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淅东南沿海地区临床分离的常见沙门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ATB药敏反应和鉴定系统对395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9株伤寒沙门菌及1株猪霍乱沙门菌进行鉴定,对395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05株沙门菌经鉴定,甲型副伤寒菌395株(97.5%)、伤寒沙门菌9株(2.2%)、猪霍乱沙门菌1株(0.25%)。其中2000年检出109株(26.9%),2001年检出38株(9.4%),2002年检出135株(33.3%),2003年检出115株(28.4%)。[结论]2000-2003年本市临床检出的沙门菌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并呈散发流行。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仍是目前耐药性较低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6年福建省某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暴发流行的分子型别和耐药情况,为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和WHO推荐的药敏纸片法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病人分离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35株病人分离株PFGE图谱一致,与江西和福建省往年分离株的带型相似度为100%,与天津的分离株带型相似度96.5%。药敏结果显示,35株病人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噻肟、头孢泊肟、头孢他啶、氯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均为敏感,对头孢噻呋和四环素的敏感率在80%以上,对链霉素的敏感率为48.6%,对复方磺胺甲嘌唑的敏感率为5.7%,对萘啶酸、磺胺药和甲氧苄啶均为耐药。结论本次流行菌株的PFGE分子型别为常见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代表性带型。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耐药及分子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耐药及分子分型特点,为伤寒副伤寒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209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5株伤寒沙门菌进行14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FGE)方法对119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9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红霉素、萘啶酸和利福平100%耐药,对阿米卡星100%敏感,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仅为58%;5株伤寒沙门菌对红霉素和利福平100%耐药,对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0%敏感;不同地区间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大部分药物敏感率一致,只有多西环素存在较大差异;119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共产生20种PFGE带型,并主要集中在2种同源性较高的型别。结论2008年浙江省伤寒副伤寒以甲型副伤寒菌株为优势株,不同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率一致;高发地区(台州)的菌株PFGE带型比较分散,可能与菌株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4.
杨慧  甘莉萍  金玉娟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553-2556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沙门菌的质粒图谱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利用快速小量质粒提取技术及电泳图谱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003—2007年食物中毒及伤寒、副伤寒疫情中分离的67株沙门菌进行质粒图谱分析并做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改良K—B法。结果质粒阳性率为67.2%(45/67)。质粒携带株每株1—8个不等数量的质粒,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为1.1。54.2kb,质粒条带数以1~3条居多,未发现耐药谱与质粒特征有关。沙门菌对氟哌酸、氯霉素、氨基糖苷类及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完全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完全耐药,对头孢氨苄的耐药率高达41.8%,对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哌拉西林、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37.3%、37.3%、25.4%、25.4%和3.0%;沙门菌多重耐药率为13.0%。结论深圳市龙岗区人群携带的沙门菌耐药情况比较普遍;检测沙门菌质粒阳性率不高,质粒特征与耐药谱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血培养沙门菌菌型分布及药敏结果耐药情况,为今后制定预防措施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文山州人民医院血培养分离的143株沙门菌的患者信息资料、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血培养共检出沙门菌143株,甲型副伤寒血清型112株、伤寒血清型10株、乙型副伤寒血清型20株、鸡沙门菌血清型1株。检出率最高为甲型副伤寒血清型(78.32%),其次为乙型副伤寒血清型(13.99%)。以15岁~45岁(65.73%)、45岁~65岁(20.98%)分布较多;沙门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在10.00%以下,喹诺酮类在甲型副伤寒和青霉素类在乙型副伤寒耐药率均在20.00%左右。结论文山州人民医院沙门菌感染以甲型副伤寒为主,部分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明显,临床应结合药敏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变异及其机制。方法药敏检测,采用VITEK-32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或纸片扩散法;基因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含有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的gyrA、gyrB、parC和pare4个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3528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率在1999—2006年8年中上升最显著的是喹诺酮类药,其中萘啶酸由20.00升至99.07%,培氟沙星由0升至97.37%(χ^2=259.39,P〈0.01;χ^2=406.20,P〈0.01);青霉素类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药。15株耐药菌株上述4个基因序列检测结果,gyrA基因均存在同一个突变位点,即83位氨基酸Ser→Phe突变(TCC→TTC),突变率达100%;其余3个基因未发现突变。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严重,主要机制是喹诺酮类耐药区gyrA基因的第83位表现出高频单点突变,其耐药表型和基因突变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890株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本省伤寒、甲型剐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对各市(地)疾控中心提供的890株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试验;药敏实验方法参照K-B琼脂扩散法。结果 我省近几年来流行优势菌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伤寒沙门菌,不同地区及不同年份其耐药性均有一定差异,爆发型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爆发型菌株。