅解决了手感与牢度的矛盾,而且为印花业者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GMA改性聚丙烯酸酯黏合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改善涂料印花织物的手感和牢度,探讨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改性的聚丙烯酸酯黏合剂在涂料印花中的应用。研究分析黏合剂用量、黏合剂pH值、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因素对涂料印花织物干湿摩擦牢度、表观得色量和印花织物手感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黏合剂获得较佳印花效果的应用工艺是其用量为10%,pH值范围为7~8,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3 min;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GMA改性的聚丙烯酸酯黏合剂更能有效增加印花织物的表观得色量,且印花后织物的手感良好。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低分子染料的耐热迁移性差和涂层色浆配制时外添加涂料、染料等着色剂的烦琐性,将1-氨基-4-羟基-2(6-羟基己氧基)蒽醌通过共价键引入水性聚氨酯骨架中合成端羟基自着色水性聚氨酯。借助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研究了自着色水性聚氨酯的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考察了蒽醌发色体质量分数、固化剂质量分数和焙烘条件对涂层棉织物K/S值、色牢度和手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自着色水性聚氨酯制备过程中蒽醌发色体质量分数增加,涂层棉织物K/S值增大;当固化剂质量分数为20%,于150 ℃焙烘5 min,涂层棉织物K/S值为5.20,干、湿摩擦色牢度为4~5级,褪色牢度为3~4级,沾色牢度为4~5级,手感为3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印花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日晒牢度,以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为种子粒子、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共聚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酯(PTFE/PAcr)复合胶乳,并应用于涤纶织物(牛津布)的涂料印花。考察了引入不同质量分数PTFE对复合胶膜的疏水性、热性能及对印花织物K/S值、耐摩擦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TFE/PAcr复合胶粒呈现核壳结构,随着PTFE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胶膜疏水性能增加,热稳定性提高。以复合乳胶为黏合剂的涂料印花涤纶织物K/S值为13.15、干湿摩擦色牢度均达到5级,较传统聚丙烯酸酯黏合剂的印花织物具有更好的色深和耐摩擦色牢度;经100 h连续日晒测试,印花织物的色深和色牢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具有良好的耐日晒牢度。  相似文献   

9.
将原位细乳液聚合所制有机颜料微胶囊胶乳应用于真丝织物的涂料印花,通过硬挺度、K/S值、耐摩擦色牢度等性能测试考察丝织物微胶囊涂料印花的印制效果,以扫描电镜SEM观察微胶囊化颜料颗粒在丝织物表面的分散状态.发现微胶囊涂料印花织物在80℃预烘5 min到140℃焙烘5 min后,颜料颗粒可较均匀稳定地分散于单纤维表面的连续薄型胶膜内,因而可获得比传统涂料印花丝织物更高的K/S值、更好的耐摩擦色牢度和更柔软的手感.由此可见,通过微胶囊化处理、将黏合剂预先定向包裹在有机颜料颗粒外层有望解决涂料印花丝织物色深性、色牢度和柔软性难以兼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水性聚氨酯涂料印花粘合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1 000(PEG 1 000)、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乙胺(TEA)、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其具有较好的耐电解质、耐酸和耐碱性.以摩擦牢度、皂洗牢度、手感等为指标,考察其作为涂料印花粘合剂的应用.结果表明:在焙烘温度150℃,时间3 min,粘合剂40 g/L,印花浆8 g/L,增稠剂KS-D760 10 g/L,交联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10g/L时印制的产品手感柔软,得色量高,其干湿摩擦牢度均可达到4级,沾色牢度可达到4级或4~5级,满足涂料印花的国家标准(干摩擦牢度2~3级,湿摩擦牢度2级)及其他染NED花布的国家标准(干摩擦牢度3级,湿摩擦牢度2~3级),其效果与染色布相当.  相似文献   