结论 应根据不同菌型、地区及不同流行强度的伤寒、副伤寒做出相府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龙岗地区沙门菌的流行特点和耐药情况。方法以纸片扩散法(K-B法)对从该地区2003年1月-2007年1月食物中毒和伤寒、副伤寒疫情中分离的67株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地区沙门菌主要流行菌群为D群,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占总暴发疫情的40.30%。51.85%的食物中毒由肠炎沙门菌引起。沙门菌对氟哌酸、氯霉素、氨基糖苷类及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完全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完全耐药,对头孢氨苄的耐药率高达41.79%,对氨苄西林、羧苄市西林、哌拉西林、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37.31%、37.31%、25.37%、25.37%和2.99%;非伤寒沙门菌对羧苄西林、氨苄西林、强力霉素、四环素、哌拉西林、美满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沙门菌多重耐药率为13.00%。结论由沙门菌引起的暴发疫情在逐年增加,除四环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哌拉西林和复方新诺明外,沙门菌对其他常用抗生素都敏感。非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显著增加,加强监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追溯菌株的流行优势型,了解菌株的耐药性,分析流行因素,为查明宁波地区伤寒、副伤寒疫情回升原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水产品检测采用GB、PCR和mini VIDAS联合检测方法;病人、从业人员检测采用全国临床操作规程或GB方法;菌株鉴定采用VITEK、ATP方法;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基因分型采用PFGE方法。结果:从11类1500份海产品中检出6株沙门菌,检出率为0.40%,其中甲型副伤寒沙门菌2株,检出率为0.13%,肠炎等沙门菌3株,检出率为0.20%,伤寒沙门菌1株,检出率为0.07%;住院病人及暴发疫情标本中分离到沙门菌593株,其中伤寒沙门菌25株,占4.22%,乙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占0.17%,甲型副伤寒沙门菌567株,占95.62%;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2株;病人胆汁中分离到甲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18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3株伤寒沙门菌药敏试验显示,大多数菌株对常用多种抗生素均敏感,其中1株分离于水产品伤寒沙门菌出现多重耐药。14株伤寒沙门菌可分为3个PFGE型,364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可分为12个PFGE型。结论:宁波地区伤寒、副伤寒疫情回升与食源性有关,同源性试验提示菌株来是同一克隆系的可能性较大,优势流行型为PFGE 2型,且发现宁波地区副伤寒疫情的流行强度与此型细菌相关。检出的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对氧哌嗪青霉素、妥布霉素及头孢哌酮等第3代头孢菌素药物显示良好的敏感性,可作为当前预防和治疗的首选药物。伤寒出现多重耐药株,应引起我们的关注。PFGE分型有助于病原的追溯,分析菌株的变迁,为流行病学进一步分析病因提供支持,在确定传播途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是伤寒副伤寒的高发地区,近年来甲型副伤寒逐渐成为本地区流行菌株。由于缺乏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近年来甲型副伤寒散发病例及爆发疫情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全面监测我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情况,以便科学指导临床治疗合理用药及疫情控制,特收集了2002-2008年杭州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菌株,开展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动态分析耐药谱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2008年-2010年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及分子分型特点,初步掌握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特点,为今后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18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进行13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FGE)方法对18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及聚类分析。结果:18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对利福平100%耐药,对奈啶酸的耐药率为44.4%,其中伤寒沙门菌对奈啶酸的耐药率为37.5%,5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奈啶酸100%耐药,乙型副伤寒对奈啶酸无耐药株。所有菌株对其他11种抗生素均敏感;18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共产生16种PGFE带型,有3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表现为同一PFGE型别。结论:2008年-2010年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高;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之间有较高的同源性,伤寒沙门菌的PFGE带型比较分散。  相似文献   

12.
宁波市1988--2007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与分析流行病学对1988-2007年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和暴发资料进行分析.采集市场贝壳类海产品进行污染情况检测,并对患者中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实验室系统研究.结果 1988-2007年全市累计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19 404例,死亡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68/10万,病死率为0.36‰.发病呈现周期性波动,冬春季高发,且存在明显地区聚集性,发病以20~50岁年龄的青壮年为主.流行菌株以甲型剐伤寒沙门菌为主.传播因素调查分析显示,居民生吃毛蚶和牡蛎是造成伤寒副伤寒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从市场所采集的毛蚶和牡蛎中,各检出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并带有TEM-1型耐药基因.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海产品牡蛎中存活观察试验证实菌株在带壳牡蛎活体水体中至少能存活10 d以上.PFGE基因分型表明,X2型是宁波地区甲型副伤寒优势流行株.结论 宁波地区居民生吃毛蚶和牡蛎是造成伤寒副伤寒高发的丰要危险因素,加强对贝壳类海产品的卫生监督管理和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是预防控制伤寒副伤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重庆地区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肺炎链球菌在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中的分离率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集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的痰、鼻咽拭子标本,培养、分离和鉴定肺炎链球菌。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肺炎链球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肺炎链球菌BOX重复元件对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型。结果680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39株肺炎链球菌,阳性率为5.7%。