11.
针对涤纶染色中为提高色牢度而进行还原清洗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污水处理问题,制备了C.I.分散蓝291分散体,并将其用于涤纶织物的连续式轧染中.研究了该分散体的分散性能及粒径对染色涤纶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了防泳移剂、黏合剂和渗透剂的加入对涤纶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探讨了阳离子型固色剂对染色涤纶织物色牢度的影响,分析了染色...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涂料印花织物的手感、耐摩擦色牢度等性能,通过细乳液共聚将二端羟丁基聚二甲基硅烷(PDMS)作为聚氨酯(PU)的软段制得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Si–PUA)杂化胶乳,并应用于涤纶织物涂料印花。考察了PDMS质量分数对杂化胶膜耐水性、热力学性能及对印花织物表观色深、耐摩擦色牢度和硬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聚氨酯丙烯酸酯(PUA)相比,Si–PUA杂化胶膜的耐水性和柔性得到提升;当PDMS质量分数为20%时,杂化胶膜的水接触角较PUA胶膜增长了56.5%,–55 ℃时的储能模量降低了45.5%;将Si–PUA杂化胶乳用于涤纶织物涂料印花,具有更佳的色深性和耐磨性,其手感柔软度接近于原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有机颜料微胶囊形态对棉织物涂料印花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将细乳液和微悬浮聚合制得的有机颜料微胶囊应用于棉织物的涂料印花,通过显微观察和服用性能测试研究微胶囊形态对印制棉织物表面形貌和印花效果的影响,探讨微胶囊印花的成膜机制.发现采用准纳米级的细乳液聚合制备微胶囊具有较好的铺展流动性和白黏性,因而通过焙烘成膜可将其中的有机颜料颗粒高效稳定均匀牢固地包埋在纱线上表层单纤维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靛蓝染色织物得色量低的问题,对靛蓝的分散工艺进行改进。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及质量分数对靛蓝分散稳定性及染色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染料粒径、还原剂质量浓度、温度、pH值对靛蓝还原效果及速率的影响;探讨了氧化方式对染色织物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1.5%的分散剂DM-1501制备的靛蓝分散体,其染色棉织物K/S值达到11.92;粒径为280 nm左右的靛蓝分散体在保险粉质量浓度为1 g/L,还原温度为 80 ℃, pH值为11的还原条件下,还原液中隐色体吸光度达到最大,半还原时间减少至0.2 min; 采用空气氧化得到的靛蓝染色棉织物的耐干摩擦色牢度为4级,耐湿摩擦色牢度为3级,明显优于双氧水氧化得到的染色织物。  相似文献   

15.
采用封端法,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元醇(F6)等为主要原料制备封端型水性聚氨酯(WPU)。将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应用于织物的整理和涂料印花中,探讨了整理工艺参数对WPU整理后纯棉织物和涤棉织物抗皱和抗起毛起球效果的影响;以及涂料印花工艺参数对纯棉色织物干湿摩擦牢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黏合剂的印花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UV光固化对涂料印花性能的影响,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乙二醇(PEG400)为主要原料合成聚氨酯,用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作为封端剂,合成聚氨酯丙烯酸酯(PUA),运用红外光谱仪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将聚氨酯丙烯酸酯,单体和光引发剂混合,应用到涂料印花中,通过紫外光照射对织物进行固色。探究各组分含量及紫外光照时间对印花织物牢度、K/S值、手感和印花图案清晰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25% PUA,6%单体,5%光引发剂,光固化60 s,印花织物水洗牢度可达5级,干摩擦牢度可达4-5级,湿摩擦牢度可达3级,印花图案清晰度优良。  相似文献   

17.
张稳  王雷刚  王运利 《印染》2021,(2):45-49
讨论以染色后的超细蚕丝粉体代替涂料对棉织物进行印花的可行性.印花色浆由4%海藻酸钠、3%染色蚕丝粉体以及3%黏合剂UDT组成,流变性较好,较适用于棉织物印花.120℃烘燥1 h的印花制品各项性能最为优异.印花织物的耐干摩擦色牢度较好,而耐湿摩擦色牢度较差.与传统的涂料印花相比,粉体印花织物的透气性更好,亲水性能也较为优...  相似文献   

18.
何杨  张瑞萍  何勇  范爱民 《纺织学报》2022,43(4):102-109
为使涤纶织物具有差别化染色效果,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对涤纶织物进行预处理改性,研究了激光处理条件对涤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激光预处理改性工艺:功率为5 W,激光速度为150 mm/s,步距为0.2 mm.分析了分散红E-FB上染改性涤纶织物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并测试了改性涤纶织物的染色牢度.结果表明:分散红E-F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