34株(有5株在保存过程中死亡)肺炎链球菌中有2株对青霉素低度耐药(MIC为0.125mg/L),1株青霉素敏感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MIC为8mg/L)。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且均为高度耐药(MIC≥64mg/L),对所测其他β内酰胺类和万古霉素均呈敏感。盒式PCR显示了较高的分辨率,能快速、可靠地检测菌株间的亲缘关系。35株肺炎链球菌共分为25个型,29个亚型,最多见的为A型图谱(3株),2株青霉素低度耐药株分属不同的型。结论重庆地区分离的临床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低,但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耐药却非常普遍。盒式PCR能快速、可靠地对肺炎链球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型,重庆地区耐药克隆没有明显的优势株。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伤寒病原菌、耐药性及噬菌体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开展对伤寒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以及伤寒噬菌体的分型研究,摸清伤寒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伤寒沙门菌分型用血清凝集法;药敏试验用WHO推荐的改良K—B法;噬菌体分型用96型伤寒Vi-II型噬菌体分型法。结果:血清学分型为:伤寒、副伤寒甲、副伤寒乙分别占75.1%、12.2%、0.9%,其他型占11.8%。561株伤寒杆菌噬菌体分型率为81.3%,分出25个噬菌体型,其中以D1型、M1型、D2、型J、1型、E1型为主要流行型,分别占18.6%、15.6%、15.4%、12.7%和11.0%。另外,E4、K3和32型在国内和省内为首次报道。不同年份、不同流行地区分型率以及强势噬菌体型分布不同。对磺胺甲基异噁唑、红霉素伤寒耐药菌株分别占96.5%、89.5%;而甲型副伤寒100.0%为耐药株。对复方新诺明伤寒、甲型副伤寒杆菌耐药株分别占79.4%、58.3%。M1型多重耐药现象依然严重。结论:疫情强度与强势流行株及强势株的耐药有关;伤寒沙门菌对多粘菌素B、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氯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他定药物敏感,其结果可供临床治疗与现场防治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002-2008年杭州市甲型副伤寒疫情分离株的亲缘性,并探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中的应用。方法对404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并用K-B法测定菌株抗生素敏感性。挑选9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以及稳定性试验。结果 404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可分为6个PFGE型和4个耐药型,P1型和P2型属于同一个克隆系,该克隆系菌株占试验菌株数的99%,分离自临安市的310株菌均为P1型,分离自杭州市西湖区的主要菌型是P2型和P1型。9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根据SucA位点的差异可分为2个MLST型。结论杭州市2002-2008年的甲型副伤寒疫情由同一克隆系的菌株主导。PFGE、MLST分型方法各有侧重,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4年3—4月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细菌室分离的39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同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并应用聚类分析软件分析其同源性。结果39株鲍曼不动杆菌中37株为临床菌株,主要分离自ICU患者的痰液样本。39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的检出率分别为74.4%、56.4%和25.6%,未检到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未检到替加环素耐药菌株,检出中介菌株9株(中介率23.1%)。耐药率在70%以上的其他抗菌药物依次为环丙沙星(82.1%)、头孢曲松(79.5%)、庆大霉素(76.9%)、头孢吡肟(74.4%)、亚胺培南(74.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1.8%)。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13.5%。PFGE电泳图谱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9株鲍曼不动杆菌共分为17型,其中以外科ICU流行性最为广泛,主要包括A型、C型、J型、M型等鲍曼不动杆菌克隆株;其次为内科ICU和新生儿ICU,流行菌株以O型、P型为主。部分病区之间、吸引器开关与患者之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存在一致的同源性。结论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的CRAB、MDRAB、XDRAB菌株检出率较高,在部分ICU病区呈暴发流行,以A型、C型、J型菌株流行最广,吸引器开关可能为鲍曼不动杆菌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创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流行状况。方法收集烧伤病房2007年10-12月之间63例患者创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63株,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随机引物扩增PCR(RAPD)检测其流行状况。结果6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没有检测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5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7株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MSSA),除万古霉素外,MRSA对其他9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比MSSA高16.1%~100%,6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经RAPD分型分为7个基因型,其中Ⅰ、Ⅱ、Ⅲ、Ⅳ、ⅤⅥ、Ⅶ型分别占12.7%、17.5%、9.5%、39.7%、9.5%、6.3%、4.8%。结论烧伤患者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具有高耐药性,以MRSA感染为主,基因型以Ⅳ型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血培养中分离的所有致病菌进行分析,了解住院患者引起菌血症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细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血培养用英国先德VersaTREK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检测,用常规方法鉴定病原菌,用K-B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2004年1月~2007年8月,血培养共检出358株病原菌(不含重复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2株,占36.9%,革兰阳性球菌215株,占60.1%,真菌11株,占3%,检出的前几位细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中ESBLs的检出率为35.6%,克雷伯菌属中ESBLs的检出率为30.8%,MRSA的检出率为20.8%,MRCNS的检出率为78.6%。[结论]了解我院引起菌血症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E)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175株,采用13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痰液中PAE检出率最高占65.7%,其次是脓液标本占17.1%,尿液标本占10.3%;PAE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20.0%,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40.0%,最敏感的是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为21.3%.结论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临床抗感染治疗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